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幕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37793发布日期:2020-11-19 19:12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屏幕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屏幕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电视是采用激光光源配合投影显示技术的超短焦投影设备,能够轻松实现传统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电视难以实现的例如大于或等于100英寸的大尺寸显示效果,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激光电视通常需要搭配抗光幕才能够实现最佳的显示效果。

现有的抗光幕分为硬幕和软幕,其中硬幕采用厚度较薄的轻质材料作为背板,将抗光膜层贴合于背板表面;而软幕采用框架支撑,配合弹簧拉紧的方式将抗光膜层固定于框架上,但无论是硬幕还是软幕,现有的抗光幕都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安装完毕后,抗光幕需占用一定的墙面空间,影响美观;二是一旦安装完成,固定结构保持不变,用户很难自行对抗光幕的位置进行调整;三是抗光膜层一般为柔性薄膜,使得抗光幕面容易产生剐蹭、折痕等,屏幕的抗光膜层一旦被破坏,直接影响整体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屏幕安装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式电视屏幕占据空间大、调整不便且易受损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屏幕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屏幕本体及用于连接屏幕本体的自动升降装置,所述自动升降装置包括:

支撑座;

多个支撑板,所述多个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多个支撑板之间通过铰链机构连接,所述多个支撑板中离所述支撑座最远的一个与所述屏幕本体连接;

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铰链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铰链机构运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支撑板的数量为2n,其中,n≥1,且所述多个支撑板在所述屏幕本体收卷状态呈z字形折叠排布。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铰链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铰链板、设置于所述铰链板上的铰链轴、与所述铰链轴连接的第一传动轮。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顶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四个所述铰链机构,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所述铰链机构的所述第一传动轮都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中间设置或都朝向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设置,沿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所述铰链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不同面上,使得沿升降方向每相邻两个所述铰链机构中的铰链板的开合方向相反。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带,沿升降方向的两个铰链机构通过套设与所述第一传动轮上的第一传动带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连接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支撑板的所述铰链机构的所述第一传动轮的直径为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板的所述铰链机构的所述第一传动轮的直径的两倍。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屏幕安装装置进一步包括外壳、上盖以及屏幕收卷轴,所述外壳与所述上盖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屏幕本体通过所述屏幕收卷轴收卷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自动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屏幕本体与所述自动升降装置可在展开时从所述上盖处伸出所述容置空间。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屏幕安装装置进一步包括顶部支撑件,所述顶部支撑件设置于所述自动升降装置中最顶端的所述支撑板上,且与所述屏幕本体连接,用于支撑所述屏幕本体。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屏幕安装装置还包括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一导向带,所述导向带粘接与所述屏幕本体的背面,所述导向带用于在所述支撑板带动屏幕本体升起的过程中卡合于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导向槽中。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屏幕安装装置还包括上盖驱动机构,所述上盖驱动机构包括分别与所述上盖连接的转轴和第二传动带、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二传动轮和上盖驱动器,所述第二传动带的一端连接所述上盖,另一端经所述第二传动轮连接于所述上盖驱动器,所述上盖驱动器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带和所述第二传动轮带动所述上盖绕转轴转动。

与现有设计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屏幕安装装置包括自动升降装置,使得屏幕能够使得在非工作状态下收缩与屏幕安装装置内,进一步减小屏幕占用面积;另外通过将非工作状态下的屏幕收缩于装置内,使得屏幕不易损坏,有利于保证屏幕的显示效果、延长屏幕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屏幕安装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屏幕安装装置一实施例中折叠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屏幕安装装置一实施例展开过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屏幕安装装置一实施例中完全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屏幕安装装置一实施例中完全展开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屏幕安装装置一实施例中一种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屏幕安装装置一实施例中另一种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屏幕安装装置一实施例中两个铰链机构配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屏幕安装装置一实施例中两个铰链机构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屏幕安装装置一实施例中铰链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屏幕安装装置一实施例展开过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屏幕安装装置另一实施例处于收容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屏幕安装装置另一实施例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屏幕安装装置另一实施例处于收容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屏幕安装装置另一实施例处于展开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屏幕安装装置另一实施例中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屏幕安装装置另一实施例中上盖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而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提供一种屏幕安装装置,包括屏幕本体及用于连接屏幕本体的自动升降装置,自动升降装置包括:

支撑座;

多个支撑板,多个支撑板之间通过铰链机构连接,及多个支撑板设置于支撑座上且多个支撑板中离支撑座最近的一个与支撑座通过铰链机构连接,多个支撑板中离支撑座最远的一个与屏幕本体连接;

驱动器,驱动器与铰链机构连接,用于驱动铰链机构运动。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

参见图1至图2c,本实用新型屏幕安装装置实施例包括屏幕本体200及用于连接屏幕本体200的自动升降装置100,自动升降装置100包括支撑座110、多个支撑板120以及驱动器130,多个支撑板120设置于支撑座110上且多个支撑板120中离支撑座110最近的一个与支撑座110之间、和多个支撑板120之间都通过铰链机构140连接,相邻铰链机构140之间采用传动带连接,以实现铰链机构140的同步开合;驱动器130设置于支撑座110上,驱动器130和,最下面支撑板120与支撑座110之间的铰链机构140连接,用于驱动铰链机构140并带动多个支撑板120开合,以使得多个支撑板120能够在完全展开时支撑屏幕(图中未示出),需要说明的,在其它实施例中,驱动器也可以不直接与铰链机构相连接,而是通过传动件带动铰链机构的开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包括支撑座110、多个支撑板120以及驱动器130的自动升降装置100,通过驱动器130对设置于支撑座110上的多个支撑板120进行开合驱动,以实现屏幕的自动升降,进一步使得电视屏幕占用的空间变小,并且易于对屏幕的位置进行调整,在屏幕处于关合状态时能够起到保护作用,使得屏幕不易损坏,有利于保证屏幕的显示效果、延长屏幕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支撑板120的数量为2n,其中,n≥1,且多个支撑板120在处于关合状态下呈z字形折叠排布。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20可以为具有一定刚度的轻质材料制成,例如蜂窝板、中空板等,能够减轻自动升降装置100的整体重量。

一并参见图3至图8,在本实施例中,铰链机构140包括与支撑板120连接的铰链板141、设置于铰链板141上的铰链轴142,其中自动升降装置还包括与铰链轴142连接的第一传动轮143,相邻的铰链机构140之间通过套设于第一传动轮143上的第一传动带144连接,且沿升降方向每相邻两个铰链机构140中的铰链板141的开合方向相反,即驱动器130驱动连接支撑座110与支撑板120的第一传动轮143绕铰链轴142转动,以通过第一传动带144带动连接多个支撑板120的铰链机构140的第一传动轮143转动,从而使得多个支撑板120打开或闭合。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器130可以为电机,例如伺服电机。

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器130也可以通过齿轮和链条等结构与连接支撑座110与支撑板120的铰链机构140的第一传动轮143连接,以驱动第一传动轮143,能够提高旋转角度的控制精度。自动升降装置100进一步可以包括限位机构(图中未示出),用于限制驱动器130的驱动角度,以避免过量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20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一传动轮143的半径,以避免自动升降装置100在折叠时相邻的第一传动轮143之间发生碰撞。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20的顶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四个如图4和图5所示的铰链机构140,沿支撑板1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铰链机构140的第一传动轮143都朝向支撑板120的中间设置或都朝向支撑板120的外侧设置,即支撑板1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铰链机构140的第一传动轮143的朝向相反,或者可以理解为支撑板12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铰链机构140的第一传动轮在安装完成后,第一传动轮143分别位于铰链轴的外侧和内侧;沿支撑板12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铰链机构140分别位于支撑板120的不同面上,且两个铰链机构140的第一传动轮143的朝向相同,即支撑板12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铰链机构140的第一传动轮在安装完成后,第一传动轮143同时位于支撑板的外侧或内侧;以使得相邻两个支撑板120能够沿支撑板120的长度方向拼合以形成如图7所示的配合结构,并且使得每相邻两个支撑板120能够相对开合,以形成z字形折叠排布。

进一步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以相邻支撑板120之间的一组铰链机构连接方式为例说明;如图6所示,包括第一铰链机构1401和第二铰链机构1402,其中第一铰链机构1401的铰链板和第二铰链机构1402的铰链板分别与相邻的支撑板连接,第一铰链机构1401的铰链轴和第二铰链机构1402的铰链轴同轴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铰链机构1401的铰链轴和第二铰链机构1402的铰链轴共同设置在同一连接轴上,通过同一连接轴实现第一铰链机构1401和第二铰链机构1402转动配合,进一步,第一铰链机构1401的第一传动轮143通过第一传动带144与另一铰链机构的第一传动轮143连接,需要说明的,经同一传动带套设的两个传动轮所在的铰链机构连接的支撑板间隔设置,具体来说,当传动带套设的第一传动轮所在铰链机构所连接的支撑板为第i个,那么同一传动带套设的另一第一传动轮所在的铰链机构所连接的支撑板为第i+2或i-2,即通过传动带实现间隔支撑板的同步转动;应用到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假设第一铰链机构1401所连接的支撑板120为第i个,第二铰链机构1402所连接的支撑板120为第i-1个,第i个支撑板120和第i-1个支撑板之间通过铰链轴实现同步传动;第一铰链机构1401经第一传动带套设的另一传动轮所在铰链机构连接的支撑板120为第i-2个,通过传动带实现第i个支撑板和第i-2个支撑板之间的同步运动;进一步,第二铰链机构1402经第一传动带套设的另一传动轮所在铰链机构连接的支撑板120为第i+1个,通过传动带实现第i-1个支撑板和第i+1个支撑板之间的同步转动;因此通过给予一个传动轮的转动,即可带动所有支撑板的同步运动。

如图9所示,对本实施例中的部分支撑板120开合原理进行说明,其中3个支撑板作为一组的开合方式最为典型,所有的支撑板120开合都可以看成是多个3个支撑板的拼接,因此下面详细说明3个支撑板之间的升降原理。相邻之间的支撑板120通过铰链机构140连接,铰链机构140中的第一传动轮143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144连接,具体来说,连接于同一第一传动带144上的两个第一传动轮143在第一传动带144的带动下同步转动,由于相邻两个第一传动轮143的直径相同,ab支撑板120与ef支撑板120相对cd支撑板120的旋转角度相同且方向相反,使得ab支撑板120相对于cd支撑板120向第一方向旋转,ef支撑板120相对于cd支撑板120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使得相邻支撑板120之间的夹角始终保持一致,且与同一支撑板120相连的两个支撑板120始终保持平行。

以支撑板120升起过程为例具体说明,此时在第一方向旋转下,ab支撑板120相对于cd支撑板120之间的夹角越来越大,ef支撑板120相对于cd支撑板120之间的夹角亦越来越大,在理想情况旋转角度为180度时,此时ab支撑板、cd支撑板和ef支撑板均处于同一平面,此时支撑板完全打开。另外需要说明的,由于最下面的支撑板120通过铰链机构140与支撑座110连接,使得最下面的支撑板120在开合旋转过程中带动与第二支撑板连接的第二铰链机构旋转,应用到3个支撑板旋转的开合示例中,即在支撑板120旋转的过程中,其它铰链结构也逐步向与最下面铰链机构所述的垂直平面靠近,即在支撑板120完全打开的情况下,所有铰链机构140亦同时位于同一平面。

具体的,驱动器130驱动连接支撑座110与支撑板120的铰链机构140的第一传动轮143转动,从而能够通过第一传动带144带动相邻的铰链机构140的第一传动轮143转动,与第一传动轮143连接的铰链板141也随之相对同一铰链机构140中的另一个铰链板141运动,从而带动同一铰链机构140中的另一个第一传动轮143转动,依次类推,使得多个支撑板120都能够打开或闭合。并且在打开或者闭合的过程中,由于多个铰链机构140的第一传动轮143的直径相同,使得与同一支撑板120相连的两个支撑板120始终保持平行,从而保证支撑板120开合过程的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支撑座110与支撑板120的铰链机构140的第一传动轮143的直径为连接多个支撑板120的铰链机构140的第一传动轮143的直径的两倍,以使得与支撑座110连接的支撑板120与支撑座110之间的旋转角度为其他支撑板120之间的旋转角度的一半。例如,当自动升降装置完全展开时,与支撑座110连接的支撑板120与支撑座110之间的夹角为90°,而其他支撑板120之间的夹角为180°。

通过一个驱动器130(1个自由度)及2n-1个第一传动带144(2n-1个自由度)共同对2n个铰链轴142(2n个转动自由度)进行限制,能够保证顶端的支撑板120的顶边在展开或折叠过程中始终沿垂直于支撑座110的表面运动,展开或折叠过程平稳。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支撑座110与支撑板120的铰链机构140受力最大,因此只要保证连接支撑座110与支撑板120的铰链机构140的强度,即可保证整个自动升降装置100结构的稳定性。下文中以厚度为8mm的蜂窝铝板作为支撑板120进行说明,设定多个支撑板120完全展开时的总面积为2300mm*1300mm,8mm的蜂窝铝板的密度为4kg/m2,忽略其余结构的重量及屏幕的拉力,自动升降装置100的总体质量g为12kg,钢材制成的铰链轴142的屈服强度σ=210mpa,设定安全系统为5,则其中,2表示两侧铰链轴142共同受力,g为重力加速度,则铰链轴142的半径r≥0.67mm,可以将铰链轴142的半径设置为大于或等于0.67mm,例如0.67mm、1mm或1.2mm等。

表1平带拉力规格(gb/t524-200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带144可以为平带,通过摩擦力进行力的传递。设定所有重力荷载集中于最下端的第一传动带144上,重心与铰链轴142中心的水平距离在完全折叠时最大,此时有最大转矩t1=120n*210mm/2=12600nmm,其中210mm为单块支撑板120的宽度。设定第一传动轮143的半径r=5mm,则第一传动带144的有效拉力ff=t1/(2r)=1260n,在忽略打滑的情况下,第一传动带144的最大拉力其中,α为第一传动轮143包角(取π),f为第一传动轮143摩擦系数(取0.3),得到f1为2064n,预紧力为1435n,按照如上表1中的gb/t524-2007标准,第一传动带144的宽度取11mm即可满足要求。

表2同步带承重能力(gb/t13487-201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带144为可以为同步带,在忽略打滑的情况下,第一传动带144需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260n,根据如上表2中的gb/t13487-2017标准,第一传动带144的l型梯形齿宽度取14mm即可满足要求。

表3风速与风压的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除自动升降装置100自重外,收到的另一大荷载为展开后的正面风压。按照最大转矩载荷t2=12600nmm,等效风压约0.0076kn/m2,按照如上表3计算,即至少能够承受2级风力。考虑应用场景为室内,基本能够满足要求。在其他实施例中,若要提高抗风能力,除提高铰链轴142及第一传动带144的承重能力外,还可在屏幕上打孔并在支撑板120上做镂空,以减小铰链轴142及第一传动带144的实际承重。

参见图10至图13,屏幕本体200与自动升降装置100中最顶端的支撑板120连接,以使得多个支撑板120完全展开时,屏幕本体200能够随之完全展开。

在本实施例中,屏幕安装装置进一步包括外壳310、上盖320以及屏幕收卷轴400,外壳310与上盖320形成一容置空间,屏幕本体200通过屏幕收卷轴400收卷于容置空间内,自动升降装置100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屏幕本体200与自动升降装置100可在展开时从上盖320处伸出容置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屏幕安装装置还可以包括顶部支撑件500,顶部支撑件500设置于自动升降装置100中最顶端的支撑板120上,且与屏幕本体200连接,用于支撑屏幕本体20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通过与支撑座110最远的支撑板120实现对屏幕本体200的支撑,在此不做限制。

一并参见图14,在本实施例中,屏幕安装装置进一步包括张紧机构,张紧机构包括导向带610,导向带610粘接与屏幕本体200的背面(即与支撑板接触的一面),导向带610在支撑板120带动屏幕本体200升起的过程中卡合于第一传动143的导向槽145中,以使得屏幕本体200在升起过程中保持两侧的张紧力,防止屏幕本体200向中心收缩而造成平整度不佳,能够使得电视屏幕的显示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屏幕本体200靠近屏幕收卷轴400一侧的两边都设置有导向带610,以分别与支撑板120两侧的铰链机构140的第一传动轮143嵌合。可以理解的是,在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屏幕本体的一侧边设置导向带610,另一侧边不设置导向带610,导向带610的设计需要结合屏幕本体在完全升起后的显示效果来选择,当然在屏幕本体升起后的平整度较好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导向带。

导向带在合闭状态与屏幕本体一同卷缩于容置空间时,由于导向带有一定的厚度,在卷缩情况下可用力隔离屏幕本体表面接触,防止因屏幕本体接触导致的表面微结构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带610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导向槽145的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屏幕本体200及支撑板120相对的表面上还可以设置有软磁材料(图中未示出),能够通过磁力使得屏幕本体200与支撑板120贴合更牢固,从而使得屏幕本体在完全升起时的平整度更好,进而使得电视屏幕的显示效果更好。

一并参见图15,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屏幕安装装置上盖的打开和关闭工作原理,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上盖驱动机构330,上盖驱动机构330包括分别与上盖320连接的转轴331和第二传动带332、分别设置于外壳310内的第二传动轮333和上盖驱动器334,第二传动带332的一端连接上盖320,另一端经第二传动轮333与上盖驱动器334连接,上盖驱动器334通过第二传动带332和第二传动轮333带动上盖320绕转轴331转动,以使得上盖320相对外壳310开合。

在本实施例中,转轴331两端还可以设置有涡簧等弹性机构(图中未示出),能够在上盖驱动器334反向驱动使得第二传动带332放松时,驱动上盖320相对外壳310关闭,且转轴331两端的弹性机构的弹性力应当以在第二传动带处于放松状态时,能平滑的驱动转轴331带动上盖320关闭为最佳,具体来说,由于弹性机构在打开状态下的形变最大,能提供的弹性力也最大,使得在第二传动带处于放松的开始,弹性机构瞬间提供给转轴的回弹力较大,此时转轴带动上盖320旋转速度最大,在转轴逐渐旋转回复到初始状态的过程中,由于弹性机构的形变逐渐变小,对应弹性机构可提供的弹性力亦变小,此时转轴带动上盖320旋转速度最小,即上盖可缓慢的关闭外壳310。另外由于弹性机构关闭状态下的形变最小,此时弹性机构产生的反向弹性力亦较小,使得在打开起始阶段上盖收到第二传动带的拉力时,可快速响应旋转打开上盖,且在上盖接近完全打开状态下时,由于反向弹性力的逐渐增大,上盖在反向弹性里和第二传动带的共同作用力,缓慢的到达上盖完全打开状态。通过在转轴两端设置弹性机构,使得上盖在打开和关闭的起始阶段速度均较快,在逐渐接近完全打开或关闭状态时的速度较慢,进一步减少了因上盖过量旋转导致的旋转轴故障和碰撞风险,提升屏幕安装装置的可靠性。

具体的,在需要屏幕升起时,上盖驱动机构330驱动第二传动带332带动上盖320顺时针旋转打开壳体,以避免上盖320与自动升降装置100的支撑板120干涉发生碰撞,且在屏幕的使用过程中上盖320始终保持打开状态;在屏幕使用完毕,并且自动升降装置100带动屏幕本体200回收于容置空间内之后,上盖驱动机构330反向驱动第二传动带332松紧,此时由于第二传动带332处于非拉紧状态,使得上盖320的转轴在弹性机构的反向弹性力作用下反向旋转,实现上盖320的关闭,以对屏幕本体200及自动升降装置100进行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上盖设计不仅可以防止灰尘等进入屏幕安装装置内部,还可以在自动升降装置不工作时,保持屏幕安装装置的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上盖驱动机构330还可以包括限位机构(图中未示出),用于限制上盖320相对外壳310的旋转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机构的实现可以整合在转轴两端的弹性机构中,使得在转轴旋转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弹性机构的弹性力大幅增加,防止过量旋转。在其它实施例中,上盖驱动机构330的限位机构还可以设置壳体上,通过上盖和壳体上的结构干涉实现限位。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限位机构还可以整合于上盖驱动器334中,上盖驱动器334预先设置需要旋转的角度阈值,角度阈值的设计需要考虑上盖的打开角度和上盖驱动器的旋转半径。限位机构的具体方案选择需要考虑实际的应用场景,此处不再鳌述。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上盖驱动器334为单独设置的用于带动第二传动带的电机,此电机在上盖的打开和关闭过程中工作,在上盖已打开和关闭后处于不工作状态。在其它实施例中,上盖驱动器和自动升降装置驱动器130也可以共用一个电机,此电机在驱动自动升降装置的支撑板完全展开时,上盖亦同步完全打开;电机在驱动自动升降装置的支撑板折叠收缩到屏幕安装装置时,上盖亦同步完全关闭外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