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13245发布日期:2021-01-05 17:3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感释放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



背景技术:

泄压阀是输送管道或风机管道中不可缺少的压力保护装置,能有效的防止管道因压力异常波动造成的管网、管道、设备等受损,影响整个系统或管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泄压的范围也不止是释放压力,温度泄压阀则是温度为泄压原因的泄压阀,其驱动力可以为手动、电力或液压驱动。对于非能动的温度泄压阀,没有电动或手动的动力来源,只能通过泄压阀自身设计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达到开启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包括:转杆1、转杆支座2、转杆限位块3、拉簧支座4、拉簧5、连接角钢7、温感器10、自润滑轴套ⅰ14、圆销13、自润滑轴套ⅱ16、转轴17、温感器支架11和温感触片12;

所述转杆1呈“u”型,所述转杆1的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设有拉簧挂板,拉簧挂板上设有拉簧连接孔,所述转杆1的中下部与转杆支座2对应位置处均设有孔,孔内安装有自润滑轴套ⅱ16,转轴17的一端穿过自润滑轴套ⅱ16连接转杆1与转杆支座2并通过螺母15进行固定,所述转杆支座2、转杆限位块3、拉簧支座4依次焊接在阀体上连接架8上,所述温感器支架11焊接在阀体上连接架8上,位于拉簧支座4的后方,拉簧支座4上设有拉簧连接孔;

所述连接角钢7的下部分通过螺栓与阀板上拉块6连接,所述连接角钢7的上部分与阀体上连接架8对应位置均设有孔,自润滑轴套ⅰ14安装在孔内,圆销13插入自润滑轴套ⅰ14连接阀体上连接架8与连接角钢7;

所述温感器10的前端穿过温感器支架11上的孔并固定在温感器支架11上,所述温感器10的前端设有温感器触头19,后端设有温感触片12,

所述拉簧5的一端通过拉簧连接孔勾住转杆1的一端,拉簧5的另一端通过拉簧连接孔勾住拉簧支座4,转杆1的另一端通过链环9与圆销13的顶端连接,转杆1的一端设有圆孔,温感器触头19伸入转杆1的圆孔中与转杆1进行机械限位,所述温感触片12用于感知介质温度,当介质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温感触片12熔断,温感器触头19缩回,温感器触头19与转杆1的机械限位消失。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杆1与转杆支座2的接触面均设有垫片18,垫片18用于防止转杆1转动时摩擦力过大。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杆限位块3为不锈钢与橡胶复合材质,用于防止拉簧5拉力过大,造成开启机构不稳定;所述转杆1与转杆限位块3接触部分的材质为橡胶,用于保护转杆1碰撞时不被破坏,起到缓冲作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当温度泄压阀关闭时,手动将圆销13插入自润滑轴套ⅰ14中。

附图说明

图1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主视图。

图2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d-d剖视图。

图5为转杆与温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状态图一。

图7为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状态图二。

图中:1-转杆;2-转杆支座;3-转杆限位块;4-拉簧支座;5-拉簧;6-阀板上拉块;7-连接角钢;8-阀体上连接架;9-链环;10-温感器;11-温感器支架;12-温感触片;13-圆销;14-自润滑轴套ⅰ;15-螺母;16-自润滑轴套ⅱ;17-转轴;18-垫片;19-温感器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完整描述。

一种温度泄压阀的温感释放开启机构,包括:转杆1、转杆支座2、转杆限位块3、拉簧支座4、拉簧5、连接角钢7、温感器10、自润滑轴套ⅰ14、圆销13、自润滑轴套ⅱ16、转轴17、温感器支架11和温感触片12;

所述转杆1呈“u”型,所述转杆1的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设有拉簧挂板,拉簧挂板上设有拉簧连接孔,所述转杆1的中下部与转杆支座2对应位置处均设有孔,孔内安装有自润滑轴套ⅱ16,转轴17的一端穿过自润滑轴套ⅱ16连接转杆1与转杆支座2并通过螺母15进行固定,所述转杆支座2、转杆限位块3、拉簧支座4依次焊接在阀体上连接架8上,所述温感器支架11焊接在阀体上连接架8上,位于拉簧支座4的后方,拉簧支座4上设有拉簧连接孔;

所述连接角钢7的下部分通过螺栓与阀板上拉块6连接,所述连接角钢7的上部分与阀体上连接架8对应位置均设有孔,自润滑轴套ⅰ14安装在孔内,圆销13插入自润滑轴套ⅰ14连接阀体上连接架8与连接角钢7;

所述温感器10的前端穿过温感器支架11上的孔并固定在温感器支架11上,所述温感器10的前端设有温感器触头19,后端设有温感触片12,

所述拉簧5的一端通过拉簧连接孔勾住转杆1的一端,拉簧5的另一端通过拉簧连接孔勾住拉簧支座4,转杆1的另一端通过链环9与圆销13的顶端连接,转杆1的一端设有圆孔,温感器触头19伸入转杆1的圆孔中与转杆1进行机械限位,所述温感触片12用于感知介质温度,当介质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温感触片12熔断,温感器触头19缩回,温感器触头19与转杆1的机械限位消失。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杆1与转杆支座2的接触面均设有垫片18,垫片18用于防止转杆1转动时摩擦力过大。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杆限位块3为不锈钢与橡胶复合材质,用于防止拉簧5拉力过大,造成开启机构不稳定;所述转杆1与转杆限位块3接触部分的材质为橡胶,用于保护转杆1碰撞时不被破坏,起到缓冲作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当温度泄压阀关闭时,手动将圆销13插入自润滑轴套ⅰ14中。

其中,阀板上拉块6为阀板的一部分,阀体上连接架8为阀体的一部分。

温度泄压阀关闭时,人手动将圆销13插入自润滑轴套ⅰ14中,拉簧5处于拉伸状态,温感器触头19伸入转杆1的孔中进行机械限位,保持阀门的关闭状态。当介质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温感触片12熔断,温感器触头19缩回,与转杆1的定位取消,拉簧5释放能量回缩,带动转杆1绕转轴17转动,进而从自润滑轴套ⅰ14中拔出圆销13,从而取消阀体和阀板的限位,阀板开启。

温感触片12熔断,温感器触头19缩回,与转杆1的定位取消,拉簧5回缩,带动转杆1绕转轴17转动的时候,在下侧设有转杆限位块3,用于防止由于拉簧5拉力过大,造成整个机构不稳定。且转杆限位块3为不锈钢与橡胶复合材质,当转杆1转动,与转杆限位块3的接触部分材质为橡胶,保护转杆1碰撞时不被破坏,起到缓冲作用。

圆销13与转杆1采用链环9连接,可以消除转杆1在转动的时候圆弧方向的位移,可以保证圆销13拔出的方向为竖直方向,更有利于顺利拔出。

在圆销13定位处采用自润滑轴套ⅰ14,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保证圆销13在长时间固定不动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顺利拔出。同样,在转杆1绕转轴17转动处,也采用自润滑轴套ⅱ16,无需注油,大大减小摩擦力,保证转杆1在转动过程中无卡阻现象。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