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通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9671发布日期:2021-01-30 04:30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通接头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配件应用技术领域,涉及客车空气悬架管路直通接头,具体为一种直通接头。


背景技术:

[0002]
客车是指乘坐9人以上(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一般具有方形车厢,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的商用车,这类车型主要用于公共交通和团体运输使用。中国客车企业引进的国外客车技术,主要集中在欧日两大系列。典型品牌如安徽安凯、郑州宇通、苏州金龙、厦门金龙、上海申沃、丹东黄海等,中国客车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个别厂家年产量已超过万台。随着客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客车悬架逐渐发展为空气悬架结构。
[0003]
公开号为cn 201757227 u的直通接头,该直通接头在螺纹连接段内衬有塑料管体,塑料管体的端口向外翻折覆盖在金属螺纹的端口外,这样避免了金属材料生锈后污染水体,翻折后的塑料管体端口替代了垫片,连接装配后密封效果好,还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但是该直通接头的整体结构强度不够,并且与外界物件连接后,长时间使用容易磨损和形变,可靠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直通接头。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直通接头,通过定位凸台和密封定位槽的配合使用,方便直通接头安装时的定位,并利用定位凸台将环形铜垫圈定位,定位凸台与环形铜垫圈呈间隙配合,有效防止环形铜垫圈移位,有效提高了管路的气密性;通过加强部、六棱柱状外壁、应力槽、第一加强层、第二加强层以及第三加强层的配合使用,由35号钢制造而成的第一加强层、第二加强层、第三加强层组合构成加强部,加强部设置在定位凸台与六棱柱状外壁的连接部,同时接头本体上设置有六棱柱状外壁,第一螺纹接头和定位凸台连接部开设有应力槽,有效增加了直通接头的结构强度,避免直通接头长时间使用产生磨损和形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保证直通接头的安装气密性,增加直通接头的结构强度。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一种直通接头,包括第一螺纹接头、六棱柱状外壁、第二螺纹接头、通孔、内接口以及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螺纹接头,接头本体上且远离第一螺纹接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螺纹接头,所述接头本体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接头本体外表面设置有六棱柱状外壁,所述接头本体内部开设有内接口;
[0007]
所述接头本体上安装有定位凸台,接头本体上且位于定位凸台的一侧安装有加强部,加强部位于定位凸台与六棱柱状外壁的连接部,所述接头本体外侧开设有密封定位槽,密封定位槽处于第一螺纹接头和定位凸台连接部,所述接头本体外侧开设有应力槽,应力槽处于第二螺纹接头和六棱柱状外壁的连接部,所述加强部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孔,所述加强部内部设置有第一加强层,所述第一加强层一侧设置有第二加强层,所述第二加强
层一侧设置有第三加强层。
[0008]
进一步地,第一螺纹接头、密封定位槽、定位凸台、加强部、六棱柱状外壁、应力槽以及第二螺纹接头呈轴向依次设置在接头本体上。
[0009]
进一步地,第一螺纹接头和加强部之间设有环形铜垫圈,且环形铜垫圈与定位凸台呈间隙配合,所述加强部外径大于定位凸台直径。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纹接头与外界联管螺母相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接头与外界气囊盘相连接。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内接口内壁为光滑斜面状。
[0012]
进一步地,第一加强层、第二加强层、第三加强层均由35号钢制成。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4]
1、通过定位凸台和密封定位槽的配合使用,方便直通接头安装时的定位,并利用定位凸台将环形铜垫圈定位,定位凸台与环形铜垫圈呈间隙配合,有效防止环形铜垫圈移位,有效提高了管路的气密性;
[0015]
2、通过加强部、六棱柱状外壁、应力槽、第一加强层、第二加强层以及第三加强层的配合使用,由35号钢制造而成的第一加强层、第二加强层、第三加强层组合构成加强部,加强部设置在定位凸台与六棱柱状外壁的连接部,同时接头本体上设置有六棱柱状外壁,第一螺纹接头和定位凸台连接部开设有应力槽,有效增加了直通接头的结构强度,避免直通接头长时间使用产生磨损和形变;
[0016]
3、因第一螺纹接头、密封定位槽、定位凸台、加强部、六棱柱状外壁、应力槽以及第二螺纹接头呈轴向依次设置在接头本体上,体现设计的合理性,增加接头本体的结构强度,因第一螺纹接头和加强部之间设有环形铜垫圈,且环形铜垫圈与定位凸台呈间隙配合,方便环形铜垫圈套装在定位凸台上,因加强部外径大于定位凸台直径,体现设计合理性,增加接头本体的结构强度,因第二螺纹接头与外界联管螺母相连接,第一螺纹接头与外界气囊盘相连接,内接口内壁为光滑斜面状,用于配合尼龙软管末端的联管卡套定位,因第一加强层、第二加强层、第三加强层均由35号钢制成,增加加强部的结构强度,避免形变;
[0017]
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保证直通接头的安装气密性,增加直通接头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直通接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图1中a反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直通接头中加强部的主视截面图;
[0022]
图中:1、第一螺纹接头;2、定位凸台;3、加强部;4、六棱柱状外壁;5、第二螺纹接头;6、通孔;7、内接口;8、应力槽;9、密封定位槽;10、接头本体;11、第一加强层;12、第二加强层;13、第三加强层;14、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
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直通接头,包括第一螺纹接头1、六棱柱状外壁4、第二螺纹接头5、通孔6、内接口7以及接头本体10,接头本体10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螺纹接头1,接头本体10上且远离第一螺纹接头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螺纹接头5,接头本体10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6,接头本体10外表面设置有六棱柱状外壁4,接头本体10内部开设有内接口7;
[0025]
接头本体10上安装有定位凸台2,接头本体10上且位于定位凸台2的一侧安装有加强部3,加强部3位于定位凸台2与六棱柱状外壁4的连接部,接头本体10外侧开设有密封定位槽9,密封定位槽9处于第一螺纹接头1和定位凸台2连接部,接头本体10外侧开设有应力槽8,应力槽8处于第二螺纹接头5和六棱柱状外壁4的连接部,加强部3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孔14,加强部3内部设置有第一加强层11,第一加强层11一侧设置有第二加强层12,第二加强层12一侧设置有第三加强层13。
[0026]
第一螺纹接头1、密封定位槽9、定位凸台2、加强部3、六棱柱状外壁4、应力槽8以及第二螺纹接头5呈轴向依次设置在接头本体10上,体现设计的合理性,增加接头本体10的结构强度,第一螺纹接头1和加强部3之间设有环形铜垫圈,且环形铜垫圈与定位凸台2呈间隙配合,方便环形铜垫圈套装在定位凸台2上,加强部3外径大于定位凸台2直径,体现设计合理性,增加接头本体10的结构强度,第二螺纹接头5与外界联管螺母相连接,第一螺纹接头1与外界气囊盘相连接,内接口7内壁为光滑斜面状,用于配合尼龙软管末端的联管卡套定位,第一加强层11、第二加强层12、第三加强层13均由35号钢制成,增加加强部3的结构强度,避免形变。
[0027]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进行实施时:定位凸台2安装在接头本体10上,加强部3设置在定位凸台2与六棱柱状外壁4的连接部处,加强部3由35号钢制造而成的第一加强层11、第二加强层12、第三加强层13组合构成,接头本体10上设置有六棱柱状外壁4,六棱柱状外壁4和加强部3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接头本体10的结构强度,与此同时,通过定位凸台2和密封定位槽9的配合使用,定位凸台2与环形铜垫圈呈间隙配合,利用定位凸台2将环形铜垫圈定位,有效防止环形铜垫圈的移位,接头本体10外侧开设有密封定位槽9,密封定位槽9处于第一螺纹接头1和定位凸台2连接部,密封定位槽9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密封定位槽9内可以安装上密封圈,从而有效增加了第一螺纹接头1连接时的气密性;
[0028]
接头本体10的外侧开设有应力槽8,应力槽8处于第二螺纹接头5和六棱柱状外壁4的连接部,在第二螺纹接头5连接时,应力槽8可以起到分散表面应力的作用,最后接头本体10通过第二螺纹接头5与外界联管螺母相连接,通过第一螺纹接头1与外界气囊盘相连接。
[0029]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