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水芯及其漏水保护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13243发布日期:2021-01-05 17:33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水芯及其漏水保护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水芯及其漏水保护开关。



背景技术:

日常随处可见的输水管路或水处理设备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这些输水管路或水处理设备会出现老化,加上管路容易受到水锤的影响导致爆裂或出现接口松动而漏水的现象;出现漏水后如果不及时关闭这些漏水点,水就会一直泄漏下去;这样用户的财产就会被漏水浸泡而损坏,造成不可挽回的财产损失和水资源浪费。

传统漏水保护开关的应用中需要置入水份检测电极和电磁阀等多种元件,电磁阀安装在出水管路上,当水份检测电极检测到水份超限时,将漏水信号传输给电磁阀,进而控制电磁阀自动切断水源,但是传统漏水保护开关使用的元件成本较高,且需要对其进行通电,不可避免的导致其安装工作的复杂化。

专利文件cn201060799y公开了一种漏水保护开关,其在腔室底部设置遇水能够膨胀的膨胀材料片,当出现漏水时,膨胀材料片被浸润后膨胀进而推动活塞推杆移动,利用活塞推杆触动执行开关或液压控制元件切断水源,但是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仍然需要设置执行开关或液压控制元件等,而且整个壳体为封闭结构,使得膨胀材料片遇水膨胀后,整个装置便不能再次被利用,不可避免的产生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水芯及其漏水保护开关,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具有快速切断水源和自动复位的功能,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可重复使用,从而减少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漏水保护开关的阻水芯,包括推杆,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密封件、弹性组件和阻水芯下盖,以及位于所述阻水芯下盖下侧的遇水膨胀块;

所述推杆包括依次连接的阻水段、导向段和固定段,所述阻水段能够在所述遇水膨胀块膨胀后伸入通水管路中用于阻断水流,所述密封件环套在所述导向段的外壁上,且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漏水保护开关与所述导向段之间的间隙,所述阻水芯下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固定段上,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能够分别抵触在所述阻水芯下盖和所述密封件上。

优选的,包括呈o形结构的密封圈,所述阻水段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套接在所述环形凹槽中。

优选的,包括位于所述密封件下侧的阻水芯上盖,所述阻水芯上盖固定连接在漏水保护开关上,且所述阻水芯上盖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导向段导向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所述导向段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弹性组件抵触在所述阻水芯上盖的下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阻水芯上盖设置有第一环形槽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为环套在所述导向段外壁上的弹簧。

优选的,所述阻水芯下盖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二环形槽状结构,所述遇水膨胀块抵触在所述阻水芯下盖的端面上,且所述阻水芯下盖与所述固定段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提供一种应用用于漏水保护开关的阻水芯的漏水保护开关,包括上盖和与所述上盖之间可拆卸连接的下盖,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阻水芯的腔室,所述下盖的底端开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导水通道;所述腔室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通水管路的进水孔和出水孔,当所述遇水膨胀块膨胀时,所述阻水段对所述出水孔进行封堵。

优选的,所述腔室包括位于所述上盖内用于安装所述阻水段的活动段、用于安装所述密封件的安装段和用于安装所述阻水芯上盖的连接段,以及位于所述下盖内并用于放置所述阻水芯下盖和所述遇水膨胀块的支撑段;

所述出水孔和所述进水孔均位于所述活动段上,所述阻水段能够在所述活动段内移动,用于实现所述出水孔和所述进水孔之间水流的通断;所述密封件的外周壁抵触在所述安装段的内侧壁上;所述阻水芯上盖位于所述连接段顶端并与所述连接段之间保持固定连接;所述阻水芯下盖的外周壁与所述支撑段的内壁之间为间隙配合;

在所述下盖的上端面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段同心的环形凸缘,所述连接段的底端环套在所述环形凸缘的外壁上,且所述环形凸缘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卡扣,所述连接段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卡扣配合连接的内卡扣。

优选的,所述上盖设置有用于连通进水孔的第一连接件和用于连通出水孔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通过可拆卸机构连通所述通水管路。

优选的,所述下盖的底端设置有防潮脚,所述防潮脚用于加高所述导水通道与地面的距离,且所述防潮脚上开设有用于将所述下盖安装在地面上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第一、由于在阻水芯下盖和密封件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当漏水解除并更换上新的遇水膨胀块后,新遇水膨胀块相对于吸水后的遇水膨胀块体积减小,弹性组件推动阻水芯下盖连同推杆向下移动,使得阻水段不再阻断通水管路中的水流,实现漏水保护开关能够自动复位的功能。

第二、本实用新型只需在通水管路出现漏水时或使用很长一段时间后重新更换新的遇水膨胀块即可重复使用,充分降低了使用成本。

第三,本实用新型只需依靠膨胀块吸水后迅速向上膨胀,以推动阻水芯下盖和推杆一同压缩弹性组件并向上运动,进而带动阻水段使其直接阻断水流,无需电源驱动和设置复杂电路等,简化了整个漏水保护开关的结构,从而降低了制作成本。

第四,连接段与环形凸缘的相互配合,将遇水膨胀块吸入的水限制在腔室内部,避免遇水膨胀块吸入的水直接由上盖和下盖的连接处泄漏出,导致遇水膨胀块不能完全膨胀,使得阻水段不能阻断通水管路中的水流。

第五,上盖和下盖之间设置有相配合的卡扣,能够便捷地将两者进行拆装,进而在膨胀块吸水膨胀后能够方便更换新的膨胀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漏水保护开关正面示意图;

图2为漏水保护开关立体示意图;

图3为漏水保护开关底面示意图;

图4为漏水保护开关装配示意图;

图5为漏水保护开关正面剖面示意图;

图6为漏水保护开关侧面剖面示意图;

图7为下盖示意图;

图8为上、下盖装配示意图;

图9为阻水芯工作示意图;

图10为阻水芯下盖示意图;

图11为阻水芯上盖示意图;

图12为上盖示意图;

图13为上盖剖面图;

图14为遇水膨胀块吸水膨胀前示意图;

图15为遇水膨胀块吸水膨胀后示意图。

其中,1下盖;101下盖定位孔、102安装孔、103防潮脚、104导水通道、105外卡扣、106支撑段;2遇水膨胀块;3阻水芯下盖;301内孔;4弹性组件;5推杆;501螺纹结构、502环形凹槽;6阻水芯上盖;601通孔;7密封件;8密封圈;9上盖;901出水腔室、902出水接口螺纹、903进水接口螺纹、904进水腔室、905上盖定位孔、906出水孔、907活动段、908连接段、909内卡扣、910套接空腔、911安装段、912进水孔;10定位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水芯及其漏水保护开关,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具有快速切断水源和自动复位的功能,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可重复使用,从而减少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漏水保护开关的阻水芯,包括推杆5,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密封件7、弹性组件4和阻水芯下盖3,以及位于阻水芯下盖31下侧的遇水膨胀块2,本实施例中遇水膨胀块2是一种耗材,当吸水膨胀后要重新更换新的遇水膨胀块2,阻水芯才能继续正常使用,优选的,遇水膨胀块2采用圆柱形高密度压缩棉或其他遇水膨胀材料,也就是说,整个装置只需在通水管路出现漏水时或使用很长一段时间后重新更换新的遇水膨胀块即可重复使用,充分降低了使用成本。

如图9所示,推杆5包括依次连接的阻水段、导向段和固定段,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为简化安装,阻水段、导向段和固定段一体成型组成推杆5,且为了便于装配,阻水芯下盖3可拆卸连接在固定段上,例如采用螺纹连接或者卡扣连接等方式,优选的,如图10所示,在阻水芯下盖3的中心设置带螺纹的内孔301,将固定段加工成与内孔301相配合的螺纹结构501;当遇水膨胀块2遇水时可迅速向上膨胀,进而推动阻水芯下盖3带动整个推杆5向上移动,使得阻水段能够在遇水膨胀块2膨胀后伸入通水管路中用于阻断水流,优选的,阻水段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502,并采用o形结构或者其他环形结构的密封圈8套接在环形凹槽502中,当阻水段伸入通水管路时,密封圈8用于密封阻水段与通水管路侧壁之间的间隙,实现对通水管路中水流的阻断作用。

如图14和图1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通水管路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阻水段的孔,阻水段不仅与孔密封连接,还能够沿孔的轴向移动,进而,在遇水膨胀块2膨胀前,阻水段仅封堵在孔上,但是并不影响通水管路内水流的流动,在遇水膨胀块2膨胀后,阻水段不仅封堵在孔上,而且朝孔对应的通水管道侧壁移动,并将水流阻断,或者孔与进水管道或出水管道相对应,并在导向段的外壁上环套设置密封件7,如环形密封柱等密封装置,用于密封漏水保护开关与导向段之间的间隙,避免通水管路中的水流向下流动,浸湿膨胀块,那么阻水段在遇水膨胀块2的推动下,能够直接封堵在进水管道或者出水管道上,以阻断水流,等等。而且优选的,阻水芯下盖3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二环形槽状结构,不仅充分减小了其自重,降低了阻水芯下盖3的自重对膨胀块膨胀的影响,而且保证了阻水芯下盖3的外周壁与腔室内壁之间间隙配合的面积,进而阻水芯下盖3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受到腔室内壁的限制,更好的对推杆5起到定位和导向的作用。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为使漏水保护开关可以自动复位,弹性组件4设置在阻水芯下盖3和密封件7之间,例如弹簧等并环套在导向段外壁上,弹性组件4的两端可以分别与阻水芯下盖3和密封件7连接,也可以与阻水芯下盖3和密封件7不连接,但是在阻水芯下盖3向上移动时,弹性组件4的两端能够分别抵触在阻水芯下盖3和密封件7上,使得阻水芯下盖3和推杆5一起压缩弹性组件4,进而,当漏水解除并更换上新的遇水膨胀块2时由于遇水膨胀块2体积变小了,阻水芯下盖3就不会再受到遇水膨胀块2的推力,而是受到了弹性组件4反向推力,使得阻水芯下盖3带动推杆5一起向下移动,以不再阻断水流的流动。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保证对推杆5的导向和定位,以及避免弹性组件4对密封件7密封效果的影响,如图11和图9所示,在密封件7下侧设置有阻水芯上盖6,阻水芯上盖6固定连接在漏水保护开关上,且阻水芯上盖6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对导向段导向的通孔601,通孔601的内壁与导向段之间为间隙配合,弹性组件4抵触在阻水芯上盖6的下端面上,优选的,阻水芯上盖6设置有第一环形槽状结构,充分减小了其自重,当阻水芯上盖6仅依靠摩擦力固定在空腔中时,降低了阻水芯上盖6的自重对其与空腔之间连接强度的影响。

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一种阻水芯及其漏水保护开关,包括上盖9和与上盖9之间可拆卸连接的下盖1,下盖1和上盖9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阻水芯的腔室,如图5和图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腔室包括位于上盖9内用于安装阻水段的活动段907、用于安装密封件7的安装段911和用于安装阻水芯上盖6的连接段908,以及位于下盖1内并用于放置阻水芯下盖3和遇水膨胀块2的支撑段106;如图3所示,下盖1的底端开设有与腔室连通的导水通道104,当通水管道漏水时,漏出来的水会通过导水通道104与遇水膨胀块2接触,以使遇水膨胀块2吸水膨胀,优选的,为保证遇水膨胀块2能够整体均匀的膨胀,导水通道104沿腔室的轴向呈十字形结构,使得泄漏的水能够沿十字形结构均匀的穿过下盖1,同时,为防止地面只有少量潮湿时漏水保护开关误动作从而提高漏水保护开关的可靠性,在下盖1的底端设置有防潮脚103,防潮脚103用于加高导水通道104与地面的距离,优选的,为简化结构并将下盖1固定在地面上,防潮脚103上开设有安装孔102,采用螺栓等连接件通过安装孔102将下盖1安装在地面上。

如图5和图6所示,密封件7的外周壁抵触在安装段911的内侧壁上,将推杆5与安装段911内侧壁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为保证密封件7固定在安装段911内,且避免推杆5移动时能够带动密封件7轴向移动,优选的,安装段911的径向面积大于活动段907的径向面积,使得密封件7的顶端抵触在安装段911的顶部上;同时,阻水芯上盖6位于连接段908顶端并与连接段908之间保持固定连接,为了降低加工难度,优选的,阻水芯上盖6的外径略大于连接段908的内径,使得阻水芯上盖6依靠摩擦力固定在连接段908的内壁上;而且,阻水芯下盖3的外周壁与支撑段106的内壁之间为间隙配合,进而阻水芯下盖3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受到腔室内壁的限制,更好的对推杆5起到定位和导向的作用。

如图13所示,腔室开设有用于连通通水管路的进水孔912和出水孔906,优选的,上盖9设置有用于连通进水孔912的第一连接件和用于连通出水孔906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通过可拆卸机构连通通水管路,其中,第一连接件内部设置连通出水孔906和出水管路的出水腔室901,且第一连接件外壁设置有出水接口螺纹902,便于活动连接出水管路,第二连接件内部设置连通进水孔912和进水管路的进水腔室904,且第二连接件外壁设置有进水接口螺纹903,便于活动连接进水管路;如图5和图6所示,出水孔906和进水孔912均位于活动段907上,当遇水膨胀块2膨胀时,阻水段能够在活动段907内移动,用于实现出水孔906和进水孔912之间水流的通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出水孔906位于活动段907的顶部,进水孔912位于活动段907的侧壁上,遇水膨胀块2吸水后迅速向上膨胀推动阻水芯下盖3和推杆5一起向上运动并压缩弹性组件4,进一步,如图14和图15所示,驱动密封圈8从活动段907的下部a处向上部b处移动,且越过进水孔912后即可封堵出水孔906达到阻断水流的目的。

如图7所示,在下盖1的上端面设置有与支撑段106同心的环形凸缘,连接段908的底端环套在环形凸缘的外壁上,优选的,在连接段908的底端设置有与连接段908同心的副环形凸缘,并在连接段908的下侧形成一段套接空腔910,利用套接空腔910环套在环形凸缘的外壁上,此时,环形凸缘的顶端抵触在下盖1的下端面上,可以在环形凸缘的顶端设置密封材料等,由于连接段908与环形凸缘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将膨胀块吸入的水限制在腔室内部,避免膨胀块吸入的水直接由上盖9和下盖1的连接处泄漏出,导致膨胀块不能完全膨胀,使得阻水段不能阻断通水管路中的水流;同时,如图12和图13所示,为了便于上盖9和下盖1之间的组装,环形凸缘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卡扣105,连接段908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卡扣105配合连接的内卡扣909,优选的,如图8所示,外卡扣105设置有两个,并呈180度方向对称分布,将上盖9和下盖1未设置卡扣的部分对应贴合在一起后,再把上盖9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即可使得外卡扣105与内卡扣909扣牢在一起,为保证上盖9和下盖1能够准确的对准安装,优选的,在上盖9上开设上盖定位孔905,在下盖1上呈180度开设有两个分别能够与上盖9定位孔适配的下盖定位孔101,下盖定位孔101内设置有螺纹结构,通过采用定位螺杆10将对准后上盖定位孔905和下盖定位孔101进行连接。

如图14和图15所示,漏水保护开关的使用过程为:漏水保护开关连接在容易出现漏水的管路或输配水设备的前端并固定在它们的下方地面上、或者固定在设备壳体内部的下面容易积水的平面上,当出现漏水时泄漏出来的水就会从漏水保护开关底部的导水通道104处流入空腔内并与遇水膨胀块2接触;遇水膨胀块2吸水后迅速向上膨胀推动阻水芯下盖3和推杆5一起向上运动并压缩弹性组件4,进一步驱动设置有密封圈8的阻水段从活塞活动槽的下部a处向上部b处移动后即可封堵出水孔906达到阻断水流的目的;当漏水解除并更换上新的遇水膨胀块2时由于遇水膨胀块2体积变小了,阻水芯下盖3就不会再受到遇水膨胀块2的推力,而是受到了弹性组件4的反向推力,所以阻水芯下盖3和推杆5就一起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密封圈8复位。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