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管网的防水直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69712发布日期:2021-05-14 15:4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燃气管网的防水直埋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管网的防水直埋阀。


背景技术:

2.燃气管是一种输送可燃气体的专用管道,是一种用金属燃气管软管来取代传统的卡扣方式橡胶软管,在燃气管网中,在每两两燃气管之间常需要设置直埋阀,但现有的直埋阀没有防水功能,如此会使直埋阀的阀杆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生锈,影响直埋阀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性强、具有防水功能的用于燃气管网的防水直埋阀。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为:一种用于燃气管网的防水直埋阀,包括直埋阀主体、阀杆、井盖安装部与保护套筒,所述直埋阀主体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部用于与直埋阀主体内的开关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竖向设置且该第一转动部顶面开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沿第一转动部长度方向延伸以供所述阀杆插入;所述井盖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直埋阀主体正上方,该井盖安装部底部转动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向上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二转动部底面开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沿第二转动部长度方向延伸以供所述阀杆插入使第二转动部带动第一转动部转动;
5.所述保护套筒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之间用于包围阀杆、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其中所述保护套筒由多个连接套筒组成,多个所述连接套筒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多个所述连接套筒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少,每个所述连接套筒均中空以使位于下侧的连接套筒移动至位于上侧的连接套筒移内收叠,同时每两两上下相邻的所述连接套筒之间通过软性的防水膜连接。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防止下陷,具有防水功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与阀杆,使直埋阀主体可相对于井盖安装部上下移动的同时,还能通过转动转轴从而带动直埋阀主体内的开关开闭,在直埋阀下陷时,直埋阀可跟随向下移动,不会影响正常直埋阀的开关工作,实用性强;同时通过设置保护套筒,利用每两两上下相邻的连接套筒之间通过软性的防水膜连接,可防止外部的水进入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与阀杆,以使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与阀杆出现生锈情况,使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水功能。
7.进一步地,位于最顶侧的所述连接套筒固定连接所述井盖安装部,位于最底侧的所述连接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直埋阀主体。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实现连接套筒包围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与阀杆,防止外部的水进入其中。
8.进一步地,位于最顶侧的所述连接套筒与井盖安装部之间以及位于最底侧的所述连接套筒与直埋阀主体之间均通过螺丝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螺丝实现连接套筒与井盖安装部或直埋阀主体之间的连接固定。
9.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外围成形有包围部,且所述转轴的上侧突出于包围部用于套
装有可拆卸的手轮,同时所述包围部外侧壁成形有外螺纹用于与一保护盖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保护盖与包围部,以包裹转轴,起防水作用,且当需要拧动转轴时,拆卸保护盖,并在转轴上套装手轮。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与阀杆的横截面均为矩形结构以使第二转动部通过阀杆带动第一转动部转动。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使第二安装部转动后,可带动阀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部转动。
11.进一步地,所述井盖安装部顶面设置有井盖。
12.进一步地,位于最顶侧的所述连接套筒与位于最底侧的连接套筒的外侧壁均成形有凸缘,其中,位于最顶侧的所述连接套筒的所述凸缘用于紧贴所述井盖安装部,位于最底侧的所述连接套筒的所述凸缘用于紧贴所述直埋阀主体。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以便于通过螺丝将连接套筒锁紧固定于井盖安装部或直埋阀主体上。
13.进一步地,所述防水膜为硅胶膜。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使防水膜的防水功能佳。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一(安装保护盖)。
15.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二(安装手轮)。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动部与阀杆连接横截面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转动部与阀杆连接横截面图。
19.其中,1为直埋阀主体,11为第一转动部,111为第一安装槽,2为阀杆,3为井盖安装部,31为第二转动部,311为第二安装槽,32为转轴,33为包围部,34为保护盖,35为井盖,36为手轮,4为保护套筒,41为连接套筒,42为防水膜,43为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参见附图1至附图5所示,一种用于燃气管网的防水直埋阀,包括直埋阀主体1、阀杆2、井盖安装部3与保护套筒4,直埋阀主体1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部11用于与直埋阀主体1内的开关连接,第一转动部11竖向设置且该第一转动部11顶面开有第一安装槽111,第一安装槽111沿第一转动部11长度方向延伸以供阀杆2插入;井盖安装部3设置于直埋阀主体1正上方,该井盖安装部3底部转动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第二转动部31,第二转动部31向上连接有转轴32,第二转动部31底面开有第二安装槽311,第二安装槽311沿第二转动部31长度方向延伸以供阀杆2插入使第二转动部31带动第一转动部11转动;其中井盖安装部3顶面设置有井盖35,井盖35上可设置密封胶圈以提高井盖35的防水效果,且第一安装槽111、第二安装槽311与阀杆2的横截面均为矩形结构以使第二转动部31通过阀杆2带动第一转动部11转动。
22.保护套筒4设置于第一转动部11与第二转动部31之间用于包围阀杆2、第一转动部11与第二转动部31,其中保护套筒4由多个连接套筒41组成,多个连接套筒41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多个连接套筒41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少,每个连接套筒41均中空以使位于下侧
的连接套筒41移动至位于上侧的连接套筒41移内收叠,同时每两两上下相邻的连接套筒41之间通过软性的防水膜42连接,其中防水膜42为硅胶膜。
23.其中,位于最顶侧的连接套筒41固定连接井盖安装部3,位于最底侧的连接套筒41固定连接直埋阀主体1,具体地,位于最顶侧的连接套筒41与位于最底侧的连接套筒41的外侧壁均成形有凸缘43,其中,位于最顶侧的连接套筒41的凸缘43用于紧贴井盖安装部3,位于最底侧的连接套筒41的凸缘43用于紧贴直埋阀主体1,凸缘43与井盖安装部3或直埋阀主体1之间通过螺丝连接固定。
24.转轴32外围成形有包围部33,且转轴32的上侧突出于包围部33用于套装有可拆卸的手轮36,同时包围部33外侧壁成形有外螺纹用于与一保护盖34螺纹连接。
25.在本实施例中,具体防下陷原理为:通过在直埋阀主体1设置第一转动部11、在井盖安装部3设置第二转动部31,当需要打开或关闭直埋阀主体1内的开发时,只需拆卸井盖35与保护盖,并在转轴32上套装手轮36,然后通过拧动手轮36,以依次带动转轴32与第二转动部31转动,第二转动部31通过阀杆2带动第一转动部11转动,从而实现打开或关闭直埋阀主体1内的开关,当发生下陷时,直埋阀主体1向下移动,此时由于阀杆2的下半侧插入第一安装槽111内以及阀杆2的上半侧插入第二安装槽311内,使阀杆2可于第一安装槽111与第二安装槽311内上下滑动,如此使转轴32可继续带动第一转动部11转动,不会影响直埋阀主体1内的开关的正常使用。
26.防水原理:通过设置保护套筒4,并在每两两上下相邻的连接套筒41之间设置有防水膜42,如此可以防止水进入第一转动部11、第二转动部31与阀杆2,使第一转动部11、第二转动部31与阀杆2出现生锈而导致断裂,影响直埋阀主体1的正常使用,同时由于多个连接套筒41可收叠且防水膜42为软性,当发生下陷时,连接套筒41可跟随打开,适应直埋阀主体1的位置变化,保证防水功能;还有通过设置井盖35,并在井盖35上设置密封胶圈以防止水进入井盖安装部3内,以及设置保护盖34与包围部33,可防止因水进入井盖安装部3内后,第二转动部31与转轴32出现生锈情况。
27.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