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机械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发展至今已经是非常成熟了,包括制动主缸、主缸活塞、制动油管、制动轮缸、制动块、活塞和制动盘等部件。传统的制动系统的制动性能虽能满足现有制动操作的各项需求,但总的来说存在着设计制造复杂,系统响应当速度慢,维护保养困难,制动液污染环境等不足之处。
为了改善传统液压制动系统的不足,出现了一种新制动系统——电子机械制动装置(emb),利用电机作为制动装置的动力源,经过一套机械机构作用到制动块上,实现制动块与制动盘的压紧,从而产生所需的制动力,其中机械机构主要包括一个扭矩放大机构、一个方向转换机构和执行机构。扭矩放大机构主要用于将电动机的输出转矩形增大,结构形式主要有齿轮减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器、蜗轮蜗杆减速器等;方向转换机构主要是将输出转动运动变为输出的平动运动并最终作用于执行机构,其结构形式主要有齿轮齿条传动等。另外,目前比较流行的电子机械制动装置,大都采用以滚珠螺旋机构为核心,配合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电子机械制动装置,该电子机械制动装置在实施制动时,定子通电,转子旋转,运动通过行星轮减速机构和螺纹传动机构传递给制动块,使其与制动盘压紧,产生制动力。解除制动由电机反向旋转实现。但是,通常而言,现在的电子机械制动装置都是只有单个刹车制动机构,刹车片都是统一进行运动动作的,这样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刹车片的刹车渐进太快,很多人在进行刹车制动的时候,只有比较熟练的轻踩轻放才会有比较好的慢制动效果,大部分人一不小心就刹车过度,导致车辆前后顿挫,驾驶体验不好。
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制动装置刹车灵敏度过高,渐进制动效果差,容易导致急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机械制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制动装置刹车灵敏度过高,渐进制动效果差,容易导致急刹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机械制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刹车片组件,所述刹车片组件包括有至少两个第一刹车片,所述第一刹车片设置在汽车刹车盘的一侧,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刹车片可分别与汽车刹车盘接触摩擦制动;
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刹车片组件上,所述推动组件设置有所述第一刹车片数量相同的推动件,所述推动件可依次推动所述第一刹车片与汽车刹车盘接触;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汽车刹车制动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动组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可在汽车刹车制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推动组件移动依次推动所述第一刹车片与汽车刹车盘接触制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所述刹车片组件具体包括:
组件基体,所述组件基体为凹状结构,以套设在汽车刹车盘上,所述组件基体上设有配合孔;
所述第一刹车片,所述第一刹车片可移动设置在所述组件基体一侧,所述第一刹车片包括配合部和摩擦部,所述摩擦部朝向汽车刹车盘设置,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配合孔可移动配合;
复位弹簧件,所述复位弹簧件设置设置在所述配合孔内,对接所述组件基体和所述第一刹车片。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所述复位弹簧件为压缩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刹车片的所述配合部上可拆卸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与所述组件基体共同压缩所述复位弹簧件,所述限位件在所述配合部的位置可调。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刹车片包括两个所述配合部和一个所述摩擦部,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连接固定两个所述配合部的端部,所述固定件可与所述推动件对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刹车片沿汽车刹车盘的径向方向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所述推动组件包括:
安装盘,所述安装盘设置在所述刹车片组件上,所述安装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刹车片数量相同的安装孔;
所述推动件,所述推动件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推动件至少包括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所述第一推动件和所述第二推动件分别对准一个所述第一刹车片设置,所述第一推动件所述第二推动件与各自对准的所述第一刹车片的距离不同,以使所述第一推动件和所述第二推动件移动时先后接触各自对准的所述第一刹车片。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所述推动组件还包括:
极限弹簧,所述极限弹簧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分别对接所述推动件和所述安装盘,所述极限弹簧在其对应的所述推动件受力大于所述极限弹簧的最小变形受力时可被压缩,使该所述推动件可移动,以便其他所述推动件与其对准的所述第一刹车片接触进行推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所述推动组件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刹车片组件上,所述安装盘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盘可随所述安装座转动转动改变所述推动件与所述第一刹车片之间的对准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所述安装座外周上设置有外齿圈,所述刹车片组件上设有齿轮驱动机构,所述齿轮驱动机构与所述外齿圈啮合,以驱动所述安装盘转动改变所述推动件与所述第一刹车片的对准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子机械制动装置,与现有技术中的制动装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机械制动装置通过在刹车盘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刹车片,然后通过推动组件依次推动第一刹车片与汽车刹车盘接触进行制动的方式,可以使得制动的效果逐步加强,并且由单个第一刹车片到多个第一刹车片与汽车刹车盘进行接触的过程中,刹车制动的效果得到保证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扩大刹车灵敏范围,能够有效的避免普通刹车也容易变成急刹的情况,有助于提高驾驶制动的体验;
2、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刹车片设计成包括配合部和摩擦部的结构,配合部能够和组件基体上的配合孔配合,从而使得第一刹车片能够稳定的进行移动摩擦,有效的保证了刹车制动效果;
3、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复位弹簧件设计成压缩状态,有助于保持第一刹车片的紧绷状态,避免其发生松动;同时在第一刹车片的配合部设置可拆卸的限位件,有效的便于安装复位弹簧件以及第一刹车片,同时限位件的位置可调,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复位弹簧件的松紧,进而调节第一刹车片的刹车灵敏度;
4、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配合部的方式,使得第一刹车片整体的稳定性更好,其与汽车刹车盘的接触会更加稳定,有助于均匀受力;
5、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刹车片沿着汽车刹车盘的径向方向设置,能够减小整体装置的占地空间;
6、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不同的推动件与其对应的不同的第一刹车片之间的距离设置成不同,从而便于使得推动件依次推动对应的第一刹车片,从而达到第一刹车片与汽车刹车盘接触的数量由零到一逐渐变化,满足本发明实施例中要求的渐进效果;
7、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极限弹簧的设置,有助于保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推动件能够同时与各自对应的第一刹车片进行对接推动,保证渐进制动效果;
8、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安装盘可转动设置,从而可以改变首先与汽车刹车盘接触的第一刹车片,从而避免长期使用某一个第一刹车片进行第一接触造成的损耗,使用更加灵活,也极大地提高了刹车片的寿命;
9、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安装盘设置外齿圈,结合在刹车片组件上设置的齿轮驱动机构进行驱动,能够灵活地进行调节安装盘,从而达到改变首先接触的第一刹车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机械制动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刹车制动驱动机构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局部a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刹车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刹车片组件;10、汽车刹车盘;11、第一刹车片;111、配合部;112、摩擦部;12、第二刹车片;13、组件基体;131、配合孔;14、复位弹簧件;15、限位件;16、固定件;17、安装槽;2、推动组件;21、推动件;211、第一推动件;212、第二推动件;213、第三推动件;22、安装盘;23、安装孔;24、极限弹簧;25、安装座;26、滑槽;27、外齿圈;28、齿轮驱动机构;3、连接件;a、驱动电机;b、行星轮减速机构;c、螺纹传动机构;d、制动块;e、制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机械制动装置的结构图,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机械制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刹车片组件1,所述刹车片组件1包括有至少两个第一刹车片11,所述第一刹车片11设置在汽车刹车盘的一侧,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刹车片11可分别与汽车刹车盘10接触摩擦制动;
推动组件2,所述推动组件2设置在所述刹车片组件1上,所述推动组件2设置有所述第一刹车片11数量相同的推动件21,所述推动件21可依次推动所述第一刹车片11与汽车刹车盘10接触;
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一端与汽车刹车制动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动组件2连接,所述连接件3可在汽车刹车制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推动组件2移动依次推动所述第一刹车片11与汽车刹车盘10接触制动。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说的汽车刹车盘10属于本领域的常规部件,各种刹车盘虽有所细节的差异,但是整体结构基本一致,在此不对其进行举例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和配合使用。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说的汽车刹车制动驱动机构也属于比较成熟的机构,比如,目前比较流行的电子机械制动装置,如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举例的汽车刹车制动驱动机构的基本原理,采用以滚珠螺旋机构为核心,配合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电子机械制动装置,该电子机械制动装置在实施制动时,驱动电机a定子通电,转子旋转,运动通过行星轮减速机构b和螺纹传动机构c传递给制动块d,使其与制动盘e压紧,产生制动力,解除制动由电机反向旋转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相当于运动通过行星轮减速机构b和螺纹传动机构c传递给连接件3,从俄驱动连接件3带动推动组件2推动第一刹车片11运动压紧制动盘进行制动。对于其他的可能存在的汽车刹车制动驱动机构在此不进一步的展开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举例进行理解。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以设置有三个第一刹车片11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数量的第一刹车片11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在此不进行更多展示;另外,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设置第二刹车片12结合第一刹车片11实现刹车,第二刹车片12的设计跟普通的制动装置的相同,在此不进一步的展开描述。
如图1和图3中所示,其中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图1的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刹车片组件1具体包括:
组件基体13,所述组件基体13为凹状结构,以套设在汽车刹车盘10的上,所述组件基体13上设有配合孔131;
所述第一刹车片11,所述第一刹车片11可移动设置在所述组件基体13一侧,所述第一刹车片11包括配合部111和摩擦部112,所述摩擦部112朝向汽车刹车盘10设置,所述配合部111与所述配合孔131可移动配合;
复位弹簧件14,所述复位弹簧件14设置设置在所述配合孔131内,对接所述组件基体13和所述第一刹车片11。
其中,组件基体13可以一体化成型的,也可以是多个组件进行拼接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考现有技术结合刹车盘的结构进行简单的变形设计;另外,第一刹车片11的组合部优选圆柱状,便于进行移动配合,也可以进行简单的变形设计,在此不进一步的展开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簧件14为压缩状态,复位弹簧件14属于压缩状态便于张紧第一刹车片11,避免其发生松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刹车片11的所述配合部111上可拆卸设置有限位件15,所述限位件15用于与所述组件基体13共同压缩所述复位弹簧件14,所述限位件15在所述配合部111的位置可调。
其中,限位件15可以是通过螺纹与第一刹车片11的配合部111进行配合设置的,从而可以通过旋进限位件15的方式调节限位件15在第一刹车片11上的位置,从而改变复位弹簧件14的压缩程度,调节第一刹车片11的移动受力要求大小,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刹车力度调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刹车片的配合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刹车片11包括两个所述配合部111和一个所述摩擦部112,还包括固定件16,所述固定件16用于连接固定两个所述配合部111的端部,所述固定件16可与所述推动件21对接,推动件21通过推动固定件16的方式推动第一刹车片11进行刹车,对于固定件16,其与第一刹车片11之间的配合可以是焊接一体化,也可以是过盈配合进行组合固定,在此不进一步的展开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中所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刹车片11沿汽车刹车盘10的径向方向设置,从而能够减小占用空间,也便于进行整体结构的布局,但只是优选实施例,对于其他可能的排布结构,比如周向排布,在此不进一步的展开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中所示,所述推动组件2包括:
安装盘22,所述安装盘22设置在所述刹车片组件1上,所述安装盘2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刹车片11数量相同的安装孔23;
所述推动件21,所述推动件21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孔23内,所述推动件21至少包括第一推动件211和第二推动件212,所述第一推动件211和所述第二推动件212分别对准一个所述第一刹车片11设置,所述第一推动件211所述第二推动件212与各自对准的所述第一刹车片11的距离不同,以使所述第一推动件211和所述第二推动件212移动时先后接触各自对准的所述第一刹车片11。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了第三推动件213,其结构与第一推动件211和第二推动件212的相似,在此不进一步的展开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推动组件2还包括:
极限弹簧24,所述极限弹簧24设置在所述安装孔23内,分别对接所述推动件21和所述安装盘22,所述极限弹簧24在其对应的所述推动件21受力大于所述极限弹簧24的最小变形受力时可被压缩,使该所述推动件21可移动,以便其他所述推动件与其对准的所述第一刹车片11接触进行推动。
其中,对于极限弹簧24,一般状态下可以是放松状态,既不压缩也不拉伸,可以理解的是,极限弹簧24的变形最小受力应当要大于复位弹簧件14的变形力,以保证推动件21能够有效将第一刹车片11推动使其与汽车刹车片进行接触,并且极限弹簧24的变形力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以保证一个或多个多个第一刹车片11与汽车刹车片进行接触时能够有效的制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中所示,所述推动组件2还包括安装座25,所述安装座25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刹车片组件1上,所述安装盘22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5上,所述安装盘22可随所述安装座25转动转动改变所述推动件21与所述第一刹车片11之间的对准关系。
具体的,在刹车片组件1上设有安装槽17,安装座25可转动安装在安装槽17上,可以是通过常用的可转动设置方式,比如轴承等进行配合,在此不进一步的展开描述,安装座25和安装盘22之间通过滑槽26进行配合,安装盘22可沿着滑槽26在安装座25上移动,从而推动第一刹车片11。
注意的是,连接件3与安装盘22之间可以是简单的接触对接,也可以是直接固定连接,其可以在安装座25上沿着制动的方向移动,在此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25外周上设置有外齿圈27,所述刹车片组件1上设有齿轮驱动机构28,所述齿轮驱动机构28与所述外齿圈27啮合,以驱动所述安装盘22转动改变所述推动件21与所述第一刹车片11的对准关系。
同时,对于齿轮驱动机构28,可以是设置电机进行驱动,该机构可以优选远程控制,从而可以通过远程调节安装盘22进行转动。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子机械制动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制动时,,通过汽车刹车制动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件3推动安装盘22移动,使得第一推动件211与其对应的第一刹车片11接触并推动该第一刹车片11与汽车刹车盘10接触,需要进一步增大刹车效果时,则进一步的推动安装盘22,使得第一推动件211的受力增大超过其上面的极限弹簧24的变形力,使得第一推动件211推动第一刹车片11的力量不断增大的同时,使得第二推动件212也与其对应的第一刹车片11接触,同理进行推动刹车制动;制动解除则控制汽车刹车制动驱动机构方向运动即可。
1、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机械制动装置通过在刹车盘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刹车片11,然后通过推动组件2一次推动第一刹车片11与汽车刹车盘10接触进行制动的方式,可以使得制动的效果逐步加强,并且由单个第一刹车片11到多个第一刹车片11与汽车刹车盘10进行接触的过程中,刹车制动的效果得到保证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扩大刹车灵敏范围,能够有效的避免普通刹车也容易变成急刹的情况,有助于提高驾驶制动的体验;
2、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刹车片11设计成包括配合部111和摩擦部112的结构,配合部111能够和组件基体13上的配合孔131配合,从而使得第一刹车片11能够稳定的进行移动摩擦,有效的保证了刹车制动效果;
3、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复位弹簧件14设计成压缩状态,有助于保持第一刹车片11的紧绷状态,避免其发生松动;同时在第一刹车片11的配合部111设置可拆卸的限位件15,有效的便于安装复位弹簧件14以及第一刹车片11,同时限位件15的位置可调,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复位弹簧件14的松紧,进而调节第一刹车片11的刹车灵敏度;
4、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配合部111的方式,使得第一刹车片11整体的稳定性更好,其与汽车刹车盘10的接触会更加稳定,有助于均匀受力;
5、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刹车片11沿着汽车刹车盘10的径向方向设置,能够减小整体装置的占地空间;
6、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不同的推动件21与其对应的不同的第一刹车片11之间的距离设置成不同,从而便于是的推动件21依次推动对应的第一刹车片11,从而达到第一刹车片11与汽车刹车盘10接触的数量由零到一逐渐变化,满足本发明实施例中要求的渐进效果;
7、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极限弹簧24的设置,有助于保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推动件21能够同时与各自对应的第一刹车片11进行对接推动,保证渐进制动效果;
8、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安装盘22可转动设置,从而可以改变首先与汽车刹车盘10接触的第一刹车片11,从而避免长期使用某一个第一刹车片11进行第一接触造成的损耗,使用更加灵活,也极大地提高了刹车片的寿命。
9、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安装盘22设置外齿圈27,结合在刹车片组件1上设置的齿轮驱动机构28进行驱动,能够灵活地进行调节安装盘22,从而达到改变首先接触的第一刹车片11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另一”、“又一”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