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51921发布日期:2021-03-02 20:5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铰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一种铰链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移动、旋转和固定一功能部的铰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诸如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中,通常配置有折叠桌。折叠桌通常可以展开和收起且包括一个面板,并且通过铰链来在展开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转换。当折叠桌展开时,面板水平放置于使用者的面前,以便使用者利用面板来进餐、休息、阅读等;当折叠桌收起时,面板隐藏到座椅或车门中,以便减少占用空间。
[0003]
现有折叠桌的铰链结构通常比较简单,例如只包括一两个旋转轴,使得面板仅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旋转和移动,特别是当面板在收起位置时无法被完全隐藏到座椅或车门中。而且,现有折叠桌通常依赖于支架来将面板固定在展开位置,使得面板受限于支架的结构而只能在预定位置展开,不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在任意位置展开。另外,现有折叠桌的铰链无法提供适当的摩擦力矩,因此给使用者带来“晃荡”和“不稳”的感觉。
[0004]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铰链装置,其允许折叠桌在更大范围内活动,其还能够提供适当的力矩,以便面板能够停留在任意位置,且减少“晃荡”和“不稳”的感觉,提升使用者的操作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申请提出一种铰链装置,以至少部分地克服上述问题。
[0006]
根据本申请,一种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其被安装到一安装面;第一臂,所述第一臂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旋转连接到所述基座;第二臂,所述第二臂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旋转连接到所述第一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一轴位于不同的平面内;以及功能部,所述功能部通过第三轴旋转连接到所述第二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轴与所述第一轴、第二轴均位于不同平面内;其中,所述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上均套设有摩擦件,使得所述功能部能够停止在任意位置;以及其中,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彼此垂直,并且所述第二轴和所述第三轴彼此垂直。
[0007]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至少其中之一上套设有弹性件,用以提供协助使用者转动所述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至少其中之一的助力。
[0008]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第二轴或第三轴上的所述摩擦件设置为对相应轴施加阻止该相应轴转动的摩擦力,以将所述第一臂、第二臂或功能部停止在任意位置。
[0009]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擦件由至少一个钩状件构成,所述钩状件具有:柄部,被定位到所述第一臂、第二臂或功能部上;钩状弯曲部,套设在所述第一臂、第二臂或功能部的相应轴上,以施加摩擦力。
[001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轴架设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以及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组装到所述底
板,或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至少其中之一与所述底板一体形成。
[001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臂的一端插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第一轴上的摩擦件的第一摩擦件容置空间;所述第一轴上套设有所述弹性件,所述第一臂与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第一轴上的弹性件的弹性件容置空间;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第二轴上的摩擦件的第二摩擦件容置空间;所述第二臂与所述功能部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第三轴上的摩擦件的第三摩擦件容置空间。
[001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具有相互匹配的分叉结构,用以供所述第二轴穿设。
[0013]
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臂,所述辅助臂的一端能旋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中的一者,所述辅助臂的另一端能滑动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中的另一者;其中,随着所述第一臂与第二臂之间的相对旋转,所述第一臂、所述第二臂和所述辅助臂基本在一直线上,或者所述第一臂、所述第二臂和所述辅助臂呈三角形构造。
[001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之中的一者上设有滑轨;所述辅助臂的一端能滑动地配合到所述滑轨的滑道上,所述辅助臂的另一端则枢转连接到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之中的另一者。
[0015]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滑轨形成为一边开口的中空框形,以提供辅助臂容置空间,使得当所述第一臂、所述第二臂和所述辅助臂基本在一直线上时,所述辅助臂能被容纳在所述滑轨的辅助臂容置空间中。
附图说明
[0016]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附图中:
[0017]
图1a至图1g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折叠桌的俯视图、主视图、仰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0018]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折叠桌的分解视图;
[0019]
图3a至图3c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折叠桌的铰链装置的底板的俯视图、主视图、立体图;
[0020]
图4a至图4d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第一侧板的主视图、仰视图、左视图、立体图;
[0021]
图4e至图4h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第二侧板的主视图、仰视图、右视图、立体图;
[0022]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组装形成的基座的立体图;
[0023]
图6a至图6d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第一臂的主视图、后视图、右视图、立体图;
[0024]
图7a至图7d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第二臂的主视图、后视图、右视图、立体图;
[0025]
图8a至图8d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辅助臂的主视图、后视图、右视图、立体图;
[0026]
图9a至图9d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滑轨的主视图、后视图、右视图、立体图;
[0027]
图10a至图10c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折叠桌的面板的主视图、仰视图、立体图;
[0028]
图11a至图11c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弹性件的主视图、右视图、立体图;
[0029]
图12a至图12c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第一摩擦件的主视图、右视图、立体图;
[0030]
图13a、图13b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折叠桌的立体图,图13c、13d分别是根据图13a、13b中的a至a线和b至b线截取的部分剖开视图;
[0031]
图14a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折叠桌的视图,图14b、图14c分别是根据图14a中的c至c线和d至d线截取的剖视图,图14d是图14c中圈出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2]
图15a至图15c分别示出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折叠桌的第一臂围绕第一轴旋转到不同位置的状态;
[0033]
图16a至图16c分别示出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折叠桌的面板围绕第三轴旋转到不同位置的状态;
[0034]
图17a至图17g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折叠桌的俯视图、主视图、仰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0035]
图18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折叠桌的分解视图;
[0036]
图19a至图19d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折叠桌的铰链装置的第一侧板的主视图、后视图、右视图、立体图;
[0037]
图20a至图20d分别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第二侧板的主视图、后视图、右视图、立体图;
[0038]
图21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铰链装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组装形成的基座的立体图。
[0039]
图22a至图22k示出本申请的铰链装置移动和停止到各种不同位置。
[0040]
附图标记列表:
[0041]
1、2 折叠桌
[0042]
160、260 功能部
[0043]
162 第三轴孔
[0044]
163 限位部
[0045]
100、200 铰链装置
[0046]
110、210 基座
[0047]
111 底板
[0048]
112、212 第一侧板
[0049]
112b 第一轴孔
[0050]
112e 凸缘
[0051]
113、213 第二侧板
[0052]
113a 弹性件容置空间的一部分
[0053]
113b 第一轴孔
[0054]
113d 弹性件卡止部
[0055]
113e 凸缘
[0056]
120、220 第一臂
[0057]
121 第一摩擦件容置空间
[0058]
122 第一轴孔
[0059]
123 销孔
[0060]
124 弹性件卡止部
[0061]
125 轴套
[0062]
126 第二轴孔
[0063]
127 辅助轴孔
[0064]
128 辅助臂容置空间
[0065]
130、230 辅助臂
[0066]
131 第一辅助轴孔
[0067]
132 第二辅助轴孔
[0068]
140、240 滑轨
[0069]
141 安装部
[0070]
142 滑道
[0071]
143 弹性垫安装部
[0072]
144 弹性垫
[0073]
150、250 第二臂
[0074]
151 滑轨安装部
[0075]
152 第二轴孔
[0076]
153 第二摩擦件容置空间
[0077]
154 第三轴孔
[0078]
155 辅助臂容置空间
[0079]
156 第三摩擦件容置空间
[0080]
181 第一轴
[0081]
182 弹性件
[0082]
182a 第一端
[0083]
182b 第二端
[0084]
183 第一摩擦件
[0085]
183a 柄部
[0086]
183b 弯曲部
[0087]
183c 开口部
[0088]
184 第一辅助轴
[0089]
185 第二辅助轴
[0090]
186 第二轴
[0091]
187 第二摩擦件
[0092]
188 第三轴
[0093]
189 第三摩擦件
[0094]
190 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95]
虽然本文参考特定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应被局限于所示细节。确切地说,在权利要求的等价方案的范围内且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细节做出多种修改。
[0096]
本文中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向描述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这些方向,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0097]
首先参照图1a至1g,其中整体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折叠桌。折叠桌包含用于支撑和移动功能部的铰链装置,使得折叠桌可以在收起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变化,而且功能部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停留在任何位置。
[0098]
现在参照图2,其中示出了折叠桌1的分解视图。如图所示,折叠桌1包括功能部160和铰链装置100,其中铰链装置100包括基座110、第一臂120、第二臂150、辅助臂130、滑轨140。基座110被按照到安装平面并支撑整个折叠桌1。第一臂120的一端通过第一轴181旋转连接到基座110。第二臂150的一端通过第二轴186旋转连接到第一臂120的另一端,第二轴186与第一轴181位于不同的平面内,且彼此垂直。第二臂150的另一端旋转连接到功能部160。
[0099]
在本实施例中,功能部160是桌板。但是容易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功能部可以是显示屏、支架等,用于满足使用者的各种需求。
[0100]
同时参照图13a至14d,在根据本申请的折叠桌1中,包含了三个可旋转的关节:基座110与第一臂120之间的第一轴181、第一臂120与第二臂150之间的第二轴186、以及第二臂150与功能部160之间的第三轴188。通过这三个可旋转关节,折叠桌1的功能部160可以在三个不同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到达使用者所希望的任何位置。
[0101]
辅助臂130在折叠桌1的展开状态下支撑第二臂150和功能部160,在折叠桌1的收起状态下被容置在第一臂120和第二臂150中以便减少占用空间。辅助臂130的一端能旋转地连接到第一臂120和第二臂150中的一者,辅助臂130的另一端能滑动和旋转地连接到第一臂120和第二臂150中的另一者。在本实施例中,辅助臂130的一端能旋转地连接到第一臂120,另一端通过滑轨140能滑动和旋转地连接到第二臂150。然而容易理解,辅助臂130也可以一端能旋转地连接到第二臂150,另一端能滑动和旋转地连接到第一臂120。
[0102]
下面具体描述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折叠桌1的各个部件。
[0103]
参照图3a至图5,其中示出了基座110的具体结构。基座110是用于承载整个折叠桌1的重量的部分,其由底板111、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组装形成。图5示出基座110的整体视图,图3a至图3c示出基座110的底板111,图4a至图4g示出基座110的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13。
[0104]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1是方形的平板,其中具有多个安装孔以便将底板111固定到安装面(例如车门或座椅中的安装面)。应理解,虽然底板111在本实施例中是方形的平板,但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成任意形状。
[0105]
第一侧板112呈板状且具有半圆形的上半部和矩形的下半部。在半圆形的上半部的中心位置附近,沿着第一侧板112的厚度方向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轴181的第一轴孔112b。第一摩擦件112的周边还具有突起的凸缘112e,其接合到第一臂120以便封闭基座110与第一臂120之间的空隙。凸缘112e上可以设有缓冲垫190(图2),用于在第一臂120和基座110相对于彼此旋转时提供缓冲和降噪的作用。
[0106]
第二侧板113与第一侧板112具有基本相同的外形、第一轴孔113b、凸缘113e。与第一侧板112不同的是,第二侧板113中设有弹性件容置空间的一部分113a,该弹性件容置空间的一部分113a用于容置弹性件182,且弹性件容置空间的一部分113a中设有用于定位弹性件182的弹性件卡止部113d。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182被同时容置在第一臂120和第二侧板113中,也即,被容置在第一臂120与第二侧板113之间形成的弹性件容置空间中,参见图14c。
[0107]
如图5所示,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底板111通过诸如螺栓等固定手段彼此组装,使得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13大致垂直于底板111且二者的容置空间彼此面对。这样,在第一侧板112与第二侧板113之间形成一个空间,用于将第一臂120安装在其中。
[0108]
现在参照图6a至图6d详细描述第一臂120。如图所示,第一臂120大致呈板状,其上半部与下半部之间具有一定的错位。应理解,第一臂12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被设计为任意形状,例如设计为矩形。第一臂120的一端连接到基座110,另一端连接到第二臂150。
[0109]
在第一臂120连接到基座110的一端处,设有沿第一臂120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臂120的第一轴孔112b和销孔112c,分别用于第一轴181和固定第一摩擦件183的销穿过,从而通过过盈配合将第一摩擦件183固定到第一臂。在第一轴孔112c的面向第一侧板112的径向外侧,设有第一摩擦件容置部121,以便容置第一摩擦件183。然而应理解,对于第一摩擦件183,现有的其它固定方式也是可行的。在面向第二侧板1113的一面上,第一臂120的第一轴孔112b的外侧上设有轴套125(图6d)和弹性件卡止部124(图6b),以便弹性件182套设在轴套125上且固定在弹性件卡止部124上。所以应理解,弹性件182不与第一轴181直接接触(轴套125间隔在二者之间),且弹性件182的两端分别抵靠第二侧板113的弹性件卡止部113d和第一臂120的弹性件卡止部124。
[0110]
在第一臂120的另一端(即,连接到第二臂150的一端)处,沿着第一臂120的宽度方向设有第二轴孔126以便安装第二轴186。第二轴孔126设置为大致垂直于第一轴孔112b,使得第一轴181和第二轴186大致彼此垂直。在第一臂120的另一端处还设有辅助臂容置空间128,以便在折叠桌1的收起状态下,辅助臂130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隐藏到第一臂120中,从而减少占用空间。在第一臂120的长度方向的中心附近,设有辅助轴孔127,以便安装辅助轴。应理解,辅助轴孔127和下文描述的滑轨140安装部可以互换。
[011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181通过滚花面或花键抗扭地连接到基座110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13,而第一摩擦件183抵靠在第一臂120的销上。这样,在第一臂120相对于基座110旋转时,第一轴181不随着第一臂120旋转,而第一摩擦件183随着第一臂120旋转,在第一臂120与第一摩擦件183之间的相对转动产生了摩擦力矩。应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轴181抗扭地连接到第一臂120,而第一摩擦件183相对于基座110固定(例如抵靠基座110上的销),同样能通过第一臂120与第一摩擦件183之间的相对转动产生摩擦力矩。
[0112]
现在参照图7a至图7d描述第二臂150。如图所示,第二臂150大致呈板状,其上半部
与下半部之间具有一定的错位。应理解,第二臂15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被设计为任意形状,例如设计为矩形。第二臂150的一端连接到第一臂120,另一端连接到功能部160。
[0113]
在第二臂150连接到第一臂120的一端处,沿着第二臂150的宽度方向设有第二轴孔126以便安装第二轴186。在第二轴孔126的外侧处,以凹入第二臂150中的形式设有第二摩擦件容置空间153,以便容置第二摩擦件187。在第二臂150的这一端处还设有滑轨140安装部和辅助臂容置空间128,使得滑轨140可以被嵌入到第二臂150中,且在折叠桌1的收起状态下,辅助臂130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隐藏到第二臂150中。应理解,第二臂150的滑轨140安装部和第一臂120的辅助轴孔127可以互换。
[0114]
应注意,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臂150的连接到第一臂120的一端呈分叉结构,以便在折叠桌1的收起状态下能够容置辅助臂130。图中示出了第二臂150的一个分叉设有第二摩擦件容置空间153,但第二臂150的另一个分叉中也可以设有第二摩擦件容置空间153以便容置第二摩擦件187。
[0115]
在第二臂150连接到功能部160的另一端处,设有沿第二臂150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二臂150的第三轴孔154,用于第三轴188穿过。第三轴孔154的外侧处也设有第三摩擦件容置空间156以便容置作用于第三轴188的第三摩擦件189。
[0116]
现在参照图8a至图8d描述辅助臂130。如图所示,辅助臂130大致呈矩形板状,其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辅助轴孔131和第二辅助轴孔132,以便通过第一辅助轴184旋转连接到辅助轴孔127,以及通过第二辅助轴185滑动连接到滑轨140。
[0117]
现在参照图9a至图9d描述滑轨140。滑轨140大致呈一侧开口的矩形框。当滑轨140被嵌入到第二臂150中时,其开口面向第一臂120。滑轨140具有安装部141(例如螺丝孔)以便被组装到第二臂150。滑轨140的矩形框的两侧设有滑道142,以便辅助臂130通过第二辅助轴185滑动连接到滑轨140。滑轨140的与开口相对的一侧还设有弹性垫安装部143,以便安装弹性垫144(图2)。该弹性垫144的作用是在折叠桌1到达其展开位置时,减缓辅助臂130对滑轨140的碰撞。
[0118]
现在参照图10a至图10c描述功能部160。在本实施例中,功能部160被示出为一侧平坦的桌板,但是应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功能部160也可以是显示屏、支架等。如图所示,功能部160的一侧为平整面,以供使用者阅读、休息、用餐。功能部160的另一侧设有第三轴孔154以便接合第三轴188。第三轴孔154的外侧还设有弧形的限位部163。该限位部163呈凹入到功能部160中的轨道的形式,与第二臂150上的突起部(图7d)配合以限定功能部160相对于第二臂150旋转的范围。
[0119]
现在参照图11a至图11c描述弹性件182。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82呈扭簧的形式,其大致呈筒形以便套设在轴套125的外侧。弹性件182的第一端182a和第二端182b分别抵靠第一臂120和基座110的第二侧板113的弹性件卡止部112d。弹性件182的作用是将第一臂120偏压向展开位置。这样,当折叠桌1处于展开位置时,弹性件182能提供一定的支持力,以抵抗折叠桌1本身及其上的物品的重量。
[0120]
现在参照图12a至图12c描述第一摩擦件183。第一摩擦件183是呈钩状(或者说镰刀状)的片状部件,其具有柄部183a、弯曲部183b、以及开口部183c。第一摩擦件183被容置在第一臂120的的第一摩擦件容置空间121中。其中,第一摩擦件183的柄部183a抵靠着插设在第一臂120中的销,使得第一摩擦件183不会相对于第一臂120旋转。第一摩擦件183的弯
曲部183b套设在第一轴181的外侧,该弯曲部183b的内径略小于第一轴181的外径,使得弯曲部183b加紧第一轴181以便施加摩擦力。因为第一摩擦件183呈片状,所以可以重叠地设有多个第一摩擦件183,从而方便地调节施加到第一轴181的摩擦力。除了图中所示的钩状,第一摩擦件183也可以呈叉状等其它形状。套设在第二轴186、第三轴188处的第二摩擦件187、第三摩擦件189的形状、设置方式和作用类似于第一摩擦件183,因此不再一一赘述。
[0121]
应注意,虽然本实施例中,第二轴186和第三轴188上没有设置弹性件,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轴186和第三轴188上也可以套设有弹性件(类似于套设在第一轴186上的弹性件182),以便在使用者旋转第三臂150、功能部160时提供助力。例如,对于第二轴186,图2中示出了第二臂150的一个分叉设有第二摩擦件容置空间153,但第二臂150的另一个分叉中也可以设有弹性件容置空间以便容置作用于第二轴186的弹性件。
[0122]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82设置在第一臂120与第二侧板113之间,第一摩擦件183设置在第一臂120与第一侧板112之间。容易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182和第一摩擦件183的位置可以交换,或者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臂120的同一侧,例如都设置在第一臂120与第一侧板112之间。
[0123]
本申请的一个特点在于,能够根据具体使用环境和使用者的需求,适当设置基座110与第一臂120之间的弹性件182和第一摩擦件183,例如调节弹性件182的圈数和第一摩擦件183的片数,从而提供适当的偏压力和摩擦力。这样,一方面弹性件182能提供支持力以抵抗折叠桌1的重量,另一方面,第一摩擦件183能提供摩擦力以使折叠桌1能停留在任意位置,换句话说,可以停留在展开位置与收起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而且,由于第一摩擦件183提供的摩擦力,有利于折叠桌1的稳定,可以避免给使用者带来“晃荡”和“不稳”的不利感觉。
[0124]
现在参照图15a至图16c描述根据本申请的折叠桌1的操作。
[0125]
首先应理解,本申请的铰链装置不必严格遵从以下顺序来操作,实际上,铰链装置可以同时围绕其三个轴转动,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和灵活度。例如,本申请的铰链装置可以移动并停止在图22a-图22k所示的各位置。
[0126]
图15a示出了折叠桌1的收起状态。此时,第一臂120、第二臂150、辅助臂130大致在一条线上,且功能部160大致与基座110处于同一高度。在从收起状态到展开状态的过程中,首先,第一臂120相对于基座110围绕第一轴181旋转,从而升起第一臂120、第二臂150、辅助臂130、功能部160,到达图15c所示的状态。然后,第二臂150相对于第二臂150围绕第二轴186旋转,辅助臂130的接合到滑轨140的一端沿着滑道142滑动,从而到达图16a所示的状态。此时第一臂120、第二臂150、辅助臂130形成稳定的三角构型。特别地,第一臂120与第二臂150的夹角可以是直角,使得第一臂120、第二臂150、辅助臂130形成更加稳定的直角三角构型。最后,功能部160相对于第二臂150围绕第三轴188旋转,使得功能部160能够到达适合休息、阅读、用餐的最佳位置,例如图16c所示的展开位置。
[0127]
容易理解,当折叠桌1从展开位置回到收起位置时,上述操作以相反的顺序进行。
[0128]
现在参照图17a至图17g,其中整体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折叠桌2的第二实施例。图18示出了折叠桌2的分解视图。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具有相似的功能部260、基座210、第一臂220、第二臂250、辅助臂230、滑轨240。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二实施例的基座210仅包括第一侧板212和第二侧板213。
[0129]
参照图19a至图21,其中示出了由第一侧板212和第二侧板213组装形成的第二实施例的基座210。可以看出,相比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侧板112,第二实施例的第一侧板212的下方额外延伸出了一部分以替代第一实施例的底板111的作用。这样,允许折叠桌2的基座210以另一种角度被安装到安装面。
[0130]
参照图22a至图22d,其中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折叠桌被应用于车门。如图所示,当折叠桌处于收起状态时,其能够被完全隐藏到车门中,从而节省了车内空间且有利于车内的整洁。当折叠桌处于展开状态时,其能够位于使用者身前的适当位置,以供使用者阅读、休息、用餐。
[0131]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铰链装置和一种包括铰链装置的折叠桌。该铰链装置和折叠桌可以被折叠并完全隐藏到车门等位置,也可以被展开到任何位置以供使用。该铰链装置和折叠桌具有多个旋转轴,其中每个旋转轴的尺寸可以被调节,每个旋转轴处还设有数量可调的摩擦件,从而允许根据需求设置每个旋转轴的摩擦力矩。而且,由于摩擦件的作用,避免了铰链装置和折叠桌的“晃荡”和“不稳”的感觉,为使用者带来最佳体验。
[0132]
另外,本申请的铰链装置和折叠桌可以由铝合金或锰合金制成,从而有利地适应不同温度和不同湿度环境。
[0133]
虽然本文已示出并描述了优选实施例,但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作为示例给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想到许多变型、改变和替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因此,随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落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