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压三管上端出水阀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57718发布日期:2020-12-22 10:2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压三管上端出水阀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压三管上端出水阀芯结构。



背景技术:

在工业大力发展的今天,各地水质资源均被不同程度的污染,如重金属超标、化工污染、微生物污染等,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也更加关注饮水安全,因此,家用超滤净水器得以普及使用。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超滤净水器通常是利用自来水的水压实现净化的功能,净水器本身不耐高水压,当水压升高(通常在夜间,用水少的情况)或突然有水压升高时,可能会引起净水器爆裂或者渗透的问题,尤其是净水器使用时间较长时,净水器的滤壳、接头、管线等高分子材料也会产生疲劳,水压升高时,净水器爆裂或者渗漏的风险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超滤净水器的使用,提供一种无压三管上端出水阀芯结构,能够将净水器滤芯爆裂、接头、管线因老化而泄漏风险降低为零,可有效保护净水器的使用寿命,通过一个阀芯控制两路出水,阀芯操作非常便,能够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压三管上端出水阀芯结构,包括阀壳体、阀杆,所述阀杆的中部设有轴向贯穿阀杆的出水孔,所述阀壳体内设有上片体、下片体,所述阀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阀杆插入阀壳体的一端设有与上片体连接的连接部,所述阀杆、连接部均与阀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下片体的顶端与上片体的底端抵接,所述下片体的底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自来水进水口、自来水出水口、净水进水口,所述自来水进水口的轴心线与底座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等于自来水出水口的轴心线与底座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所述下片体上设有与自来水进水口相适应的自来水进水孔、与自来水出水口相适应的自来水出水孔、与净水进水口相适应的净水进水孔,所述上片体上设有长圆弧形孔,所述长圆弧形孔的端部半圆的轴心线与底座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等于自来水出水口的轴心线与底座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所述长圆弧形孔的一侧设有与净水进水孔相适应的长圆形孔,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用于连通长圆形孔与出水孔的连通孔;

转动阀杆,当所述净水进水孔与长圆形孔连通时,所述自来水进水孔、自来水出水孔均与长圆弧形孔连通;当所述净水进水孔与长圆形孔不连通时,所述长圆弧形孔仅与自来水出水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下片体的底部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卡槽相适应的第一卡块。

优选的,所述自来水进水孔的半径、自来水出水孔的半径与长圆弧形孔的端部的半圆的半径相同,所述长圆弧形孔的一端的半圆的轴心线与自来水进水孔的轴心线重合时,所述长圆弧形孔另外一端的半圆的轴心线与自来水出水孔的轴心线重合,所述净水进水孔的轴心线与长圆形孔的一端的半圆的轴心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上片体、下片体均为瓷片。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与自来水进水口、自来水出水口、净水进水口相适应的底座下密封垫圈,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与自来水进水口、自来水出水口、净水进水口相适应的底座上密封垫圈。

优选的,所述阀杆与阀壳体之间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阀杆的顶部设有第二“o”型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上片体与连接部之间设有阀杆密封垫圈。

优选的,所述上片体的顶部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第二卡槽相适应的第二卡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的外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弹簧、定位拨杆,所述定位拨杆与安装孔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定位拨杆抵接,另一端与安装孔的底面抵接,所述阀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定位拨杆相适应的关闭定位槽、出水定位槽。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专为无压净水龙头而设计的上出水阀芯,装此阀芯的净水龙头需要与超滤净水器联合使用,连接两路出水,首先自来水接入自来水进水口经过阀芯后再从自来水出水口流出,再供应到超滤净水器,超滤净水器再将自来水进行多级滤芯净化,净水后再接入净水进水口,然后出水孔流出;默认阀芯为关闭状态,即自来水出水孔、净水进水孔均为堵塞关闭状态,自来水被阀芯切断,净水器没有自来水供应,净水进水孔堵塞无水流出;转动阀杆,能够带动上片体转动,当阀杆旋转一定角度时,便可开启阀芯出水,即自来水出水孔和自来水进水孔互通,净水器接通自来水供应,净水进水孔与阀杆的出水孔互通,净水从阀杆的出水孔流出;当关闭阀芯,净水器的水源被切断,因此净水器中的水压变为零,将净水器滤芯爆裂、接头、管线因老化而泄漏风险降低为零,能够有效保护净水器的使用寿命,此外,一个阀芯控制两路出水,阀芯操作非常便,也能降低产品的设计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关闭状态时定位拨杆的状态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关闭状态时上片体的状态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出水状态时定位拨杆的状态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出水状态时上片体的状态图。

附图中标号:

1、阀壳体;11、第一“o”型密封圈;12、第二“o”型密封圈;

2、阀杆;3、出水孔;

4、上片体;41、长圆弧形孔;42、长圆形孔;43、第二卡槽;

5、下片体;51、自来水进水孔;52、自来水出水孔;53、净水进水孔;54、第一卡槽;

6、底座;61、自来水进水口;62、自来水出水口;63、净水进水口;64、底座下密封垫圈;65、底座上密封垫圈;

7、连接部;71、连通孔;72、阀杆密封垫圈;73、第二卡块;74、弹簧;75、定位拨杆;76、关闭定位槽;77、出水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如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专为无压净水龙头而设计的无压三管上端出水阀芯结构,包括阀壳体1、阀杆2,所述阀杆2的中部设有轴向贯穿阀杆2的出水孔3,所述阀壳体1内设有上片体4、下片体5,优选的,为了提高使用寿命,所述上片体4、下片体5均可为瓷片,具有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所述阀壳体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6,优选的,为了降低装配成本,所述底座5与阀壳体1卡扣连接,在底座5的顶部环形阵列设有四个卡扣,在阀壳体1的底部设有相应的卡槽,便于装配。所述阀杆2的一端从阀壳体1的上端插入阀壳体1中,且插入阀壳体1的一端设有与上片体4连接的连接部7,所述阀杆2、连接部7、上片体4均与阀壳体1转动连接,连接部7与阀杆2之间采用一体式结构,转动阀杆2能够带动上片体4转动。优选的,为便于连接部与上片体之间的连接,保证上片体与连接部同步转动,所述上片体4的顶部的外壁上环形阵列设有四个第二卡槽43,所述连接部7上设有与第二卡槽43相适应的第二卡块73,第二卡块73卡入第二卡槽43中,能够保证上片体4与连接部7同步转动。所述下片体5的顶端与上片体4的底端抵接,所述下片体5的底端固定在底座6上,优选的,为便于下片体的固定,所述下片体5的底部的外壁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卡槽54,所述底座6的顶部设有与第一卡槽54相适应的第一卡块,第一卡块卡入第一卡槽54中,即可防止下片体5与底座6之间相对转动。所述底座6上设有沿底座6的轴向贯穿底座6的自来水进水口61、自来水出水口62、净水进水口63,自来水进水口61、自来水出水口62、净水进水口63的形状优选为圆形,所述自来水进水口61的轴心线与底座6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等于自来水出水口62的轴心线与底座6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装此阀芯的净水龙头需要与超滤净水器联合使用,连接两路出水,首先自来水接入自来水进水口61经过阀芯后再从自来水出水口62流出,再供应到超滤净水器,超滤净水器再将自来水进行多级滤芯净化,净水后再接入净水进水口63,然后由出水孔3流出。所述下片体5上设有与自来水进水口61相适应的自来水进水孔51、与自来水出水口62相适应的自来水出水孔52、与净水进水口63相适应的净水进水孔53,自来水进水孔51与自来水进水口61的形状与尺寸均相同,且自来水进水孔51与自来水进水口61的轴心线共线;自来水出水孔52与自来水出水口62的形状与尺寸均相同,且自来水出水孔52与自来水出水口62的轴心线共线;净水进水孔53与净水进水口63的形状与尺寸均相同,且净水进水孔53与净水进水口63的轴心线共线。所述上片体4上设有长圆弧形孔41,所述长圆弧形孔41的端部的半圆的轴心线与底座6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等于自来水出水口62的轴心线与底座6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在上片体4上,所述长圆弧形孔41的一侧设有与净水进水孔53相适应的长圆形孔42,所述连接部7上设有用于连通长圆形孔42与出水孔3的连通孔71,长圆弧形孔41、长圆形孔42的尺寸应保证,转动阀杆2,当净水进水孔53与长圆形孔42连通时,所述自来水进水孔51、自来水出水孔52均与长圆弧形孔41连通,自来水进水孔51通过长圆弧形孔41与自来水出水孔52连通;当所述净水进水孔53与长圆形孔42不连通时,所述长圆弧形孔41仅与自来水出水孔52连通,自来水进水孔51被上片体4封堵。

优选的,为了保证流量,所述自来水进水孔51的半径、自来水出水孔52的半径与长圆弧形孔41的端部的半圆的半径相同,转动阀杆2,当所述长圆弧形孔41的一端的半圆的轴心线与自来水进水孔51的轴心线重合时,所述长圆弧形孔41另外一端的半圆的轴心线与自来水出水孔52的轴心线重合,且所述净水进水孔53的轴心线与长圆形孔42的一端的半圆的轴心线重合。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自身的密封性以及与其它管路之间连接的密封性,所述底座6的底部设有与自来水进水口61、自来水出水口62、净水进水口63相适应的底座下密封垫圈64,所述底座6的顶部设有与自来水进水口61、自来水出水口62、净水进水口63相适应的底座上密封垫圈65;所述阀杆2与阀壳体1之间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11,所述阀杆2的顶部设有第二“o”型密封圈12;所述上片体4与连接部7之间设有阀杆密封垫圈72。

本实用新型默认阀芯为关闭状态,即自来水出水孔52、净水进水孔53均为堵塞关闭状态,自来水被阀芯切断,净水器没有自来水供应,净水进水孔53堵塞无水流出;转动阀杆2,能够带动上片体4转动,当阀杆2旋转一定角度,便可开启阀芯出水,即自来水出水孔52和自来水进水孔51互通,净水器接通自来水供应,净水进水孔53与阀杆2的出水孔3互通,净水从阀杆2的出水孔3流出;当关闭阀芯,净水器的水源被切断,因此净水器中的水压变为零,将净水器滤芯爆裂、接头、管线因老化而泄漏风险降低为零,能够有效保护净水器的使用寿命,此外,一个阀芯控制两路出水,阀芯操作非常便,也能降低产品的设计成本。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开关状态的控制,所述连接部7的外壁上沿连接部7的径向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弹簧74、定位拨杆75,所述定位拨杆75与安装孔滑动连接,所述弹簧74的一端与定位拨杆75抵接,另一端与安装孔的底面抵接,所述阀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定位拨杆75相适应的关闭定位槽76、出水定位槽77。

如附图4所示,关闭定位槽76对应的是关闭状态,转动阀杆2,定位拨杆75随着转动,定位拨杆75进入关闭定位槽76中,弹簧74推动定位拨杆75撞击关闭定位槽76发出一声叮当声响,提示旋转到位,进入关闭状态,如附图5所示,在关闭状态下,上片体4挡住下片体5上的自来水进水孔51、净水进水孔53,自来水进水孔51、净水进水孔53均封闭。

如附图6所示,出水定位槽77对应的是出水状态,转动阀杆2,定位拨杆75随着转动,定位拨杆75进入出水定位槽77中,弹簧74推动定位拨杆75撞击出水定位槽77发出一声叮当声响,提示旋转到位,进入开启状态,如附图7所示,在出水状态下,自来水进水孔51、自来水出水孔52通过上片体4上的长圆弧形孔41连通,净水进水孔53与长圆形孔42连通,即,自来水经自来水进水孔51进入长圆弧形孔41后,再进入自来水出水孔52;净水从净水进水孔53进入长圆形孔42后,再进入连通孔71,最后经出水孔3排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