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1945发布日期:2020-10-20 11:5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变速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耕耘机、小型收割机等农用机械作为一种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和降低作业成本的机械设备,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耕耘机和小型收割机等机械装置,通过发动机曲轴将动力输出,发动机曲轴输出的动力经由变速箱动力输入轴进行传递、转换,产生与不同挡位相适应的转速,再由变速箱动力输出轴将动力传递至工作装置或者行走机构,以实现相应的作业或者行走动作。

现有技术中的四驱耕耘机,通常会具有空挡、两个以上的前进挡和一个倒退挡,其耕作时相比传统两驱耕耘机能实现一根动力输出轴进行耕作,另一根动力输出轴进行行走的效果。但现有的四驱耕耘机的箱体结构复杂,变速箱体偏大,偏重,制造成本也较高。且现有四驱耕耘机由于变速箱体的限制,导致整机重量加大,重心偏高,作业时负荷加重、难以深耕、不易操纵且转场时费力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加重了劳动强度,减短了整机的使用寿命使得作业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动力传递平稳,能够适应多种作业要求,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的变速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轴向方向上整体呈倒v形的箱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的输入轴、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位于所述箱体靠上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分别位于所述箱体两侧靠下的位置;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分别通过齿轮传动相连。

上述结构中,将箱体设置呈倒v形,将输入轴设置在箱体上较高的中部位置,方便输入轴与发动机相连,而将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设置的箱体上较低的两侧位置,方便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与行走系统或耕作系统相连接。而且由于箱体呈倒v形,既能够方便箱体上传动轴的布置,使变速箱的结构紧凑,缩小体积,降低重量,还可以使变速箱的整体重心向下移动,提高耕作的稳定性,使动力传输更加平稳,适应转场等多种作业需要,进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由于设置了两根动力输出轴,耕作时可将转速稍高的动力输出轴用于耕作,而将转速稍低的动力输出轴用于行走,耕作时整机行进较为平稳,且不需要操作者额外的施加驱动力,大幅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轴上可轴向移动地套设有通过花键配合设置的主动齿轮;所述箱体上还安装有换挡操控机构,所述换挡操控机构上具有与所述主动齿轮配合设置的拨叉,使所述主动齿轮能够在所述拨叉的作用下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移动实现换挡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换挡操控机构包括可轴向伸缩地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的换挡轴,所述换挡轴与所述输入轴平行设置,所述拨叉固定安装在所述换挡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换挡操控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的换挡套管,所述换挡轴可移动地穿装在所述换挡套管内;所述换挡套管上具有沿径向设置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钢珠、弹簧和调节螺栓,所述钢珠顶压在所述换挡轴上;所述换挡轴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与挡位对应的环形凹槽,使所述环形凹槽移动到所述钢珠的位置时变速箱处于对应的挡位。

换挡后,钢珠在弹簧的作用下压入环形凹槽内,避免在机器震动或负载增加时导致换挡轴沿轴向窜动,提高运行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为双联齿轮,且双联齿轮上的两个齿轮间隔设置;所述拨叉的卡接在所述主动齿轮的两个齿轮之间。

这样,通过换挡操控机构的拨叉使主动齿轮在输入轴上移动,主动齿轮上的两个齿轮依次与两侧的传动齿轮啮合,就可以实现一挡和二挡传动;而主动齿轮上的两个齿轮之间的间隙与两侧的传动齿轮相对应时,便形成了空挡。这样,利用输入轴便可以实现一挡、空挡和二挡,将此变速箱用于四驱型微耕机上时,一挡因转速低,可传递较大的扭矩,可将一挡用作于耕作挡,二挡因其转速高,不能承受较大的负载,可在在转场时使用,节约转场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中间轴和第二中间轴,所述输入轴、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和所述第一输出轴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组;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二输出轴之间依次设置的第三中间轴和第四中间轴,所述输入轴、第三中间轴、第四中间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组。

这样,输入轴与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之间均设置两根中间轴,能够实现三级变速的动力传输,无论工作在低转速的耕作挡时还是工作在高转速的行走挡时,动力输出都比较平稳,对各零部件和外部执行机构的冲击均比较小,有利于保证动力传动的平顺性。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包括两个沿轴向相互扣合的半箱体,所述半箱体的边缘沿径向向外突出形成有凸缘,两个所述半箱体的凸缘沿周向均布有对应设置的安装孔,两个所述半箱体通过穿过安装孔的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顶部为水平设置的平面,且位于该平面上的所述凸缘上具有多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安装孔。

这样,将箱体的顶部设置成水平平面,能够减小变速箱纵向尺寸,而且通过多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安装孔既可以用于两个半箱体的合箱,又可以用于外接操作机构或安装发动机固定支架。在用于安装发动机固定支架时,还可以降低整机的重心,进一步提高整机的平稳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动力传递平稳,能够适应多种作业要求,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变速箱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换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4所示,一种变速箱,包括在轴向方向上整体呈倒v形的箱体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1上的输入轴2、第一输出轴3和第二输出轴4,所述输入轴2位于所述箱体1靠上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输出轴3和第二输出轴4分别位于所述箱体1两侧靠下的位置;所述输入轴2与所述第一输出轴3和第二输出轴4分别通过齿轮传动相连。

上述结构中,将箱体设置呈倒v形,将输入轴设置在箱体上较高的中部位置,方便输入轴与发动机相连,而将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设置的箱体上较低的两侧位置,方便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与行走系统或耕作系统相连接。而且由于箱体呈倒v形,既能够方便箱体上传动轴的布置,使变速箱的结构紧凑,缩小体积,降低重量,还可以使变速箱的整体重心向下移动,提高耕作的稳定性,使动力传输更加平稳,适应转场等多种作业需要,进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由于设置了两根动力输出轴,耕作时可将转速稍高的动力输出轴用于耕作,而将转速稍低的动力输出轴用于行走,耕作时整机行进较为平稳,且不需要操作者额外的施加驱动力,大幅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实施时,所述输入轴2上可轴向移动地套设有通过花键配合设置的主动齿轮5;所述箱体1上还安装有换挡操控机构6,所述换挡操控机构6上具有与所述主动齿轮5配合设置的拨叉61,使所述主动齿轮5能够在所述拨叉61的作用下沿所述输入轴2的轴向移动实现换挡操作。

实施时,所述换挡操控机构6包括可轴向伸缩地安装在所述箱体1上的换挡轴62,所述换挡轴62与所述输入轴2平行设置,所述拨叉61固定安装在所述换挡轴62上。

实施时,所述换挡操控机构6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箱体1上的换挡套管63,所述换挡轴62可移动地穿装在所述换挡套管63内;所述换挡套管63上具有沿径向设置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钢珠、弹簧和调节螺栓(图中未示出),所述钢珠顶压在所述换挡轴62上;所述换挡轴62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与挡位对应的环形凹槽,使所述环形凹槽移动到所述钢珠的位置时变速箱处于对应的挡位。

换挡后,钢珠在弹簧的作用下压入环形凹槽内,避免在机器震动或负载增加时导致换挡轴沿轴向窜动,提高运行的稳定性。

实施时,所述主动齿轮5为双联齿轮,且双联齿轮上的两个齿轮间隔设置;所述拨叉61的卡接在所述主动齿轮5的两个齿轮之间。

这样,通过换挡操控机构的拨叉使主动齿轮在输入轴上移动,主动齿轮上的两个齿轮依次与两侧的传动齿轮啮合,就可以实现一挡和二挡传动;而主动齿轮上的两个齿轮之间的间隙与两侧的传动齿轮相对应时,便形成了空挡。这样,利用输入轴便可以实现一挡、空挡和二挡,将此变速箱用于四驱型微耕机上时,一挡因转速低,可传递较大的扭矩,可将一挡用作于耕作挡,二挡因其转速高,不能承受较大的负载,可在在转场时使用,节约转场时间。

实施时,所述输入轴2与所述第一输出轴3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中间轴7和第二中间轴8,所述输入轴2、第一中间轴7、第二中间轴8和所述第一输出轴3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组;所述输入轴2与所述第二输出轴4之间依次设置的第三中间轴9和第四中间轴10,所述输入轴2、第三中间轴9、第四中间轴10和所述第二输出轴4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组。

这样,输入轴与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之间均设置两根中间轴,能够实现三级变速的动力传输,无论工作在低转速的耕作挡时还是工作在高转速的行走挡时,动力输出都比较平稳,对各零部件和外部执行机构的冲击均比较小,有利于保证动力传动的平顺性。

实施时,所述箱体1包括两个沿轴向相互扣合的半箱体,所述半箱体的边缘沿径向向外突出形成有凸缘,两个所述半箱体的凸缘沿周向均布有对应设置的安装孔,两个所述半箱体通过穿过安装孔的螺栓固定连接。

实施时,所述箱体1的顶部为水平设置的平面,且位于该平面上的所述凸缘上具有多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安装孔。

这样,将箱体的顶部设置成水平平面,能够减小变速箱纵向尺寸,而且通过多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安装孔既可以用于两个半箱体的合箱,又可以用于外接操作机构或安装发动机固定支架。在用于安装发动机固定支架时,还可以降低整机的重心,进一步提高整机的平稳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换挡轴62上具有与四个挡位对应的环形凹槽,依次为62a、62b、62c和62d;所述主动齿轮5上的双联齿轮分别为齿轮5a和齿轮5b;所述第一中间轴7中间轴上具有能够与所述齿轮5b相啮合的齿轮7a;所述第三中间轴9上具有能够与所述齿轮5b相啮合的齿轮9a,和能够与所述齿轮5a相啮合的齿轮9b。

工作时,通过拉动换挡轴62带动拨叉61使主动齿轮5沿输入轴2移动,当钢珠压入环形凹槽62a内时,齿轮5a和齿轮5b与齿轮7a、齿轮9a和齿轮9b均不啮合,形成双空挡位。当钢珠压入环形凹槽62b内时,齿轮5b与齿轮9a相啮合,动力经第二输出轴4传出,形成行走挡。当钢珠压入环形凹槽62c内时,齿轮5b同时与齿轮7a和齿轮9a,动力经第一输出轴3和第二输出轴4传出,形成快挡。当钢珠压入环形凹槽62d内时,齿轮5b与齿轮7a相啮合,齿轮5a与齿轮9b相啮合,动力经第一输出轴3和第二输出轴4传出,形成慢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