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筛稀油润滑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97066发布日期:2021-09-29 01:13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振动筛稀油润滑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筛稀油润滑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2.振动筛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矿山机械设备,主要用于选煤、选矿、建材、石场等物料的干、湿工分级使用。振动筛的运动轨迹为轴偏心圆振动,偏心轴和轴承需要承受较大功率旋转震动,对润滑及冷却要求非常高,其润滑方式主要有干油脂润滑与稀油润滑两种,干油脂润滑的振动筛每次开机前需要检查并加注黄油,否则会因缺少黄油而烧毁轴承,引起机器停工;而常规的稀油润滑虽然用稀润滑油代替黄油,不需要频繁检查和添加润滑油,但偏心轴和轴承等部位密封性不强,容易造成漏油,而且振动筛长时间工作还是会引起偏心轴和轴承的升温,导致振动筛无法连续长时间生产,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稀油进行有效润滑和冷却、密封性可靠、可长时间工作的振动筛系统。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振动筛稀油润滑冷却系统,包括稀油振动筛,所述稀油振动筛包括偏心轴、轴承、轴承座、稀油腔,所述轴承设置于轴承座中,所述偏心轴的两端装入轴承中,偏心轴四周设有稀油腔,偏心轴和轴承浸泡在稀油当中,通过内置于稀油腔中的稀油润滑所述轴承和偏心轴。
5.优选地,所述稀油润滑振动筛进一步包括密封装置,其设置于偏心轴与轴承上,用于防止稀油的渗漏。
6.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挡油盘、密封套和油封,所述轴承装入轴承座后,所述挡油盘套入偏心轴压在轴承上,所述密封套套入偏心轴压在挡油盘上,所述轴承座的端部设有轴承盖,所述轴承盖内圈设置有油封,所述轴承盖套入偏心轴后安装在轴承座上,挡油盘用于减少稀油从轴承向轴承盖方向渗漏,密封套和油封紧密配合可进一步防止稀油从轴承盖与偏心轴之间渗漏。
7.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进一步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轴承盖底部,并压紧在轴承座上,防止稀油从轴承盖和轴承座之间渗漏。
8.优选地,进一步包括振动筛进油口、振动筛出油口,所述振动筛进油口开设于轴承盖顶部,所述振动筛出油口开设于轴承盖底部,从而形成稀油循环的进出通道。
9.优选地,包括稀油冷却装置,所述稀油冷却装置通过油管与稀油振动筛连接,稀油冷却装置用于对稀油进行冷却,并将冷却的油送回振动筛。
10.优选地,稀油冷却装置进一步包括压缩机、散热器、制冷管道、油箱换热器、稀油箱,所述压缩机通过制冷管道与散热器和油箱换热器连接,所述油箱换热器设置在稀油箱内;利用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并通过制冷管道使制冷剂在油箱换热器内蒸发,吸收稀油箱里面稀油的热量,并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排出外界大气。
11.优选地,稀油冷却装置进一步包括油泵、散热器进油管、散热器出油管,所述散热器进油管通过油泵后接入稀油箱,稀油在稀油箱内冷却后经散热器出油管接出;油泵使稀油在稀油冷却装置和稀油振动筛之间循环。
12.优选地,所述散热器出油管连接振动筛进油口,所述振动筛出油口连接散热器进油管,使稀油冷却装置和稀油振动筛连接在一起。
13.优选地,进一步包括油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筛进油口和振动筛出油口之间连接有油尺,油尺便于观察稀油振动筛中稀油的量,确保有足够的稀油进行润滑和冷却。
14.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稀油代替干润滑油对振动筛偏心轴和轴承进行润滑,通过加入挡油盘、油封、密封套、密封圈来解决稀油容易渗漏的问题,另外通过稀油冷却装置来主动对稀油进行冷却,冷却效果佳,提高了振动筛的工作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稀油振动筛一端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稀油振动筛轴承盖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稀油冷却装置示意图。
18.图中,1为稀油腔,11为稀油,2为轴承,21为轴承座,22为轴承盖,23 为油封,24为密封套,25为密封圈,26为挡油盘,3为偏心轴,31为飞轮,41 为振动筛进油口,42为振动筛出油口,43为油尺,5为油泵,6为压缩机,61 为散热器,62为制冷管道,63为油箱换热器,71为散热器进油管,72为散热器出油管,8为稀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20.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一种振动筛稀油润滑冷却系统,包括稀油振动筛100,所述稀油振动筛包括偏心轴3、轴承2、轴承座21、稀油腔1,所述轴承2设置于轴承座21中,所述偏心轴3的两端装入轴承2中,偏心轴3四周设有稀油腔1,偏心轴3和轴承2浸泡在稀油11当中,通过内置于稀油腔1中的稀油11润滑所述轴承2和偏心轴3,偏心轴3的末端设置有飞轮31,通过飞轮 31带动偏心轴3旋转产生振动。
21.所述稀油润滑振动筛100进一步包括密封装置,其设置于偏心轴3与轴承2 上,包括挡油盘36、密封套24和油封23,所述轴承2装入轴承座21后,所述挡油盘26套入偏心轴3压在轴承2上,所述密封套24套入偏心轴3压在挡油盘26上,所述轴承座的端部设有轴承盖,所述轴承盖22内圈设置有油封23,油封23包裹偏心轴3;挡油盘26用于减少稀油从轴承2向轴承盖22方向渗漏,密封套和油封紧密配合可进一步防止稀油11从轴承盖22与偏心轴3之间渗漏。
22.所述密封装置进一步包括密封圈25,所述密封圈25设置在轴承盖22底部端面,密封圈25采用优良橡胶制成,使轴承盖22安装在轴承座21上,防止稀油11从轴承盖22和轴承座21之间渗漏。
23.参照图2,所述振动筛进油口41开设于轴承盖22顶部,所述振动筛出油口42开设于轴承盖22底部,从而形成稀油11循环的进出通道,使冷却后的稀油11能第一时间冷却轴承2,冷却轴承2后被加热的稀油11也可即刻被带出。
24.参照图3,包括稀油冷却装置200,稀油冷却装置200进一步包括压缩机6、散热器61、制冷管道62、油箱换热器63、稀油箱8,所述压缩机6通过制冷管道62与散热器61和油箱换热器63连接,所述油箱换热器63设置在稀油箱8 内,被稀油11浸泡包围,有利于直接带走稀油中的热量;稀油冷却装置200利用压缩机6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并通过制冷管道62使制冷剂在油箱换热器63 里蒸发,带走稀油箱8里面稀油的热量,并通过散热器61将热量排出外界大气。
25.参照图1和图3,所述稀油冷却装置200进一步包括油泵5、散热器进油管 71、散热器进油管72,所述散热器进油管71通过油泵5后接入稀油箱8,稀油 11在稀油箱8内冷却后经散热器出油管72接出;油泵5使稀油在稀油冷却装置 200和稀油振动筛100之间循环。
26.所述散热器出油管72连接振动筛进油口41,所述振动筛出油口42连接散热器进油管71,使稀油冷却装置200和稀油振动筛100连接在一起。
27.参照图2,所述振动筛进油口41和振动筛出油口42之间连接有油尺43,油尺43为透明管状,便于观察稀油振动筛100中稀油11的量,并及时添加稀油11,确保有足够的稀油11进行润滑和冷却。
28.本实用新型的稀油振动筛在开机前,观察油尺中稀油量,油量达到标准后可开机,稀油振动筛的密封装置使稀油能在振动筛高强度运转中保持不渗漏,同时通过油泵使稀油在稀油振动筛和稀油冷却装置之间循环,通过稀油冷却装置冷却稀油,确保偏心轴和轴承工作温度不会超过限值,能适应长时间连续开机运转。
29.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