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3304发布日期:2020-08-14 19:16阅读:90来源:国知局
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笔记本等电子设备中应用的包括连杆机构的铰链,由于连杆机构转动时对传动轴产生的轴向错位的推拉力,作用于传动轴上的推拉力会对传动轴上的堆叠件形成扭力矩,因此易造成堆叠件歪扭,从而影响双轴铰链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包括连杆机构的铰链的堆叠件易发生歪扭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轴铰链,包括:

第一传动杆轴,具有第一旋转轴线;

第二传动杆轴,具有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相平行的第二旋转轴线;

多个堆叠设置的包覆件,紧密包覆所述第一传动杆轴和所述第二传动杆轴;

连杆组件,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轴和所述第二传动杆轴,且设置于多个所述包覆件的一侧,且多个所述包覆件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呈交叉式分布的连杆,各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杆轴和所述第二传动杆轴转动连接,使所述第一传动杆轴或所述第二传动杆轴的转动能够带动各所述连杆转动,以带动对应的所述第二传动杆轴或所述第一传动杆轴作相向转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杆组件两侧的所述包覆件分别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杆组件两侧的所述包覆件关于所述连杆组件对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包覆件包括扭力垫片,所述扭力垫片紧密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杆轴和所述第二传动杆轴上;和/或

所述包覆件包括板状包覆扭力件,所述板状包覆扭力件的两端分别弹性紧密包覆所述第一传动杆轴和所述第二传动杆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两个连接杆套;

两个所述连接杆套分别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传动杆轴和所述第二传动杆轴上,所述连接杆套上形成有连杆容纳部,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对应伸入两个所述连接杆套的所述连杆容纳部内,并与所述连接杆套转动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杆两端的旋转轴线与对应的所述连接杆套的旋转轴线不共线,且所述连杆两端的旋转轴线之间的间距大于对应的两个所述连接杆套的旋转轴线之间的间距。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杆轴和所述第二传动杆轴与所述连接杆套的连接处呈扁轴状,且所述第一传动杆轴和所述第二传动杆轴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杆套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呈交叉式分布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双轴铰链,包括:

第一传动杆轴,具有第一旋转轴线;

第二传动杆轴,具有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相平行的第二旋转轴线;

多个堆叠设置的包覆件,紧密包覆所述第一传动杆轴和所述第二传动杆轴;

连杆组件,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轴和所述第二传动杆轴,多个所述包覆件分布于所述连杆组件两侧;

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呈交叉式分布的连杆,各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杆轴和所述第二传动杆轴转动连接,使所述第一传动杆轴或所述第二传动杆轴的转动能够带动各所述连杆转动,以带动对应的所述第二传动杆轴或所述第一传动杆轴作相向转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双轴铰链以及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传动杆轴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用于连接电子设备操作端;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传动杆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电子设备显示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轴铰链,包括第一传动杆轴、第二传动杆轴、多个堆叠设置的包覆件以及连杆组件,连杆组件设置于多个所述包覆件的一侧,且连杆组件一侧的多个所述包覆件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的包覆件能够增强包覆件整体的强度,以抵抗其受到的扭力矩,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小包覆件发生歪扭的可能性,进而提高双轴铰链工作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双轴铰链,包括第一传动杆轴、第二传动杆轴、多个堆叠设置的包覆件以及连杆组件,连杆组件设置于多个所述包覆件之间,即连杆组件两侧均设置有包覆件,两侧的包覆件的设置能够对第一传动杆轴和第二传动杆轴起到稳定的作用,降低连杆组件对转动轴产生的轴向错位力,从而减小包覆件所受的扭力矩。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的双轴铰链,因此该电子设备具有运行平稳、使用寿命长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轴铰链的第一种结构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轴铰链的第一种结构在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轴铰链的第二种结构在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第一传动杆轴,200-第二传动杆轴,300-包覆件,400-连杆组件,401-连接杆套,402-第一连杆,403-第二连杆,500-第一连接板,600-第二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板)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或“直接覆盖”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他元件。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所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相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上”或“上部”的元件随后将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下”或“下部”。因此,术语“在……之上”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而包括“在……之上”和“在……之下”两种方位。所述装置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将对在这里使用的空间关系术语做出相应的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的。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轴铰链,包括第一传动杆轴100、第二传动杆轴200、多个堆叠设置的包覆件300以及连杆组件400。其中,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平行设置,两者具有平行的旋转轴线,第一传动杆轴100的旋转轴线为第一旋转轴线,第二传动杆轴200的旋转轴线为第二旋转轴线。多个堆叠设置的包覆件300紧密包覆在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上,用于使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之间产生扭力;连杆组件400连接于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之间,以实现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之间的联动。

具体地,连杆组件400包括至少两个呈交叉式分布的连杆,各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转动连接,使第一传动杆轴100或第二传动杆轴200的转动能够带动各连杆转动,再通过连杆的转动带动对应的第二传动杆轴200或第一传动杆轴100作相向转动,从而实现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之间的联动。

此外,由于连杆组件400转动时会对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产生能够使传动杆轴发生轴向错位的推拉力,而该作用力会通过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对包覆于其上的包覆件300形成扭力矩,从而造成包覆件300歪扭的情况,为减小连杆组件400对包覆件300的影响,本申请的实施例将连杆组件400设置于多个包覆件300的一侧,且多个包覆件300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的包覆件300能够增强包覆件300整体的强度,以抵抗其受到的扭力矩,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小包覆件300发生歪扭的可能性,进而提高双轴铰链工作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优选地,多个包覆件300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成为一体,或者多个包覆件300整体可以是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加工而成的一体式结构。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双轴铰链的基础上对连杆组件400和包覆件300部分进行的改进,因此实施例一中公开的关于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的结构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

参见图3所示,由于连杆组件400转动时会对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产生能够使传动杆轴发生轴向错位的推拉力,而该作用力会通过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对包覆于其上的包覆件300形成扭力矩,从而造成包覆件300歪扭的情况,为减小连杆组件400对包覆件300的影响,本申请的实施例将连杆组件400设置于多个包覆件300之间,即连杆组件400两侧均设置有包覆件300,两侧设置的包覆件300对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起到稳定的作用,降低连杆组件400对转动杆轴产生的轴向错位力的影响,从而减小包覆件300所受的扭力矩,进而提高双轴铰链工作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优选地,为进一步增强连杆组件400两侧的包覆件300的强度,本申请的实施例设置连杆组件400两侧的包覆件300分别为一体式结构,从而增强两侧的包覆件300的强度,以抵抗其受到的扭力矩,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小包覆件300发生歪扭的可能性,进而提高双轴铰链工作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优选地,对于连杆组件400两侧的包覆件,多个包覆件300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成为一体,或者多个包覆件300整体可以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加工而成的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优选地,为使得连杆组件400两侧的包覆件300受力平衡,本申请的实施例设置连杆组件400两侧的包覆件300关于连杆组件400对称,即连杆组件400两侧的包覆件300结构对应相同。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是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双轴铰链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因此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公开的结构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

本实施例中包覆件300包括多个扭力垫片,多个扭力垫片以彼此堆叠的方式穿设于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通过调整扭力垫片的数量来调整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一传动杆轴100的扭力。

此外,本实施例中包覆件300还可以包括板状包覆扭力件,板状包覆扭力件的两端分别弹性紧密包覆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

此外,本实施例的包覆件300还可以同时包括扭力垫片和板状包覆扭力件,扭力垫片和板状包覆扭力件共同用作扭力调整机构来调整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之间的扭力。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双轴铰链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因此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公开的结构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

本实施例中连杆组件400还包括两个连接杆套401和呈交叉式分布的第一连杆402和第二连杆403;两个连接杆套401分别固定套设在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上,连接杆套401上形成有连杆容纳部,第一连杆402和第二连杆403的两端分别对应伸入两个连接杆套401的连杆容纳部内,并与对应的连接杆套401转动连接,以使第一传动杆轴100或第二传动杆轴200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连杆402和第二连杆403转动,进而带动对应的第二传动杆轴200或第一传动杆轴100作相向转动。

此外,第一连杆402两端的旋转轴线与对应的连接杆套401的旋转轴线不共线,且第一连杆402两端的旋转轴线之间的间距大于对应的两个连接杆套401的旋转轴线之间的间距。并且,第二连杆403两端的旋转轴线与对应的连接杆套401的旋转轴线不共线,且第二连杆403两端的旋转轴线之间的间距大于对应的两个连接杆套401的旋转轴线之间的间距,且第一连杆402和第二连杆403彼此交叉设置,以在第一传动杆轴100或第二传动杆轴200转动时,第一连杆402和第二连杆403能够在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之间产生推拉力,从而带动第二传动杆轴200或第一传动杆轴100转动,以实现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的相向转动。

此外,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与连接杆套401的连接处呈扁轴状,且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分别通过连接件与连接杆套401固定连接,以增强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与对应的连接杆套401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使得第一传动杆轴100和第二传动杆轴200与对应的连接杆套401的旋转轴线共线。

实施例五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双轴铰链以及第一连接板500和第二连接板600,第一连接板500与第一传动杆轴100相连接,且第一连接板500用于连接电子设备操作端,例如键盘;第二连接板600与第二传动杆轴200相连接,且第二连接板600用于连接电子设备显示端,例如显示器,从而能够实现电子设备操作端和电子设备显示端之间的铰接,且该电子设备具有运行平稳、使用寿命长的有益效果。

优选地,电子设备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复印机以及精密仪器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