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高润滑星形套。
背景技术:
星形套是等速万向节中非常重要的零件,在前驱式汽车的驱动轴中,它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发动机通过变速箱到车轮的扭力,在传递动力的同时要保证车轮转向灵活,无卡滞、无噪音等良好的使用效果。
星形套使用过程中,需要在星形套上套装旋转钢珠,由于星形套上的外壁与钢珠是直接接触的,在工作时会发生摩擦,长时间的使用后,二者的表面会出现磨损,从而影响传动时的稳定性。
公开号为cn20553383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环槽的星形套,其技术方案是,为了减小磨损,将星形套上的半球形槽体的半径和钢球的半径设置为相同,这样就可以使得钢球和星形套的接触形成面接触,增加了接触面接,使得钢球和星形套都不容易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该方案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实际上磨损问题是由于钢球与星形套之间的润滑不足而产生对,对此有必要对星形套的润滑效果方面来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润滑效果的星形套以用于汽车球笼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高润滑星形套,包括中空的星形套本体,所述星形套本体的内侧壁所围成的空腔形成用于连接主轴的轴孔,所述星形套本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供钢球滚动的沟槽,所述沟槽有多个且沿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其中,所述星形套本体的外侧壁为向外突出的球面,所述星形套本体内设有与其同轴心的环状储油腔,所述星形套本体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储油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沟槽的中部开设有通向所述储油腔的导油孔,所述导油孔的外端口内设有可定向转动的导流滚珠,所述导流滚珠部分伸出所述导油孔并抵紧在所述沟槽外接的滚珠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统的降低星形套本体表面磨损方式是采用增大接触面积的方式来进行的,其中,增大接触面积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磨损,但是一段时间后,还是会磨损,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星形套本体内开设储油腔,沟槽上开设连通储油腔的导油孔,通过导油孔从而将储油腔内的润滑油导入到沟槽上,从而对外接在星形套本体上的钢球进行润滑,进而达到减小磨损的目的;其中,将储油腔设置呈环状的结构,以增大储油腔内的空腔,进而能增多储油腔内存储的润滑油,以提高保养维修的周期;为能使润滑油均匀的从导油孔排出,从而起到节约的目的,对此在导油孔的外端口上设置导流滚珠,储油腔内的润滑油进入到导油孔内后,会作用在导流滚珠其中一端上,在星形套本体工作时,导流滚珠受到钢柱的外力后,进行转动,导流滚珠具有润滑油的一端会作用在钢珠上,进而对钢珠进行润滑,其中,在导流滚珠不断的转动的同时,钢珠以及星形套本体沟槽也在不断的进行润滑,该润滑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星形套本体的耐磨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避免了润滑油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滚珠表面套设有保持环,所述导油孔的外端口内壁上设置有限制所述保持环从所述导油孔的外端口脱离的环状限位部,所述导油孔内还设置有一端抵紧在所述保持环上且另一端抵紧在所述导油孔内壁上的缓冲弹簧,所述导流滚珠受到与所述缓冲弹簧相反的外力后可向所述导油孔的内端口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流滚珠安装在保持环上,将保持环活动设置在导油孔内,其中保持环通过缓冲弹簧可在导油孔内小范围的移动,在钢珠作用在导流滚珠上后,导流滚珠在转动的同时也向导油孔内移动一小段距离,在导流滚珠移动的过程中会缩小导油孔内的空腔,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导油孔内的压强,进而提高润滑油从导油孔、导流滚珠上排出的的效率。对于将导流滚珠活动设置还有更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钢珠在沟槽内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使钢珠的上下端部均能够作用在导流滚珠上,从而避免了固定的导流滚珠,发生只能使钢珠的中间部位能作用在导流滚珠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沟槽上开设有与所述导油孔同轴心且内径大于所述导油孔孔径的圆弧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沟槽上开设圆弧凹槽,以提高排出后的润滑油能快速的流向沟槽,进而对沟槽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弧凹槽的弧形内壁上设有一端与所述导油孔的外端口相连通且另一端通向所述圆弧凹槽外缘处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有多条且以所述导油孔的外端口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圆弧凹槽上开设呈放射状分布的导流槽,润滑油流入到圆弧凹槽内后,再通过导流槽流向沟槽,进而使得沟槽表面润滑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孔内设有与主轴花键连接的内花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齿与槽将星形套本体与主轴相连,不仅能够提高传动的稳定性,而且还能使星形套本体承受较大的载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在星形套本体内开设储油腔,沟槽上开设连通储油腔的导油孔,通过导油孔从而将储油腔内的润滑油导入到沟槽上,从而对外接在星形套本体上的钢球进行润滑,进而达到减小磨损的目的;2、将储油腔设置呈环状的结构,以增大储油腔内的空腔,进而能增多储油腔内存储的润滑油,以提高保养维修的周期;2、为能使润滑油均匀的从导油孔排出,以避免润滑油的浪费,对此在导油孔的外端口上设置导流滚珠,储油腔内的润滑油进入到导油孔内后,会作用在导流滚珠其中一端上,在星形套本体工作时,导流滚珠受到钢柱的外力后,进行转动,导流滚珠具有润滑油的一端会作用在钢珠上,进而对钢珠进行润滑,其中,在导流滚珠不断的转动的同时,钢珠以及星形套本体沟槽也在不断的进行润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星形套本体;2、轴孔;3、沟槽;31、圆弧凹槽;32、导流槽;4、储油腔;5、密封盖;6、导油孔;61、环状限位部;7、导流滚珠;8、保持环;9、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用于汽车的高润滑星形套,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中空的星形套本体1,星形套本体1的内侧壁所围成的空腔形成用于连接主轴的轴孔2,轴孔2内设有与主轴花键连接的内花键,二者通过花键进行连接,星形套本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供钢球滚动的沟槽3,沟槽3有多个且沿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其中,星形套本体1的外侧壁为向外突出的球面,星形套本体1内设有与其同轴心的环状储油腔4,星形套本体1的端部开设有与储油腔4相连通的开口,开口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5,沟槽3的中部开设有通向储油腔4的导油孔6,导油孔6的外端口内设有可定向转动的导流滚珠7,导流滚珠7部分伸出导油孔6并抵紧在沟槽3外接的滚珠上。
传统的降低星形套本体1表面磨损方式是采用增大接触面积的方式来进行的,其中,增大接触面积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磨损,但是一段时间后,还是会磨损,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星形套本体1内开设储油腔4,沟槽3上开设连通储油腔4的导油孔6,通过导油孔6从而将储油腔4内的润滑油导入到沟槽3上,从而对外接在星形套本体1上的钢球进行润滑,进而达到减小磨损的目的;
其中,将储油腔4设置呈环状的结构,以增大储油腔4内的空腔,进而能增多储油腔4内存储的润滑油,以提高保养维修的周期;为能使润滑油均匀的从导油孔6排出,从而起到节约的目的,对此在导油孔6的外端口上设置导流滚珠7,储油腔4内的润滑油进入到导油孔6内后,会作用在导流滚珠7其中一端上,在星形套本体1工作时,导流滚珠7受到钢柱的外力后,进行转动,导流滚珠7具有润滑油的一端会作用在钢珠上,进而对钢珠进行润滑,其中,在导流滚珠7不断的转动的同时,钢珠以及星形套本体1沟槽3也在不断的进行润滑,该润滑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星形套本体1的耐磨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避免了润滑油的浪费。
导流滚珠7表面套设有保持环8,导油孔6的外端口内壁上设置有限制保持环8从导油孔6的外端口脱离的环状限位部61,导油孔6内还设置有一端抵紧在保持环8上且另一端抵紧在导油孔6内壁上的缓冲弹簧9,导流滚珠7受到与缓冲弹簧9相反的外力后可向导油孔6的内端口滑动。
将导流滚珠7安装在保持环8上,将保持环8活动设置在导油孔6内,其中保持环8通过缓冲弹簧9可在导油孔6内小范围的移动,在钢珠作用在导流滚珠7上后,导流滚珠7在转动的同时也向导油孔6内移动一小段距离,在导流滚珠7移动的过程中会缩小导油孔6内的空腔,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导油孔6内的压强,进而提高润滑油从导油孔6、导流滚珠7上排出的的效率。
对于将导流滚珠7活动设置还有更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钢珠在沟槽3内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使钢珠的上下端部均能够作用在导流滚珠7上,从而避免了固定的导流滚珠7,只能使钢珠的中间部位能作用在导流滚珠7上。
优化的,沟槽3上开设有与导油孔6同轴心且内径大于导油孔6孔径的圆弧凹槽31。在沟槽3上开设圆弧凹槽31,以提高排出后的润滑油能快速的流向沟槽3,进而对沟槽3进行保护。
优化的,圆弧凹槽31的弧形内壁上设有一端与导油孔6的外端口相连通且另一端通向圆弧凹槽31外缘处的导流槽32,导流槽32有多条且以导油孔6的外端口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在圆弧凹槽31上开设呈放射状分布的导流槽32,润滑油流入到圆弧凹槽31内后,再通过导流槽32流向沟槽3,进而使得沟槽3表面润滑均匀。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基于上述实施例而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