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片式电子真空泵减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1311发布日期:2020-12-15 08: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膜片式电子真空泵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上至少开设有两个减震孔(11);

减震件(2),所述减震件(2)形成卡槽(21)和通孔(22),所述卡槽(21)与所述减震孔(11)卡合;

减震杆,所述减震杆穿过所述通孔(22)与所述减震件(2)相配合,且其一端与膜片式真空泵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式电子真空泵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泵支架(4),所述膜片式真空泵安装在所述真空泵支架(4)上;同时,所述减震杆与所述真空泵支架(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片式电子真空泵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支架(4)上形成支架固定孔(41);所述减震杆为一端为螺帽且另一端部设置为螺纹结构的减震螺栓(3);所述减震螺栓(3)依次穿过所述通孔(22)、所述支架固定孔(41)使用第一螺母(33)将所述真空泵支架(4)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片式电子真空泵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固定孔(41)与所述通孔(22)之间的减震螺栓(3)上还安装有第二螺母(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片式电子真空泵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螺栓(3)的螺纹结构包括第一螺纹(31)和第二螺纹(32),其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母(33)和第二螺母(34)相配合,且所述第二螺纹(3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螺纹(31)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膜片式电子真空泵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2)的上端部或下端部或上下两端部外延形成凸环(24);所述减震螺栓(3)的主体部形成与所述凸环(24)对应的凸起(35);所述凸起(35)以所述减震螺栓(3)的中轴为基轴的径向上的最大长度等于或者略大于所述凸环(24)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膜片式电子真空泵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2)以所述卡槽(21)为界分为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下部的外径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膜片式电子真空泵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2)的端部形成凹槽结构(23);所述凸环(24)的外径小尺寸于所述减震件(2)的外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膜片式电子真空泵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式电子真空泵的质心到各个所述减震孔(11)的距离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膜片式电子真空泵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支架开设有第一电机通孔(42);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第二电机通孔(13);所述膜片式电子真空泵安装好后,其电机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电机通孔(42)和第二电机通孔(13);所述支撑座(1)上还形成有数个安装腿(12),所述安装腿(12)上还形成有固定安装孔(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膜片式电子真空泵减震机构,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表面至少开设有两个减震孔;减震件形成卡槽和通孔,减震件设置在减震孔内;减震杆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减震件相配合,减震杆的一端与膜片式真空泵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真空泵在工作中产生的震动依次传递至减震杆,进而传递至减震件,在震动传递过程中,通过减震杆和减震件,尤其是减震件起到削弱震动的作用;同时,减震件与减震孔的卡槽卡合安装方式操作起来简单便捷,且卡槽使减震件分为上下两部分,通过卡槽结构,使得减震件紧紧固定在支撑座上,最大程度的避免因其他固定结构给减震件带来的减小减震效果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周泽伟;崔延军;王赚;魏跃;施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9
技术公布日:2020.12.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