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管线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6639发布日期:2020-12-29 09:3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式管线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管道安装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捷式管线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油行业,输油管道(也称管线、管路)是由油管及其附件所组成,并按照工艺流程的需要,配备相应的油泵机组,设计安装成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用于完成油料接卸及输转任务。输油管道的管材一般为钢管,使用焊接和法兰等连接装置连接成长距离管道,并使用阀门进行开闭控制和流量调节。输油管道主要有等温输送、加热输送和顺序输送等输送工艺。管道的腐蚀和如何防腐是管道养护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输油管道已经成为石油的主要输送工具之一,且在未来依旧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而管线连接件便是输油管道中不可或缺的安装设备。

如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10497645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输油管道的连接件,包括缓冲腔和与缓冲腔连通的分管连接管,所述的缓冲腔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的缓冲腔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的缓冲腔上还连接有主管连接管,所述的分管连接管、主管连接管分别位于缓冲腔轴线的两端,所述的分管连接管、主管连接管上分别连接有分管连接法兰、主管连接法兰,其结构稳定性高。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分管以及主管在长期使用之后,在两个管体的连接处很有可能会出现损坏,此时便需要对分管以及主管的连接处进行维修。但由于分管以及主管的连接处位于缓冲腔的内部,维修时需要先将缓冲腔拆卸后才能够维修,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式管线连接件,具有便于维修两个管体的连接处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捷式管线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分别用于连接主管以及分管,两个所述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半球体形腔体,所述半球体形腔体的端部设置有贴合管,所述贴合管的内壁与所述连接管的外壁相贴合,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沿着连接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贴合管的内壁上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动槽滑动配合,所述贴合管上设置有用于将滑动块固定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主管以及分管的连接处进行维修时,首先松开固定件,使得滑动块不再被固定,接着将两个连接管上的滑动块往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此时贴合的两个半球体形腔体便会分开,从而把主管以及分管的连接处暴露在外界,工人此时便能够直接对分管以及主管的连接处进行维修;维修完毕后,重新将两个半球体腔体相互靠近并让两个半球体形腔体重新贴合在一起形成缓冲腔,此时通过固定件把滑动块重新进行固定即可;这样设置后,在对分管以及主管的连接处进行维修时,不用再费时费力地将缓冲腔进行拆卸便可以直接进行维修,进而达到便于维修两个管体的连接处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螺纹穿设在贴合管上的固定螺栓,所述滑动块上开设有供固定螺栓继续穿过的第一螺纹孔,所述滑动槽的槽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孔径与所述第二螺纹槽的内孔径大小相同,在两个半球体形腔体的端部相贴合组成缓冲腔时,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螺纹槽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半球体形腔体的端部贴合在一起时,此时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槽处于同一轴线上,此时将穿设在贴合管上的固定螺栓旋动,使得固定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后继续插入到第二螺纹槽内,此时通过固定螺栓便能够把贴合管上的滑动块固定在滑动槽内,从而达到固定滑动块较为方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块的截面形状为燕尾形,所述滑动槽的截面形状也为与所述滑动块相配的燕尾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滑动块与滑动槽的截面均设置为燕尾形,能够让滑动块在滑动槽内滑动得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槽的内壁上覆设有特氟龙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特氟龙,一般称作“不沾涂层”或“易清洁物料”。这种材料具有耐高温以及摩擦系数极低的特点,因此将其涂覆在滑动槽的内壁上,能够使得滑动块在滑动槽内滑动时更为顺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半球体形腔体背离贴合管的开口边缘设置有贴合凸缘,两个所述贴合凸缘相正对,所述贴合凸缘上设置有用于将两个贴合凸缘连接的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贴合凸缘贴在一起时,通过连接件将两个贴合凸缘连接在一起,就能够让两个半球体形腔体稳定地组成一个缓冲腔,达到让两个半球体形腔体连接较为稳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插杆以及防脱套环,其中一个所述贴合凸缘的端面上设置有所述插杆,另一个所述贴合凸缘的端面上开设有供插杆插入的插孔,所述插杆沿着插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防脱套环螺纹套设在所述外螺纹上,所述防脱套环的外径大于插孔的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贴合凸缘相互靠近时,此时一侧的贴合凸缘上的插杆便会径直地插入到另一个贴合凸缘上的插孔内;直到两个贴合凸缘贴合后,插杆的一端穿过插孔后从插孔的另外一端露出,此时直接把防脱套环旋至插杆上,直到防脱套环旋至与防脱凸缘的表面贴合后停止;这时通过插杆和防脱套环,两个贴合凸缘在贴合后便被牢固地连接在一起,进而达到连接两个贴合凸缘较为方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贴合凸缘相贴合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缓冲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缓冲层的设置能够让两个贴合凸缘不直接接触,进而能够降低贴合凸缘端面的磨损;并且由于橡胶缓冲层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让两个贴合凸缘较为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缓冲腔的密闭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管上位于滑动槽的端部设置有防脱块,在所述滑动块在滑动槽内滑动至与防脱块相抵触的位置时,两个所述贴合凸缘相贴合,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螺纹槽的轴线也处于同一直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脱块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滑动块在滑动槽内滑动的过程中脱离滑动槽,并且防脱块能够方便对半球体形腔体进行定位,即当滑动块与防脱块相抵触后,那么两个半球体形腔体上的贴合凸缘便贴合在一起,而第一螺纹孔的轴线与第二螺纹槽的轴线也处于同一直线上,此时便可以直接旋动固定螺栓进行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需要对主管以及分管的连接处进行维修时,首先松开固定件,使得滑动块不再被固定,接着将两个连接管上的滑动块往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此时贴合的两个半球体形腔体便会分开,从而把主管以及分管的连接处暴露在外界,工人此时便能够直接对分管以及主管的连接处进行维修;维修完毕后,重新将两个半球体腔体相互靠近并让两个半球体形腔体重新贴合在一起形成缓冲腔,此时通过固定件把滑动块重新进行固定即可;这样设置后,在对分管以及主管的连接处进行维修时,不用再费时费力地将缓冲腔进行拆卸便可以直接进行维修,进而达到便于维修两个管体的连接处的效果;

当两个贴合凸缘相互靠近时,此时一侧的贴合凸缘上的插杆便会径直地插入到另一个贴合凸缘上的插孔内;直到两个贴合凸缘贴合后,插杆的一端穿过插孔后从插孔的另外一端露出,此时直接把防脱套环旋至插杆上,直到防脱套环旋至与防脱凸缘的表面贴合后停止;这时通过插杆和防脱套环,两个贴合凸缘在贴合后便被牢固地连接在一起,进而达到连接两个贴合凸缘较为方便的效果;

橡胶缓冲层的设置能够让两个贴合凸缘不直接接触,进而能够降低贴合凸缘端面的磨损;并且由于橡胶缓冲层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让两个贴合凸缘较为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缓冲腔的密闭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及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中,1、连接管;11、滑动槽;111、第二螺纹槽;112、防脱块;2、缓冲腔;21、半球体形腔体;3、贴合管;31、滑动块;311、第一螺纹孔;4、固定螺栓;5、贴合凸缘;51、插孔;6、连接件;61、插杆;611、外螺纹;62、防脱套环;7、橡胶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捷式管线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管1,两个连接管1分别用于连接主管以及分管,两个连接管1之间设置有缓冲腔2,即缓冲腔2的形状为球形。而缓冲腔2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半球体形腔体21,半球体形腔体21的端部设置有贴合管3,贴合管3的内壁与连接管1的外壁相贴合,连接管1的外壁上沿着连接管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槽11,贴合管3的内壁上设置有滑动块31,滑动块31与滑动槽11滑动配合,贴合管3上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用于将滑动块31进行固定。

如图2、3所示,具体地,固定件为螺纹穿设在贴合管3上的固定螺栓4,滑动块31上开设有供固定螺栓4继续穿过的第一螺纹孔311(即贴合管3上也有供固定螺栓4长期插入的螺纹孔,并且这个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311是连通设置的),滑动槽11的槽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螺纹槽111,第一螺纹孔311的内孔径与第二螺纹槽111的内孔径大小相同。并且,在两个半球体形腔体21的端部相贴合而组成一个完整的缓冲腔2时,第一螺纹孔311的轴线与第二螺纹槽111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时便方便将固定螺栓4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311以及第二螺纹槽111。

需要对主管以及分管的连接处进行维修时,首先松开固定螺栓4,使得滑动块31不再被固定,接着将两个连接管1上的滑动块31往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此时贴合的两个半球体形腔体21便会分开,从而把主管以及分管的连接处暴露在外界,工人此时便能够直接对分管以及主管的连接处进行维修;维修完毕后,重新将两个半球体腔体相互靠近并让两个半球体形腔体21重新贴合在一起形成缓冲腔2,此时第一螺纹孔311与第二螺纹槽111处于同一轴线上,此时将穿设在贴合管3上的固定螺栓4旋动,使得固定螺栓4穿过第一螺纹孔311后继续插入到第二螺纹槽111内,此时通过固定螺栓4便能够把贴合管3上的滑动块31固定在滑动槽11内,从而达到固定滑动块31较为方便的效果。

如图2所示,滑动块31的截面形状为燕尾形,滑动槽11的截面形状也为与滑动块31相配的燕尾形,此处将滑动块31与滑动槽11的截面均设置为燕尾形,能够让滑动块31在滑动槽11内滑动得更为稳定。并且,为了让滑动块31在滑动槽11内滑动得更为顺畅,在滑动槽11的内壁上覆设有特氟龙层;特氟龙,一般称作“不沾涂层”或“易清洁物料”。这种材料具有耐高温以及摩擦系数极低的特点,因此将其涂覆在滑动槽11的内壁上,能够使得滑动块31在滑动槽11内滑动时更为顺畅。

如图2所示,半球体形腔体21背离贴合管3的开口边缘设置有贴合凸缘5,两个贴合凸缘5相正对,贴合凸缘5上设置有连接件6,连接件6用于将两个贴合凸缘5进行连接;具体地,连接件6包括插杆61以及防脱套环62,其中一个贴合凸缘5的端面上设置有插杆61,而另一个贴合凸缘5的端面上开设有供插杆61插入的插孔51,插杆61沿着插杆6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外螺纹611,防脱套环62螺纹套设在外螺纹611上,防脱套环62的外径大于插孔51的内径。

当两个贴合凸缘5相互靠近时,此时一侧的贴合凸缘5上的插杆61便会径直地插入到另一个贴合凸缘5上的插孔51内;直到两个贴合凸缘5贴合后,插杆61的一端穿过插孔51后从插孔51的另外一端露出,此时直接把防脱套环62旋至插杆61上,直到防脱套环62旋至与防脱凸缘的表面贴合后停止;这时通过插杆61和防脱套环62,两个贴合凸缘5在贴合后便被牢固地连接在一起,进而达到连接两个贴合凸缘5较为方便的效果。

如图2所示,两个贴合凸缘5相贴合的端面上设置有橡胶缓冲层7;橡胶缓冲层7的设置能够让两个贴合凸缘5不直接接触,进而能够降低贴合凸缘5端面的磨损;并且由于橡胶缓冲层7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让两个贴合凸缘5较为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缓冲腔2的密闭性。

如图2、3所示,连接管1上位于滑动槽11的端部设置有防脱块112,在滑动块31在滑动槽11内滑动至与防脱块112相抵触的位置时,两个贴合凸缘5相贴合,且第一螺纹孔311的轴线与第二螺纹槽111的轴线也处于同一直线上;防脱块112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滑动块31在滑动槽11内滑动的过程中脱离滑动槽11,并且防脱块112能够方便对半球体形腔体21进行定位,即当滑动块31与防脱块112相抵触后,那么两个半球体形腔体21上的贴合凸缘5便贴合在一起,而第一螺纹孔311的轴线与第二螺纹槽111的轴线也处于同一直线上,此时便可以直接旋动固定螺栓4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需要维修主管与分管的连接处时,松开固定螺栓4,往相反的方向滑动两个半球体形腔体21,使得缓冲腔2内分开,将缓冲腔2内部的主管与分管的连接处暴露出来,此时便可以进行维修;维修完毕后,往相靠近的方向滑动两个半球体形腔体21,使得两个半球体形腔体21重新组成缓冲腔2,将主管与分管的连接处重新盖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