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15695发布日期:2020-11-06 12:2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包括智能控制系统部套(1)、箱体(2)、箱盖(3)、手动部套(4)、输出轴部套(5)、电机部套(6)、接线盒部套(7)、蜗杆部套(8)、手电切换部套(9)、阀位控制部套(10)和接盘(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固定连接在智能控制系统部套(1)的右侧,所述箱盖(3)固定连接在箱体(2)的顶部,所述手动部套(4)固定连接在箱盖(3)的顶部,所述输出轴部套(5)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箱体(2)的隔爆腔内,所述电机部套(6)固定连接在箱体(2)的一侧,所述接线盒部套(7)固定连接在箱体(2)正面的一侧,所述蜗杆部套(8)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箱体(2)的隔爆腔内,所述手电切换部套(9)活动连接在箱体(2)底部的一侧,所述阀位控制部套(10)固定连接在箱体(2)的内部,所述接盘(11)固定连接在箱体(2)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部套(5)包括有定位套(501)、手动连接套(502)、输出轴(503)、离合器(504)、拨叉(505)、蜗轮(506)、调整轴套(507)、阀位圆锥齿轮(508)和连接座(510),所述定位套(501)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输出轴(503)外表面的顶部,所述手动连接套(502)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输出轴(503)外表面的顶部,所述手动连接套(502)位于定位套(501)的下方,所述离合器(504)活动套接在输出轴(503)的外表面,且离合器(504)位于手动连接套(502)的内部,所述拨叉(505)固定连接在输出轴(503)正面的中部,所述蜗轮(506)固定套接在输出轴(503)的外表面,所述蜗轮(506)位于拨叉(505)的下方,所述调整轴套(507)和阀位圆锥齿轮(508)依次调节在输出轴(503)外表面的底部,且阀位圆锥齿轮(508)位于调整轴套(507)的下方,所述连接座(510)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输出轴(503)外表面的底部,且连接座(510)与输出轴(503)之间设置有u型油封(50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部套(8)包括有蜗杆(801)、轴承套(802)、压力传感器挡圈(804)和压力传感器(805),所述轴承套(802)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蜗杆(801)的外表面,所述压力传感器(805)固定套接在蜗杆(801)外表面的尾端,所述压力传感器(805)与轴承套(802)之间设置有轴套油封(803),且轴套油封(803)套接在蜗杆(801)的外表面,所述压力传感器挡圈(804)固定套接在压力传感器(805)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电切换部套(9)包括有手柄(901)、手柄座(902)、手柄扭簧(903)、手柄轴套(904)、挡圈(905)、凸轮(906)、支撑弹簧(907)和拨叉支撑(908),所述手柄(901)活动连接在手柄座(902)上,所述手柄轴套(904)活动套接在手柄(901)的外表面,所述手柄扭簧(903)活动套接在手柄轴套(904)的外表面,所述手柄扭簧(903)的一端与手柄轴套(904)固定连接,所述手柄扭簧(903)的另一端与手柄座(902)固定连接,所述拨叉支撑(908)固定连接在手柄轴套(904)的尾端,所述支撑弹簧(907)固定套接在拨叉支撑(908)的支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位控制部套(10)包括有圆锥齿轮轴(101)、编码器轴座(102)和磁感单圈编码器(103),所述编码器轴座(102)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圆锥齿轮轴(101)外表面的中部,所述磁感单圈编码器(103)通过轴承套接在圆锥齿轮轴(101)外表面的尾端,且磁感单圈编码器(103)与编码器轴座(102)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部套(1)正面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铭牌(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包括智能控制系统部套、箱体、箱盖、手动部套、输出轴部套、电机部套、接线盒部套、蜗杆部套、手电切换部套、阀位控制部套和接盘,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在智能控制系统部套的右侧,所述箱盖固定连接在箱体的顶部,所述手动部套固定连接在箱盖的顶部,所述输出轴部套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箱体的隔爆腔内,所述电机部套固定连接在箱体的一侧,所述接线盒部套固定连接在箱体正面的一侧。该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手动实现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在一些危险区域还可以远程实现开启阀门的功能,提高了安全性,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完全满足隔爆环境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叶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基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0
技术公布日:2020.11.0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