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49395发布日期:2021-02-23 20:36阅读:80来源:国知局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柔性件支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柔性件的折叠装置、设置有所述折叠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显示器材的发展,现已出现了一种可弯折超薄的电子显示屏,即柔性件。柔性件相对于传统的显示装置而言,具有可折叠、柔性等优点,广泛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现有的平板式支撑结构显然无法满足需求,因此业界开发了能够适应柔性件弯曲需求的支撑结构。为了补偿弯折出现的长度差,柔性件一般通过滑动部件连接于铰链。然而,当柔性件的端部受到外力冲击时,滑动部件会带动柔性件相对铰链滑动,造成柔性件拱起,容易损坏柔性件。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件不容易损坏的折叠装置、设置有所述折叠装置的电子设备。
[0004]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折叠装置,包括折叠组件、设于折叠组件侧部的连接铰节、跌落限位机构和定位件,所述连接铰节可相对所述折叠组件滑动,定位件连接于所述折叠组件,所述跌落限位机构包括连接所述折叠组件的连接件及连接所述连接铰节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连杆件,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部,所述可折弯机构在展平过程中,连接件相对连接铰节移动而带动所述第一连杆件相对于所述连接铰节朝向所述第一限位部移动直至抵持或邻近所述第一限位部而限制连接铰节相对折叠组件朝向折叠组件移动。
[0005]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柔性件、壳体及折叠装置,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所述折叠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之间,所述柔性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及所述折叠装置上,所述柔性件随所述折叠装置折弯或展平。
[0006]
本申请的电子设备的折叠装置包括可折弯机构及跌落限位机构,跌落限位机构包括连接所述折叠组件的连接件及连接所述连接铰节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连杆件,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部;折弯机构展平时,第一连杆件相对于所述连接铰节朝向第一限位部移动直至抵持或邻近第一限位部而限制可折弯机构继续展平或弯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起到防止电子设备在跌落时连接铰节在可折弯机构上溃缩情况,以避免与连接铰节固定连接的柔性屏出现拱起而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000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
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的柔性件、壳体及支撑片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0]
图3是图2中的电子设备的折叠装置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1]
图4是图3中的折叠装置的另一视角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
图5是图3中的折叠装置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3]
图6是图4中的折叠装置的进一步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4]
图7是图5中的中部铰节组件与两个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5]
图8是图7中的中部铰节组件与两个连接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6]
图9是图5中的第一连接铰节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7]
图10是图9中的第一连接铰节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8]
图11是图5中的第二连接铰节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9]
图12是图11中的第二连接铰节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13是图7中的其中一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
图14是图13中的连接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15是图13中的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3]
图16是图15中的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4]
图17是图16中的其中一定位件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5]
图18是图5中的折叠装置上的遮挡机构的立体放大图。
[0026]
图19是图18中的遮挡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7]
图20是图19中的遮挡机构进一步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8]
图21是图3的折叠装置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2是图3中的折叠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3是图22中沿xxiii-xxiii线的剖视图。
[0031]
图24是图22中沿xxiv-xxiv线的剖视图。
[0032]
图25是图22中沿xxv-xxv线的剖视图。
[0033]
图26是图22中沿xxvi-xxvi线的剖视图。
[0034]
图27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的弯折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35]
图28是本申请电子设备的折叠装置的弯折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36]
图29是图28中的折叠装置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30是图28中的折叠装置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0038]
图31是图29中沿xxxi-xxxi线的剖视图。
[0039]
图32是图29中沿xxxii-xxxii线的剖视图。
[0040]
图33是图29中沿xxxiii-xxxiii线的剖视图。
[0041]
图34是图29中沿xxxiv-xxxiv线的剖视图。
[0042]
图3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柔性件、壳体及支撑片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43]
图36是图35中的电子设备的折叠装置的立体结构部分分解示意图。
[0044]
图37是图36中的电子设备的折叠装置的立体结构的进一步分解示意图。
[0045]
图38是图37中的折叠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6]
图39是图37中的折叠装置的其中一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0047]
图40是图37中的折叠装置的另一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0048]
图41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折叠装置在弯折状态的剖视图。
[0049]
图42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0]
图43是图42中的电子设备的柔性件、支撑件及壳体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51]
图44是图42中的电子设备的另一视角的柔性件、支撑件、折叠装置及壳体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52]
图45是图42中沿xlv-xlv线的剖视图。
[0053]
图46是图45中xlvi部分的放大图。
[0054]
图47是图44中的折叠装置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0055]
图48是图47中的折叠装置的立体结构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0056]
图49是图48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57]
图50是图49中的遮挡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58]
图51是图50中的固定件的立体结构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0059]
图52是图50中的遮挡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60]
图53是图50中的覆盖件与弹性件的放大示意图。
[0061]
图54是遮挡机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62]
图55是图48中的可折弯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63]
图56是图55中的中部铰节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64]
图57是图49中的可折弯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65]
图58是图57中的中部铰节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66]
图59是图55中的其中一助折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67]
图60是图59的助折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68]
图61是图47中沿lxi-lxi线的剖视图。
[0069]
图62是图57中的其中一定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70]
图63是图62的定位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71]
图64是图47中沿lxiv-lxiv线的剖视图。
[0072]
图65是图64中lxv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74]
此外,以下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方式。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75]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设置在
……
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76]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包括一壳体20及设置于壳体20上的一柔性件30。柔性件30可为柔性显示屏、柔性触摸屏、柔性触摸显示屏等各种具备相应功能的柔性部件,或者为固定贴合有柔性支撑板的柔性部件,如贴合有柔性钢板的柔性显示屏、柔性触摸屏等。壳体20包括一第一框体21、一第二框体23及连接于第一框体21与第二框体23之间的一折叠装置22。所述折叠装置22的正面贴设有支撑件50,本实施例中,支撑件50为可弯折的支撑片。所述柔性件30设置于第一框体21、第二框体23及折叠装置22正面的支撑件50上。柔性件30设置有对应折叠装置22的一可折弯区域31,以及连接于可折弯区域31相对的两侧的两个非折弯区域33。柔性件30的两个非折弯区域33可分别固定在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上。折叠装置22用于支撑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1,柔性件30随折叠装置22折弯或展平。折叠装置22包括可折弯机构25、两个连接组件24及遮挡机构29,两个连接组件24设置于可折弯机构25相对的两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折弯机构25为铰链。可选地,可折弯机构25也可为其他可满足弯折需求的机构,如柔性带、弹簧、软胶、柔性钢板、橡胶片等。可折弯机构25包括中部铰节组件250及设于中部铰节组件250相对两侧的连接铰节,支撑件50相对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可折弯机构25相对两侧的连接铰节;每一连接组件24包括跌落限位机构26、定位件27及联动机构28;跌落限位机构26包括连接中部铰节组件250及连接铰节的连接件260及连接于所述连接铰节与连接件260之间的第一连杆件263。本实施例中,定位件27包括表链组件。连接件260连接中部铰节组件250与所述连接铰节之间并可跟随可折弯机构25的弯折或展平而相对于所述连接铰节滑动。连接组件24包括第一限位部2401,具体地,第一限位部2401设于定位件27上,可折弯机构25在展平过程中第一连杆件263相对于连接件260及中部铰节组件250移动,可折弯机构25展平时,第一连杆件263相对于所述连接铰节朝向第一限位部2401移动直至抵持或邻近第一限位部2401,进而对连接铰节进行限位。可选地,当可折弯机构25展平时,第一连杆件263抵持或邻近第一限位部2401可以限制可折弯机构25沿反向弯折。
[0077]
可选地,当可折弯机构25弯折时,第一连杆件263抵持或邻近第一限位部2401可限制可折弯机构25继续弯折。
[0078]
可选地,可折弯机构25的中部铰节组件250与连接组件24的联动机构28可共同组成所述折叠组件。可选地,折叠装置22包括折叠组件、连接铰节、跌落限位机构26及定位件27。第一限位部2401连接于折叠组件。连接件260也连接于折叠组件。可选地,所述连接铰节位于所述折叠组件的侧部且可相对所述折叠组件滑动。除中部铰节组件250及联动机构28之外,所述折叠组件还可包括其他相应的配合元件,如第二轴、螺丝等。可选地,第一限位部2401与连接件260可绕共同的轴线转动,也可分别绕错开的二轴线转动。可选地,折叠装置22展开时,连接件260相对对应的连接铰节滑动。可选地,折叠装置22展开时,第一连杆件263相对连接铰节朝向第一限位部2401移动直至抵持或邻近第一限位部2401,进而限制连接铰节相对折叠组件朝折叠组件移动。可选地,折叠装置22展开时,连接件260相对连接铰节滑动而带动第一连杆件263相对连接铰节移动。可选地,折叠装置22弯折时,连接件260相
对连接铰节滑动。可选地,折叠装置22还包括第二限位部2402。可选地,折叠装置22弯折时,第一连杆件263相对连接铰节朝向第二限位部2402移动直至抵持或邻近第二限位部2402,进而限制连接铰节相对折叠组件朝折叠组件移动。可选地,折叠装置弯折时,连接件260相对连接铰节滑动而带动第一连杆件263相对连接铰节移动。
[0079]
优选地,中部铰节组件250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铰节,每一连接铰节与中部铰节组件250之间设有连接件260,每一连接件260与对应的连接铰节之间设有第一连杆件263;可折弯机构25展平时,每一第一连杆件263抵持或邻近对应的第一限位部2401,可折弯机构25弯折时,每一第一连杆件263抵持或邻近对应的第二限位部。
[0080]
遮挡机构29设置于可折弯机构25的弯折内侧,遮挡机构29连接于中部铰节组件250与所述连接铰节或连接件260之间,可折弯机构25在弯折过程中,所述连接铰节可带动遮挡机构29相对可折弯机构25滑动,且遮挡机构29一直覆盖于可折弯机构25的弯折内侧。具体地,可折弯机构25弯折时,遮挡机构29绕转动轴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
[0081]
本实施例中,连接铰节包括活动地设于中部铰节组件250一侧的第一连接铰节255,以及活动地设于中部铰节组件250相对的另一侧的第二连接铰节258。每一连接组件24连接于中部铰节组件250与第一连接铰节255及第二连接铰节258之间。连接组件24还包括第二限位部2402,可折弯机构25在弯折过程中第一连杆件263相对于连接件260及连接铰节移动,可折弯机构25弯折时,第一连杆件263相对于所述连接铰节朝向所述第二限位部2402移动直至抵持或邻近所述第二限位部2402而对连接铰节限位。具体地,定位件27与折叠组件连接,第一限位部2401设于定位件27上。可选地,定位件27上还设有第二限位部2402。当可折弯机构22处于弯折状态时,第一连杆件263抵持或邻近第二限位部2402而限制连接铰节朝向中部铰节组件25移动,第一连杆件263与第一限位部2401分离。当可折弯机构22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连杆件263抵持或邻近第一限位部2401而限制连接铰节朝向中部铰节组件25移动,第一连杆件263与第二限位部2402分离。可选地,第一限位部2401相对可折弯机构22的弯曲轴倾斜,第二限位部2402相对可折弯机构22的弯曲轴平行。可选地,第一限位部2401相对第二限位部2402倾斜。可选地,第一限位部2401邻近或连接第二限位部2402。可选地,第一连杆件26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件260,相对另一端滑动及转动连接于连接铰节。可选地,第一连杆件263的一端滑动及转动连接于连接件260,相对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铰节。可选地,第一连杆件263包括二个转动连接的连接片,一连接片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件,相对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另一连接片的一端,另一连接片的相对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铰节。可选地,当可折弯机构25弯折时,连接件260相对连接铰节向外滑动,第一连杆件263邻近连接件260的一端相对连接铰节向外滑动。可选地,当可折弯机构25弯折时,第一连杆件263连接连接铰节的另一端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向内滑动,同时相对连接铰节滑动。可选地,当可折弯机构25弯折时,第一连杆件263发生转动。可选地,可折弯机构25弯折时,定位件27相对连接铰节向外滑动。可选地,可折弯机构25弯折过程中,定位件27相对连接铰节的滑动距离小于连接件260相对连接铰节的滑动距离。可选地,可折弯机构25弯折时,定位件27与连接件260绕不同的轴线转动。可选地,定位件27的转轴与连接件260的轴线位于不同层。可选地,定位件27的轴线相比连接件260的轴线更靠近柔性件。可选地,当可折弯机构25弯折至弯折状态时,第一连杆件263的侧面抵持或邻近第二限位部2402。可选地,当可折弯机构25展开时,连接件260相对连接铰节向内滑动,第一连杆件263邻近连接件260的一
端相对连接铰节向内滑动。可选地,当可折弯机构25展开时,第一连杆件263连接连接铰节的另一端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向外滑动,同时相对连接铰节滑动。可选地,当可折弯机构25展开时,第一连杆件263发生反向转动。可选地,可折弯机构25展开时,定位件27相对连接铰节向外滑动。可选地,可折弯机构25展开过程中,定位件27相对连接铰节的滑动距离小于连接件260相对连接铰节的滑动距离。可选地,当可折弯机构25展开至预设角度的展开状态时,第一连杆件263的侧面抵持或邻近第一限位部2401。可选地,展开状态及弯折状态是相对而言的,展开状态相比弯折状态的展开角度更大。可选地,展开状态可以为展平状态,弯折状态可以为折叠状态。可选地,第二限位部2402也可以为形成于连接铰节上的定位块,定位块与连接件260的末端相对设置。当可折弯机构25展开时,连接件260的末端逐渐逼近定位块直至抵持或邻近定位块,限制连接铰节朝向中部铰节组件250移动,起到对跌落限位的作用。可选地,第一限位部2401也可以为形成于连接件260上的定位块,定位块与第一连杆件263的侧面相对设置。当可折弯机构25弯折时,第一连杆件263的侧面逐渐逼近定位块直至抵持或邻近定位块,限制连接铰节朝中部铰节组件250移动,起到对跌落限位的作用。
[0082]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所称“邻近”或“靠近”指二者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长度,使得电子装置100出现侧面跌落或受到侧面撞击时,二者之间的间隙即使被压缩也不会导致柔性件30或支撑件50显著拱起以至于存在柔性件30损坏、柔性件30与支撑件50剥离、支撑件50与折叠装置22剥离等不良情况的风险(某些情况下,略微拱起是可以被接受的)。可选地,预设的长度可以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cm之间的任意数值,比如0.01mm、0.02mm、0.03mm、0.04mm、0.05mm、0.06mm、0.07mm、0.08mm、0.09mm、0.1mm、0.11mm、0.12mm
……
10mm等等。可选地,预设的长度可以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0.8cm之间的任意数值,比如0.01mm、0.02mm、0.03mm、0.04mm、0.05mm、0.06mm、0.07mm、0.08mm、0.09mm、0.1mm、0.11mm、0.12mm
……
8mm等等。可选地,预设的长度可以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0.6cm之间的任意数值,比如0.01mm、0.02mm、0.03mm、0.04mm、0.05mm、0.06mm、0.07mm、0.08mm、0.09mm、0.1mm、0.11mm、0.12mm
……
6mm等等。可选地,预设的长度可以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0.5cm之间的任意数值,比如0.01mm、0.02mm、0.03mm、0.04mm、0.05mm、0.06mm、0.07mm、0.08mm、0.09mm、0.1mm、0.11mm、0.12mm
……
5mm等等。可选地,预设的长度还可以为大于0且小于3mm之间的任意数值,如0.01mm、0.02mm、0.03mm、0.04mm、0.05mm、0.06mm、0.07mm、0.08mm、0.09mm、0.1mm、0.11mm、0.12mm
……
3mm等等。可选地,预设的长度还可以为大于0且小于1mm之间的任意数值,如0.01mm、0.02mm、0.03mm、0.04mm、0.05mm、0.06mm、0.07mm、0.08mm、0.09mm、0.1mm、0.11mm、0.12mm
……
1mm等等。可选地,预设的长度还可以为大于0且小于0.8mm之间的任意数值,如0.01mm、0.02mm、0.03mm、0.04mm、0.05mm、0.06mm、0.07mm、0.08mm、0.09mm、0.1mm、0.11mm、0.12mm
……
0.8mm等等。可选地,预设的长度还可以为大于0且小于0.6mm之间的任意数值,如0.01mm、0.02mm、0.03mm、0.04mm、0.05mm、0.06mm、0.07mm、0.08mm、0.09mm、0.1mm、0.11mm、0.12mm
……
0.6mm等等。可选地,预设的长度还可以为大于0且小于0.5mm之间的任意数值,如0.01mm、0.02mm、0.03mm、0.04mm、0.05mm、0.06mm、0.07mm、0.08mm、0.09mm、0.1mm、0.11mm、0.12mm
……
0.5mm等等。可选地,预设的长度还可以为大于0且小于0.3mm之间的任意数值,如0.01mm、0.02mm、0.03mm、0.04mm、0.05mm、0.06mm、0.07mm、0.08mm、0.09mm、0.1mm、0.11mm、0.12mm
……
0.3mm等等。可选地,预设的长度还可以为大于0且小于0.2mm之间的任意数值,如0.01mm、0.02mm、0.03mm、0.04mm、0.05mm、0.06mm、0.07mm、
0.08mm、0.09mm、0.1mm、0.11mm、0.12mm
……
0.2mm等等。可选地,预设的长度还可以为大于0且小于0.1mm之间的任意数值,如0.01mm、0.02mm、0.03mm、0.04mm、0.05mm、0.06mm、0.07mm、0.08mm、0.09mm、0.1mm、0.11mm、0.1mm等等。
[0083]
可以理解地,本申请实施例所称“限制连接铰节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折叠组件朝向中部铰节组件250/折叠组件24移动”是指可以限制连接铰节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折叠组件24朝中部铰节组件250/折叠组件24可移动的行程,被限制移动的行程与第一限位部2401/第二限位部2402距离第一连杆件263的长度或第三限位部25553/第四限位部25554距离第二连杆件267的长度有关。当第一限位部2401/第二限位部2402抵持于第一连杆件263或第三限位部25553/第四限位部25554抵持第二连杆件267时,连接铰节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折叠组件朝中部铰节组件250/折叠组件可移动的行程为0;当第一限位部2401/第二限位部2402邻近第一连杆件263或第三限位部25553/第四限位部25554邻近第二连杆件267时,连接铰节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折叠组件24朝中部铰节组件250/折叠组件24可移动的行程可参照前述“邻近”或“靠近”中所定义的数值范围。也就是说,“限制连接铰节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折叠组件24朝向中部铰节组件250/折叠组件24移动”并非是指完全限制住连接铰节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折叠组件24朝向中部铰节组件250/折叠组件24移动(即可移动行程为0的情况),而是在上述“邻近”或“靠近”数值范围内的可移动行程也均属于“限制连接铰节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折叠组件24朝向中部铰节组件250/折叠组件24移动”的范围内。
[0084]
本实施例中,所述正面指与所述柔性屏的出光面朝向相同的面,背面指与所述柔性屏的出光面朝向背离的面。电子设备100例如是,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液晶面板、oled面板、电视、智慧手表、vr头戴显示器、车载显示器等其它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和部件。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的“连接”是包括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种情况,比如a和b连接包括a和b直接连接或者通过第三个元件c或更多的其他元件连接。连接还包括一体化连接和非一体化连接两种情况,一体化连接是指a和b是一体形成并连接,非一体化连接是指a和b是非一体化形成并连接。可以理解地,除非通过修饰词、前缀或后缀等方式限定,否则本发明实施例所称的“连接”应当理解为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连接、转动连接、滑动连接、枢接、螺接、活动连接、干涉连接、摩擦连接、弹性连接、刚性连接、粘胶连接等。可以理解地,本发明实施例所称的“固定”并不限于两个元件直接固定,而是可以通过第三方元件或更多的元件固定。可以理解地,本发明所称“转动连接”、“滑动连接”、“旋转连接”、“弹性连接”、“刚性连接”、“固定连接”、“活动连接”、“枢接”、“螺接”等各种特定的连接关系也均不限于两个元件直接连接,而是可以通过第三方元件或更多的其他元件连接,除非明确指明两个元件为直接连接。
[0085]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100的折叠装置22包括可折弯机构25及跌落限位机构26,跌落限位机构26包括连接中部铰节组件250及连接铰节的连接件260,及连接于所述连接铰节与连接件260之间的第一连杆件263,可折弯机构25在弯折时可带动连接件260相对连接铰节移动;折弯机构展平时,第一连杆件263相对于所述连接铰节朝向第一限位部2401移动直至抵持或邻近第一限位部2401;可折弯机构25弯折时,第一连杆件263相对于连接铰节朝向第二限位部2402移动直至抵持或邻近第二限位部2402。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起到防止电子设备100在跌落时连接铰节在可折弯机构25上溃缩情况,以避免与连接铰节固定连接的支撑
件50出现拱起而发生损坏柔性件30的情况。并且,本实施例的跌落限位结构26直接集成于可折弯机构25最外侧的铰链(即连接铰节)内,利用铰链的内部结构起到跌落限位的作用,而无需额外增加其他的部件,因而可节省可折弯机构25所占据的空间,方便电子设备100其他部件的布置。
[0086]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件263的一端活动地连接于对应的连接件260,第一连杆件263相对的另一端活动地连接于对应连接铰节;具体地,每一连接组件24上靠近第一连接铰节255的第一连杆件263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对应的连接件260,相对的另一端活动地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第一连接铰节255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使得对应的连接件260相对于第一连接铰节255移动,从而使第一连杆件263抵持或邻近对应的第一限位部2401,或者第一连杆件263抵持或邻近第二限位部2402。每一连接组件24上靠近第二连接铰节258的第一连杆件263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对应的连接件260,相对的另一端活动地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8,第二连接铰节258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使得对应的连接件260相对于第二连接铰节255移动,从而使第一连杆件263抵持或邻近对应的第一限位部2401,或者第一连杆件263抵持或邻近第二限位部2402。
[0087]
联动机构28连接于跌落限位机构26与中部铰节组件250之间,即两个跌落限位机构26之间连接有联动机构28;当一侧的连接铰节转动时,带动同侧的连接件260转动,连接件260通过联动机构28带动另一侧的连接件260转动,再带动另一侧的连接铰节转动。具体地,当第一连接铰节255转动时,带动同侧的连接件260转动,连接件260通过联动机构28带动另一侧的连接件260转动,所述另一侧的连接件260带动第二连接铰节258转动;当第二连接铰节258转动时,带动同侧的连接件260转动,连接件260通过联动机构带动另一侧的连接件260转动,所述另一侧的连接件260带动第一连接铰节255转动,从而实现可折弯机构25的联动。
[0088]
优选地,连接铰节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的活动包括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的转动和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的滑动,即连接铰节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的同时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滑动。具体地,第一连接铰节255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的同时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滑动;第二连接铰节258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的同时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滑动。可选地,当可折弯机构25弯折时,连接铰节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朝向中部铰节组件250滑动。可选地,当可折弯机构25展开时,连接铰节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远离中部铰节组件250滑动。
[0089]
每一连接件260连接中部铰节组件250与对应的连接铰节之间并可跟随可折弯机构25的弯折而相对所述连接铰节滑动,遮挡机构29设置于可折弯机构25的弯折内侧,遮挡机构29连接于中部铰节组件250与所述连接铰节或所述连接件260之间。可折弯机构25在弯折过程中,遮挡机构29可相对可折弯机构25滑动。连接件260连接中部铰节组件250与第一连接铰节255及第二连接铰节258。
[0090]
如图7及图8所示,中部铰节组件250包括中间铰节251,以及位于中间铰节251相对两侧的两个转动铰节253。中间铰节251为条状,其包括横截面呈圆弧形的正面及背朝所述正面的背面2510,中间铰节251的背面2510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槽2511,背面2510靠近中部外设有连接槽2515。中间铰节251于每一固定槽2511的底面设有间隔的两个避位孔2512及位于两个避位孔2512之间的固定孔2513。中间铰节251的连接槽2515内相对的两侧
分别设有转动部2516,中间铰节251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设有连通每一转动部2516的缺口2517;中间铰节251的连接槽2515的底面设有固定孔2518。中间铰节251相对的两端面设有间隔的两个连接孔2519,中间铰节251相对两端的连接孔2519用于分别连接对应的连接组件24。
[0091]
一转动铰节253为条状,其包括横截面呈圆弧形的正面及背离所述正面的背面。中部铰节组件250设有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固定连接于转动铰节253并转动连接于中间铰节251及活动铰节256。加强组件包括转动铰节253的背面中部凸设的连接部2530。连接部2530包括靠近中间铰节251一侧的连接轴2531及连接连接轴2531的铰接部2533,连接轴2531沿平行于转动铰节253的长度方向延伸,铰接部2533沿平行连接轴2531的轴向方向开设铰接孔2534。铰接孔2534及连接轴2531分别位于铰接部2533的相对两端。转动铰节253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大致呈腰形的连接端片2535,每一连接端片2535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通孔2536。转动铰节253的背面于每一连接端片2535与连接部2530之间设有连接柱2537。
[0092]
加强组件还包括设于中部铰节组件250的定位板2504及锁固件2508,定位板2504大致呈矩形,定位板2504的中部设有通孔2505,定位板2504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缺口2506。
[0093]
组装中部铰节组件250时,将两个转动铰节253的连接轴2531分别容置于中间铰节251的两个转动部2516内,且两个铰接部2533分别容置于中间铰节251的两个缺口2517内;将定位板2504置于中间铰节251的连接槽2515内,使定位板2504的通孔2505正对中间铰节251的固定孔2518,且两个缺口2506分别正对两个转动铰节253的铰接部2533;再将锁固件2508穿过通孔2505锁固于固定孔2518,使得两个转动铰节253可转动地连接于中间铰节251。通过加强组件连接转动铰节253及中间铰节251,使得二者的连接更加稳固。
[0094]
如图9及图10所示,第一连接铰节255包括条形的第一板体2551、设于第一板体2551相对两端的两个第二板体2553。两个滑动件259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每一滑动件259设于第一连接铰节255背离中部铰节组件250的一侧。中部铰节组件250还包括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及第二连接铰节258的二活动铰节256。活动铰节256滑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背离两个滑动件259的一侧。第一板体2511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块2552,每一连接块2552上设有固定孔及凸块。每一第二板体2553面朝第一板体25511的一端设有对应连接块2552的定位槽2554,定位槽2554的内表面设有对应连接块2552的固定孔的连接孔及对应所述凸块的定位孔,当连接块2552容置于对应的定位槽2554内时,连接块2552的固定孔对应所述定位孔,连接块2552的凸块卡入对应的定位孔内,以使第一板体2551与两个第二板体2553固定连接。每一第二板体2553背离中部铰节组件250的一侧远离第一板板2551的端部向外垂直延伸一凸耳2555。每一第二板体2553面朝第一板体2551的一端靠近背面处凸设滑片2556,滑片2556沿平行凸耳2555的方向延伸。
[0095]
每一凸耳2555的背面沿其延伸方向开设第一导滑槽2557,第一导滑槽2557相对的两端分别穿通第二板体2553及凸耳2555;每一第二板体2553面朝中部铰节组件250的侧面靠近凸耳2555处设有平行于第一导滑槽2557的第二导滑槽2558,第二导滑槽2558穿通第二板体2553。第二板体2553的正面设有间隔的两个避位槽,每一避位槽的底面设有定位孔2559,定位孔2559内设有定位块25590,定位块25590用于固定连接支撑件50背面与第二板体2553。
[0096]
具体地,凸耳2555的正面开设穿通第一导滑槽2557的所述通槽25551,使凸耳2555
在通槽25551远离第二板体2553的一端设有止挡条25552。可折弯机构25包括设于第一连接铰节255的第三限位部25553及第四限位部25554,第三限位部25553及第四限位部25554均形成于通槽25551的内壁上;具体地,在邻近第二板体2553的一端设有第三限位部25553,跌落限位机构26还包括连接于连接件260与滑动件259之间的第二连杆件267(如图3所示)。第二连杆件267大致呈片状,其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件260,相对另一端滑动及转动连接于滑动件259。可选地,第二连杆件267的一端也可以滑动及转动连接于连接件260,相对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滑动件259。可选地,第二连杆件267还可由两片转动连接的连接片组成,其中一片连接片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件260,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另一连接片的一端,另一连接片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滑动件259。第二连杆件267位于止挡条25552与第三限位部25553之间,可折弯机构25在展平过程中可带动第二连杆件26相对滑动件259移动,可折弯机构25展平时,第二连杆件267相对滑动件259朝向第三限位部25553移动直至抵持或邻近第三限位部25553而限制滑动件259相对可折弯机构25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三限位部25553是设于凸耳2555的倾斜的限位面,第四限位部25554设于凸耳2555上,具体地,第四限位部25554为邻接第三限位部25553的限位面,第四限位部25554平行于可折弯机构250的弯曲轴,第三限位部25553相对可折弯机构250的弯曲轴倾斜。第三限位部25553的限位面相对于第四限位部25554的限位面倾斜。具体地,第三限位部25553是自第二板体2553向通槽25551延伸的延伸片的一个侧面,通槽25551于第三限位部25553的一侧围成收纳槽,第三限位部25553的限位面设于所述延伸片远离第二板体2553的一端,第四限位部25554的限位面连接第三限位部25553的限位面且平行于第二板体2553的长度方向。可折弯机构25在弯折过程中第二连杆件267相对于连接件260及滑动件259移动,可折弯机构25弯折时,第二连杆件267相对于滑动件259朝向第四限位部25554移动直至抵持或邻近第四限位部25554。可选地,当可折弯机构25弯折时,连接件260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5向外滑动,滑动件259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5向内滑动。可选地,连接件260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5的滑动距离,以及滑动件259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5的滑动距离均与可折弯机构25的弯折角度关联。可选地,连接件260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5的滑动距离,以及滑动件259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5的滑动距离均与可折弯机构25的弯折角度成正比。可选地,可折弯机构25弯折过程中,滑动件259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5的滑动距离小于连接件260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5的滑动距离。可选地,连接件260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5滑动时,带动第二连杆件267邻近的一端转动,使之逐渐与第三限位部25553分离;同时,第二连杆件267远离连接件260的另一端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5滑动及转动,使之逐渐靠近第四限位部25554。当可折弯机构25处于弯折状态时,第二连杆件267的另一端与第四限位部25554抵持或邻近。同理,当可折弯机构25展开时,第二连杆件267的另一端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5滑动及转动,并逐渐与第四限位部25554分离;第二连杆件267的一端相对连接件260转动,并逐渐靠近第三限位部25553。当可折弯机构25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连杆件267的一端与第三限位部25553抵持或邻近。
[0097]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四限位部25554也可以设于滑动件259上,即滑动件内设有凸起,凸起与连接件260末端相对的面作为第四限位部,当可折弯机构25处于弯折状态时,第二连杆件267的末端贴合于或邻近所述第四限位部。
[0098]
滑动件259与连接铰节通过弹性件25531相连;可折弯机构250弯折时,滑动件259相对连接铰节滑动而使弹性件25531被压缩。滑动件259可固定于第一框体21或第二框体23
上。具体地,每一第二板体2553面朝滑动件259的侧面于凸耳2555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弹性件25531,即弹性件25531设于滑动件259与第二板体2553之间,以使弹性件25531弹性驱动滑动件259。连接铰节与中部铰节组件250之间设有抵推弹性件25535,抵推弹性件25535用于驱动连接铰节远离中部铰节组件250,即抵推弹性件25535弹性设于第一连接铰节255与中部铰节组件250之间;抵推弹性件25535包括压缩弹簧及设于所述压缩弹簧端部的端杆。具体的,第二板体2553背离凸耳2555的侧面于第一导滑槽2557与第二导滑槽2558之间设有至少一收纳槽25532,至少一收纳槽25532用于收容抵推弹性件25535。优选地,抵推弹性件25535弹性抵持于第一连接铰节255与对应的连接件260之间。
[0099]
每一第二板体2553的背面设有连通第二导滑槽2558的收纳槽25536,收纳槽25536用于容置第一连杆件263。第二板体2553于收纳槽25536的底面设有凸轴25537,凸轴25537用于活动连接于第一连杆件263。
[0100]
每一凸耳2555上可滑动地套设有滑动件259,每一凸耳2555的通槽25551内可活动地收容有第二连杆件267。具体地,滑动件259的正面开设导滑槽2591,凸耳2555可滑动插入导滑槽2591内;滑动件259对应凸耳2555的通槽25551朝导滑槽2591内凸设连接柱2593,连接柱2593轴向开设连接孔2594。滑动件259于导滑槽259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柱2595,当滑动件259套设于凸耳2555上时,定位柱2595卡接在凸耳2555上的缺口内,以使滑动件259与对应的凸耳2555的在预装配时的定位,当装配完成之后定位柱从缺口内移除。
[0101]
活动铰节256包括条形的连接板2561。加强组件包括设置于连接板2561背离安装框255的一侧若干连接环2563。具体地,连接板2561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连接环2563,连接板2561的中部设有间隔的两个连接环2563,两个连接环2563之间形成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用于容置转动铰节253的铰接部2533,使得铰接部2533夹设在二连接环2563之间。销轴穿过连接环2563及铰接部2533的铰接孔,以将活动铰节256与转动铰节转动连接。连接板2561的正面设有两间隔的通孔2566。加强组件同时串接活动铰节256、转动铰节253及中间铰节251,起到较佳的加固作用,使三者的连接更加稳定。
[0102]
请一并参阅图5、图6及图9-图10,组装第一连接铰节255时,将第一板体2551相对两端的连接块2552分别卡入两个第二板体2553内,并通过凸块卡入定位孔内,且锁固件锁固于连接块的固定孔及对应的连接孔内;将每一滑动件259套设于对应的凸耳2555上,且在滑动件259与对应的第二板体2553之间安装两个弹性件25531;再将两个抵推弹性件25535分别插接于两个第二板体2553的收纳槽25532内。连接至转动铰节的活动铰节256可活动地覆设于第一连接铰节255的正面。
[0103]
请一并参阅图11及图12,第二连接铰节258的结构与第一连接铰节255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外在于,第二连接铰节258相较于第一连接铰节255省略了第一板体及滑动件,具体如下:
[0104]
第二连接铰节258包括安装框体,省略了两个滑动件259,且安装框体包括两个板体2583,每一板体2583面朝另一板体2583的一端设有连接板2584,连接板2584上设有若干连接孔,连接板2584用于连接第二框体23;每一板体2583的连接板2584背离板体2583的一侧凸设滑片2586,滑片2586沿平行连接板2584的方向延伸。板体2583面朝中部铰接组件250的侧面远离滑片2586的一端设有第一导滑槽2587,第一导滑槽2587相对的两端穿通板体2583;板体2583面朝中部铰节组件250的侧面靠近连接板2584的一端设有第二导滑槽2588,
第二导滑槽2588穿过板体2583。板体2583面朝中部铰节组件250的侧面于第一导滑槽2587与第二导滑槽2588之间设有收纳槽2589。
[0105]
每一板体2583与中部铰节组件250的连接铰节之间设有抵推弹性件2582,抵推弹性件2582用于驱动第二连接铰节258远离中部铰节组件250,即抵推弹性件2582弹性设于第二连接铰节258与中部铰节组件250之间;抵推弹性件2582包括压缩弹簧及设于所述压缩弹簧端部的端杆;所述压缩弹簧远离所述端杆的一端定位于收纳槽2589内。优选地,抵推弹性件2582弹性抵持于第二连接铰节258与对应的连接件260之间。
[0106]
每一板体2583的背面设有连通第二导滑槽2588的收纳槽25832,收纳槽25832用于容置第一连杆件263。板体2583于收纳槽25832的底面设有凸轴25834,凸轴25834用于活动连接于第一连杆件263。第二连接铰节258与活动铰节256活动配合。
[0107]
请一并参阅图13至图16,本实施例中,每一连接组件24包括一个联动机构28、设于联动机构28相对两侧的两个跌落限位机构26,以及设于联动机构28端部的定位件27,定位件27用于连接于中部铰节组件25的端部,以连接连接组件24至可折弯机构25。本实施例中,跌落限位机构26包括左右两侧的两个连接件260、两个第一连杆件263和一个第二连杆件267,即一侧的连接件260上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杆件263和一个第二连杆件267,另一侧的连接件260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杆件263。具体地,连接件260包括铰接部261、设于铰接部261背离联动机构28侧面一端的第一连接部262,以及设于铰接部261背离联动机构28侧面相对的另一端的第二连接部264;铰接部261、第一连接部262及第二连接部264可以是一体结构,且第一连接部262与第二连接部264间隔设置。铰接部261背离第一连接部262的侧面设有配合槽2611,配合槽261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配合槽2611的内表面的一端设有连接套筒2613,连接套筒2613轴向设有腰形的连接孔2615。第一连接部262是沿垂直于铰接部261的方向延伸的连杆,第二连接部264是沿垂直于铰接部261的方向延伸的连杆,第一连接部262的延伸长度小于第二连接部264的延伸长度。铰接部261背离连接套筒2613的侧面于第一连接部262与第二连接部264之间设有定位孔2616,所述定位孔2616用于定位抵推弹性件。第一连接部262的背面远离铰接部261的一端设有连接柱2621,所述连接柱2621用于活动地连接于对应的第一连杆件263的一端。第二连接部264远离铰接部261的一端设有连接孔2641,所述连接孔2641用于活动地连接第二连杆件267。
[0108]
连接件260上设有定位槽2643,具体地,第二连接部264的背面沿其延伸方向设有定位槽2643,所述定位槽2643远离铰接部261的内端壁凸设有定位柱2644。第二连接部264的正面沿其延伸方向设有容置槽2640,定位槽2643与容置槽2640错位设置,容置槽2640远离铰接部261的内端壁设有间隔的两个定位柱2642,所述容置槽2640的底面于两个定位柱2642之间设有分隔板2645,以将容置槽2640分隔成两个空间。容置槽2640靠近铰接部261的内端壁设有两个容置孔2646,两个容置孔2646分别连通容置槽2640的两个所述空间和配合槽2611。每一跌落限位机构26还包括设于连接件260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弹性定位件268,所述弹性定位件268用于可选择地卡接于连接件260与联动机构28之间,以定位可折弯机构25。具体地,弹性定位件268包括连接块2681、设于连接块2681一侧的弹性件2683,以及设于连接块2681背离弹性件2683一侧的定位头2685;弹性件2683连接于定位头2685与连接件260之间,定位头2685滑动抵顶并定位在联动机构28上;本实施例中,每一弹性定位件268包括设于连接块2681一侧的两个弹性件2683及设于连接块2681背离弹性件2683一侧的两个
定位头2685。两个弹性件2683远离定位头2685的一端分别穿过两个容置孔2646卡接于两个定位柱2642上。每一定位头2685背离弹性件2683的端面为球面。联动机构28至少设有第一定位孔2866(如图15或图16所示),弹性件2683用于弹性抵推定位头2685朝联动机构28移动,使定位头2685卡入所述第一定位孔2866内,以定位可折弯机构25保持展平状态。
[0109]
如图15所示,每一第一连杆件263大致呈条形板,所述条形板相对的两端面为圆弧面,第一连杆件263的一端设有条形孔2631,第一连杆件263相对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孔2633。条形孔2631用于活动地连接于连接铰节或连接件261,连接孔2633用于转动连接于连接件261或连接铰节;具体地,当第一连杆件263的条形孔2631活动地连接于连接件261时,所述第一连杆件263的连接孔2633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连接铰节,当第一连杆件263的条形孔2631活动地连接于对应的连接铰节时,所述第一连杆件263的连接孔2633转动地连接于连接件261。条形孔2631沿第一连杆件263的长度方向延伸。优选地,第一连杆件263的条形孔2631内设有滚轮2635,连接铰节的凸轴25537、25834或连接件261的连接柱2621能插接于滚轮2635内。
[0110]
如图15所示,第二连杆件267大致呈条形板,所述条形板相对的两端面为圆弧面,第二连杆件267的一端设有条形孔2671,第二连杆件267相对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孔2673。条形孔2671用于活动地连接于滑动件259或连接件261,连接孔2673用于转动连接于连接件261或滑动件259。条形孔2671沿第二连杆件267的长度方向延伸。可选地,第二连杆件267的连接孔2673与第二连接部264的连接孔2641对齐,二者通过销轴连接而使得第二连杆件267与第二连接部264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件267的条形孔2671通过销轴活动连接于滑动件259上,使得第二连杆件267与滑动件259活动连接。优选的,第二连杆件267的条形孔2671内也设有滚轮(图未示),所述销轴插接于所述滚轮内。
[0111]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所称“活动连接”可包括转动连接及滑动连接的至少一种。
[0112]
如图15及图17所示,联动机构28包括间隔平行的两个第一轴281、联动件282、两组固定片组283、连接架284、固定块286、连接柱287及端板288,两个第一轴281设于联动件282相对的两侧,两组固定片组283、连接架284及固定块286用于连接两个第一轴281和联动件282。两个第一轴281为实体轴,且分别连接于两个连接件260,联动件282连接于两个第一轴281之间,其中一连接件260转动,能带动对应的第一轴281转动,第一轴281通过联动件282带动另一第一轴281转动、使另一连接件260也一并转动。两个第一轴281以联动件282的中心线对称。
[0113]
每一第一轴281与联动件282之间通过螺旋导槽2811与所述螺旋导槽2811配合的滑块2821连接,其中一第一轴281旋转使滑块2821在对应的螺旋导槽2811内滑动,使联动件282沿平行于第一轴281的轴心线方向移动,以带动另一第一轴281一同转动。
[0114]
联动件282为联动块,联动件282包括相对的两侧面2822,两个侧面2822沿第一轴281的轴向开设相对的两个收纳槽2823,每一收纳槽2823的横截面呈圆弧形,滑块2821凸设于收纳槽2823的内表面。优选的,每一滑块2821的外表面为球形面。本实施例中,每一收纳槽2823的内表面的横截面为半圆形,联动件282的每一收纳槽2823的内表面沿收纳槽2823的延伸方向设有至少一滑块2821。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收纳槽2823的内表面沿收纳槽2823的延伸方向设有相互间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滑块2821。联动件282的中部沿收纳槽2823的延伸方向设有通孔2825。
[0115]
两个第一轴281的外周壁分别可转动地收容于两个收纳槽2823内,每一第一轴281的外周壁开设至少一螺旋导槽2811,当每一第一轴281收容于对应的收纳槽2823内时,收纳槽2823内的滑块2821可滑动地插接于螺旋导槽2811内。优选的,每一螺旋导槽2811的内表面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滑块2821的外表面与对应的螺旋导槽2811的内表面可滑动地贴合。具体的,每一第一轴281的中部固定套接一转筒2812,转筒2812为圆柱体,螺旋导槽2811开设于转筒2812的外周壁。本实施例中,转筒2812的外周壁上开设一个螺旋导槽2811;在其他实施例中,转筒2812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间隔的螺旋导槽2811。优选的,转筒2812的半径等于收纳槽2823的半径,以便每一转筒2812的外周壁贴合于对应的收纳槽2823的内周壁。每一第一轴281的转筒2812的外周壁相对的两端沿周向分别开设环形的卡槽2814。卡槽2814用于卡接固定片组283。每一第一轴281的第一端部2815的横截面为腰形,相对的第二端部2816的横截面为圆形。每一第一轴281的第一端部2815用于连接对应的连接件260,使得连接件260与第一轴281固定连接。
[0116]
每一固定片组283包括卡接片2831及固定片2835,卡接片2831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卡钩2832,卡接片2831的中部开设卡孔2834,每一卡钩2832可插接于对应的卡槽2814内;固定片2835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轴孔2836,固定片2835的中部设有通孔2837,固定片2835于每一轴孔2836与通孔2837之间设有连接孔2838。连接架284包括抵接块2841、连接块2843及设于抵接块2841与连接块2843之间的若干垫片2844;抵接块2841大致呈条形块,抵接块2841的正面为圆弧面,抵接块2841包括相对的两侧面,所述两个侧面沿第一轴281的轴向开设相对的容置槽28411,抵接块2841的中部沿第一轴281的轴向开设连接孔28413。连接块2843的一侧沿第一轴281的轴向设有搭接片28431,连接块2843相对的另一侧沿第一轴281的轴向设有定位杆28433,连接块2843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轴孔28435,连接块2843于每一轴孔28435与搭接片28431之间设有连接孔28436。若干垫片2844相互层叠,每一垫片2844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轴孔28441,垫片2844的中部设有定位孔28443,垫片2844于每一轴孔28441与定位孔28443之间设有连接孔28445,每一连接孔28445连通相邻的轴孔28441。
[0117]
固定块286包括圆弧形的正面2861、相对的两端面及相对的两侧面2862,固定块286的正面2861中部设有通孔2863,固定块286的一侧的中部向外延伸搭接片2864。固定块286的两个侧面2862上分别设有连接筒2865,每一连接筒2865沿第一轴281的轴心线方向延伸,连接筒2865的外周壁设有间隔的两个第一定位孔2866及对应所述两个第一定位孔2866的两个滑槽2867。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筒2865可认为是第一部件,连接件260可认为是第二部件。可选地,第一部件包括但不限于连接筒,第二部件包括但不限于连接件。滑槽2867沿连接筒2865的周向延伸。每一滑槽2867的宽度小于第一定位孔2866的直径。固定块286的中部沿第一轴281的轴心线方向设有定位槽2868。端板288面朝固定块286的一侧沿第一轴281的轴心线方向凸设定位柱2881及两个定位杆2883,定位柱2881位于两个定位杆2883之间,定位柱2881对应固定块286的定位槽2868,两个定位杆2883对应固定块286的两个连接筒2865的内腔。
[0118]
可选地,请一并参见图61-64,第一定位孔2866与对应的滑槽2867间隔设置,连接筒2865在二者之间形成抵持部。连接筒2865在抵持部位置处的外径大于在第一定位孔2866处及滑槽2867处的外径。第一定位孔2866的直径从外向内逐渐减小。具体的,第一定位孔2866的直径从靠近弹性定位件268一侧向远离弹性定位件268一侧逐渐减小。可选地,第一
定位孔2866为贯通孔,其内径小于弹性定位件268的定位头2685的外径。可选地,第一定位孔2866的深度大于滑槽2867的深度。弹性定位件268可卡设于第一定位孔2866内,用于提供折叠装置22展开到展开位置(如展平状态)的力度反馈。可选地,弹性定位件268可卡设于第一定位孔2866内,用于提供折叠装置22从展开位置弯折时的瞬间阻尼。
[0119]
可选地,当弹性定位件268从滑槽2867内滑动而越过抵持部时,由于连接筒2865的外径增大,弹性定位件268的弹性件2683被压缩程度增大。当弹性定位件268由抵持部滑入第一定位孔2866内时,弹性件2683被突然释放,使得弹性定位件268卡入第一定位孔2866内。也就是说,当折叠装置22由弯折状态展开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弹性定位件268的压缩量先增大再减小,弹性定位件268所存储的弹性势能在抵持部的位置达到最大,然后到第一定位孔2866内被释放。可选地,连接筒2865也可不设置抵持部,第一定位孔2866与滑槽2867连通,由于弹性件2683在滑槽2867处的压缩量大于在第一定位孔2866处的压缩量,同样可起到类似的力度反馈或瞬间阻尼的作用。
[0120]
可选地,滑槽2867的深度沿朝向第一定位孔2866的方向逐渐减小,使得弹性定位件268在滑槽2867内朝向第一定位孔2866滑动时存储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大,并在抵持部的位置达到最大。可选地,折叠装置22处于弯折状态时,弹性定位件268位于滑槽2867内的第一位置;滑槽2867位于第一位置与抵持部之间的端部为第二位置。第一位置的深度最大,第二位置的深度最小,且滑槽2867的深度由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逐渐减小。由此,弹性定位件268在折叠装置22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压缩量最小,以减轻弹性件2683在折叠状态时的负载。由于滑槽2867的深度连续渐变,可避免弹性定位件268在滑动过程中被卡住而出现顿挫感的情况。
[0121]
在其他实施例中,联动机构28还至少设有第二定位孔,弹性件2683弹性抵推定位头2685朝联动机构28移动,使定位头2685卡入所述第二定位孔内,以定位所述可折弯机构25保持弯折状态。具体地,连接筒2865的外周面远离第一定位孔2866处设有所述第二定位孔,当可折弯机构25呈弯折状态时,弹性定位件268的定位头2685卡入所述第二定位孔内,使可折弯机构25保持弯折状态。
[0122]
每一定位件27包括两个第二元件、两个第一元件及两个第二轴275。可选地,第二元件包括中部连接块271,第一元件包括端部连接块273。每一中部连接块271靠近另一中部连接块271的侧面为圆弧面2711,中部连接块271靠近圆弧面2711的一侧设有轴孔2712,圆弧面2711的轴心线与轴孔2712的轴心线共线。每一中部连接块271背离另一中部连接块271的侧面设有配合槽2714,所述配合槽2714的横截面为圆弧形;配合槽2714的内表面设有连接套筒2715,连接套筒2715轴向设有轴孔2717。每一中部连接块271的背面设有穿通正面的连接孔2718。可选地,定位件27包括端部连接块273,或者端部连接块273及中部连接块271。每一端部连接块273面朝中部连接块271的一侧设有配合槽2731,配合槽2731的内表面相对的两端设有连接筒2733,连接筒2733轴向设有轴孔2735,两个连接筒2733之间围成容置口2736。端部连接块273背离连接筒2733的一侧设有支撑板2737,所述支撑板2737用于支撑对应的第一连杆件263。本实施例中,每一连接组件24包括两个第一限位部2401,每一第一限位部2401对应第一连杆件263;当第一连杆件263与第一限位部2401邻近或贴合时,第一连杆件263定位可折弯机构25,起到跌落限位的作用。第一限位部2401是设于端部连接块273面朝第一连杆件263的第一限位面,第一连杆件263包括面朝第一限位面的第一定位面
2636,所述第一定位面2636贴合于所述第一限位面时,所述可折弯机构25为展平状态,此时第一连杆件263相对第二轴275的轴向倾斜。具体地,每一端部连接块273靠近支撑板2737侧面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限位面,即第一限位面是设于端部连接块273侧面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自连接铰节倾斜向中部铰节250及连接件260延伸。每一端部连接块273的正面设有穿通背面的连接孔2738。两个第二轴275平行间隔设置,两个第二轴275的一端部设有连接片2751,以使两个第二轴275保持平行间隔。可选地,第二限位部2402也设于端部连接块273上。第二限位部2402邻接第一限位部2401。第二限位部2402平行于第二轴275的轴向。第二限位部2402相比第一限位部2401更靠近端部连接块273的外侧。可折弯机构25处于弯折状态时,第二限位部2402邻近或贴合第一连杆件263的第一定位面2636,此时第一连杆件263平行于第二轴275的轴向。
[0123]
可选地,折叠装置22弯折时,连接件260相对连接铰节滑动。可选地,折叠装置22弯折时,定位件27发生弯折且相对连接铰节滑动。可选地,折叠装置22弯折时,定位件27的端部连接块273相对中部连接块271转动且相对连接铰节滑动。可选地,折叠装置22弯折时,定位件27相对连接铰节的滑动距离小于连接件260相对连接铰节的滑动距离。
[0124]
组装每一连接组件24时,将两个第一连杆件263分别安装于两个连接件260上,具体地,两个连接件260的连接柱2621分别可转动地插入两个第一连杆件263的连接孔2633内;将一个第二连杆件267安装于其中一连接件260上,具体地,将第二连杆件267置于连接件260的第二连接部264上,且第二连杆件267的连接孔2673正对第二连接部264的连接孔2641,锁固件穿过连接孔2673并连接于连接孔2641。将两个弹性定位件268的弹性件2683背离定位头2685的一端分别插入每一连接件260的两个容置孔2646,并穿过容置孔2646后卡接于对应的定位柱2642,此时,每一定位头2685远离弹性件2683的端部外露出配合槽2611的内周面。将两个第一轴281的转筒2812分别容置于联动件282的两个收纳槽2823内,且使滑块2821分别可滑动地容置于对应的螺旋导槽2811内;将两组固定片组283的卡接片2831的卡钩2832插接于对应的卡槽2814内,此时,两组卡接片2831的卡孔2834正对联动件282的通孔2825;将两个固定片2835分别套接于两个第一轴281相对的两端,即两个第一轴281的第一端部2815分别插入其中一固定片2835的两个轴孔2836中,两个第二端部2816分别插入另一固定片2835的两个轴孔2836,直至两个固定片2835分别抵触转筒2812相对的两端,此时,固定片2835的通孔2837正对卡接片2831的卡孔2834。可选地,卡接片2831可开设与固定片2835的连接孔2838对应的穿孔。将两个连接件260分别安装于两个第一轴281,具体地,两个第一轴281的第一端部2815分别插入两个连接件260的连接套筒2613的连接孔2615中,且两个第一轴281的外周面分别贴合于两个连接件260的配合槽2611的内周面,使得第一连杆件263远离连接套筒2613;将连接架284安装于两个第一轴281,具体地,将抵接块2841放置于两个连接件260的连接套筒2613上,即两个连接套筒2613可相对于抵接块2841转动,此时,抵接块2841的连接孔28413正对固定片2835的通孔2837,两个容置槽28411分别正对固定片2835的连接孔2838;将连接柱287依次穿过固定片2835的通孔2837、卡接片2831的卡孔2834、联动件282的通孔2825、卡接片2831的卡孔2834及固定片2835的通孔2837后固定连接于抵接块2841的连接孔28413。将若干垫片2844套接于两个第一轴281的第一端部2815上,即两个第一轴281的第一端部2815分别插入垫片2844的两个轴孔28441中;将连接块2843套接于两个第一轴281的第一端部2815上,即两个第一轴281的第一端部2815分别插入连接块
2843的两个轴孔28435,且连接块2843的定位杆28433插入若干垫片2844的定位孔28443内;将定位件27安装于联动机构28的一端,具体地,先将两个中部连接块271的连接套筒2715分别插入两个端部连接块273的容置口2736内,使得每一连接套筒2715的轴孔2717正对对应的端部连接块273的轴孔2735;将两个销轴分别插入两个端部连接块273的轴孔2735及对应的中部连接块271的轴孔2717,使两个端部连接块273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两个中部连接块271。将两个第二轴275远离连接片2751的一端分别穿插于两个中部连接块271的轴孔2712、连接块2843的连接孔28436、垫片2844的连接孔28445、抵接块2841的容置槽28411、固定片2835的连接孔2838及卡接片2831的穿孔。将固定块286套接于两个第一轴281上,即两个第一轴281的第二端部2816分别插入固定块286的两个连接筒2865的内腔,使得固定块286的搭接片2864覆盖在滑块2821的正面及卡接片2831和固定片2835的正面。再将端板288安装于固定块286背离第一轴281的端部,即将端板288的定位柱2881及定位杆2883分别插入固定块286的定位槽2868及对应的连接筒2865的内腔,使得每一连接件260的弹性定位件268两个定位头2685的端部球面分别卡入对应的第一定位孔2866内,此时,连接组件24为展开状态。
[0125]
当将其中一连接件260向另一连接件260转动时,所述其中一连接件260带动对应的第一轴281转动,所述第一轴281的转动使滑块2821在螺旋导槽2811内滑动,以带动滑块2821沿连接柱287滑动,所述滑块2821的滑动带动所述另一第一轴281转动,从而实现传动件262的联动。
[0126]
遮挡机构29设置于可折弯机构25的弯折内侧,遮挡机构29连接于中部铰节组件250与连接铰节或连接件264之间,可折弯机构25在弯折过程中,连接铰节可带动遮挡机构29相对可折弯机构29滑动。
[0127]
请一并参阅图18-图20,遮挡机构29包括覆盖于可折弯机构25背部的两个覆盖件291及设于两个覆盖件291之间的铰接件295,每一覆盖件291靠近中部铰节组件250的一侧沿所述转动轴铰接于中部铰节组件250。具体地,两个覆盖件291通过铰接件295能随可折弯机构25相对转动,以实现两个覆盖件291折叠和展开。由于连接件260与中部铰节组件250之间设有联动机构28,当一侧的连接铰节转动时,带动同侧的连接件260转动,连接件260通过联动机构28带动另一侧的连接件260转动,再带动另一侧的连接铰节转动,使得两个覆盖件291同步转动。每一覆盖件291包括覆盖于可折弯机构25的弯折内侧的第一覆盖部2911及设于第一覆盖部2911相对两端的第二覆盖部2913,第二覆盖部2913用于覆盖于可折弯机构25的弯折端部。第一覆盖部2911是条形的遮挡片,第二覆盖部2913是凸设于第一覆盖部2911端边的遮挡片。每一第一覆盖部2911的背面间隔地设有两个固定片2912,每一固定片2912背离第一连杆件263的一面固定连接于第一覆盖部2911的背面。覆盖件291远离连接铰节的一侧设有连接套筒2916,具体地,每一固定片2912靠近铰接件295的一侧设有连接套筒2916。
[0128]
优选地,覆盖件291与对应的连接铰节之间通过导滑槽与滑片的配合连接,所述导滑槽沿垂直于可折弯机构25的弯折轴心线方向延伸,可折弯机构25在弯折或展平的过程中,所述滑片在所述导滑槽内滑动,以带动覆盖件291随对应的连接铰节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可选地,折叠装置22弯折时,覆盖件291相对连接铰节的滑动距离大于覆盖件291相对连接件260的滑动距离。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滑槽设于覆盖件291,所述滑片设于所
述连接铰节。具体地,第一覆盖部2911的背面邻近每一固定片2912处分别设有导滑条2914,导滑条2914沿垂直于第一覆盖部2913的长度方向延伸,每一导滑条2914背离另一导滑条2914的侧面设有沿导滑条291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滑槽2915,导滑槽2915穿通导滑条2914相对的两端面。
[0129]
覆盖件291设有容置于对应的连接件260的定位槽2643内的凸块2910,定位槽2643内设有弹性件292,覆盖件291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时,凸块2910在定位槽2643(见图16)内滑动,且弹性件292弹性抵顶于凸块2910。具体地,第一覆盖部2913的背面相对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凸块2910,每一凸块2910能滑动地容置于对应的连接件260的定位槽2643内。遮挡机构29还包括四个弹性件292,四个弹性件292分别对应两个覆盖件291的凸块2910;每一弹性件292用于容置于对应的定位槽2643内,且凸块2910抵顶对应的弹性件292;当覆盖件291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时,凸块2910在对应的定位槽2643内滑动并使弹性件292弹性抵顶于凸块2910,使得覆盖件291保持绷紧状态,弹性件292的弹力方向平行于覆盖件291相对可折弯机构25的滑动方向,以防止覆盖件291沿滑动方向前后摆动。另外,弹性件292抵持凸块2910也可以在覆盖件291的滑动过程中起到助推作用,防止在某个弯折角度卡死。具体地,弹性件292包括压缩弹簧2921及设于压缩弹簧2921一端的抵顶件2923,压缩弹簧2921和抵顶件2923容置于对应的定位槽2643内,抵顶件2923抵触对应的凸块2910。
[0130]
可选地,定位槽也可开设于连接铰节上,弹性件292弹性抵持于连接铰节的定位槽的末端与覆盖件291的凸块2910之间,同样可起到相同的作用。优选地,定位槽2643开设于连接件260上,且弹性件292弹性抵持于连接件260与覆盖件291的凸块2910之间。由于在弯折或展开时覆盖件291相对连接件260的滑动距离小于覆盖件291相对连接铰节的滑动距离,将弹性件292设于连接件260与覆盖件291之间有利于减小在展开或弯折时弹簧的活动行程,避免弹簧的压缩量过大产生太大的弹性力,影响到整体的稳定性。
[0131]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滑槽可以设于连接铰节,所述滑片对应设置于覆盖件291,具体地,第一连接铰节255的背面沿垂直于可折弯机构25的弯折轴心线方向设有导滑槽,覆盖于第一连接铰节255背面的覆盖件291设有对应所述导滑槽的滑片;第二连接铰节258的背面沿垂直于可折弯机构25的弯折轴心线方向设有导滑槽,覆盖于第二连接铰节258背面的覆盖件291设有对应所述导滑槽的滑片;当可折弯机构25弯折或展平时,所述滑片在对应的导滑槽内滑动,以带动覆盖件291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且覆盖件291保持覆盖于可折弯机构25的弯折内侧。
[0132]
每一铰接件295包括连接于中部铰节组件250的固定件296及连接于中部铰节组件250与覆盖件291之间的连杆297,连杆297通过固定件296连接于中部铰节组件250。每一连杆297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动轴,其中一转动轴转动地连接于中部铰节组件250,另一转动轴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覆盖件291。具体地,固定件296包括用于固定在中部铰节组件250对应的固定槽2511内的固定块2961,固定块2961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凸块2962。固定件296开设转接孔2963,连杆297一端的转动轴容置于固定槽2511内并转动地插接于固定件296的转接孔2963内,连杆297另一端的转动轴转动地插接于连接套筒2916。具体地,两个凸块2962交错设置,固定块296在邻近每一凸块2962的末端沿平行于覆盖件291的转动轴心线方向开设转接孔2963;固定块2961于两个凸块2962之间设有通孔2965,固定块2961的背面还设有卡接柱;连杆297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动轴,其中一转动轴转动地连接于中部铰节组
件250,另一转动轴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覆盖件291。具体地,每一连杆297包括连杆2971及设于连杆2971相对两端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包括设于连杆2971一端的第一转动轴2972,以及可活动地连接于连杆2971相对的另一端的第二转动轴2974。连杆2971远离第一转动轴2972的一端设有腰形或圆形孔2973,第二转动轴2974插接于腰形或圆形孔2973及对应的转接孔2963内。
[0133]
可选地,当折叠装置22弯折时,覆盖件291相对连接铰节滑动。可选地,当折叠装置22弯折时,覆盖件291相对连接铰节朝连接铰节滑动。同时,连杆件也跟随覆盖件291朝相应的一侧转动。覆盖件291的第二覆盖部2913夹设于端板288与中部铰节组件250之间。第二覆盖部2913与端板288及连接铰节均部分重叠。可选地,当折叠装置22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覆盖部2913与端板288的重叠面积大于第二覆盖部2913与连接铰节的重叠面积。可选地,当折叠装置22处于弯折状态时,第二覆盖部2913与端板288的重叠面积小于第二覆盖部2913与连接铰节的重叠面积。可选地,当折叠装置22弯折时,第二覆盖部2913与端板288的重叠面积减小,第二覆盖部2913与连接铰节的重叠面积增大。端板288呈半圆形,其与第二覆盖部2913一同遮盖折叠装置22的侧面,防止内部的部件裸露。折叠装置22弯折时,第二覆盖部2913相对端板288转动,第二覆盖部2913相对端板288及连接铰节滑动,连接铰节相对端板288滑动。
[0134]
组装遮挡机构29时,将两个覆盖件291间隔并排放置,并将铰接件295连接于两个覆盖件291之间;具体地,将每一铰接件295的两个连杆297的第一转动轴2972分别可转动地插入对应的连接套筒2916内,并使两个连杆297的腰形或圆形孔2973正对相应的转接孔2963;将两个第二转动轴2974分别穿过两个连杆297的腰形或圆形孔2973连接于对应的转接孔2963内,使每一连杆297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件296与覆盖件291之间。当折叠装置22处于弯折状态时,第二覆盖部2913与端板288的重叠面积大于第二覆盖部2913与连接铰节的重叠面积;折叠装置22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覆盖部2913与端板288的重叠面积小于第二覆盖部2913与连接铰节的重叠面积。
[0135]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26,组装折叠装置22时,将两个连接组件24分别放置于中间铰节251相对的两端,使每一连接组件24的两个第二轴275分别插入中间铰节251的两个连接孔2519内,两个转动铰节253同端的连接端片2535分别抵触于固定块286背离中间铰节251的端面,使两个连接端片2535相邻的通孔2536分别正对固定块28的两个连接筒2865的内腔;每一转动铰节253的连接孔2537分别正对中部连接块271的连接孔2718,锁固件穿过连接孔2537锁固于连接孔2718内;将两个端板288的定位柱2881及定位杆2883分别插入固定块286的定位槽2868及穿过对应的通孔2536插入对应的连接筒2865的内腔,从而使两个连接组件24连接于中部铰节组件250相对的两端。
[0136]
将第一连接铰节255放置于中部铰节组件250的一侧,具体地,第一连接铰节255放置于连接件260设有第二连杆件267的一侧,使第一连接部262滑动地插设于第一连接铰节255并连接于第一连杆件263,第二连接部264滑动地插设于第一连接铰节255并连接于第二连杆件267,即同侧的连接件260的第一连接部262及第二连接部264分别可滑动地插入第一连接铰节255对应的第一导滑槽2557及第二导滑槽2558内,同时,同侧的支撑板2737也插入第二导滑槽2558内,且使每一抵推弹性件25535相对的两端分别插接于对应的收纳槽25532及对应的连接件260的定位孔2616;每一第一连杆件263容置于对应的收纳槽25536内,第一
连杆件263被支撑于支撑板2737上,将第一连杆件263的条形孔2631可滑动地套接于凸轴25537上;将第二连杆件267的连接孔2673可转动地套接于对应的滑动件259的连接柱2593上;将活动铰节256相对两端的连接环2563分别接触对应的转动铰节253的连接端片2535,使连接环2563正对远离中间铰节251一端的通孔2536,连接轴插接于连接环2563的内腔及通孔2536内;转动铰节253的铰接部2533插入活动铰节256中部的两个连接环2563之间的收纳槽内,连接轴插接于连接环2563的内腔及铰接孔2534内;活动铰节256的两个通孔2566分别正对两个定位件27的连接孔2738,锁固件穿过通孔2566锁固于对应的连接孔2738中。
[0137]
将第二连接铰节258放置于中部铰节组件250相对的另一侧,具体地,第二连接铰节258放置于连接件260没有第二连杆件267的一侧,使同侧的连接件260的第一连接部262及第二连接部264分别可滑动地插入第二连接铰节258对应的第一导滑槽2587及第二导滑槽2588内,同时,同侧的支撑板2737也插入第二导滑槽2588内,且使每一抵推弹性件2582相对的两端分别插接于对应的收纳槽2589及对应的连接件260的定位孔2616;每一第一连杆件263容置于对应的第二导滑槽2588内,第一连杆件263被支撑于支撑板2737上,将第一连杆件263的条形孔2631可滑动地套接于凸轴25834上;将活动铰节256相对两端的连接环2563分别接触对应的转动铰节253的连接端片2535,使连接环2563正对远离中间铰节251一端的通孔2536,连接轴插接于连接环2563的内腔及通孔2536内;转动铰节253的铰接部2533插入活动铰节256中部的两个连接环2563之间的收纳槽内,连接轴插接于连接环2563的内腔及铰接孔2534内;活动铰节256的两个通孔2566分别正对两个定位件27的连接孔2738,锁固件穿过通孔2566锁固于对应的连接孔2738中。
[0138]
将遮挡机构29覆盖于中部铰节组件250的背面,使第一连接铰节255的两个滑片2556分别可滑动地插接于对应的覆盖件291的两个导滑条2914的导滑槽2915内,第二连接铰节258的两个滑片2586分别可滑动地插接于对应的覆盖件291的两个导滑条2914的导滑槽2915内;将遮挡机构29的两个固定件296分别容置于中间铰节251的两个固定槽2511内,使两个凸块2962分别容置于对应的避位孔2512内,每一固定件296的通孔2965正对固定孔2513,锁固件穿过通孔2965锁固于固定孔2513;将每一弹性件292分别容置于对应的定位槽2643内,使压缩弹簧2921背离抵顶件2923的一端套接于定位柱2644,且使覆盖件291的凸块2910插入对应的定位槽2643内并抵顶对应的抵顶件2923。此时,遮挡机构29稳定地覆盖于可折弯机构25的背面,以防止灰尘等杂质从背面进入折叠装置22内。将支撑件50连接于折叠装置22的正面,具体的,支撑件50的背面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的正面与第二连接铰节258的正面,本实施例中,支撑件50背面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的定位块25590的正面,支撑件50背面相对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8的正面;支撑件50随折叠装置22弯折或展平。
[0139]
可选地,第二连接铰节258固定于第二框体23,滑动件259固定于第一框体21。柔性件30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于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上。
[0140]
可选地,支撑件50长度也可增大,一侧仍保持固定在第一连接铰节255,另一侧可固定于第二框体23上。
[0141]
可选地,电子设备100弯折时,第一连接铰节255及第二连接铰节258均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朝向中部铰节组件250滑动,滑动件259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朝向中部铰节组件250滑动。可选地,电子设备100弯折时,第一连接铰节255及第二连接铰节258均相对中部铰
节组件250朝向中部铰节组件250的活动铰节256滑动。可选地,电子设备100弯折时,滑动件259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5滑动。可选地,电子设备100弯折时,滑动件259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5朝向中部铰节组件250滑动。
[0142]
可选地,第一连接铰节255与第二连接铰节258可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滑动的作用为减少支撑件50在弯折时所受到的拉伸力。由于第一连接铰节255与第二连接铰节258可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滑动,因此对于第一连接铰节255及第二连接铰节258设置了第一级跌落限位结构,以减轻或防止在跌落时第一连接铰节255或第二连接铰节258受到撞击出现滑动而导致支撑件50拱起的情况。
[0143]
可选地,滑动件259可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5滑动的作用为减少柔性件30在弯折时所受到的拉伸力。由于滑动件259可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5滑动,因此对于滑动件259也设置了第二级跌落限位结构,以减轻或防止在跌落时滑动件259受到撞击出现滑动而导致柔性件30拱起的情况。
[0144]
可选地,滑动件259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5滑动的距离小于第一连接铰节255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滑动的距离。可选地,滑动件259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5滑动的距离小于第一连接铰节255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的活动铰节256滑动的距离。
[0145]
通过将第一级跌落限位结构设置于折叠装置22内部,可避免占据第一框体21和第二框体23的内部空间,有利于第一框体21和第二框体23内的器件排布。
[0146]
优选地,连接组件24连接中部铰节组件250与第一连接铰节255和第二连接铰节258,用于带动第一连接铰节255和第二连接铰节258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活动;即连接组件24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中部铰节组件250,连接组件24的第二端滑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或第二连接铰节258。具体地,每一连接组件24一侧的连接件26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中部铰节组件250,所述连接件260的另一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每一连接组件24另一侧的连接件26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中部铰节组件250,所述连接件260的另一端滑动地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8。
[0147]
请一并参阅图27-图34,折叠装置22弯折时,将第一连接铰节255朝向第二连接铰节258转动,两个连接件260的第一连接部262及第二连接部264分别在第一连接铰节255的第二导滑槽2558及第一导滑槽2557内滑动,每一第一连接部262滑动地抵推对应的第一连杆件263朝远离中部铰节组件250一侧转动,使第一连杆件263的一端沿对应的连接柱2621转动,另一端的条形孔2631沿对应的凸轴25537滑动并转动;每一第二连接部264滑动地驱动对应的第二连杆件267朝远离中部铰节组件250一侧转动,使第二连杆件267的一端沿对应的连接孔2641转动,另一端的条形孔2671沿对应的滑动件259的连接柱2593滑动并转动。弹性定位件268发生弹性变形,使定位头2685脱离对应的第一定位孔2866。抵推弹性件25535弹性抵顶在中部铰节组件250与第一连接铰节255之间。第一连接部262及端部连接件273在第一连接铰节255的第二导滑槽2558内滑动,第二连接部264在第一连接铰节255的第一导滑槽2557内滑动,由于每一连接组件24的两个连接件260通过联动机构28连接,因此,当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连接件260转动时,能带动对应的第一轴281转动,所述第一轴281通过联动件282带动另一侧的第一轴281转动,所述另一侧的第一轴281转动带动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8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连接件260转动,使第二连接铰节258同步朝向第一连接铰节255转动,所述第二连接铰节258带动第一连接部262及第二
连接部264在第二导滑槽2588及第一导滑槽2587内滑动,第一连接部262滑动地驱动对应的第一连杆件263朝远离所述中部铰节组件250一侧转动,使第一连杆件263脱离第一限位部2401移动,直至第一连杆件263贴合于第二限位部;弹性定位件268的定位头2685沿对应的滑槽2867滑动,直至滑动至滑槽2867远离第一定位孔2866的一端;使每一连接组件24的两个连接件260相互靠拢,以实现折叠装置22的联动折弯。在折叠装置22弯折的过程中,抵推弹性件25535一直保持弹性抵推状态。
[0148]
在弯折过程中,连接件260的第一连接部262带动第一连杆件263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62转动,第一连杆件263的第二端相对于第一连接铰节255的凸轴25537滑动并转动,使第一连杆件263远离第一限位部2401,直至第一连杆件263抵挡于第二限位部;同时,第二连接部264带动第二连杆件267的第一端相对于第二连接部264转动,第二连杆件267的第二端相对于滑动件259的连接柱2593滑动并转动,使第二连杆件267远离第三限位部25553,直至第二连杆件267抵挡第四限位部。第一连接铰节255绕第一轴281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具体地,第一连接铰节255绕第一轴281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且第一连接铰节255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滑动,活动铰节256随定位件27沿对应的第二轴275转动,且活动铰节256相对于安装框255滑动;第二连接铰节258绕另一第一轴281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且第二连接铰节258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滑动,对应的活动铰节256随定位件27沿对应的第二轴275转动,且活动铰节256相对于安装框体滑动;两个活动铰节256的转动分别带动两个转动铰节253相对于中间铰节251转动,直至折叠装置22呈弯折状态或展平状态;当折叠装置22呈弯折状态时,中间铰节251的正面、转动铰节253的正面、活动铰节256的正面、第一连接铰节255的正面及第二连接铰节258的正面围成连续的圆弧形支撑面,每一第一连杆件263贴合于对应的第二限位部,每一第二连杆件267贴合于对应的第四限位部;当折叠装置22呈展平状态时,中间铰节251的正面、转动铰节253的正面、活动铰节256的正面、第一连接铰节255的正面及第二连接铰节258的正面定义水平的支撑面,每一第一连杆件263贴合于对应的第一限位部2401,每一第二连杆件267贴合于对应的第三限位部25553。
[0149]
在弯折过程中,每一覆盖件291通过对应的连杆297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即连杆297的第一转动轴2972在对应的转接孔2963内转动,连杆297的腰形或圆形孔2973通过第二转动轴2974活动连接于对应的连接套筒2916内;且第一连接铰节255的两个滑片2556分别沿对应的导滑槽2915滑动,第二连接铰节258的两个滑片2586分别沿对应的导滑槽2915滑动,从而使两个覆盖件291相互转动而靠拢,覆盖件291始终贴合于折叠装置22的背面,覆盖件291的凸块2910沿对应的定位槽2643滑动地抵推弹性件292,使弹性件292弹性抵顶于连接件260与覆盖件291之间,以定位覆盖件291并防止其摆动。
[0150]
在其他的使用方式中,可以将第二连接铰节258朝向第一连接铰节255转动,两个连接件260的第一连接部262及第二连接部264分别在第二连接铰节258的两个板体2583的第二导滑槽2588及第一导滑槽2587内滑动,每一第一连接部262滑动地抵推对应的第一连杆件263朝远离中部铰节组件250一侧转动,使第一连杆件263的一端沿对应的连接柱2621转动,另一端的条形孔2631沿对应的凸轴25834滑动并转动。弹性定位件268发生弹性变形,使定位头2685脱离对应的第一定位孔2866。抵推弹性件2582弹性抵顶在中部铰节组件250与第二连接铰节258之间。第一连接部262及端部连接件273在第二连接铰节258的第二导滑
槽2588内滑动,第二连接部264在第二连接铰节258的第一导滑槽2587内滑动,由于每一连接组件24的两个连接件260通过联动机构28连接,因此,当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8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连接件260转动时,能带动对应的第一轴281转动,所述第一轴281通过联动件282带动另一侧的第一轴281转动,所述另一侧的第一轴281转动带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连接件260转动,使第一连接铰节255同步朝向第二连接铰节258转动,所述第一连接铰节255带动第一连接部262及第二连接部264在第二导滑槽2558及第一导滑槽2557内滑动,第一连接部262滑动地驱动对应的第一连杆件263朝远离所述中部铰节组件250一侧转动,使第一连杆件263远离第一限位部2401移动,直至第一连杆件263贴合于第二限位部;第二连接部264滑动地驱动对应的第二连杆件267朝远离所述中部铰节组件250一侧转动,使第二连杆件267脱离第三限位部25553移动,直至第二连杆件267贴合于对应的第四限位部;弹性定位件268的定位头2685沿对应的滑槽2867滑动,直至滑动至滑槽2867远离第一定位孔2866的一端;使每一连接组件24的两个连接件260相互靠拢,以实现折叠装置22的联动折弯。在折叠装置22弯折的过程中,抵推弹性件25535一直保持弹性抵推状态。
[0151]
在其他的使用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连接铰节255及第二连接铰节258朝相向方向一同转动,由于每一连接组件24的两个连接件260通过联动机构28连接,第一连接铰节255及第二连接铰节258一并带动每一连接组件24的连接件260转动,以带动两个第一轴281转动,使两个连接件260相互靠近,从而使第一连接铰节255及第二连接铰节258同步相互靠近而使折叠装置22折弯。
[0152]
当折叠装置22由弯折状态展平时,将第一连接铰节255朝远离第二连接铰节258转动,两个连接件260的第一连接部262及第二连接部264分别在第一连接铰节255的第二导滑槽2558及第一导滑槽2557内滑动,每一第一连接部262滑动地驱动对应的第一连杆件263朝靠近中部铰节组件250一侧转动,使第一连杆件263的一端沿对应的连接柱2621转动,另一端的条形孔2631沿对应的凸轴25537滑动并转动;每一第二连接部264滑动地驱动对应的第二连杆件267朝靠近中部铰节组件250一侧转动,使第二连杆件267的一端沿对应的连接孔2641转动,另一端的条形孔2671沿对应的滑动件259的连接柱2593滑动并转动;弹性定位件268的定位头2685沿对应的滑槽2867滑动。抵推弹性件25535弹性抵顶在中部铰节组件250与第一连接铰节255之间。第一连接部262及端部连接件273在第一连接铰节255的第二导滑槽2558内滑动,第二连接部264在第一连接铰节255的第一导滑槽2557内滑动,由于每一连接组件24的两个连接件260通过联动机构28连接,因此,当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连接件260转动时,能带动对应的第一轴281转动,所述第一轴281通过联动件282带动另一侧的第一轴281转动,所述另一侧的第一轴281转动带动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8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连接件260转动,使第二连接铰节258同步朝远离第一连接铰节255转动,所述第二连接铰节258带动对应的第一连接部262及第二连接部264在第二导滑槽2588及第一导滑槽2587内滑动,第一连接部262滑动地驱动对应的第一连杆件263朝靠近所述中部铰节组件250一侧转动,使第一连杆件263脱离第二限位部移动,直至第一连杆件263贴合于第一限位部2401;弹性定位件268的定位头2685止挡于对应的第一定位孔2866内;使每一连接组件24的两个连接件260相互远离,以实现折叠装置22的联动展平。在折叠装置22弯折的过程中,抵推弹性件25535、2582一直保持弹性抵推状态。
[0153]
在展平过程中,连接件260的第一连接部262带动第一连杆件263的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62转动,第一连杆件263的第二端相对于第一连接铰节255的凸轴25537滑动并转动,使第一连杆件263脱离第二限位部移动,直至第一连杆件263抵挡于第一限位部2401;同时,第二连接部264带动第二连杆件267的第一端相对于第二连接部264转动,第二连杆件267的第二端相对于滑动件259的连接柱2593滑动并转动,使第二连杆件267脱离第四限位部移动,直至第二连杆件267抵挡于第一连接铰节255的第三限位部25553。第一连接铰节255绕第一轴281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具体地,第一连接铰节255绕第一轴281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朝远离第二连接铰节258转动,且第一连接铰节255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滑动,活动铰节256随定位件27沿对应的第二轴275转动,且活动铰节256相对于安装框255滑动;第二连接铰节258绕另一第一轴281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朝远离第一连接铰节255转动,且第二连接铰节258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滑动,对应的活动铰节256随定位件27沿对应的第二轴275转动,且活动铰节256相对于安装框体滑动;两个活动铰节256的相对远离的转动分别带动两个转动铰节253相对于中间铰节251相对远离转动,直至折叠装置22呈展平状态;当折叠装置22呈展平状态时,中间铰节251的正面、转动铰节253的正面、活动铰节256的正面、第一连接铰节255的正面及第二连接铰节258的正面共同定义水平的支撑面,每一第一连杆件263贴合于对应的第一限位部2401,每一第二连杆件267贴合于对应的第三限位部25553;弹性定位件268的定位头2685卡入对应的第一定位孔2866内。
[0154]
在展平过程中,每一覆盖件291通过对应的连杆297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即连杆297的第一转动轴2972在对应的转接孔2963内转动,连杆297的腰形或圆形孔2973通过第二转动轴2974活动连接于对应的连接套筒2916内;且第一连接铰节255的两个滑片2556分别沿对应的导滑槽2915滑动,第二连接铰节258的两个滑片2586分别沿对应的导滑槽2915滑动,从而使两个覆盖件291相互转动而展平,覆盖件291始终贴合于折叠装置22的背面,覆盖件291的凸块2910沿对应的定位槽2643滑动地抵推弹性件292,使弹性件292弹性抵顶于连接件260与覆盖件291之间,以定位覆盖件291并防止其摆动。
[0155]
在其他的使用方式中,可以将第二连接铰节258向远离第一连接铰节255转动,两个连接件260的第一连接部262及第二连接部264分别于第二连接铰节258的两个板体2583的第二导滑槽2588及第一导滑槽2587内滑动,每一第一连接部262滑动地驱动对应的第一连杆件263向靠近中部铰节组件250一侧转动,使第一连杆件263的一端沿对应的连接柱2621转动,另一端的条形孔2631沿对应的凸轴25834滑动并转动。弹性定位件268的定位头2685沿对应的滑槽2867滑动。抵推弹性件2582弹性抵顶在中部铰节组件250与第二连接铰节258之间。第一连接部262及端部连接件273在第二连接铰节258的第二导滑槽2588内滑动,第二连接部264在第二连接铰节258的第一导滑槽2587内滑动,由于每一连接组件24的两个连接件260通过联动机构28连接,因此,当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8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连接件260转动时,能带动对应的第一轴281转动,所述第一轴281通过联动件282带动另一侧的第一轴281转动,所述另一侧的第一轴281转动带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连接件260转动,使第一连接铰节255同步向远离第二连接铰节258转动,所述第一连接铰节255带动第一连接部262及第二连接部264在第二导滑槽2558及第一导滑槽2557内滑动,第一连接部262滑动地驱动对应的第一连杆件263朝靠近所述中部铰节组件250一侧转动,使第一连杆件263移动,直至第一连杆件263贴合于第一限位部2401;第二连
接部264滑动地驱动对应的第二连杆件267向靠近所述中部铰节组件250一侧转动,使第二连杆件267移动,直至第二连杆件267贴合于对应的第三限位部25553;弹性定位件268的定位头2685沿对应的滑槽2867滑动,直至定位头2685卡入对应的第一定位孔2866内;使每一连接组件24的两个连接件260相互远离,以实现折叠装置22的联动展平。在折叠装置22展平的过程中,抵推弹性件25535一直保持弹性抵推状态。
[0156]
在其他的使用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连接铰节255及第二连接铰节258朝相互远离的方向一同转动,由于每一连接组件24的两个连接件260通过联动机构28连接,第一连接铰节255及第二连接铰节258一并带动每一连接组件24的连接件260转动,以带动两个第一轴281转动,使两个连接件260相互远离,从而使第一连接铰节255及第二连接铰节258同步相互远离而使折叠装置22展平。
[0157]
在连接铰节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活动时,跌落限位机构26相对连接铰节滑动;具体地,第一连接铰节255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并滑动时,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与中部铰节组件250之间的连接件260相对于第一连接铰节255滑动;第二连接铰节258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并滑动时,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8与中部铰节组件250之间的连接件260相对于第二连接铰节258滑动。
[0158]
当折叠装置22在展平状态时,第一连杆件263能与第一限位部2401贴合,第二连杆件267能与第三限位部25553贴合,弹性定位件268的定位头2685卡入对应的第一定位孔2866内,且一抵推弹性件25535弹性抵持于第一连接铰节258与中部铰节组件250之间,及另一抵推弹性件2582弹性抵顶在中部铰节组件250与第二连接铰节258之间,可以起到防止在跌落时滑动件259在凸耳2555上溃缩和连接铰节相互溃缩的情况,以避免与折叠装置22固定连接的柔性屏出现拱起而发生损坏;当折叠装置22在弯折状态时,第一连杆件263能与第二限位部贴合,第二连杆件267能与第四限位部贴合,弹性定位件268的定位头2685定位于对应的滑槽2867的端部,且一抵推弹性件25535弹性抵持于第一连接铰节258与中部铰节组件250之间,及另一抵推弹性件2582弹性抵顶在中部铰节组件250与第二连接铰节258之间,也可以起到防止在跌落时滑动件259在凸耳2555上溃缩及连接铰节相互溃缩情况,以避免与折叠装置22固定连接的柔性屏出现拱起而发生损坏。
[0159]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及图11至图14,将安装完成的折叠装置22置于第一框体21与第二框体23之间,第一连接铰节255的两个凸耳2555分别收容于第一框体21,且位于第一框体21内的滑动件259固定连接于第一框体21。活动铰节256与安装框255可沿垂直于中部铰节组件250的弯折轴心线的方向相对滑动;抵推弹性件25535产生将安装框255向远离中部铰节组件250的一侧推动的弹性力,弹性件25531产生将滑动件259推离第一连接铰节255的弹性力。此时,滑动件259位于可折弯机构25的一侧,滑动件259连接第一框体21,可折弯机构25与滑动件259相对的另一侧连接第二框体23,抵推弹性件2582产生将安装框体向远离中部铰节组件250的一侧推动的弹性力。可选地,抵推弹性件25535、2582与弹性件25531均被预压缩之后安装于相应的位置上。折叠装置22上的支撑件50的正面与第一框体21的正面及第二框体23的正面共面。柔性屏30的背面固定于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的正面。柔性屏30的背面与支撑件50的正面为可滑动贴合,二者可通过弹性的胶体粘接。支撑件50的背面与中部铰节组件250为可滑动贴合,二者可通过弹性的胶体粘接。
[0160]
可选地,如图2所示,支撑件50包括第一连接区域522、第二连接区域524及位于第
一连接区域522及第二连接区域524之间的可弯折区域526。可选地,支撑件50的第一连接区域522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第二连接区域524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8。可选地,支撑件50的第一连接区域522固定于第一连接铰节255,第二连接区域524固定于第二连接铰节258。可选地,支撑件50的长度也可增大,支撑件50的第一连接区域522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第二连接区域524连接于第二框体23及第二连接铰节258。可选地,支撑件50位于第一连接铰节255与第二连接铰节258之间的可弯折区域256与中部铰节组件250滑动连接,当折叠装置22弯折时,支撑件50位于第一连接铰节255与第二连接铰节258之间的可弯折区域526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滑动。可选地,当折叠装置22弯折时,第一连接铰节255及第二连接铰节258均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滑动,以减小支撑件50所承受的拉伸力,使其长度保持不变或基本保持不变。由于利用第一连接铰节255及第二连接铰节258本身作为滑动补偿的部件,因而无须增加额外的滑动补偿的部件,可有效节省折叠装置22所占据的空间。
[0161]
可选地,柔性件30包括第一连接部分301、第二连接部分303及位于第一连接部分301及第二连接部分303之间的可弯折部分305。可弯折部分305与支撑件50的可弯折区域526对应。可选地,第一连接部分301及第二连接部分303包括非折弯区域33,可弯折部分305包括可折弯区域31。可以理解地,第一连接部分301及第二连接部分303也可弯折。可选地,第一连接部分301连接于第一框体21,第二连接部分303连接于第二框体23或支撑件50的第二连接区域524,可弯折部分305滑动连接于支撑件50的可弯折区域526。可选地,第一连接部分301固定于第一框体21,第二连接部分303固定于第二框体23或支撑件50的第二连接区域524。可选地,第一框体21连接于滑动件259。可选地,第一框体21弹性连接或固定连接于滑动件259。当折叠装置22弯折时,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滑动,第一框体21相对第一连接铰节255滑动,第二框体23相对第二连接铰节258固定,可弯折部分305相对支撑件50的可弯折区域526滑动,以减小柔性件30所承受的拉伸力,使其长度保持不变或基本保持不变。
[0162]
可选地,当折叠装置22弯折时,支撑件50的可弯折区域526的相对两侧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向内滑动;柔性件30的可弯折部分305整体相对支撑件50的可弯折区域526向第二连接部分524所在的方向滑动,其滑动方向与支撑件50的可弯折区域526邻近第一连接区域522的一侧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的滑动方向相同。
[0163]
可选地,当折叠装置22弯折时,柔性件30的可弯折部分305靠近第二连接部分的一侧相对于支撑片50的滑动距离,小于柔性件30的可弯折部分305靠近第一连接部分301的另一侧相对于支撑片50的滑动距离。
[0164]
可选地,当折叠装置22弯折时,柔性件30的可弯折部分305相对支撑片50的滑动距离小于第一连接部分301相对于支撑片50的滑动距离。
[0165]
由于内侧采用双边滑动补偿的方式,可以减少第一连接铰节255和第二连接铰节258的滑动距离,提升折叠装置22的工作可靠性。外侧采用单边滑动补偿的方式,可以减少对于第二框体23内部空间的占用,使得第二框体内的器件布局可以更加优化,如可以收容更大容量的电池。
[0166]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内侧也可采用单边滑动补偿的方式,即仅有一侧设有可滑动的连接铰节,另一侧的连接铰节与相邻的中部铰节组件固定或转动连接。
[0167]
当所述折叠装置22处于展开状态时,跌落限位机构26的第一连杆件263与第一限
位部2401贴合或邻近,且第二连杆件267与第三限位部25553贴合或邻近,从而可实现当所述折叠装置22受到向中间区域挤压的力时,不会由于该挤压力而使折叠装置22在横向方向上压缩,从而使屏幕拱起。当所述折叠装置22处于弯折状态时,跌落限位机构26的第一连杆件263与第二限位部2402贴合或邻近,第二连杆件267与第四限位部25554贴合或邻近,从而可实现当所述折叠装置22受到向中间区域挤压的力时,不会由于该挤压力而使折叠装置22在横向方向上压缩,从而使屏幕拱起。
[0168]
可选地,支撑件50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与第二连接铰节258,当折叠装置22弯折时,可带动安装框255相对活动铰节256滑动。支撑件50可随折叠装置22的弯折而弯曲,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1可随支撑件50的弯折而弯曲,支撑件50在弯折过程中的尺寸不会改变,抵推弹性件25535、2582向外抵推安装框255、258,使支撑件50处于绷紧状态。弹性件25531向外抵推滑动件259,使柔性屏绷紧。
[0169]
当柔性件30处在展平状态时,每一弹性定位件268的定位头2685卡入对应的第一定位孔2866内,第一连杆件263抵顶于第一限位部2401,第二连杆件267抵顶于第三限位部25553,以定位可折弯机构25保持展平状态。
[0170]
请一并参阅图26至图34,弯折电子设备100时,对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至少其中一个施加折弯的力,使连接于第一框体21的第一连接铰节255和第二框体23的第二连接铰节258朝相互邻近的方向转动,通过两个连接组件24实现折叠装置22的折弯,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1随支撑件50的弯折而弯折。具体地,如对第一框体21施加折弯的力,第一框体21带动第一连接铰节255沿第一轴281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朝远离柔性件30的一侧转动;第一连接铰节255带动两个连接组件24对应的连接件260转动,且两个第一连接部262分别在第一连接铰节255的两个第二导滑槽2558内滑动,两个第二连接部264分别在第一连接铰节255的两个第一导滑槽2557内滑动,使弹性定位件268弹性变形让定位头2685脱离与对应的第一定位孔2866的卡接;由于每一连接组件24的两个连接件260通过联动机构28连接;因此,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连接件260转动时,能带动对应的第一轴281转动,所述第一轴281通过联动件282带动另一侧的第一轴281转动,所述另一侧的第一轴281转动带动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8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连接件260转动,使第二连接铰节258同步朝向第一连接铰节255转动;两个第一连杆件263在第一连接铰节255的收纳槽25536内向第二限位部转动,两个第二连杆件267在两个通槽25551内向第四限位部转动,使每一连接组件24的两个连接件260也相互靠拢,使得折叠装置22呈折弯状态,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1随折叠装置22弯折,直至第一框体21与第二框体23的背面贴接。
[0171]
此时,折叠装置22完成弯折,柔性件30随折叠装置22实现弯折,使中部铰节组件250与第一连接铰节255及第二连接铰节258的正面相互连接形成拱形的弧面,以方便贴合柔性件30。
[0172]
在折叠装置22的弯折过程中,第一连接铰节255及第二连接铰节258绕对应的第一轴281相对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具体地,遮挡机构29的两个覆盖件291随折叠装置22的弯折而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使覆盖件291一直覆盖于可折弯机构25的背面,以防止灰尘等杂质从电子设备100的背面进入折叠装置22内。
[0173]
在对电子设备100的其他折弯方式中,也可以仅对第二框体23施加折弯的力,第二
框体23带动第二连接铰节258沿第一轴281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朝远离柔性件30的一侧转动;第二连接铰节258带动两个连接组件24对应的连接件260转动,且两个第一连接部262分别在第二连接铰节258的两个第二导滑槽2588内滑动,两个第二连接部264分别在第二连接铰节258的两个第一导滑槽2587内滑动,使弹性定位件268弹性变形让定位头2685脱离与对应的第一定位孔2866的卡接;由于每一连接组件24的两个连接件260通过联动机构28连接;因此,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8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连接件260转动时,能带动对应的第一轴281转动,所述第一轴281通过联动件282带动另一侧的第一轴281转动,所述另一侧的第一轴281转动带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8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连接件260转动,使第一连接铰节255同步朝向第二连接铰节258转动;两个第一连杆件263在第一连接铰节255的收纳槽25536内向第二限位部转动,两个第二连杆件267在两个通槽25551内向第四限位部转动,使每一连接组件24的两个连接件260也相互靠拢,使得折叠装置22呈折弯状态,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1随折叠装置22弯折,直至第一框体21与第二框体23的背面贴接。
[0174]
在对电子设备100的其他折弯方式中,还可以同时对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施加折弯的力,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分别带动第一连接铰节255和第二连接铰节258相对于朝远离柔性件30的一侧转动,并通过折叠装置22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折弯。
[0175]
当需要展平电子设备100时,向外拉开第一框体21或第二框体23,使连接于第一框体21上的第一连接铰节255和第二框体23上的第二连接链节258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具体地,对电子设备100的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至少其中一个施加向外拉开的力,使连接于第一框体21的第一连接铰节255和连接于第二框体23的第二连接铰节258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如对第一框体21施加向外拉开的力,第一框体21带动第一连接铰节255的连接件260沿第一轴281朝向柔性件30的一侧转动,连接件260的第一连接部262及第二连接部264分别在第一连接铰节255的第二导滑槽2558及第一导滑槽2557内滑动,以分别带动第一连杆件263及第二连杆件267向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弹性定位件268发生弹性变形,定位头2685沿对应的滑槽2867滑动;由于每一连接组件24的两个连接件260通过联动机构28连接,当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连接件260转动时,能带动对应的第一轴281转动,所述第一轴281通过联动机构28带动另一侧的第一轴281转动,所述另一侧的第一轴281转动带动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8与联动机构28之间的连接件260转动,使第二连接铰节258同步向远离第一连接铰节255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铰节258的连接件260带动对应的第一连杆件263及第二连杆267朝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弹性定位件268发生弹性变形,直至定位头2685卡入对应的第一定位孔2866,使每一连接组件24的两个连接件260也相互远离,直至折叠装置22呈展平状态。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1随折叠装置22展平。
[0176]
在对电子设备100的其他展平方式中,也可以仅对第二框体23施加向外拉开的力,第二框体23通过折叠装置22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展平。
[0177]
在对电子设备100的其他折弯方式中,还可以同时对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施加向外拉开的力,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分别带动对应的连接铰节沿对应的第一轴281朝向柔性件30的一侧转动,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展平。
[0178]
请一并参阅图35至图41,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a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中的连接组件24a的结构、跌落限位机构26a的结构、遮挡机构29a的结构及抵推弹性件25535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且第二实施例中
的电子设备100a的折叠装置省略了定位件27,每一连接组件24a直接于中部铰节组件250与连接铰节连接,具体如下:
[0179]
在第二实施例中,连接组件24a也包括跌落限位机构及联动机构28,所述跌落限位机构包括连接中部铰节组件250及连接铰节的连接件260a,以及连接于连接铰节与连接件260a之间的第一连杆件263和第二连杆件267。连接件260a包括分别连接于中部铰节组件250的第一连接件2601及第二连接件2602,第一连接件2601与第二连接件2602为分体结构;第一连接件260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轴281,第一连接件2601远离中部铰节组件250的一端插设于连接铰节并连接于第一连杆件263,第二连接件260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轴281,第二连接件2602远离中部铰节组件250的一端插设于连接铰节并连接于第二连杆件267。具体地,靠近第一连接铰节255的每一连接件260a的第一连接件2601远离第一轴281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2603,第一连接部2603滑动地插入第一连接铰节255的第二导滑槽2558内,且第一连杆件263连接于第一连接部2603与第一连接铰节255的凸轴25537之间;靠近第一连接铰节255的每一连接件260a的第二连接件2602远离第一轴281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2604,第二连接部2604滑动地插入第一连接铰节255的第一导滑槽2557内,且第二连杆件267连接于第二连接部2604与对应的滑动件259的连接柱2593之间。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260a的第一连接件2601和第二连接件2602为分体结构。抵推弹性件25535弹性抵顶于连接件260a与第一连接铰节255之间,优选地,抵推弹性件25535弹性抵顶于第一连接部2603与第一连接铰节255之间。具体地,在第一连接部2603面朝第一连接铰节255的一侧设有凸柱,在第一连接铰节255上设有收容槽,所述抵推弹性件25535容置于所述收容槽,且抵推弹性件25535的一端固定套设于所述凸柱。
[0180]
遮挡机构29a也是通过铰接件295转动地连接于中部铰节组件250的背面,遮挡机构29a包括两个覆盖件291,每一覆盖件291与对应的连接件26a通过条形槽及导滑部连接,所述条形孔沿垂直于可折弯机构25的弯折轴心线方向延伸,所述导滑部的一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条形孔内,所述导滑部的另一端连接于覆盖件291或连接件26a,条形孔位于连接件26a或覆盖件291。连接件26a沿第一轴281转动时,所述导滑部在对应的条形孔内滑动。本实施例中,条形孔为条形槽2606,沿垂直于第一轴281的轴心线方向设于第二连接件2602,所述导滑部是设于覆盖件291的滑杆2918,滑杆2918远离覆盖件291的一端可滑动地容置于条形槽2606内。
[0181]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条形槽也可以设于所述覆盖件291,所述条形槽沿垂直于第一轴281的轴心线方向延伸,所述导滑件可以是设于所述连接件26a的滑杆,所述滑杆远离所述连接件26a的一端滑动容置于所述条形孔内。
[0182]
优选地,滑杆2918通过锁固件2919连接于所述条形槽2606,所述锁固件2919滑动地设于条形槽2606内。
[0183]
第一连接部2603上设有弹性定位件268,即第一连接部2603上设有容置槽,弹性定位件268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弹性定位件268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容置槽远离第一轴281的端壁,弹性定位件268相对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连接部2603卡接于联动机构的第一定位孔2866,以定位折叠装置22a于展平状态或弯折状态。
[0184]
本实施例中,两个覆盖件291的相邻处设有若干铰接件295,这些铰接件295沿覆盖件291的长度方向排列;每一铰接件295相对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一个连杆297,其中一连杆
297远离铰接件295的一端铰接于其中一覆盖件291,另一连杆297远离铰接件295的一端铰接于另一覆盖件291。中部铰节组件250的背面对应遮挡机构29a的铰接件295设有若干固定槽2511,当遮挡机构29a覆盖于折叠装置22a的背面时,每一铰接件295容置并固定于对应的固定槽2511中,每一连杆297能在对应的固定槽2511中活动。
[0185]
请一并参阅图38及图41,每一连杆297面朝对应的覆盖件291的一侧设有限位槽2975,当折叠装置处于弯折状态时,覆盖件291靠近铰接件295的一侧容置于对应的连杆297的限位槽2975内,以定位覆盖件291;即,折叠装置22a折叠时,覆盖件291靠近铰接件295的边缘与对应的连杆297的限位槽2975配合,以定位覆盖件291。
[0186]
在其他实施例中,铰接件295与中部铰节组件250也可以是一体结构。
[0187]
本实施例中的折叠装置22a在弯折过程中,每一覆盖件291通过对应的连杆297相对于中部铰节组件250转动,且覆盖件291的两个滑杆2918分别沿对应的两个条形槽2606滑动,从而使两个覆盖件291相互转动而靠拢,覆盖件291始终贴合于折叠装置22的背面,以防止灰尘等杂质从背面进入折叠装置22内。
[0188]
请一并参阅图42至图49,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b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三实施例中的支撑组件的结构、遮挡机构29b的结构、跌落限位机构26b的结构及定位件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不同,本实施例未提及或未明确提及的元件、结构、功能、效果、作用、配合关系、连接关系、组装方式、工作原理、运作方式等均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的描述。
[0189]
在第三实施例中,柔性件30与折叠装置22b之间设有支撑组件50a。支撑组件50a包括相互层叠的支撑件52及支撑层54,支撑件52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于可折弯机构25相对两侧的连接铰节的正面;具体地,支撑件52相对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及第二连接铰节258。
[0190]
优选地,可折弯机构25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铰节255连接于第一框体21,第二连接铰节258连接于第二框体23。支撑件52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支撑件52远离第一连接铰节255的一侧可以一并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8和第二框体23。
[0191]
所述支撑件52及支撑层54均为可弯折的支撑片,支撑件52的背面相对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可折弯机构25的第一连接铰节255与第二连接铰节258的正面,支撑件52沿垂直于可折弯机构25的弯折轴心线方向的横截面的长度不变,即支撑件52在展平时的所述横截面的长度等于所述支撑片在弯折时的所述横截面的长度。
[0192]
支撑件52及支撑层54均可以是但不限于铜箔片、液态金属片、塑胶片或其他符合材料制成的薄片;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52是液态金属片。
[0193]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层54也可以是柔性的透明盖板,比如透明的pet膜层、pi膜层等。
[0194]
优选地,支撑件52与连接铰节的正面之间通过卡柱与卡孔的配合固定连接;或者支撑件52与连接铰节之间通过固定胶连接。具体地,支撑件52的背面设有若干卡柱521,第一连接铰节255与第二连接铰节258的正面开设若干卡孔,支撑件52的若干卡柱521分别卡入对应的卡孔内,使得支撑件52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与第二连接铰节258之间。
[0195]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铰节255的正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若干卡孔25501,支撑件
52的背面对应若干卡孔25501设有若干卡柱521,每一卡柱521卡固于对应的卡孔25501中,以将支撑件52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具体地,若干卡孔25501开设于第一连接铰节255的正面,支撑件52的卡柱521分别卡入对应的卡孔25501内,以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支撑件52远离第一连接铰节255的一侧通过粘胶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8和第二框体23。
[0196]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铰节255背离第二连接铰节258一侧相对的两端分别向外垂直延伸凸耳2555,每一凸耳2555上滑动地套设滑动件259,第一框体21连接于滑动件259,第二框体23连接于第二连接铰节258,支撑件52的背面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铰节255、第二连接铰节258及第二框体23。
[0197]
可选地,支撑层54可以认为是柔性件30的一部分,即柔性件30包括柔性屏及贴合于柔性屏下方的支撑层54。支撑层54的大小可与柔性屏的大小相同,二者可通过粘胶固定连接。
[0198]
优选地,支撑层54背面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一框体21及滑动件259,支撑层54背面相对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二框体23,可折弯机构25在弯折或展平的过程中,第一框体21及滑动件259随支撑层相对于对应的连接铰节滑动,支撑件52与支撑层之间能相对滑动。具体的,支撑层54层叠于支撑件52的正面,支撑层54背面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支撑件52的正面远离可折弯机构25的一侧,即支撑层54的背面与第二框体23正面上的支撑件52固定连接;支撑层54背面相对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一框体21。支撑件52与支撑层54在可折弯区域滑动接触。本实施例中,支撑件52与支撑层54之间可以通过胶接、卡接等方式连接,支撑层54与第一框体21之间可以通过胶接、卡接或螺接等方式连接。
[0199]
如图43及图44所示,优选地,支撑件50还包括支撑板56,支撑板56固定覆盖于第一框体21的正面,当支撑板56连接于第一框体21的正面时,支撑件52的正面与支撑板56的正面共面,支撑层54对应于第一框体21的背面固定覆盖于支撑板56的正面。
[0200]
优选地,可折弯机构25在展平过程中两个连接铰节随支撑件52相对于对应的第一连杆件263移动,可折弯机构25展平时,第一连杆件263相对于所述连接铰节朝向所述第一限位部2401移动直至抵持第一限位部而限制可折弯机构25继续展平或弯折;可折弯机构25弯折时,第一连杆件263相对于所述连接铰节朝向所述第二限位部移动直至抵持第二限位部而限制可折弯机构25继续展平或弯折。
[0201]
如图48所示,中间铰节251的背面设有支撑部25101,遮挡机构29b被支撑于中间铰节251的支撑部25101,且遮挡机构29b远离支撑部25101的侧部滑动地连接于连接铰节,可折弯机构29b在弯折过程中,所述连接铰节可带动遮挡机构29b相对可折弯机构22滑动。即支撑部25101用于将每一覆盖件291靠近中间铰节251一侧支撑于中间铰节251的背面。
[0202]
本实施例中,遮挡机构29b包括定位于支撑部25101的固定件296及铰接于固定件296相对两侧的覆盖件291,覆盖件291用于覆盖可折弯机构22的背部,覆盖件291远离固定件296的一侧滑动地连接于对应的连接铰节。
[0203]
如图50至图56所示,支撑部25101包括设于中间铰节251背面相对两侧的两排定位片25102。中间铰节251对应覆盖件291的位置形成空腔,支撑部25101设于空腔内。中间铰节251的背面与两排定位片25102之间围成定位空间25103,固定件296定位于定位空间25103内,以定位遮挡机构29b在中间铰节251上,以限制遮挡机构29b的活动行程。固定件296与中
间铰节251之间可以通过卡接、螺接或胶接等定位。本实施例中,中间铰节251的背面于定位空间25103内设有若干卡柱25105及若干锁固孔25106;固定件296包括固定条2960及若干连杆297,每一连杆297连接于固定条2960与对应的覆盖件291之间;每一连杆297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转动轴,其中一转动轴转动地连接于固定件296,另一转动轴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覆盖件291,具体地,每一连杆297包括连杆本体2971、设于连杆本体2971一端的第一转动轴2972,以及可活动地连接于连杆2971相对的另一端的第二转动轴2974。连杆本体2971远离第一转动轴2972的一端设有腰形或圆形孔2973,第二转动轴2974插接于腰形或圆形孔2973及固定条2960。可以理解的是,连杆本体2971的两端均可设置与连杆本体2971一体的转动轴,也可以均设置有腰型或圆形孔以活动连接一转动轴。
[0204]
可选地,支撑部25101的定位片25102朝覆盖件291的方向延伸。可选地,当折叠装置22b处于弯折状态时,支撑部25101用于支撑覆盖件291,或与覆盖件291分离。可选地,当折叠装置22b处于展开状态时,支撑部25101用于支撑覆盖件291。可选地,当折叠装置22b弯折时,支撑部25101相对覆盖件291滑动。支撑部25101用于支撑覆盖件291而可顶住覆盖件291,防止用户对覆盖件291过度按压造成显著下陷的情况。可选地,支撑部25101支撑覆盖件291靠近中间铰节251的一侧。可选地,分别支撑二覆盖件291的一对定位片25102的高度不同,其中一定位片25102直接抵持或邻近一覆盖件291的背面,另一定位片25102直接抵持或邻近另一覆盖件291的固定片2912的背面。可选地,支撑部25101可抵持或邻近覆盖件291,因支撑部25101的作用为防止覆盖件291受压出现显著下陷,因而不必抵持覆盖件291,而是可与覆盖件291保持一小段间隙而呈邻近状态。通过与覆盖件291间隔一小段间隙,可以减少或避免在折叠装置22b弯折时支撑部25101与覆盖件291之间产生摩擦,影响到覆盖件291的滑动的情况出现。可选地,支撑部25101与覆盖件291邻近指支撑部25101与覆盖件291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范围。可选地,预设的范围可包括大于0小于等于8mm之间的任意值,即只需要确保被按压时覆盖件291不会出现明显的下陷即可。可选地,支撑部25101也可以直接抵持覆盖件291,以提供更佳的支撑效果。
[0205]
可选地,当折叠装置22b处于展开状态时,支撑部25101被覆盖件291所覆盖;当折叠装置22b处于弯折状态时,支撑部25101位于覆盖件291的覆盖范围之外。可选地,支撑部25101的外侧抵持于可折弯机构25的一侧,内侧与支撑部25101对应设置。
[0206]
固定件296面朝支撑部25101的侧面设有若干凸块2962,每一凸块2962沿平行于转动轴的轴向开设转接孔2963,连杆297远离覆盖件291的转动轴容置于所述转接孔2963,中部铰节251设有对应凸块2962的避位孔25105。具体地,固定条2960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连杆297,每一连杆297转动连接于固定条2960;固定条2960的端部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容置槽29601,每一容置槽29601可转动地收容有连杆297。固定条2960的端部于每一容置槽29601的侧部设有凸块2962,每一凸块2962沿转动轴2972的轴向开设转接孔2963,每一连杆297一端的第二转动轴2974转动地插接于固定条2960的转接孔2963内,连杆297另一端的第一转动轴2972转动地插接于对应的覆盖件291的连接套筒2916。固定条2960上对应中间铰节251的若干锁固孔25106开设若干通孔2965,固定条2960上对应中间铰节251的若干卡柱25105开设若干卡孔29604;固定件296容置于中间铰节251的定位空间25103内,使卡柱25105卡入固定件296对应的卡孔29604内,且中间铰节251的若干锁固孔25106分别正对固定条2960对应的通孔2965,若干锁固件穿过通孔2965锁固于锁固孔25106内。
[0207]
相对两侧的固定片2912错开设置。固定片2912与对应的覆盖件291之间通过卡柱与卡孔的配合固定连接。如图50所示,本实施例中,覆盖件291的背面对应固定片2912设有固定槽29106,固定片2912容置于固定槽29106内;覆盖件291的背面于固定槽29106内凸设卡柱29107,每一固定片2912开设卡孔29120,当固定片2912容置于对应的固定槽29106内时,每一卡柱29107卡入对应的卡孔29120内,以使固定片2912固定连接于覆盖件291上。本实施例中,每一固定片2912上开设间隔的两个卡孔29120,覆盖件291的每一固定槽29106内设有两个卡柱29107,当固定件2912容置于固定槽29106内时,两个卡柱29107分别卡入两个卡孔29120中。优选的,每一固定片2912在收容于固定槽29106内后,还通过粘胶加固连接。可选的,每一固定片2912面对覆盖件291的表面处设置有容胶槽,所述容胶槽由固定片2912面对覆盖件291的表面的边缘凸起围设而成,用于收容固定片2912和覆盖件291粘接的胶体。
[0208]
如图50、图52及图53所示,覆盖件291背面的凸块2910设有对应抵顶件2923的卡钩29109,弹性件2921抵推抵顶件2923与卡钩29109卡接。具体地,覆盖件291背面的凸块2910面朝抵顶件2923的一侧设有卡钩29109,抵顶件2923面朝卡钩29109的一侧设有扣钩29230,弹性件2921抵推抵顶件2923,以使扣钩29230与卡钩29109卡接,使覆盖件291随可折弯机构25相对于中间铰节251转动时,抵顶件2923的扣钩29230一直保持与卡钩29109的卡接,以防止覆盖件291脱离可折弯机构25。
[0209]
本实施例中,抵顶件2923背离扣钩29230的一侧设有定位杆29232,弹性件2921的一端套设于定位杆29232上,以使弹性件2921与抵顶件2923固定连接。
[0210]
如图54所示,可选地,每一固定片2912也可以直接固定连接于覆盖件291的背面,具体地,覆盖件291的背面对应固定片2912设有矩形的卡块29108,固定片2912设有对应卡块29108的卡孔29121,安装固定片2912时,使卡块29108卡入固定片2912的卡孔29121内,以使固定片2912与覆盖件291固定连接。优选的,在每一固定片2912通过卡块29108和卡孔29121的配合连接后,还通过粘胶加固连接。可选的,每一固定片2912面对覆盖件291的表面处设置有容胶槽,所述容胶槽由固定片2912面对覆盖件291的表面的边缘凸起围设而成,用于收容固定片2912和覆盖件291粘接的胶体。
[0211]
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固定片2912与覆盖件291之间通过连接胶固定连接。
[0212]
请一并参阅图57至图61,中部铰节250与连接铰节之间连接有定位件,第一限位部2401及第二限位部2402均设于定位件上,可折弯机构25在展平过程中第一连杆件263相对于连接件264及中部铰节组件250移动。可折弯机构25展平时,第一连杆件263相对于连接铰节朝向第一限位部2401移动直至抵持或邻近第一限位部2401;当可折弯机构25弯折时,第一连杆件263相对于连接铰节朝向第二限位部2402移动直至抵持或邻近第二限位部2402。
[0213]
定位件包括设于所述中部铰节组件250背部的第一定位件27a,第一定位件27a包括位于端部的端部连接块273,第一限位部2401是设于端部连接块273上面朝第一连杆件264的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部2402是设于端部连接块273上邻近所述第一限位面的第二限位面。第二限位面平行于可折弯机构250的弯曲轴,第一限位面相对第二限位面倾斜;第一限位面邻近或连接第二限位面;当可折弯机构25弯折至弯折状态时,第一连杆件263的侧面抵持或邻近第二限位部2402;当可折弯机构25展开至展平状态时,第一连杆件263的侧面抵持或邻近第一限位部2402。即可折弯机构25在弯折或展平过程中,端部连接块273相对于第
一连杆件264移动,当第一连杆件264贴合于所述第一限位面时,可折弯机构25保持展平状态;当第一连杆件264贴合于所述第二限位面时,可折弯机构25保持弯折状态。
[0214]
第一定位件27a还包括铰接于端部连接块273背离连接铰节一侧的中部连接块271,中部连接块271连接于对应的转动铰节253,端部连接块273连接于对应的活动铰节256。具体地,中部连接块271通过螺接、卡接或胶接于对应的转动铰节253;端部连接块273通过螺接、卡接或胶接于对应的活动铰节256。
[0215]
端部连接块273上设有弹性件276,弹性件276用于弹性抵推端部连接块273朝对应的第一连杆件263移动,在可折弯机构25展平时,端部连接块273在弹性件276的弹性抵推力下使端部连接块273上的第一限位部2401紧贴对应的第一连杆件263,即使所述第一限位面紧贴于对应的第一连杆件263。
[0216]
优选地,端部连接块273与对应的中部连接块271之间通过转轴铰接,端部连接块273与中部连接块271之间沿转轴的轴向设有间隙,弹性件276套设于所述转轴上并被弹性挤压于中部连接块271与端部连接块273之间。转轴平行于第一轴281及第二轴275。
[0217]
折叠装置22b在展平状态时,弹性件276弹性抵顶定位件27a朝向对应的第一连杆件264移动,使第一连杆件264贴合于第一限位部2401,以限制连接铰节相对折叠组件24朝向折叠组件24移动。具体地,在折叠装置的展平过程中,弹性件276一直弹性抵顶端部连接块273向第一连杆件264移动,直至定位件27a的第一限位面贴合于第一连杆件264的第一定位面,即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一定位面之间零间隙配合。
[0218]
进一步地,端部连接块273上设有弹性件276,弹性件276用于弹性抵推端部连接块273朝对应的第一连杆件263移动,在可折弯机构25展平时,端部连接块273在弹性件276的弹性抵推使端部连接块273上的第一限位部2401紧贴对应的第一连杆件263,即使所述第一限位面紧贴于对应的第一连杆件263。
[0219]
优选地,端部连接块273与中部连接块271之间通过转轴272铰接,弹性件276套设于转轴272上并被弹性挤压于中部连接块271与所述端部连接块273之间。
[0220]
本实施例中,端部连接块273面朝中部连接块271的一侧设有间隔的两个第一连接块2733,两个第一连接块2733之间围成铰接槽口2735,中部连接块271面朝端部连接块273的一侧设有对应铰接槽口2735的第二连接块2713,第二连接块2713可转动地容置于铰接槽口2735内,端部连接块273与中部连接块271之间沿转轴272的轴向设有间隙;即,第二连接块2713沿转轴272的轴向的长度小于两个第一连接块2733之间的间距(铰接槽口2735的长度)。两个第一连接块2733沿转轴272的轴向设有连接孔,第二连接块2713沿转轴272的轴向设有通孔,转轴272穿插于所述连接孔及所述通孔中。
[0221]
中部连接块271设有第二连接块2713的一侧背离第一限位部2401的一端设有定位块2716,转轴272的其中一端连接于定位块2716上,另一端穿插于两个第一连接块2733的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块2713的通孔中,弹性件276被弹性挤压于定位块2716与对应的第一连接块2733之间。
[0222]
端部连接块273面朝第一连杆件263的一侧设有支撑板2737,支撑板2737用于支撑第一连杆件263。支撑板2737远离第一限位部2401的一侧设有避位口27370,避位口27370用于收容连接于第一连杆件263远离连接件260一端的连接柱。具体的,当折叠装置22处于折叠状态时,连接于第一连杆件263远离连接件260一端的连接柱收容于所述避位口27370内。
[0223]
可选地,折叠装置22b展开时,第一限位部2401相对折叠组件24的移动方向不同于第一限位部2401相对连接铰节的移动方向。可选地,折叠装置22b展开时,第一限位部2401相对折叠组件24的移动方向垂直于第一限位部2401相对连接铰节的移动方向。可选地,端部连接块273可相对于中部连接块271沿折叠装置22b弯曲轴的轴向滑动。可选地,弹性件276处于弹性压缩状态,产生将端部连接块273朝折叠装置24的相应末端推动的弹性力(也即将第一限位部2401朝第一连杆件263推动的弹性力)。可选地,弹性件276的弹性力垂直于端部连接块273相对连接铰节的滑动方向。可选地,弹性件276在折叠装置24处于弯折状态时的压缩量小于折叠装置24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压缩量。可选地,当折叠装置24弯折时,第一限位部2401与第一连杆件263分离,弹性件276恢复形变而带动第一限位部2401沿折叠装置24的弯曲轴的轴向滑动。可选地,当折叠装置24弯折时,第一限位部2401与第一连杆件263分离,弹性件276至少部分恢复形变而带动第一限位部2401沿折叠装置24的弯曲轴的轴向朝折叠装置24靠近第一限位部2401的末端滑动,此时弹性件276伸长。直至端部连接块273与中部连接块271的限位机构抵持,端部连接块273停止滑动,弹性件276停止形变。可选地,当折叠装置24展开时,第一限位部2401逐渐靠近第一连杆件263,弹性件276逐渐被压缩,第一限位部2401沿折叠装置24的弯曲轴的轴向朝远离折叠装置24靠近第一限位部2401的末端滑动。当第一限位部2401抵持于第一连杆件263时,弹性件276压缩程度最大。
[0224]
通过第一限位部2401的轴向滑动及弹性件276的弹性力,可以消除由于装配公差、制造精度等原因造成在展开状态时第一连杆件263与第一限位部2401之间留有的间隙,使得二者可紧贴在一起,起到更佳的跌落限位作用。
[0225]
可以理解地,本申请实施例所称“弯曲轴”是指元件弯曲或弯折时所绕的轴,并不限于是实体轴或虚拟轴,比如可以是铰接于元件a和b之间的实体轴(如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轴、第二轴等)或实体轴的虚拟轴线,也可以是元件a和b相对转动时的虚拟轴。
[0226]
可选地,折叠装置还包括设于中部铰节组件250背部的加强组件27b,加强组件27b包括铰接于中间铰节251相对两侧的中部连接块2771及铰接于每一中部连接块2771背离中间铰节251一侧的端部连接块2773,加强组件27b的每一中部连接块2771连接于对应的转动铰节,加强组件27b的每一端部连接块2773连接于对应的活动铰节256。具体地,加强组件27b包括铰接于中间铰节251相对两侧的两个中部连接块2771,以及铰接于每一中部连接块2771背离中间铰节251一端的端部连接块2773;每一中部连接块2771通过转轴连接于中间铰节251的背面,所述转轴平行于可折弯机构25的弯曲轴、折弯轴心线、第一轴或第二轴。每一中部连接块277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对应的转动铰节253,每一端部连接块277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对应的活动铰节256。
[0227]
上述的加强组件27b和定位件27的结构类似,区别点仅在于定位件27相比加强组件27b增设了第一限位部2401和第二限位部2402。因此,定位件27可被理解为在加强组件27b上设置了第一限位部2401和第二限位部2402。具体的,定位件27的端部连接块273相比加强组件27b的端部连接块273多了第一限位部2401和第二限位部2402的结构。
[0228]
请一并参阅图62至图65,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定位件268a设于连接件260与联动机构28之间,弹性定位件268a用于选择地卡接于连接件260与联动机构28之间,以定位可折弯机构25。弹性定位件268a包括滑动抵顶于联动机构28或连接件260的定位头2685及弹性抵推定位头2685的弹性件2683,弹性件2683抵推定位头2685定位于联动机构28或连接件260,
以使联动机构28与连接件260相对定位。
[0229]
优选地,联动机构28的连接筒2865的外周面设有对应定位头2685的第一定位孔2866,弹性件2683弹性抵推定位头2685卡入第一定位孔2866内,以定位可折弯机构25保持展平状态;或者连接件260设有对应定位头2685的第一定位孔,弹性件2683弹性抵推定位头2685卡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内,以定位可折弯机构25保持展平状态。
[0230]
优选地,联动机构28设有对应定位头2685的滑槽2867,弹性件2683弹性抵推定位头2685卡入滑槽2867内;或者连接件260设有对应定位头2685的滑槽286,弹性件2683弹性抵推定位头2685卡入滑槽2867内。
[0231]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60上设有定位槽2640,弹性件2683容置于定位槽2640中,连接件260面朝联动机构28的一侧设有连通定位槽2640的容置孔2646,定位头2685是容置于容置孔2646中的卡珠,弹性件2683容置于定位槽2640内并弹性抵推所述卡珠,使所述卡珠的部分凸出容置孔2640以定位于联动机构28的第一定位孔2866或滑槽2867。
[0232]
优选地,弹性件2683与所述卡珠之间设有连接块2681,连接块2681面朝所述卡珠的侧面设有凹陷,所述卡珠的部分可转动地容置于所述凹陷中。
[0233]
如图62、图64及图65所示,连接筒2865可转动地套设于连接件260的配合槽2611内,弹性定位件268a随连接件260相对于连接筒2865转动以使所述卡珠卡入第一定位孔2866或滑槽2867内。本实施例中,连接筒2865的径向半径b小于配合槽2611的半径a。弹性定位件268a在折叠装置24弯折到展平或展平到弯折状态与第一定位孔2866、抵持部及滑槽2867之间的配合关系请参见之前的描述,这里就不再复述。
[0234]
本实施例中,压缩弹簧2921容置于定位槽2643内及弹性定位件268a容置于定位槽2640内后,通过定位架269将第一轴281转动连接于连接件260上,以防止压缩弹簧2921及弹性定位件268a脱离连接件260。
[0235]
以上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