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地下管道顶压装置的承载机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78203发布日期:2020-05-19 20: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地下管道顶压装置的承载机构,包括千斤顶(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背墙(1)以及直径调节机构(2);所述后背墙(1)为可拆装钢结构,所述千斤顶(4)一端通过直径调节机构(2)与后背墙(1)顶紧,千斤顶(4)的另一端通过工装与待顶压管线顶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管道顶压装置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3),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一端固定在直径调节机构(2)上,角度调节机构(3)另一端与千斤顶(4)的一端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地下管道顶压装置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径调节机构(2)包括升降底座(21)、固定板(22)、侧支撑杆(24)以及伸缩杆(25);

所述固定板(22)包括左固定板(221)和右固定板(222);所述左固定板(221)和右固定板(222)分别并行且铰接固定在升降底座21上,且左固定板(221)和右固定板(222)均沿着铰接处摆动;

所述侧支撑杆(24)为两个且分别置于左固定板(221)一侧和右固定板(222)一侧;所述侧支撑杆(24)包括固定端和支撑端;所述侧支撑杆(24)的固定端均与升降底座(21)相连,侧支撑杆(24)的支撑端与左固定板(221)或右固定板(222)相连接;

所述伸缩杆(25)置于左固定板(221)和右固定板(222)之间且分别与左固定板(221)和右固定板(222)相连,通过调节伸缩杆(25)的伸长长度调节左固定板(221)和右固定板(222)之间的张开幅度,进而调节工装反作用在后背墙(1)上的环形受力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地下管道顶压装置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底座(21)包括横杆以及分别设置在横杆两端的高度调节件,高度调节件用于调节升降底座的高度;横杆通过高度调节件置于在地面上,所述左固定板(221)和右固定板(222)相互平行且分别铰接固定在横杆上;所述侧支撑杆(24)的固定端与横杆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地下管道顶压装置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座(31)、活动座(32)、限位圈(34)以及夹持件(33);所述固定座(31)与活动座(32)之间通过球形阀相连,限位圈(34)设置在固定座(31)上,并通过限位圈(34)对球形阀限位,所述夹持件固定在活动座(32)上,用于对千斤顶(4)尾端夹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地下管道顶压装置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阀包括球形凹槽(311)以及球体(321);所述球形凹槽(311)置于固定座(31)上;所述球体(321)置于活动座(32)上,所述球形凹槽(311)的凹槽内径与球体(321)的外径相匹配,使得球体(321)可放置于球形凹槽(311)内转动;所述限位圈(34)置于球形凹槽(311)上且通过限位圈(34)对球体(321)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地下管道顶压装置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34)是由两个半圆弧板拼接为一体,其内圆直径小于球体(321)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地下管道顶压装置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33)是两个或多个,且均匀设置于活动座(32)上对千斤顶(4)实现夹持;所述夹持件(33)包括夹持架(331)、夹持螺栓(332)和弧形夹持板(333);所述夹持架(331)一端置于活动座(32)上,所述夹持架(331)另一端上设置夹持螺栓(332);夹持螺栓(332)一端上还连接有弧形夹持板(333),且弧形夹持板(333)可随着夹持螺栓(332)的顶压推动而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地下管道顶压装置的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板(221)和右固定板(222)均为圆弧板或直板。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地下管道顶压装置的承载机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1)调节直径调节机构(2)的张开幅度,使千斤顶对工装的反力作用在后背墙(1)上的环形受力面与千斤顶的接触面匹配;

2)千斤顶(4)的一端通过直径调节机构(2)与后背墙(1)顶紧,千斤顶(4)的另一端通过工装与待顶压管线顶紧;

3)千斤顶(4)以后背墙(1)为反力面向工装环形受力面顶压,通过工装将管线推入土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地下管道顶压装置的承载机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直径调节方法是,通过伸缩杆(25)调节左固定板(221)和右固定板(222)之间水平方向张开幅度,同时根据施工中工装的直径大小,同时通过升降底座(21)调节固定板的高度,使得左固定板(221)和右固定板(222)之间的张开幅度与工装的环形受力面相匹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地下管道顶压装置的承载机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之间还包括步骤a),所述步骤a)具体为:千斤顶(4)的一端与直径调节机构(2)通过角度调节机构(3)相固定,通过角度调节机构(3)调节千斤顶(4)的顶压倾斜角度,满足待顶压管线的施工要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地下管道顶压装置的承载机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是:利用限位圈(34)对球形阀进行限位,球形阀转动带动活动座(32)转动,使其与固定座(31)之间形成夹角,千斤顶(4)随着活动座(32)偏转使千斤顶(4)与后背墙(1)之间的偏转角度达到顶压倾斜角度,满足管线的施工角度要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管道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地下管道顶压装置的承载机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千斤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背墙以及直径调节机构;后背墙为可拆装钢结构,千斤顶一端通过直径调节机构与后背墙顶紧,千斤顶的另一端通过工装与待顶压管线顶紧;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一端固定在直径调节机构上,角度调节机构另一端与千斤顶锁紧。本发明提供的承载机构不影响施工时间,能重复使用,回收环保,且受力稳定,安全可靠;同时承载机构还能调整千斤顶的倾斜角度,满足管线施工的角度要求,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宋兴伟;赵国庆;管亚非;李加尧;顾龙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7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