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动真空球阀。
背景技术:
球阀,启闭件为球体,由阀杆带动,并绕球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亦可用于流体的调节与控制。在我国,球阀被广泛的应用在石油炼制、长输管线、化工、造纸、制药、水利、电力、市政、钢铁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具有旋转90度的动作,旋塞体为球体,有圆形通孔或通道通过其轴线。
目前的球阀由于不具有锁紧机构,在使用中往往出现阀门被误操作,导致阀门关闭或打开,或导致阀门的流量被调大或调小,存在来自水、燃气等介质泄露的安全隐患或给用户端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球阀设计锁紧机构,对阀门进行控制,以防止阀门被随意启闭。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手动真空球阀,能够实现对球阀的锁定,避免误操作导致阀门的随意启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手动真空球阀,包括阀体、球体、阀杆、阀杆套、控制件和限位机构;
所述球体设置在阀体内,所述球体的上端设有阀杆,且阀杆向上穿出阀体和阀体顶部设置的阀杆套;所述阀杆的顶端设有用于控制阀杆转动的控制件,所述阀杆套上设有用于限制球体转动角度的限位机构。
进一步,所述控制件包括盖帽和手柄,所述盖帽可拆卸的设置在阀杆的顶端,所述手柄固定在盖帽上。
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块、螺杆;
所述滑块沿阀杆套的外侧壁水平滑动设置,所述盖帽的下端边缘设有正对滑块的缺口,所述滑块的顶端向上延伸至缺口内;所述滑块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中心轴与阀杆套的中心轴相互垂直,螺纹孔内螺接有螺杆,滑块通过螺杆固定。
进一步,所述滑块内设有沿滑块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2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杆,2个连接杆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部垂直固定有压杆,连接杆的下部垂直固定有推杆,所述滑块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供推杆和压杆穿出的通孔;所述压杆的端部固定有挤压板,且挤压板位于缺口内并挤压在缺口的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阀杆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弧状的滑槽,所述滑块上固定有卡块,卡块卡在滑槽内并能够在滑槽内滑动。
进一步,所述阀杆的端部设有连接头,所述盖帽与连接头连接。
进一步,所述阀体上设有用于连接管路的法兰盘。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动真空球阀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动真空球阀包括阀体、球体、阀杆、阀杆套、控制件和限位机构,控制件设置在阀杆顶端,用于控制阀杆的转动,阀杆套上设有用于限制球体转动角度的限位机构。通过控制件调整阀杆转动角度,当球体转动至所需位置后,用限位机构固定球体此时的位置即可。该手动真空球阀通过限位机构实现对球阀的锁定,避免误操作导致阀门的随意启闭。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滑块和螺杆;滑块沿阀杆套的外侧壁水平滑动设置,且滑块的顶端向上延伸至盖帽的下端边缘设有的缺口内,滑块上还设有起固定作用的螺杆。转动盖帽使球体转动至需要的角度,同时,由于滑块的顶端伸入盖帽的缺口内,滑块也会随着盖帽的转动而转动;转至需要角度后,拧动螺杆,使螺杆的端部挤压在阀杆套上,以此固定住滑块的位置,又由于滑块的顶端伸入盖帽的缺口内,进而实现对盖帽的固定,即实现了球体的固定。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块内设有沿滑块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2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杆,2个连接杆之间通过弹簧连接;连接杆的上部垂直固定有压杆,连接杆的下部垂直固定有推杆,且压杆和推杆均穿出滑块的侧壁,压杆的端部还固定有挤压板,挤压板位于缺口内。由于弹簧的存在,2个连接杆被弹簧弹开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压杆和推杆也被推至滑块之外,连接在压杆端部的挤压板则分别挤压在缺口处的侧壁上,2个挤压板挤压在盖帽的缺口处,进一步固定盖帽的位置,使盖帽不会发生左右偏移。当需要调整球体转动角度时,手指分别捏住2个推杆,使推杆被推进滑块内部的容纳腔,同时,压杆也被推进滑块内部的容纳腔,挤压板也被带动离开缺口处的侧壁,不再对盖帽产生挤压力。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手动真空球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手动真空球阀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控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阀杆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限位机构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阀体;2-法兰盘;3-球体;4-阀杆;5-阀杆套;6-控制件;7-限位机构;8-盖帽;9-手柄;10-缺口;11-连接头;12-滑槽;13-滑块;14-卡块;15-螺杆;16-容纳腔;17-通孔;18-连接杆;19-推杆;20-压杆;21-挤压板;2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手动真空球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手动真空球阀的内部结构图。
一种手动真空球阀,包括阀体1、球体3、阀杆4、阀杆套5、控制件6和限位机构7;
所述球体3设置在阀体1内,所述球体3的上端设有阀杆4,且阀杆4向上穿出阀体1和阀体1顶部设置的阀杆套5;所述阀杆4的顶端设有用于控制阀杆4转动的控制件6,所述阀杆套5上设有用于限制球体3转动角度的限位机构7。
本实施例所述的手动真空球阀的工作原理:
手动真空球阀包括阀体1、球体3、阀杆4、阀杆套5、控制件6和限位机构7,控制件6设置在阀杆4顶端,用于控制阀杆4的转动,阀杆套5上设有用于限制球体3转动角度的限位机构7。通过控制件5调整阀杆4转动角度,当球体3转动至所需位置后,用限位机构7固定球体此时的位置即可。该手动真空球阀通过限位机构实现对球阀的锁定,避免误操作导致阀门的随意启闭。
实施例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控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阀杆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限位机构的侧视图。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件6包括盖帽8和手柄9,所述盖帽8可拆卸的设置在阀杆4的顶端,所述手柄9固定在盖帽8上。
示例性的,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块13、螺杆15;
所述滑块13沿阀杆套5的外侧壁水平滑动设置,所述盖帽8的下端边缘设有正对滑块13的缺口10,所述滑块13的顶端向上延伸至缺口10内;所述滑块13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中心轴与阀杆套5的中心轴相互垂直,螺纹孔内螺接有螺杆15,滑块13通过螺杆15固定。
具体的,所述滑块13内设有沿滑块13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纳腔16,容纳腔16内设有2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杆18,2个连接杆18之间通过弹簧22连接;所述连接杆18的上部垂直固定有压杆20,连接杆18的下部垂直固定有推杆19,所述滑块13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供推杆19和压杆20穿出的通孔17;所述压杆20的端部固定有挤压板21,且挤压板21位于缺口10内并挤压在缺口10的侧壁上。
连接杆18、推杆19和压杆20为一体成型结构。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所述阀杆套5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弧状的滑槽12,所述滑块13上固定有卡块14,卡块14卡在滑槽12内并能够在滑槽12内滑动。
滑槽12为近1/4圆弧状,使得球体最大能够转动90度。
示例性的,所述阀杆4的端部设有连接头11,所述盖帽8与连接头11连接。
示例性的,所述阀体1上设有用于连接管路的法兰盘2。
本实施例所述的手动真空球阀的工作原理:
限位机构7包括滑块13和螺杆15;滑块13沿阀杆套5的外侧壁水平滑动设置,且滑块13的顶端向上延伸至盖帽8的下端边缘设有的缺口10内,滑块13上还设有起固定作用的螺杆15。转动盖帽8使球体3转动至需要的角度,同时,由于滑块13的顶端伸入盖帽8的缺口10内,滑块13也会随着盖帽8的转动而转动;转至需要角度后,拧动螺杆15,使螺杆15的端部挤压在阀杆套5上,以此固定住滑块的位置,又由于滑块的顶端伸入盖帽的缺口10内,进而实现对盖帽8的固定,即实现了球体的固定。
滑块13内设有沿滑块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纳腔16,容纳腔16内设有2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杆18,2个连接杆18之间通过弹簧22连接;连接杆18的上部垂直固定有压杆20,连接杆18的下部垂直固定有推杆19,且压杆20和推杆19均穿出滑块13的侧壁,压杆20的端部还固定有挤压板21,挤压板21位于缺口10内。由于弹簧22的存在,2个连接杆18被弹簧22弹开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压杆20和推杆19也被推至滑块13之外,连接在压杆20端部的挤压板21则分别挤压在缺口处的侧壁上,2个挤压板21挤压在盖帽的缺口10处,进一步固定盖帽8的位置,使盖帽8不会发生左右偏移。当需要调整球体转动角度时,手指分别捏住2个推杆19,使推杆19被推进滑块13内部的容纳腔16,同时,压杆20也被推进滑块内部的容纳腔16,挤压板21也被带动离开缺口处的侧壁,不再对盖帽产生挤压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