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式可拆的铜闸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7541发布日期:2020-10-13 07:5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式可拆的铜闸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闸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锁式可拆的铜闸阀。



背景技术:

闸阀,是一个启闭件闸板,闸板的运动方向与流体方向相垂直,闸阀只能作全开和全关,不能作调节和节流;

铜闸阀,采用上装式结构,在高压或大口径条件下减少了阀体自身的连接螺栓,增强了阀门的可靠性且能克服系统自重对阀门正常工作的影响;

铜闸阀,广泛应用于煤化工、石油化工、橡胶、造纸、制药等管道中作介质的分流合流或流向切换装置;

而为防止转动部件的意外触碰而损坏阀件,一般会采用带锁可卸的铜闸,但是现有技术新型的该阀体进行安装使用时的密闭效果不佳,并且进行操作关闭时的紧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锁式可拆的铜闸阀,以解决该阀体进行安装使用时的密闭效果不佳,并且进行操作关闭时的紧密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采用压紧卡固的方式连接以提高安装使用时密闭的有益效果,并且加设弹性加密部件以提高进行操作关闭时紧密的有益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锁式可拆的铜闸阀,包括阀体、连接装置、密封组件、驱动组件和压紧装置,所述阀体左右两端分别与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阀体顶端中部与密封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同时贯穿阀体顶端中部和密封组件顶底两端中部,并且阀体均与驱动组件活动连接,所述密封组件与驱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阀体内壁底端中部设置有压紧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环形接头、外压垫圈、内压垫圈、连杆和锥头,所述环形接头内壁内外两部分别与内压垫圈和外压垫圈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外表面内侧设置有锥头,所述连杆外表面中部与外压垫圈活动连接,所述锥头外表面与内压垫圈外侧活动连接,所述连杆外表面与环形接头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环形接头内壁外侧设置有螺纹条且其与连杆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阀体左右两端分别与环形接头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装置包括槽口、泡棉层、防腐层和橡胶层,所述槽口内壁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泡棉层、防腐层和橡胶层,并且泡棉层、防腐层和橡胶层之间均通过强力胶粘接,所述泡棉层和防腐层均与槽口内壁紧贴,所述槽口内壁上部与橡胶层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所述阀体内壁底端中部设置有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上卡座、机械密封、石棉层、o型密封圈、轴承、凸环、下卡座、压紧圈和置入口,所述上卡座内壁上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机械密封、石棉层、o型密封圈和轴承,并且机械密封、石棉层、o型密封圈和轴承之间相互贴紧,所述上卡座分别与机械密封和轴承固定连接,所述上卡座底端外围与凸环焊接,所述凸环外表面中部与下卡座内壁螺纹连接,所述上卡座底端外围与下卡座顶端外围之间设置有压紧圈,并且压紧圈设置于凸环外侧,所述下卡座顶端中段设置有置入口,所述阀体顶端中部与下卡座焊接,所述驱动组件同时贯穿机械密封、石棉层、o型密封圈和轴承顶底两端中部,并且机械密封和轴承均与驱动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板、卡槽、转动杆、阀杆、螺纹杆、闸板、压条和手轮,所述连接板顶端中部设置有卡槽,所述转动杆底端中部与卡槽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顶端与手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底端中部与阀杆固定插接,所述阀杆底端与螺纹杆焊接,所述螺纹杆贯穿闸板顶端中部,并且闸板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闸板左右两端上部分别与压条固定连接,所述阀杆同时贯穿机械密封、石棉层、o型密封圈和轴承顶底两端中部,并且机械密封和轴承均与阀杆固定连接,所述压条分别与置入口内壁左右两端活动连接,所述闸板贯穿阀体顶端中部,并且阀体与闸板活动连接,所述闸板底端与橡胶层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压垫圈外侧与锥头外表面相互嵌合。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内壁底端设置有磁块。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左右两端设置有凸槽,转动杆左右两端设置有凸块,并且凸槽内壁与凸块外表面下部相互嵌合。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密封的型号为50sv30m-5.34。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该阀体进行安装使用时的密闭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在阀体左右两端设置连接装置,经过连杆与锥头置入到环形接头内壁当中,在此过程当中,经过连杆在外压垫圈处接触并进行初步压紧密闭,将锥头持续置入到内压垫圈外侧处,再转动连杆在环形接头内壁外侧的螺纹口处螺纹转动,直至将锥头在内压垫圈外侧压紧即可,达到了通过采用压紧卡固的方式连接以提高安装使用时密闭的有益效果。

2)、为解决进行操作关闭时的紧密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在阀体内壁底端设置压紧装置,经过闸板下压至橡胶层顶端处,通过泡棉层与橡胶层的弹性压紧效果提高接触的密闭性在槽口内壁处压缩,而防腐层为泡棉层与橡胶层提供保护效果,提高使用寿命,达到了加设弹性加密部件以提高进行操作关闭时紧密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局部结构a示意图;

图中:阀体-1、连接装置-2、密封组件-3、驱动组件-4、压紧装置-5、环形接头-21、外压垫圈-22、内压垫圈-23、连杆-24和锥头-25上卡座-31、机械密封-32、石棉层-33、o型密封圈-34、轴承-35、凸环-36、下卡座-37、压紧圈-38、置入口-39、连接板-41、卡槽-42、转动杆-43、阀杆-44、螺纹杆-45、闸板-46、压条-47、手轮-48、槽口-51、泡棉层-52、防腐层-53、橡胶层-54。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式可拆的铜闸阀:包括阀体1、连接装置2、密封组件3、驱动组件4和压紧装置5,阀体1左右两端分别与连接装置2固定连接,阀体1顶端中部与密封组件3固定连接,驱动组件4同时贯穿阀体1顶端中部和密封组件3顶底两端中部,并且阀体1均与驱动组件4活动连接,密封组件3与驱动组件4固定连接,阀体1内壁底端中部设置有压紧装置5,连接装置2包括环形接头21、外压垫圈22、内压垫圈23、连杆24和锥头25,环形接头21内壁内外两部分别与内压垫圈23和外压垫圈22固定连接,连杆24外表面内侧设置有锥头25,连杆24外表面中部与外压垫圈22活动连接,锥头25外表面与内压垫圈23外侧活动连接,连杆24外表面与环形接头21内壁活动连接,环形接头21内壁外侧设置有螺纹条且其与连杆24外表面螺纹连接,阀体1左右两端分别与环形接头21焊接。

其中,所述压紧装置5包括槽口51、泡棉层52、防腐层53和橡胶层54,所述槽口51内壁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泡棉层52、防腐层53和橡胶层54,并且泡棉层52、防腐层53和橡胶层54之间均通过强力胶粘接,所述泡棉层52和防腐层53均与槽口51内壁紧贴,所述槽口51内壁上部与橡胶层54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所述阀体1内壁底端中部设置有槽口51,根据上述加设弹性加密部件以提高进行操作关闭时紧密的有益效果。

其中,所述密封组件3包括上卡座31、机械密封32、石棉层33、o型密封圈34、轴承35、凸环36、下卡座37、压紧圈38和置入口39,所述上卡座31内壁上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机械密封32、石棉层33、o型密封圈34和轴承35,并且机械密封32、石棉层33、o型密封圈34和轴承35之间相互贴紧,所述上卡座31分别与机械密封32和轴承35固定连接,所述上卡座31底端外围与凸环36焊接,所述凸环36外表面中部与下卡座37内壁螺纹连接,所述上卡座31底端外围与下卡座37顶端外围之间设置有压紧圈38,并且压紧圈38设置于凸环36外侧,所述下卡座37顶端中段设置有置入口39,所述阀体1顶端中部与下卡座37焊接,所述驱动组件4同时贯穿机械密封32、石棉层33、o型密封圈34和轴承35顶底两端中部,并且机械密封32和轴承35均与驱动组件4固定连接,根据上述采用多重密闭部件相结合,以提高密封效果。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连接板41、卡槽42、转动杆43、阀杆44、螺纹杆45、闸板46、压条47和手轮48,所述连接板41顶端中部设置有卡槽42,所述转动杆43底端中部与卡槽42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43顶端与手轮48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41底端中部与阀杆44固定插接,所述阀杆44底端与螺纹杆45焊接,所述螺纹杆45贯穿闸板46顶端中部,并且闸板46与螺纹杆45螺纹连接,所述闸板46左右两端上部分别与压条47固定连接,所述阀杆44同时贯穿机械密封32、石棉层33、o型密封圈34和轴承35顶底两端中部,并且机械密封32和轴承35均与阀杆44固定连接,所述压条47分别与置入口39内壁左右两端活动连接,所述闸板46贯穿阀体1顶端中部,并且阀体1与闸板46活动连接,所述闸板46底端与橡胶层54活动连接,采用锁式可拆部件操作,以提高防损。

其中,所述内压垫圈23外侧与锥头25外表面相互嵌合,根据上述提高内压垫圈23外侧与锥头25外表面之间的契合度,以加大压紧密闭效果。

其中,所述卡槽42内壁底端设置有磁块,根据上述加设吸附部件,以提高稳定便于转动。

其中,所述卡槽42左右两端设置有凸槽,转动杆43左右两端设置有凸块,并且凸槽内壁与凸块外表面下部相互嵌合,根据上述提高凸槽内壁与凸块外表面下部之间的契合度,减小晃动。

其中,所述机械密封32的型号为50sv30m-5.34,密闭性强,使用寿命长。

工作原理:首先,将该锁式可拆的铜闸阀取出并放置在需要进行安装的位置处;

然后,通过在阀体1左右两端设置的连接装置2,经过连杆24与锥头25置入到环形接头21内壁当中,在此过程当中,经过连杆24在外压垫圈22处接触并进行初步压紧密闭,将锥头25持续置入到内压垫圈23外侧处,再转动连杆24在环形接头21内壁外侧的螺纹口处螺纹转动,直至将锥头25在内压垫圈23外侧压紧即可,达到了通过采用压紧卡固的方式连接以提高安装使用时密闭的有益效果,即可稳定的在外部安装处进行连接稳固;

接着,当使用时,通过将手轮48与转动杆43一体部件由转动杆43置入到连接板41顶端的卡槽42当中由磁块固定,再转动手轮48即可带动阀杆44转动,并带动螺纹杆45在闸板46顶端中部处旋转,带动闸板46在阀体1中部处上下活动操作开闭,而压条47在置入口39内壁左右两端处接触压紧;

之后,根据上述,通过密封组件3处上卡座31的机械密封32、石棉层33和o型密封圈34提供阀杆44转动时强大的密闭效果,并且轴承35为阀杆44转动提供转动助力,而上卡座31底端的凸环36于下卡座37内部处螺纹固定,并将上卡座31与下卡座37之间的压紧圈38进行压紧密封;

最后,通过在阀体1内壁底端设置的压紧装置5,经过闸板46下压至橡胶层54顶端处,通过泡棉层52与橡胶层54的弹性压紧效果提高接触的密闭性在槽口51内壁处压缩,而防腐层53为泡棉层52与橡胶层54提供保护效果,提高使用寿命,达到了加设弹性加密部件以提高进行操作关闭时紧密的有益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