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通挡板阀。
背景技术: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需要火检探头来监测锅炉的火焰燃烧情况,但是火检探头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就需要冷却降温,来保证探头的正常工作性能。在锅炉日常运行时,一般采用风冷的形式,对火检探头降温,这就需要大功率风机一备一用,来保证冷却气流的供应。
一备一用的风机切换时,一般通过三通挡板阀的开和关来实现。但是,现有的三通挡板阀为了控制挡板的开关方位,一般都是在阀体上设置滑轨,在阀体外部驱动挡板的往复滑动,同时限制挡板的滑动轨迹。在阀体的滑轨处一般设置挡风板,但是挡风板长时间使用,难免磨损失效,风道管路内的气流就会经滑轨流出,造成火检探头冷却气流的流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通挡板阀,主要目的是避免风机的气流流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通挡板阀,其包括:管部和执行部;
所述管部包括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和出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和所述第二进风管分别连通于所述出风管;
所述执行部包括槽体、中心轴、第一转动杆、弹性件和挡板,所述槽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管和所述第二进风管之间,所述槽体的一侧边缘连接于所述第一进风管的端侧,所述槽体的另一侧边缘连接于所述第二进风管的端侧,所述中心轴的一端位于所述槽体的外侧,用于接受外界驱动力,另一端贯穿所述槽体的侧壁,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挡板,所述挡板吻合于所述第一进风管的管口和所述第二进风管的管口,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中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槽体中部,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向所述第一进风管或者所述第二进风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所述执行部还包括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中心轴,另一端顶接于所述槽体的侧壁,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中部。
可选的,所述执行部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槽体的侧壁之间,所述中心轴贯穿所述支架。
可选的,所述第一进风管的管口和所述第二进风管的管口分别设置有垫片,用于缓冲所述挡板的冲击力。
可选的,所述中心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柄,所述摇柄的长度和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长度相等。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假设第一进风管连接的风机处于运行状态,挡板盖合于第二进风管的管口,避免气流自所述第一进风管反串入所述第二进风管。因为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转动杆的中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槽体中部,位于槽体一侧的所述第一转动杆受到弹性件的拉力,带动挡板抵紧所述第二进风管的管口,避免挡板脱离第二进风管的管口。当需要切换风机时,人为驱动中心轴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当第一转动杆的延长线通过弹性件的另一端时,弹性件达到最大长度,弹性件的拉力最大。人们转动中心轴时,只需要克服弹性件的最大拉力,即可将挡板转动至第一进风管的管口,即可实现风机通风管道的切换。综上,本三通阀没有滑轨,不需要设置挡风板,也就没有冷却气流流失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三通挡板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三通挡板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三通挡板阀中执行部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通挡板阀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通挡板阀的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连接关系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进风管1、第二进风管2、出风管3、槽体4、中心轴5、第一转动杆6、弹性件7、挡板8、第二转动杆9、支架10、摇柄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三通挡板阀,其包括:管部和执行部;
管部包括第一进风管1、第二进风管2和出风管3,第一进风管1和第二进风管2分别连通于出风管3;
执行部包括槽体4、中心轴5、第一转动杆6、弹性件7和挡板8,槽体4设置于第一进风管1和第二进风管2之间,槽体4的一侧边缘连接于第一进风管1的端侧,槽体4的另一侧边缘连接于第二进风管2的端侧,中心轴5的一端位于槽体4的外侧,用于接受外界驱动力,另一端贯穿槽体4的侧壁,中心轴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杆6的一端,第一转动杆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挡板8,挡板8吻合于第一进风管1的管口和第二进风管2的管口,弹性件7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转动杆6的中部,另一端连接于槽体4中部,用于带动第一转动杆6转向第一进风管1或者第二进风管2。
三通挡板阀的工作过程如下:
槽体4、第一进风管1、第二进风管2和出风管3密封连接。假设第一进风管1连接的风机处于运行状态,挡板8盖合于第二进风管2的管口,避免气流自第一进风管1反串入第二进风管2。因为弹性件7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转动杆6的中部,另一端连接于槽体4中部,位于槽体4一侧的第一转动杆6受到弹性件7的拉力,带动挡板8抵紧第二进风管2的管口,避免挡板8脱离第二进风管2的管口。当需要切换风机时,人为驱动中心轴5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6转动。当第一转动杆6的延长线通过弹性件7的另一端时,弹性件7达到最大长度,弹性件7的拉力最大。人们转动中心轴5时,只需要克服弹性件7的最大拉力,即可将挡板8转动至第一进风管1的管口,即可实现风机通风管道的切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本三通阀没有滑轨,不需要设置挡风板,也就没有冷却气流流失的可能。
具体的,槽体4的口部、第一进风管1的管口、第二进风管2的管口和出风管3的管口形成密封连接,形成相对的密闭空间,第一转动杆6、弹性件7、中心轴5和挡板8位于密闭空间内,避免气流不必要的流失。
具体的,中心轴5的另一端平键连接于第一转动杆6的一端,第一转动杆6的另一端和挡板8相互焊接在一起。
具体的,弹性件7位于第一转动杆6远离中心轴5的一侧,以使弹性件7的形变和第一转动杆6的转动不发生相互干涉。
具体的,还包括两个平板,平板的中部设有通孔,第一进风管的管口和第二进风管的管口分别连接于其中一个通孔,平板的形状吻合于挡板8的形状,挡板8和平板相互贴合,形成密封面,出风管的管口连接于平板的外缘。
具体的,弹性件7为弹簧,为第一转动杆6的转动提供拉力。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执行部还包括第二转动杆9,第二转动杆9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中心轴5,另一端顶接于槽体4的侧壁,弹性件7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转动杆9的中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当第一转动杆6偏转至槽体4一侧时,第一转动杆6通过弹性件7带动第二转动杆9也转动至槽体4的同一侧。相对于上一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转动杆6偏转至槽体4一侧时,第一转动杆6和弹性件7的间距增大,进一步避免了第一转动杆6和弹性件7的干涉。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执行部还包括支架10,支架10固定设置于第一转动杆6和槽体4的侧壁之间,中心轴5贯穿支架10。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10的下端固定焊接于槽体4的底壁,中心轴5通过轴承安装于支架10。相对于上一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10和槽体4的侧壁对中心轴5共同形成支撑作用,中心轴5的转动更稳定,挡板8的转动更稳定。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进风管1的管口和第二进风管2的管口分别设置有垫片,用于缓冲挡板8的冲击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垫片采用橡胶材质,垫片沿进风管的管口周缘或第二进风管的管口周缘黏贴设置。当第一转动杆6带动挡板8偏转至第一进风管的管口或第二进风管的管口时,因为弹性件7释放的拉力,挡板8与第一进风管的管口或第二进风管的管口会发生碰撞,而垫片缓冲了挡板8和管口的碰撞力度。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中心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柄11,摇柄11的长度和第一转动杆6的长度相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7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转动杆6的中部,所以弹性件7对第一转动杆6的拉力的力臂长最大为摇柄11长度的一半,而我门可以手握摇柄11的自由端,施加在摇柄11上的驱动力的力臂为上述拉力力臂的两倍。所以要驱动第一转动杆6自槽体4的一侧转动至另一侧,我们只需要施加弹性件7拉力的一半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