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埋管组件和埋管组件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15774发布日期:2020-11-06 12:22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埋管组件和埋管组件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埋管组件和埋管组件的生产装置,属于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道路中管道搭建或布设领域。



背景技术:

路面工程为了适应行车作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在路基上行车道范围内,用各种筑路材料修筑多层次的坚固、稳定、平整和一定粗糙度的路面。其构造一般由面层、基层(承重层)、垫层组成,表面应做成路拱以利排水。但是由于在实际市政基础工程建设中,有时候经常需要对路面进行开槽,通过开槽的方式,实现管道的填埋和布设,现有在管路建设中,缺乏一种能够对路面上所开的槽进行有效管理的组件或装置,致使现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往往对宽度较小的槽管理较差,特别是宽度小于20cm的槽,不能做到有效的管理,致使所开的路面上的槽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的整体性,此外,现有技术中,往往对是在槽的上方盖设铁板,以保证路面通信,但是铁板不利于车辆的行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本实用新型,针对路面开设的小于20cm的槽进行回填管理,从而保证路面开槽后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道路埋管组件,包括填充结构、撑槽结构和保护罩;在道路上开设埋管槽并将管道体置于埋管槽后,保护罩用于罩于管道体上方,撑槽结构位于保护罩上方并用于抵紧槽体侧壁,填充结构布置于撑槽结构上方且其上表面与地面齐平;

填充结构包括支撑模具和填充层,支撑模具内侧设置有朝上开口的填充槽,在填充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支撑支撑模具一体成型的网格支撑层,该网格支撑层呈十字栅网状,在填充槽内设置有填充层,填充层的上表面与填充槽的口部齐平;

撑槽结构包括抵紧板、螺纹杆和旋转套管,两个长条形的抵紧板并列的布置,在两个抵紧板的背侧分别设置有螺纹杆,旋转套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螺纹杆连接到两个抵紧板上;旋转套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螺纹杆螺纹配合,两个抵紧板的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使旋转套管转动旋时两个抵紧板相互靠近或远离;

保护罩包括门型部和u型部,门型部内具有用于管道体容纳的容纳腔,两个u型部分别连接在门型部的两侧。

进一步,在撑槽结构与填充结构之间设置有若干钢条,钢条沿埋管槽的长度方向布置于螺纹杆上,螺纹杆通过钢条支撑于填充结构的底部。

进一步,在抵紧板的正面设置有若干锥头,各个锥头与抵紧板一体成型并用于插入管道槽的侧壁内。

进一步,在填充结构的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台阶部,在撑槽结构的两个下部抵紧板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台阶部;第一台阶部抵于抵紧板的上部边缘,第二台阶部抵于保护罩两侧的u型部上;u型部的一条臂与门型架连接、另一条臂配合支撑对应的第二台阶部。

进一步,螺纹杆分为上螺纹杆和下螺纹杆,相邻的上螺纹杆和下螺纹杆错位布置,相邻上螺纹杆之间具有足够宽度的间隙以使扳手能够穿过间隙将下螺纹杆上的旋转套管旋紧或旋松;填补层采用碎石与沥青混合混合填充而成。

进一步,其埋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路面上规划开槽路径,以5-8m为长度将开槽路径分段,按照路面上的分段顺序先后在路面上开设埋管槽;埋管槽的深度为预埋管道体直径的两倍,深度为预埋管道体直径的1.5-3倍;

步骤2:将管道体放入到埋管槽中,将保护罩罩于管道体的上方,然后调节旋转套管,将两个抵紧板之间的距离拉近,将撑槽结构放入到埋管槽中;

步骤3:在埋管槽的两侧侧壁上画线,画线位置与地面的距离为4-6cm;将抵紧板的上部对其画线处,然后旋转旋转套管,使两个抵紧板相互远离并抵紧到埋管槽侧壁上;

步骤4:沿埋管槽的长度方向,在上螺纹杆上放置4-6根钢条,然后将填充结构放置到撑槽结构上方,该填充结构两侧由抵紧板支撑,填充结构的底部由钢条支撑。

进一步,其填充结构的生产装置包括托台、门型架、加压机构、挤压辊轮和传动机构,托台上部设置有配合支撑模具放置的模具槽,支撑模具上部与模具槽的槽口处齐平;托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门型架罩于托台上,门型架的下部内侧分别连接有抵紧滑轮,门型架通过抵紧滑轮抵紧滑槽并沿该滑槽移动;门型架左右两侧的臂上设置有竖向的腰型孔,挤压辊轮水平的设置于门型架的内侧且其两端穿入到腰型孔内以对其挤压辊轮限位;传动机构包括传动座和传动螺杆,传动座连接在门型架的下部外侧,传动螺杆水平布置并与传动座螺纹配合,传动螺杆通过传动座带动门型架沿模具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加压机构设置在挤压辊轮上方,加压机构包括压轮架、压紧轮、压紧螺杆和旋转手柄,两个压紧轮分别布置在压轮架的两侧,压紧螺杆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到压轮架中部,压紧螺杆的上部竖向穿过门型架并连接旋转手柄,压紧螺杆与门型架螺纹配合并通过压轮架和压紧轮将挤压辊轮推向填充结构使填充层夯实。

进一步,压紧螺杆上连接有螺杆电机,螺杆电机的壳体连接在门型架的顶部。

进一步,其填充结构的生产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碎石与沥青进行加热环境中搅拌混合呈填充料备用,碎石的平均粒度为5-8mm;加热环境的环境温度为150-200℃;

步骤2:将由废塑料制成的硬质支撑模具放入到模具槽中,然后将在支撑模具的填充槽中均匀喷涂3-5mm后的沥青涂层备用;

步骤3:将填充料均匀铺洒到填充槽中,使填充料的高度高出填充槽槽口2-3cm;将挤压辊轮压紧到填充料上,然后转动传动螺杆,使门型架沿托台往复移动以压实填充料;

步骤4:填充料被压平至填充槽槽口处时,再次铺洒填充料使填充料的高度高于填充槽槽口1cm,然后,再次转动传动螺杆并利用挤压辊轮压实填充料;

步骤5:重复步骤4多次,使填充料被压实形成填充层且使填充层的密度大于路面密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装置中,通过填充结构,将路面上所开设的埋管槽进行填补,并且利用撑槽结构的设计,使得埋管槽两侧侧壁上能够得到支撑,对埋管槽两侧侧壁中的应力进行外力干预,从而减小车辆行驶时埋管槽两侧向槽内挤压,造成路面变形的问题,保证开槽后路面的使用寿命;

2、装置中利用保护罩保护管道体,能够提高管道体的使用寿命,此外,保护罩的u型部能够通过抵紧板支撑支撑模具,从而能够使得填充结构能够获得竖向的支撑力,从而提高本组件的使用寿命,能够对重量较大的车辆进行支撑;

3、设计中,能够对路面上的埋管槽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同时能够不影响车辆的通行,此外,该结构中的组件由于采用放置是布置,从而使得该结构能够被拆卸,从而使得管道能够被回收,特别适用于临时管道布设的场景中;

4、由于填充结构具有填充槽,能够在填充中中,填入与路面结构相同的物质,比如沥青,从而使得路面的整体性和防滑性,都能获得提高,该填充结构采用统一工厂定制的方式,具有安装迅速,使用方便的特点;利用特点的装置,能够将填充结构进行批量定制,实现标准化的工业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埋管组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填充结构的生产结构图;

图3为填充结构的侧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1-支撑模具,2-钢条,3-旋转套管,4-填充层,5-网格支撑层,6-路面,7-锥头,8-埋管槽,9-管道体,10-u型部,11-保护罩,12-螺纹杆,13-抵紧板,14-门型架,15-压轮架,16-挤压辊轮,17-腰型孔,18-传动座,19-传动螺杆,20-抵紧滑轮,21-托台,22-旋转手柄,23-压紧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道路埋管组件,包括填充结构、撑槽结构和保护罩11;在道路上开设埋管槽8并将管道体9置于埋管槽8后,保护罩11用于罩于管道体9上方,撑槽结构位于保护罩11上方并用于抵紧槽体侧壁,填充结构布置于撑槽结构上方且其上表面与地面齐平;

填充结构包括支撑模具1和填充层4,支撑模具1内侧设置有朝上开口的填充槽,在填充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支撑支撑模具1一体成型的网格支撑层5,该网格支撑层5呈十字栅网状,在填充槽内设置有填充层4,填充层4的上表面与填充槽的口部齐平;

撑槽结构包括抵紧板13、螺纹杆12和旋转套管3,两个长条形的抵紧板13并列的布置,在两个抵紧板13的背侧分别设置有螺纹杆12,旋转套管3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螺纹杆12连接到两个抵紧板13上;旋转套管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螺纹杆12螺纹配合,两个抵紧板13的螺纹杆12的螺纹方向相反,使旋转套管3转动旋时两个抵紧板13相互靠近或远离;

保护罩11包括门型部和u型部10,门型部内具有用于管道体9容纳的容纳腔,两个u型部10分别连接在门型部的两侧。

在撑槽结构与填充结构之间设置有若干钢条2,钢条2沿埋管槽8的长度方向布置于螺纹杆12上,螺纹杆12通过钢条2支撑于填充结构的底部。

在抵紧板13的正面设置有若干锥头7,各个锥头7与抵紧板13一体成型并用于插入管道槽的侧壁内。

在填充结构的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台阶部,在撑槽结构的两个下部抵紧板13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台阶部;第一台阶部抵于抵紧板13的上部边缘,第二台阶部抵于保护罩11两侧的u型部10上;u型部10的一条臂与门型架14连接、另一条臂配合支撑对应的第二台阶部。

螺纹杆12分为上螺纹杆12和下螺纹杆12,相邻的上螺纹杆12和下螺纹杆12错位布置,相邻上螺纹杆12之间具有足够宽度的间隙以使扳手能够穿过间隙将下螺纹杆12上的旋转套管3旋紧或旋松;填补层采用碎石与沥青混合混合填充而成。

实施例2

实施例1中的埋管组件的埋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路面上规划开槽路径,以5-8m为长度将开槽路径分段,按照路面上的分段顺序先后在路面上开设埋管槽8;埋管槽8的深度为预埋管道体9直径的两倍,深度为预埋管道体9直径的1.5-3倍;

步骤2:将管道体9放入到埋管槽8中,将保护罩11罩于管道体9的上方,然后调节旋转套管3,将两个抵紧板13之间的距离拉近,将撑槽结构放入到埋管槽8中;

步骤3:在埋管槽8的两侧侧壁上画线,画线位置与地面的距离为4-6cm;将抵紧板13的上部对其画线处,然后旋转旋转套管3,使两个抵紧板13相互远离并抵紧到埋管槽8侧壁上;

步骤4:沿埋管槽8的长度方向,在上螺纹杆12上放置4-6根钢条2,然后将填充结构放置到撑槽结构上方,该填充结构两侧由抵紧板13支撑,填充结构的底部由钢条2支撑。

实施例3

实施例1中的填充结构的生产装置:包括托台21、门型架14、加压机构、挤压辊轮16和传动机构,托台21上部设置有配合支撑模具1放置的模具槽,支撑模具1上部与模具槽的槽口处齐平;托台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门型架14罩于托台21上,门型架14的下部内侧分别连接有抵紧滑轮20,门型架14通过抵紧滑轮20抵紧滑槽并沿该滑槽移动;门型架14左右两侧的臂上设置有竖向的腰型孔17,挤压辊轮16水平的设置于门型架14的内侧且其两端穿入到腰型孔17内以对其挤压辊轮16限位;传动机构包括传动座18和传动螺杆19,传动座18连接在门型架14的下部外侧,传动螺杆19水平布置并与传动座18螺纹配合,传动螺杆19通过传动座18带动门型架14沿模具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加压机构设置在挤压辊轮16上方,加压机构包括压轮架15、压紧轮23、压紧螺杆和旋转手柄22,两个压紧轮23分别布置在压轮架15的两侧,压紧螺杆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到压轮架15中部,压紧螺杆的上部竖向穿过门型架14并连接旋转手柄22,压紧螺杆与门型架14螺纹配合并通过压轮架15和压紧轮23将挤压辊轮16推向填充结构使填充层4夯实。

压紧螺杆上连接有螺杆电机,螺杆电机的壳体连接在门型架14的顶部。螺杆电机可与位于模具槽两端的接触开关连接,当门型架14接触后,螺杆电机旋转设定距离,从而使得填充层4被压紧一次。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填充结构的基础上,生产制作该填充结构的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碎石与沥青进行加热环境中搅拌混合呈填充料备用,碎石的平均粒度为5-8mm;加热环境的环境温度为150-200℃;

步骤2:将由废塑料制成的硬质支撑模具1放入到模具槽中,然后将在支撑模具1的填充槽中均匀喷涂3-5mm后的沥青涂层备用;

步骤3:将填充料均匀铺洒到填充槽中,使填充料的高度高出填充槽槽口2-3cm;将挤压辊轮16压紧到填充料上,然后转动传动螺杆19,使门型架14沿托台21往复移动以压实填充料;

步骤4:填充料被压平至填充槽槽口处时,再次铺洒填充料使填充料的高度高于填充槽槽口1cm,然后,再次转动传动螺杆19并利用挤压辊轮16压实填充料;

步骤5:重复步骤4多次,使填充料被压实形成填充层4且使填充层4的密度大于路面密度。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