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确定最优齿轮中心距的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401776发布日期:2021-03-26 15:01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用于确定最优齿轮中心距的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确定最优齿轮中心距的装置以及一种用于确定最优齿轮中心距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在齿轮装配过程中,若齿轮间的中心距不足或者过大,容易导致齿轮工作噪音过大、加速齿轮损坏等问题。为此,申请人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最优齿轮中心距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确定最优齿轮中心距的装置以及一种用于确定最优齿轮中心距的方法。
4.一种用于确定最优齿轮中心距的装置,所述用于确定最优齿轮中心距的装置包括:
5.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用于安装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有第一销孔、第二销孔;
6.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用于安装第二齿轮,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销孔相对应的第三销孔、与所述第二销孔相对应的第四销孔,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一销孔与所述第三销孔的配合、或通过所述第三销孔与所述第四销孔的配合以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
7.当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一销孔与所述第三销孔的配合进行连接时,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距为第一中心距;
8.当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三销孔与所述第四销孔的配合进行连接时,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距为第二中心距;
9.所述第一中心距与所述第二中心距不相等。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还设置有第五销孔;所述第二安装板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五销孔对应的第六销孔,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五销孔与所述第六销孔的配合以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三销孔、所述第四销孔位于一基准线的一侧,所述第六销孔位于所述基准线的另一侧;当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五销孔与所述第六销孔的配合进行连接时,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距为第三中心距;所述第一中心距、所述第二中心距、所述第三中心距互不相等。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销孔的圆心、所述第四销孔的圆心同在的直线与所述基准线相交。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销孔到所述基准线的最短距离的上偏差与所述第四销孔到所述基准线的最短距离的下偏差相等。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销孔到所述基准线的最短距离的公差与所述第四销孔到所述基准线的最短距离的公差相等。
14.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销孔到所述基准线的最短距离是所述第三销孔到所述基准线的最短距离的两倍。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销孔与所述第六销孔关于所述基准线对称。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销孔到所述基准线的最短距离的上、下偏差分别与所述第六销孔到所述基准线的最短距离的上、下偏差相等。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销孔到所述基准线的最短距离与所述第六销孔到所述基准线的最短距离相等;所述第一销孔、所述第二销孔、所述第五销孔的上、下偏差均相等。
18.一种用于确定最优齿轮中心距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上述的用于确定最优齿轮中心距的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9.将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将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20.试用所述第一销孔与所述第三销孔的配合、所述第二销孔与所述第四销孔的配合、第五销孔与所述第六销孔的配合中的一种配合方式来将所述第二安装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
21.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距不足或过大,则试用所述第一销孔与所述第三销孔的配合、所述第二销孔与所述第四销孔的配合、所述第五销孔与所述第六销孔的配合中的其余配合方式。
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及方法通过销孔的不同公差实现改变一对齿轮的中心距,从而找到最适合的中心距,避免齿轮间的中心距不足或过大而造成齿轮噪音过大、加速损坏等问题,从而提高齿轮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
23.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24.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确定最优齿轮中心距的装置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25.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确定最优齿轮中心距的装置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26.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
29.10、第一安装板;11、第一销孔;12、第二销孔;13、第五销孔;20、第二安装板;21、第三销孔;22、第四销孔;23、第六销孔;30、电机;40、减速机;50、第一齿轮;60、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30.一种用于确定最优齿轮中心距的装置,参见图1与图2,该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10、第二安装板20、电机30、减速机40、第一齿轮50、第二齿轮60。其中,第一安装板10与第二安装板20通过螺栓进行可拆卸连接。电机30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0上。减速机40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二安装板20上。第一齿轮50通过键安装在电机30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60通过键安装在减速机40的输入轴上,第二齿轮60与第一齿轮50啮合。
31.参见图3,在第一安装板10上设置有第一销孔11、第二销孔12、第五销孔13。第一销孔11、第二销孔12、第五销孔13的上、下偏差均相等。
32.参见图4,在第二安装板20上设置有第三销孔21、第四销孔22、第六销孔23。第三销孔21与第一销孔11相对应。第四销孔22与第二销孔12相对应。第六销孔23与第五销孔13相对应。第二安装板20通过第一销孔11与第三销孔21的配合、或通过第三销孔21与第四销孔22的配合、通过第五销孔13与第六销孔23的配合以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0上。当第一安装板10与第二安装板20通过第一销孔11与第三销孔21的配合进行连接时,第一齿轮50与第二齿轮60的中心距为第一中心距;当第一安装板10与第二安装板20通过第三销孔21与第四销孔22的配合进行连接时,第一齿轮50与第二齿轮60的中心距为第二中心距;当第一安装板10与第二安装板20通过所述第五销孔13与第六销孔23的配合进行连接时,第一齿轮50与第二齿轮60的中心距为第三中心距;第一中心距、第二中心距、第三中心距互不相等。
33.具体地,第三销孔21、第四销孔22位于一基准线的一侧,第六销孔23位于该基准线的另一侧。第三销孔21的圆心、第四销孔22的圆心同在的直线与该基准线相交。第三销孔21到该基准线的最短距离的上偏差与第四销孔22到该基准线的最短距离的下偏差相等。第三销孔21到该基准线的最短距离的公差与第四销孔22到该基准线的最短距离的公差相等。第四销孔22到该基准线的最短距离是第三销孔21到该基准线的最短距离的两倍。
34.具体地,第三销孔21与第六销孔23关于该基准线对称。第三销孔21到该基准线的最短距离的上、下偏差分别与第六销孔23到该基准线的最短距离的上、下偏差相等。第三销孔21到该基准线的最短距离与第六销孔23到该基准线的最短距离相等。
35.一种用于确定最优齿轮中心距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上述的用于确定最优齿轮中心距的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6.s1、将第一齿轮50转动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0上,将第二齿轮60转动安装在第二安装板20上;
37.具体地,将减速机40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0上,再将第一齿轮50安装在减速机40的输入轴上;将电机30安装在第二安装板20上,再将第二齿轮60安装在电机30的输出轴上;
38.s2、试用第一销孔11与第三销孔21的配合、第二销孔12与第四销孔22的配合、第五销孔13与第六销孔23的配合中的一种配合方式来将第二安装板20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0上;若第一齿轮50与第二齿轮60的中心距不足或过大,则试用第一销孔11与第三销孔21的配合、第二销孔12与第四销孔22的配合、第五销孔13与第六销孔23的配合中的其余配合方式;
39.具体地,先试用第一销孔11与第三销孔21的配合,待第二安装板20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0后,判断第一齿轮50与第二齿轮60的中心距是否为最优值;若第一齿轮50与第二齿轮60的中心距不足或过大,则试用第二销孔12与第四销孔22的配合、第五销孔13与第六销孔23的配合,直到第一齿轮50与第二齿轮60的中心距为最优值。
4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