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动式温控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3540发布日期:2021-04-02 09:17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动式温控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控阀,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型自动式温控阀。



背景技术:

温控阀全称为温度控制阀,温控阀能够控制入水口流量温度,进而达到控制出水口输出温度,传统的温控阀需要通过手动来控制流体的流出温度,而现已披露的自动式温控阀往往也面临着造价成本过高,温控延迟等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自动式温控阀,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自动式温控阀,包括阀芯和阀壳,所述阀芯包括第一感温包、第一复位弹性件、第一阀芯推杆、阀芯底座、封水塞、引导杆、第二复位弹性件、第二感温包和立柱,所述第一感温包位于所述第一阀芯推杆的一端,所述第一阀芯推杆另一端穿过所述阀芯底座与所述封水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感温包位于所述引导杆的一端,所述引导杆另一端穿过所述封水塞与所述阀芯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杆与所述封水塞导向连接,所述引导杆内滑动设置有第二阀芯推杆,所述第二阀芯推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感温包连接,所述第二阀芯推杆另一端与所述阀芯底座接触,所述阀芯底座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分别套接于所述第一阀芯推杆和所述引导杆两端,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两端分别抵触所述第一感温包和所述阀芯底座,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两端分别抵触所述第二感温包和所述封水塞,所述阀芯底座上设有流体通道,所述封水塞与所述阀芯底座接触时可完全覆盖所述阀芯底座上的流体通道,所述阀芯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阀壳采用三通式结构,其上分别设有热水口、冷水口和混水口,当所述立柱与所述阀芯底座接触时,所述冷水口呈完全封闭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温控阀芯还包括第一弹簧垫板和第二弹簧垫板,所述第一弹簧垫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一阀芯推杆近第一感温包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抵触所述阀芯底座和所述第一弹簧垫板,所述第二弹簧垫板固定设于所述引导杆近第二感温包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件两端分别抵触所述封水塞和所述第二弹簧垫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簧垫板内设有能够让第二感温包与所述第二阀芯推杆相接触的孔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垫板四周设有弹性拉杆,所述弹性拉杆与所述封水塞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簧垫板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立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杆近所述封水塞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封水塞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阀壳上设有调节螺帽,所述阀壳内近热水口处设有阀座,所述阀座上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位于所述调节螺帽与所述阀座之间,当旋紧所述调节螺帽时所述阀座完全封闭所述热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封水塞靠近所述第二立柱的一端上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有两感温包,可以对温度的变化更快速的做出反馈,减小反应延迟。

2.本实用新型设有阀盖,可以调节阀盖的高度来控制水量的大小。

3.本实用新型装置简单,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新型自动式温控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新型自动式温控阀工作时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新型自动式温控阀阀芯底座以上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中:1.第一感温包,2.第一弹性件,3.第一阀芯推杆,4.阀芯底座,5.封水塞,6.引导杆,7.第二弹性件,8.第二感温包,9.立柱,10.第一弹簧垫板,11.弹性拉杆,12.第二弹簧垫板,13.阀盖,14.热水口,15.冷水口,16混水口,17.第二阀芯推杆,1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式温控阀,包括阀芯和阀壳,所述阀芯包括第一感温包1、第一复位弹性件2、第一阀芯推杆3、阀芯底座4、封水塞5、引导杆6、第二复位弹性件7、第二感温包8和立柱9,所述第一感温包1位于所述第一阀芯推杆3的一端,所述第一阀芯推杆3另一端穿过所述阀芯底座4与所述封水塞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感温包8位于所述引导杆6的一端,所述引导杆6另一端穿过所述封水塞5与所述阀芯底座4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杆6与所述封水塞5导向连接,所述引导杆6内滑动设置有第二阀芯推杆17,所述第二阀芯推杆17一端与所述第二感温包8连接,所述第二阀芯推杆17另一端与所述阀芯底座4接触,所述阀芯底座4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2和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7,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2和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7分别套接于所述第一阀芯推杆3和所述引导杆6两端,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2两端分别抵触所述第一感温包1和所述阀芯底座4,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7两端分别抵触所述第二感温包8和所述封水塞5,所述阀芯底座4上设有流体通道,所述封水塞5与所述阀芯底座4接触时可完全覆盖所述阀芯底座4上的流体通道,所述阀芯与所述立柱9固定连接,所述阀壳采用三通式结构,其上分别设有热水口14、冷水口15和混水口16,当所述立柱9与所述阀芯底座4接触时,所述冷水口15呈完全封闭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温控阀芯还包括第一弹簧垫板10和第二弹簧垫板12,所述第一弹簧垫板10固定设于所述第一阀芯推杆3近第一感温包1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件2两端分别抵触所述阀芯底座4和所述第一弹簧垫板10,所述第二弹簧垫板12固定设于所述引导杆6近第二感温包8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件7两端分别抵触所述封水塞5和所述第二弹簧垫板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簧垫板12内设有能够让所述第二感温包8与所述第二阀芯推杆17相接触的孔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垫板10四周设有弹性拉杆11,所述弹性拉杆11与所述封水塞5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簧垫板12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立柱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引导杆6近所述封水塞5的一端设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位于所述封水塞5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阀壳上设有调节螺帽,所述阀壳内近热水口处设有阀座13,所述阀座13上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位于所述调节螺帽与所述阀座13之间,当旋紧所述调节螺帽时所述阀座13完全封闭所述热水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封水塞5靠近所述引导杆6的一端上设有密封圈。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自动式温控阀,通过旋开调节螺帽来调节阀盖13高度,热水口14中的热水会进入阀芯,此时第二感温包8会随着温度升高而膨胀,推动第二阀芯推动杆17使封水塞5与阀芯底座4相分离,使得与第二弹簧垫板12相连接的立柱9与阀芯底座4相分离,热水沿着阀芯底座4上的流体通道进入混水口16,冷水口15中的冷水同样沿着阀芯底座4上的流体通道进入混水口16此时第一感温包1会随着温度升高而膨胀,推动第一阀芯推杆3从而推动封水塞5,封水塞5沿引导杆6的方向压缩第二弹性件6,第二弹性件6会带动立柱9进一步的向上抬高,增大冷水口冷水的流量,冷水的增加同时会使得感温包收缩,当达到平衡时输出的水温为适宜水温,通过旋紧调节螺帽,阀盖13会向下移动,混水口的流量将减小,当阀盖13完全覆盖阀壳与立柱之间的开口区时,混水口16的流量将减小到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