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接触球轴承装球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09915发布日期:2020-08-11 21:12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接触球轴承装球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装球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角接触球轴承一般如图9所示,包括内圈32、外圈31和设于内圈32和外圈31之间的滚动体33,外圈31和内圈32上分别设有滚动体安装位,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32或者外圈31上靠近滚动体安装位的位置一般设置有延伸至边缘的平面321,平面321一般沿角接触球轴承的轴向,或者与轴向呈微小的夹角。

生产角接触球轴承时,各部件首先分别加工,然后再使用专用的自动机械设备或者人手工组装。考虑到设计专用的自动机械设备的成本较高,而不依靠模具纯手工组装较为麻烦,工作效率低,变相增加人力成本,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辅助设计师组装角接触球轴承的装球模以提升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师在无模具辅助的情况下手工组装角接触球轴承较为麻烦,工作效率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接触球轴承装球模,至少包括:上模,所述上模的至少一侧侧面上设有压圈面;下模,所述下模的上侧面设有下模轴承定位圆柱,所述下模设有限位段,所述下模轴承定位圆柱与限位段之间设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下模轴承定位柱的直径,所述过渡段上设有环绕下模轴承定位柱的台阶面;下模基座,所述下模基座内设有与所述限位段适配的基座腔,所述下模与所述基座腔滑动连接;所述基座腔的下端面与所述下模的下侧面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下模移动至上极限位置时,所述环绕下模轴承定位圆柱的台阶面高于下模基座的上端面中靠近所述过渡段的部分。

优选的,所述下模轴承定位柱与所述过渡段之间设有滚球面,所述下模对应滚球面部分的外径从靠近下模轴承定位圆柱的一侧向远离下模轴承定位圆柱的一侧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滚球面为环绕所述下模轴承定位柱一圈的弧面。

优选的,所述下模基座的上端面上设有环绕所述下模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低于环绕下模轴承定位圆柱的台阶面。

进一步的,所述压圈面上设有上模轴承定位圆柱,所述上模轴承定位圆柱的直径与所述下模轴承定位圆柱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压圈面外边缘与所述上模轴承定位圆柱圆心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安装槽的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轴承定位圆柱和所述下模轴承定位圆柱的外边缘拐角位置设有圆角。

优选的,所述过渡段的直径小于所述限位段的直径,所述下模基座内设有与所述过渡段适配的限位孔;所述过渡段与所述限位段之间设有台阶面。

优选的,所述下模的下侧面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弹性件固定柱。

优选的,所述下模基座包括可拆卸的基座盖,所述基座盖设于所述下模基座的下侧,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基座盖固定连接。

综合考虑角接触球轴承的形状特点后,设计时,应根据具体的内圈32的尺寸设计适配的下模轴承定位柱,保证内圈32与下模轴承定位柱适配;同时设置过渡段与外圈31的内径适配,凸出的过渡段能为外圈31提供定位;进一步的,在设计下模位于上极限位置处过渡段凸出部分的高度时,设置过渡段的外边缘刚好靠近外圈31上的滚动体安装位,使得放入滚珠后滚珠能够与外圈31的滚动体安装位在同一高度上。使用角接触球轴承装球模时,首先将外圈31套在过渡段上。然后将滚动体33放置在过渡段与下模轴承定位柱之间的台阶面上。之后将内圈套在下模轴承定位柱上,其中内圈31上的与平面321的边缘相接的一侧面朝向下侧,使得平面321的边缘接触滚动体33。接着使用上模向下压内圈31,内圈31和下模受力均下移动,滚动体33沿着平面321滚动,直到滚动到内圈31上的滚动体安装位内,完成角接触球轴承的组装。

本实用新型的角接触球轴承装球模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且可通过更换下模的方式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角接触球轴承,具有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角接触球轴承装球模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下模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下模基座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角接触球轴承装球模使用时的步骤一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角接触球轴承装球模使用时的步骤二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角接触球轴承装球模使用时的步骤三的示意图;

图7所示为角接触球轴承装球模使用时的步骤四的示意图;

图8所示为角接触球轴承装球模使用时的步骤五的示意图;

图9所示为现有技术的角接触球轴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下模,101-下模轴承定位圆柱,102-滚球面,103-过渡段,104-限位段,105-弹性件固定柱,11-下模基座,12-基座腔,13-安装槽,131-第一限位孔,14-弹性件,15-基座盖,2-上模,21-上模轴承定位圆柱,22-压圈面,31-外圈,32-内圈,321-平面,33-滚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接触球轴承装球模,其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至少包括上模2、下模1和下模基座11。其中上模2的一侧设有压圈面22。下模基座11内设有基座腔12,下模1设有限位段104,下模1与基座腔12滑动连接,且下模1的下侧面与基座腔12的下端面之间连接有弹性件14,在下模1被下压至下极限位置后,弹性件14能够带动下模1复位。

下模1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下模1的上侧面设有下模轴承定位柱101,下模轴承定位柱101与限位段104之间设有过渡段103,过渡段103的直径大于下模轴承定位柱101的直径,且过渡段103与外圈31适配,过渡段103上设有环绕所述下模轴承定位柱101的台阶面,在下模1位于上极限位置时,下模轴承定位柱101以及环绕下模轴承定位柱101的台阶面均相对于下模基座11的上端面凸出。

上述设计的效果在于,过渡段103能为外圈31提供限位,保证外圈31套在过渡段103后不会发生移动;下模轴承定位柱101能为内圈32提供限位,保证内圈32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同时,由于环绕下模轴承定位柱101的台阶面高于周围的下模基座11的上端面,可以将滚动体33放在环绕下模轴承定位柱101的台阶面上,设置合适的环绕下模轴承定位柱101的台阶面凸出高度后,放置好外圈31时,滚动体33刚好与外圈31的滚动体安装位处于同一高度上,以方便安装滚动体33。

作为角接触球轴承装球模的一种优选,所述下模轴承定位柱101与过渡段103之间设有环绕下模轴承定位柱101的滚球面102,下模1对应滚球面102部分的外径从靠近下模轴承定位圆柱101一侧向远离下模轴承定位圆柱101一侧逐渐增大。滚球面102可以引导滚动体33向过渡段103的边缘滚动,使得滚动体33放入后保持在靠近外圈31的位置且不会到处滚动。滚球面102优选的设置为弧面,以适配滚动体33的外形形状。

为了方便对外圈31提供限位,下模基座11的上端面上环绕下模1设有安装槽13,安装槽13的槽底低于环绕下模轴承定位圆柱101的台阶面。安装槽13用于进一步固定外圈31位置,使得在压动下模1的过程中外圈31不会发生移动。

为了进一步对内圈32提供限位,上模2的压圈面22上设有上模轴承定位圆柱21,上模轴承定位圆柱21与下模轴承定位圆柱101的直径相等,使用上模2向下压下模1时,上模轴承定位圆柱21对齐下模轴承定位圆柱101并插入内圈32内,为内圈32提供限位。

进一步的,压圈面22外边缘与上模定位圆柱21圆心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上述安装槽13的半径。这种设计可以使得压圈面22能压住安装在安装槽13内的外圈31,当上模2移动至压圈面22与外圈31的上端面平齐位置时,压圈面22被外圈31阻挡进而无法进一步向下移动,保证了内圈32只能移动到与外圈31平齐的位置,避免了内圈32继续向下移动导致内圈32与外圈31错位的问题。

下模轴承定位圆柱101和上模轴承定位圆柱21的拐角位置均设有圆角,可以防止轴承被刮坏。

为了进一步对下模1的运动进行限位,设置过渡段103的直径小于限位段104的直径,同时在下模基座11中设置于过渡段适配的限位孔131。限位孔131可以对过渡段103提供进一步限位,防止下模1左右晃动,同时过渡段103与限位段104之间的台阶面可以与限位孔131与基座腔12之间的台阶面相互限制,以此对下模1的上极限位置进行定位。

为了方便安装弹性件14,下模1的下侧面上设有弹性件固定柱105,诸如弹簧等的弹性件14可以直接套在弹性件固定柱105上完成固定。下模基座11包括一个可拆卸的基座盖15,基座盖15设于下模基座11的下侧,且弹性件14直接与基座盖15连接。基座盖15可拆卸,拆卸后可将下模1取出更换。

下面借助图4至图8,具体说明以上实施例工作流程:

步骤一:如图4所示,将外圈31安装在安装槽13内,同时外圈31套在过渡段103外;

步骤二:如图5所示,放入滚动体33,滚动体33在滚球面102的引导下自动滚到过渡段103外边缘上与外圈31的滚动体安装位相配合的位置;

步骤三:如图6所示,将内圈32以与平面321相交的一侧朝下的方式套在下模轴承定位圆柱101上;

步骤四,如图7所示,将上模2压在内圈32之上,内圈32套在上模轴承定位圆柱21外部,沿图示靠近中心线处的箭头方向向下压上模2。此处可优选地设置上模轴承定位圆柱21与下模轴承定位圆柱101的高度之和等于内圈32的厚度,以此提升稳定性;

步骤五,如图8所示,上模2向下压动过程中,下模1对应地被向下压动,带动内圈32向下移动,使得滚动体33逐渐沿着平面321滚动到内圈32上的滚动体安装位。当上模2压动内圈32与外圈31平齐时,压圈面22被外圈31的上侧面阻挡,上模2不再向下移动,完成角接触球轴承的组装。

本实施例的角接触球轴承装球模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