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聚氨酯复合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1000发布日期:2020-10-30 21:05阅读:57来源:国知局
高强度聚氨酯复合软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氨酯复合软管技术领域,具体为高强度聚氨酯复合软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和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用于输送压缩空气、高压液体及粉状物的软管需求量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软管主要有橡胶管和金属管。橡胶软管柔性好,弯曲半径较小,但弯折角度大于90度时,弯曲处的软管易瘪掉,阻碍输送物的顺畅流通,同时橡胶管易变形,易老化,使用寿命较短,金属软管其内壁多为波纹状,容许流速低,阻力大,弯曲半径大,易被腐蚀和易折断。同时上述两种管均存在承受压力较低,易破裂和变形的缺陷,难以满足高压、超高压作业需要。

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高强度聚氨酯复合软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强度聚氨酯复合软管,解决了用于输送压缩空气、高压液体及粉状物的软管需求量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软管主要有橡胶管和金属管。橡胶软管柔性好,弯曲半径较小,但弯折角度大于90度时,弯曲处的软管易瘪掉,阻碍输送物的顺畅流通,同时橡胶管易变形,易老化,使用寿命较短,金属软管其内壁多为波纹状,容许流速低,阻力大,弯曲半径大,易被腐蚀和易折断。同时上述两种管均存在承受压力较低,易破裂和变形的缺陷,难以满足高压、超高压作业需要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高强度聚氨酯复合软管,包括复合软管体,所述复合软管体的外部任意区段的侧表面通过铆接方式固定设置有信息识别标签。

所述复合软管体包括内基层,所述内基层的外部分别固定套接有金属编织层和纤维编织层,所述纤维编织层位于金属编织层的外侧。

所述信息识别标签包括固定铆接在复合软管体外部侧壁表面的标签板,所述标签板外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内嵌式安装有芯片,且标签板的外侧端面位于芯片的外侧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标签码,所述标签码以芯片为中心,向标签板的边缘延伸,最大延伸至距离标签板边缘线的2mm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复合软管体还包括阻燃层、隔热层、防水层以及耐磨层,所述阻燃层和隔热层位于金属编织层和纤维编织层之间的位置,且隔热层设置在阻燃层的外层。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和耐磨层均位于纤维编织层的外侧,所述耐磨层设置在防水层的外层。

优选的,所述金属编织层为一种通过若干根钢质的丝体通过编制方式形成的构件,所述纤维编织层为一种通过若干根竹炭纤维长丝通过编制方式形成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阻燃层为一种玻璃纤维材质的构件,且阻燃层的厚度不超过2mm,所述隔热层为一种聚氨酯材质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且耐磨层的表面涂覆设置有荧光粉。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强度聚氨酯复合软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高强度聚氨酯复合软管,通过在现有聚氨酯复合软管的内部增设有两层编织层,其中两层编织层中一层为不锈钢材质的金属编织层,一层为竹炭纤维材质的纤维编织层,这两种编织层在聚氨酯复合软管实际使用过程中,让聚氨酯复合软管自身具有良好的耐弯曲和抗压性能,让聚氨酯复合软管适用于高压气体或液体的输送工作,提高了实用性。

2、该高强度聚氨酯复合软管,通过在聚氨酯复合软管的表面设置有信息识别标签,其中,信息识别标签包括固定铆接在复合软管体外部侧壁表面的标签板,标签板外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内嵌式安装有芯片,且标签板的外侧端面位于芯片的外侧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标签码,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再利用现有技术中较为成熟的射频识别技术,使用时,通过射频识别技术中专用的阅读器,扫描该聚氨酯复合软管的标签码,便可以得知该聚氨酯复合软管的各项数据信息,方便对使用中的聚氨酯复合软管进行维护,可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断面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信息识别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信息识别标签的工作原理示意框图。

图中:1、复合软管体;11、内基层;12、金属编织层;13、阻燃层;14、隔热层;15、纤维编织层;16、防水层;17、耐磨层;2、信息识别标签;21、标签板;22、芯片;23、标签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高强度聚氨酯复合软管,包括复合软管体1,复合软管体1的外部任意区段的侧表面通过铆接方式固定设置有信息识别标签2。

请参阅图2,复合软管体1包括内基层11,内基层11的外部分别固定套接有金属编织层12和纤维编织层15,纤维编织层15位于金属编织层12的外侧,复合软管体1还包括阻燃层13、隔热层14、防水层16以及耐磨层17,阻燃层13和隔热层14位于金属编织层12和纤维编织层15之间的位置,且隔热层14设置在阻燃层13的外层,防水层16和耐磨层17均位于纤维编织层15的外侧,耐磨层17设置在防水层16的外层,金属编织层12为一种通过若干根钢质的丝体通过编制方式形成的构件,纤维编织层15为一种通过若干根竹炭纤维长丝通过编制方式形成的构件,阻燃层13为一种玻璃纤维材质的构件,且阻燃层13的厚度不超过2mm,隔热层14为一种聚氨酯材质的构件,耐磨层17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且耐磨层17的表面涂覆设置有荧光粉。

请参阅图3,信息识别标签2包括固定铆接在复合软管体1外部侧壁表面的标签板21,标签板21外侧端面的中间位置内嵌式安装有芯片22,且标签板21的外侧端面位于芯片22的外侧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标签码23,标签码23以芯片22为中心,向标签板21的边缘延伸,最大延伸至距离标签板21边缘线的2mm位置处。

使用时,通过在现有聚氨酯复合软管的内部增设有两层编织层,其中两层编织层中一层为不锈钢材质的金属编织层12,一层为竹炭纤维材质的纤维编织层15,这两种编织层在聚氨酯复合软管实际使用过程中,让聚氨酯复合软管自身具有良好的耐弯曲和抗压性能,让聚氨酯复合软管适用于高压气体或液体的输送工作,提高了实用性,另外,所设置的信息识别标签2,在实际使用时,利用现有技术中较为成熟的射频识别技术,其中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具体的工作原理,可参阅图4,内嵌在标签板21中间内部的芯片22,可以存储该聚氨酯复合软管的各种信息,例如生产日期、最大使用寿命、投入使用的日期以及维护记录等等,对应的每根聚氨酯复合软管会对应一个标签码23,当射频识别技术中专用的阅读器,对该标签码23进行扫描时,标签码23会将这一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并传递给芯片22,芯片22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使得阅读器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22中的产品信息,解码后,阅读器再将这一信号远程传递给中央信息系统,从而便可得知该聚氨酯复合软管的各项数据信息,方便对使用中的聚氨酯复合软管进行维护,可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芯片22、标签码23、射频识别技术专用的阅读器以及中央信息系统均为公知的技术以及设备,自身的结构特征、工作原理以及与外部电性连接的具体电路结构均采用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