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矿山的机电设备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0921发布日期:2021-01-26 09:12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矿山的机电设备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减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矿山的机电设备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进行矿上作业时常常用到机电设备或电力电气设备,这些设备内部包含电机等设备,在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振动,对这些振动对精准度要求很高的冶金或电子制造来说十分不利。
[0003]
而传统的减震装置,例如cn107191535专利名为机电设备减震装置能够阻断振动的传递,减弱机电设备本身的振动。
[0004]
但是并不能很好的对机电设备进行减震处理,还是不能使机电设备进行精准的工作,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减震装置来解决上述振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矿山的机电设备减震装置。
[0006]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矿山的机电设备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底板,所述减震底板下部四周设有减震伸缩挡块装置,减震底板的下部四角设有移动装置,减震底板上部四周设有减震支撑柱装置,减震支撑柱装置的顶部设有减震盛放装置,减震底板上部均匀设有缓冲装置,减震底板上部中间部位设有压力检测警报装置。
[0007]
所述减震伸缩挡块装置包括减震底板,减震底板固定安装在减震底板下部四周部位,减震底板下部设有硬弹簧,硬弹簧的下部减震支撑板。
[0008]
所述减震支撑柱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固定安装在减震底板的上部四角部位,支撑底板的上部设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内设有第一空管,第一空管的顶部开有第一开口,穿过第一空管与第一空管连接有第二空管,第二空管穿过第一开口在第一空管内部的一端与第一空管内部最底端通过第一弹簧进行连接,第二空管穿过第一开口的顶部设有第一支撑底板。
[0009]
所述减震盛放装置包括盛放底板,盛放底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底板的上部,盛放底板的上部四周设有盛放围栏板,盛放底板上部四周设有盛放固定l形板,盛放固定l形板的上部和下部中间部位开有盛放固定圆孔,穿过盛放固定圆孔进行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盛放围栏板的顶部设有进出框,进出框上设有进出门,进出框的左侧与进出门的左侧通过合页进行连接,进出门的另一侧上部中间部位设有密码锁,密码锁的旁边设有门把手。
[0010]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底板,缓冲底板均匀安装在减震底板的上部,每一个缓冲底板的上部设有第一缓冲杆,第一缓冲杆的顶部开有第一缓冲通孔,穿过第一缓冲通孔进入第一缓冲杆内部有第二缓冲杆,第二缓冲杆的下部与第一缓冲杆内最底端通过第二弹簧进行连接,第二缓冲杆的顶部设有缓冲板。
[0011]
所述压力检测警报装置包括压力检测盒体,压力检测盒体的顶部开有压力检测圆孔,压力检测圆孔内设有压力监测计,压力监测计的顶端设有压力检测板,压力检测盒体旁
边设有报警盒体,报警盒体内部设有报警铃,报警盒体表面四周开有报警开口,报警铃旁边设有报警灯,报警铃和报警灯之间设有核心控制芯片。
[0012]
所述核心控制芯片的信号发送端与报警灯和报警铃进行控制连接,核心控制芯片的信号接收端与压力监测计的信号发送端进行连接。
[0013]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底板,移动底板固定安装在减震底板的下部四角,移动底板下部开有移动圆孔,移动圆孔内设有旋转轴承,旋转轴承内装插有旋转杆,选转杆下部设有n形框架,n形框架的下部开有第二移动圆孔,第二移动圆孔装插有移动杆,移动杆中间部位设有第二旋转轴承,第二旋转轴承上设有滚动轮。
[0014]
所述减震底板的左侧设有推动把手机构。
[0015]
所述推动把手机构包括推动竖杆,推动竖杆固定安装在减震底板的左侧两端,推动竖杆的顶部设有弧形把手。
[0016]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用于矿山的机电设备减震装置,机电设备放在减震盛放装置内,通过减震支撑柱装置来对机电设备进行减震处理,当设备过重时,装置能够通过缓冲装置来对设备进行缓冲,当装置无法承受其重量时能够通过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同时也容易移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矿山的机电设备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所述减震盛放装置局部放大图;
[0019]
图3是本发明所述缓冲装置放大图;
[0020]
图4是本发明所述压力检测警报装置放大图;
[0021]
图5是本发明所述移动装置放大图;
[0022]
图6是本发明所述减震盛放装置顶部放大图;
[0023]
图中,1、减震底板;2、减震底板;3、硬弹簧;4、减震支撑板;5、支撑底板;6、支撑弹簧;7、第一空管;8、第一开口;9、第二空管;10、第一弹簧;11、第一支撑底板;12、盛放底板;13、盛放围栏板;14、盛放固定l形板;15、盛放固定圆孔;16、固定螺栓;17、进出框;18、进出门;19、合页;20、密码锁;21、门把手;22、缓冲底板;23、第一缓冲杆;24、第一缓冲通孔;25、第二缓冲杆;26、第二弹簧;27、缓冲板;28、压力检测盒体;29、压力检测圆孔;30、压力监测计;31、压力检测板;32、报警盒体;33、报警铃;34、报警开口;35、报警灯;36、核心控制芯片;37、移动底板;38、移动圆孔;39、旋转轴承;40、旋转杆;41、n形框架;42、第二移动圆孔;43、移动杆;44、第二旋转轴承;45、滚动轮;46、推动竖杆;47、弧形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6所示。
[0025]
在本实施方案中,减震底板1下部四周设有减震伸缩挡块装置,减震底板1的下部四角设有移动装置,减震底板1上部四周设有减震支撑柱装置,减震支撑柱装置的顶部设有减震盛放装置,减震底板1上部均匀设有缓冲装置,减震底板1上部中间部位设有压力检测警报装置。
[0026]
机电设备放置在第一支撑底板11上的盛放底板12,当机电设备放置在盛放底板12
上时,第一支撑底板11下部四周的第二空管9会向下降,当第二空管9被压至第一空管7内时,通过支撑弹簧6来保护第一空管7并且通过支撑弹簧6来对机电设备进行缓冲处理。
[0027]
当机电设备过重时,盛放底板12的下部与缓冲板27的上部能够连接时,通过第二缓冲杆25与第二弹簧26来对机电设备进行缓冲处理。
[0028]
当机电设备再重一些,第二缓冲杆25不再管用时并且压到压力监测计30的上部时,压力监测计30将信息传输至核心控制芯片36内,再由核心控制芯片36控制报警灯35和报警铃33进行报警。
[0029]
工人可通过推动弧形把手47来推动减震装置通过滚动轮45进行移动,免去了工人搬来搬去的劳动力。
[0030]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