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件间定位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1204发布日期:2020-10-09 18:0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元件间定位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元件间定位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的带有立体定位凸台(100)的部件ⅰ(a)和带孔(200)的部件ⅱ(b)固定时,为了顺利和方便的将立体定位凸台(100)与孔(200)装配起来,部件ⅱ(b)的孔(200)的直径将大于部件ⅰ(a)的定位凸台(100)的直径,由于这样的预设装配公差的存在,使部件ⅰ(a)的定位凸台(100)插入到大于其直径部件ⅱ(b)的孔(200)中,定位凸台(100)与孔(200)不能够完全接触,导致定位凸台(100)与孔(200)的配合存在间隙(g),这样孔(200)与定位凸台(100)的装配不能够产生即时有效的限位作用;同时,由于不能完全固定(各个方向上),部件振动时会发生相对位移和碰撞,发生异音。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使带凸台的零件与带孔的零件间消除孔与凸台的间隙,能够实现两个零件间即时有效且更为牢固的限位。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元件间定位构造,包括:

第一元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规定距离上并排设置一对突部;

第二元件,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并排设置一对孔部;

通过一对突部分别嵌入到一对孔部中,在包含第一方向的平面内,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在第一方向以及与第一方向直交的第二方向上实现了定位;

一对突部在第一方向上可以弹性变形,孔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规定距离上与突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相同或者偏小,而且从间隔规定距离的位置朝向第一方向外侧是逐渐变小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元件的一对突部嵌入到第二元件的一对孔部后,

第一种情况,突部与孔部的接触位置之间的间距刚好等于一对突部的规定距离(孔部在上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规定距离上与突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相同),此时突部不发生形变实现限位;

第二种情况,突部与孔部的接触位置之间的间距小于一对突部的规定距离,且孔部在上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规定距离上小于突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此时突部在孔部的作用下迫使其发生形变产生回复弹性力,突部的弹性恢复力方向刚好朝向孔部变窄方向,进而实现一对突部各个方向上的完全固定,实现了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的一个带有预紧力(突部形变产生的恢复弹性力)的限位关系;上述两种情况均能够实现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之间的限位固定(第一方向的平面内实现第一方向以及与第一方向直交的第二方向上的定位)。

另外,第一方向为一对突部的中心轴线任意两点连线方向。

目的在于,明确第一方向为经过一对突部的中心轴线的线性方向,因此作用在一对突部的力会最终形成在确定了的第一方向这一条线上实现力学平衡,使一对突部的受力上很容易实现相互对称平衡,进而保证第一元件的受力稳定性。

进一步的,突部前端面为球面或者锥面,此结构在突部嵌入到孔部的起始动作时可提供有效的装配导向,可保证顺利完成嵌入动作。

进一步的,孔部为楔形孔,作为优选结构之一,其孔形状具备宽度逐渐收窄的特性,这样对于突部与孔部装配位置的适配形状的选择将非常宽泛,只要能够顺利嵌入最宽部分,且直径大于最窄部分均可装配在孔部内,利于突部形状的选择。

进一步的,突部为柱状凸起,作为优选结构之一,突部为柱状为便于嵌入装配的结构,并且与楔形的孔部配合能够保证装配为孔部夹持突部使装配结构更为稳定。

更进一步的,突部与孔部嵌合处表面为弧面;突部与孔部嵌合位置为突部的弧面部分的切点位置;作为优选结构,突部确定了弧面部分的切点位置为受力位置,结合孔部的楔形这样每一个突部形成2个切点受力,便于实现切应力互等,实现力的平衡。

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元件间定位构造,能够切实地实现两个零件间(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更为牢固的限位,并且能够消除孔(孔部)与凸台(突部)的间隙,实现紧配合,由此防止部件振动时会发生相对位移和碰撞,消除异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时的装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元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元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装配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a-a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装配后突部发生形变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突部形变时与孔部配合位置受力示意图。

图中:

a、部件ⅰ

b、部件ⅱ

1、第一元件;11、突部;12、底部基板;111、突部前端面;

2、第二元件;21、孔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2和图5所示,一种元件间定位构造,第一元件1和第二元件2为上下扣合部件,在突部11与孔部21插入到位后实现限位;

第一元件1,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规定距离l上并排设置一对突部11;

第二元件2,在上述第一方向上并排设置一对孔部21;

通过一对突部11分别嵌入到上述一对孔部21中,在包含第一方向的平面内,上述第一元件1和第二元件2在第一方向以及与第一方向直交的第二方向上实现了定位;

其中,第一方向选择一对突部11的中心轴线任意两点连线方向,那么同时确定了第二方向,参见图6以第一元件1的一对突部11所固定的底部基板12为参照,选择第一方向为一对突部11中心轴线同一高度两点连线时,那么第一方向为与底部基板12平行的线性方向,则第二方向所表示的为图5中主视角度的上下方向以及图6中主视角度的上下方向;

上述规定距离l为此规定距离l为一对突部预设的固定位置之间的间距,突部预设的固定位置设置在一对突部在第一方向(如图3中x轴方向)上的中心轴线的两侧部分;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一对突部11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可以弹性变形,孔部21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宽度d,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间隔规定距离l上与突部11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宽度h相同或者偏小,而且从间隔规定距离l的位置朝向第一方向(x轴方向)外侧是逐渐变小的,孔部21优选为楔形孔,在明确了第一方向(x轴方向)后,孔部21的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宽度d的变化为向外侧逐渐变小,即如图4中孔部21的宽度d2至d1的变化;

在第一元件1的一对突部11嵌入到第二元件2的一对孔部21后,出现两种限位情况,

第一种情况(x轴和y轴的方向关系参见附图图5),如图6所示,突部11与孔部21的接触位置之间的间距刚好等于一对突部11的规定距离l(突部预设的固定位置之间的间距),此时突部11与孔部21的接触位置与突部11预设的固定位置重合,孔部21位于上述接触位置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宽度等于突部11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宽度(d=h),突部11不发生形变实现限位;

第二种情况(x轴和y轴的方向关系参见附图图5),如图7所示,突部11与孔部21的接触位置(接触位置所指:突部11插入孔部21起始时至装配结束后的接触位置)之间的间距小于一对突部11的规定距离l(突部11预设的固定位置之间距),此时突部11与孔部21的接触位置与突部11预设的固定位置不重合,孔部21位于上述接触位置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突部11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宽度(d<h),突部11在插入孔部21的过程中在孔部21形状的限制作用下迫使其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发生向内的形变产生弹性恢复力f1,突部11的弹性恢复力f1方向刚好朝向孔部21变窄方向,进而实现突部11带有预紧弹性恢复力地限位于孔部21内。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突部前端面111为球面或者锥面,此结构在突部11嵌入到孔部21的起始动作时,突部前端面111与孔部21内表面滑动过程中可提供有效的装配导向,可保证顺利完成嵌入动作。

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所述,突部11为柱状凸起,突部11与孔部21嵌合处表面为弧面,此为优选结构,在孔部21是楔形孔的情况下,那么此弧面位置可保证突部11与孔部21嵌合位置为突部11的弧面部分的切点位置;切点位置作为配合受力点,利于实现一对突部11的受力平衡,以保证装配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如图5、图7和图8所示,突部11直接采用圆柱,孔部21直接采用梯形孔(等腰梯形孔),突部11的中心轴线与孔部21的中心轴线相交,此时突部11在形变限位的状态下,那么迫使其形变的点为梯形孔的两个斜边与突部11两侧弧面的切点,此时产生两个向梯形孔中心轴线方向聚合的以梯形孔中心轴线为对称中心的压力f0,压力f0最终形成迫使突部11形变的合力f0为沿着梯形孔中心轴线方向,一对突部11所受到的迫使其形变的合力f0为在一条直线上均方向向内的两个相向的力,同时由于受力突部11会产生与合力f0相反的弹性恢复力f1,突部11的弹性恢复力f1则为合力f0的反作用力,即一对突部11的弹性恢复力f1为在同一条直线上方向向外且方向相反的力,且弹性恢复力f1方向刚好在梯形孔中心轴线上,弹性恢复力f1的作用方向是向孔部21收窄的部分,突部11向这个方向(向孔部21逐渐收窄的方向)的运动促使突部11与孔部21配合越来越紧,进而实现突部11与孔部21具有弹性力预紧的限位装配关系,又由于孔部21与突部11挤压的合力f0与突部产生的弹性恢复力f1为在同一条直线(梯形孔中心轴线)上实现力的平衡,此时预紧效果最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