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0872发布日期:2021-01-15 11:30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衬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



背景技术:

副车架衬套主要连接车身和底盘副车架,是汽车底盘悬架系统重要的传力部件,对整车的舒适性和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简称nvh)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对于追求舒适性的车,要求副车架衬套的在x轴方向、y轴方向及z轴方向的三个方向的刚度都小些,这样有利于衰减振动和隔绝噪音,但x轴方向和y轴方向刚度的降低,必然导致z轴方向的刚度也降低,对于重量比较大的车,较低的z轴方向的刚度会导致加完预载后出现变形大的现象,不利于衬套的耐久性;现阶段的方案通过增加y轴方向刚度的方式提升z轴方向的刚度,但是,这种结构会降低车辆的nvh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在不增加y轴方向刚度的情况下,提升了z轴方向刚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包括:衬套内管,所述衬套内管呈腰形,沿y轴方向,所述衬套内管的两侧的中部分别设有凹槽;衬套外管,所述衬套外管套设于所述衬套内管上且两者限定出装配腔,所述衬套外管正对所述衬套内管的部分设有与所述凹槽对应设置的凸起;橡胶部分,所述橡胶部分形成于所述装配腔内且所述橡胶部分夹设于所述衬套内管和所述衬套外管之间。

作为一种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的优选方案,所述凹槽为弧形槽,所述弧形槽沿x轴方向贯穿所述衬套内管。

作为一种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的优选方案,沿x轴方向,所述橡胶部分的两侧分别设有沿z轴方向贯穿设置的通槽。

作为一种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的优选方案,所述橡胶部分正对所述凹槽的部分的厚度与所述凹槽的深度成反比。

作为一种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的优选方案,所述橡胶部分的一端设有第一环形槽,另一端设有第二环形槽。

作为一种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的优选方案,所述衬套内管为铝管。

作为一种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的优选方案,所述衬套外管为塑料管。

作为一种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的优选方案,所述衬套内管上设有沿z轴方向贯穿设置的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当沿z轴方向拉动衬套外管而使衬套内管保持不动时,衬套外管挤压橡胶部分并相对于衬套内管沿z轴方向移动,此时衬套外管的凸起通过橡胶部分对衬套内管的凹槽进行挤压而产生轴向力,从而增加了衬套的轴向刚度,相应地,只沿z轴方向拉动衬套内管而使衬套外管保持不动时,衬套内管的凹槽的部分通过橡胶部分对衬套外管的凸起进行挤压而产生轴向力,同样增加了衬套的轴向刚度,由于本实施例的衬套内管呈腰形,使得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在y轴方向的刚度不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的俯视图;

图2是图1在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衬套内管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橡胶部分在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橡胶部分在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衬套外管的示意图。

图中:

1、衬套内管;101、凹槽;102、连接孔;

2、衬套外管;21、凸起;

3、橡胶部分;301、通槽;3021、第一环形槽;3022、第二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如图1至图6所示,该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包括衬套内管1、衬套外管2及橡胶部分3,衬套内管1呈腰形,沿y轴方向,衬套内管1的两侧的中部分别设有凹槽101,衬套外管2套设于衬套内管1上且两者限定出装配腔,衬套外管2正对衬套内管1的部分设有与凹槽101对应设置的凸起21,凸起21的个数为两个,凸起21与凹槽101一一对应设置。橡胶部分3形成于装配腔内且橡胶部分3夹设于衬套内管1和衬套外管2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增设有两个凹槽101的衬套内管1呈两端粗中间细的腰形,其中衬套内管1端部的横截面的外周的形状由依次平滑连接的第一圆弧、第一直线、第二圆弧及第二直线形成,其中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的长度相等且两者平行设置,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相同且两者相对设置,其中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所对应的侧面正对衬套内管1的凹槽101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的轴向刚度较大,具体地,当沿z轴方向拉动衬套外管2时,衬套外管2挤压橡胶部分3并相对于衬套内管1沿z轴方向移动,此时衬套外管2的凸起21通过橡胶部分3对衬套内管1的凹槽101进行挤压而产生轴向力,从而增加了衬套的轴向刚度。相应地,只沿z轴方向拉动衬套内管1时,衬套内管1的凹槽101的部分通过橡胶部分3对衬套外管2的凸起21进行挤压而产生轴向力,同样增加了衬套的轴向刚度,由于本实施例的衬套内管1呈腰形,使得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在y轴方向的刚度不变,使得车辆具有较好的nvh性能。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为副车架衬套,如图2和图3所示,衬套内管1上设有连接孔102,副车架衬套的一端安装在车身上,另一端安装在车轮架上。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还可以为用于控制臂、发动机悬臂等车辆底盘上,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本实施例的衬套内管1通过铝材铸造成型或者挤压形成毛坯铝管,接着在毛坯铝管上机加工,从而形成符合要求的铝管,衬套外管2为一体注塑成型的塑料管,橡胶部分3通过硫化工艺形成。具体地,橡胶部分3与衬套外管2和衬套内管1通过整体硫化工艺形成一体件。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衬套内管1和衬套外管2的材料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这种限定,还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本实施例的凹槽101为弧形槽,弧形槽沿x轴方向贯穿衬套内管1。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衬套内管1两侧的凹槽101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弧形槽,还可以为其它形状的凹槽101,只要保证凹槽101的中部的深度最大且沿z轴方向向衬套内管1的两端延伸的凹槽101的深度逐渐减小即可,具体形状可根据实际应用场合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橡胶部分3正对凹槽101的部分的厚度与凹槽101的中部的深度成反比。具体地,凹槽101的深度越深,凸起21的厚度越大,橡胶部分3的厚度越小,使用相同的力拉动衬套外管2时衬套外管2相对于衬套内管1移动的距离越小,使得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的z轴方向的刚度越大;凹槽101的深度越浅,凸起21的厚度越小,橡胶部分3的厚度越厚,使用相同的力拉动衬套外管2时衬套外管2相对于衬套内管1移动的距离越大,使得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的z轴方向的刚度越小,凹槽101的深度及凸起21的厚度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橡胶部分3的一端设有第一环形槽3021,另一端设有第二环形槽3022。如图5所示,橡胶部分3沿x轴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沿z轴方向贯穿设置的通槽301,这种设置能够降低增加轴向刚度的衬套沿x轴方向的刚度,使车辆保持较优的nvh性能。具体地,在橡胶部分3形成之间,在装配腔的沿x轴方向的两侧分别放置有阻挡件,当在装配腔内形成橡胶部分3时,放置阻挡件的区域形成橡胶部分3的通槽301。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