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03648发布日期:2021-09-10 23:30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采集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支架。


背景技术:

2.机器人,诞生于科幻小说之中,人们对机器人充满了幻想,也许正是由于机器人定义的模糊,才给了人们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空间,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逐渐趋近一致,一般来说,人们都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即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用电脑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它能为人类带来许多方便之处,为了更好地方便机器人进行数据采集,一种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装置支架就随之应运而生,然而现存的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装置支架还是普遍存在结构简单和功能单一的弊端,实用性不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当前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有效防护数据采集仪器、可以方便拆卸放置仪器的、可升降的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支架。
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一种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高度调整装置、防护挡板调整装置和仪器便捷拆卸装置,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底座、支撑底板、支撑伸缩杆、旋转座、采集板和防护板控制腔,所述底座中部开槽,所述底座开槽处侧壁设有凹槽,所述支撑底板卡合设于凹槽内,所述支撑伸缩杆下端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旋转座设于支撑伸缩杆上端,所述采集板设于旋转座上方,所述防护板控制腔设于采集板的一侧,所述防护板控制腔一侧开槽,所述支架高度调整装置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防护挡板调整装置设于防护板控制腔内,所述仪器便捷拆卸装置设于采集板上;所述支架高度调整装置包括支撑台、主动斜齿轮、驱动杆、摇把、套杆、从动斜齿轮和丝杆,所述套杆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套杆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从动斜齿轮旋转设于套杆上端,所述从动斜齿轮中部设有内螺纹,所述丝杆套设于支撑伸缩杆上,所述丝杆的上端位于旋转座中,所述丝杆通过螺纹连接和从动斜齿轮内螺纹啮合,所述支撑台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驱动杆旋贯穿转设于支撑台上端,所述主动斜齿轮设于驱动杆上,所述主动斜齿轮和从动斜齿轮啮合,所述摇把设于驱动杆的一端;
5.所述防护挡板调整装置包括旋钮、传动带、螺纹杆组件和防护板、所述螺纹杆组件设于防护板控制腔内部,所述螺纹杆组件在防护板控制腔内对称设有两组,所述螺纹杆组件包括螺纹杆、铰接杆、螺纹套筒和滑位块,所述螺纹杆一端旋转设于防护板控制腔上壁,
所述螺纹杆另一端贯穿设于防护板控制腔下壁上,所述旋钮设于螺纹杆的下端,所述螺纹套筒通过螺纹连接套设于螺纹杆上,所述滑位块一端设于螺纹套筒上,所述滑位块另一端贯穿防护板控制腔设于防护板控制腔一侧槽内,所述防护板一端铰接设于防护板控制腔上端,所述两组铰接杆两端分别铰接设于防护板和两组滑位块上,所述传动带两端分别套设于两组螺纹杆上;
6.所述仪器便捷拆卸装置包括放置座、固定夹、滑位杆、滑位件、卡位件和弹簧套筒,所沪放置座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放置座上壁设有滑槽,所述滑位杆一端铰接设于放置座内壁上,所述滑位杆呈l型设置,所述固定夹滑动设于滑槽内,所述滑位件设于固定夹的下端,所述滑位杆一端位于滑位件中,所述卡位件设于滑位件一侧,所述卡位件一端设有压缩块,所述弹簧套筒两端分别设于滑位件和放置座内壁上。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板下端设有减震弹簧。
8.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板上侧设有荧光提示板,适用于光线不佳情况下的警示作用。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夹上设有橡胶垫圈。
10.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支架可以有效防护数据采集仪器、可以方便拆卸放置仪器的、可升降,加强了数据采集支架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支架的主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采集支架的仪器便捷拆卸装置示意图。
15.其中,1、支架本体,2、支架高度调整装置,3、防护挡板调整装置,4、仪器便捷拆卸装置,5、底座,6、支撑底板,7、支撑伸缩杆,8、旋转座,9、采集板,10、防护板控制腔,11、凹槽,12、支撑台,13、主动斜齿轮,14、驱动杆,15、摇把,16、套杆,17、从动斜齿轮,18、丝杆,19、旋钮,20、传动带,21、螺纹杆组件,22、防护板,23、螺纹杆,24、铰接杆,25、螺纹套筒,26、滑位块,27、放置座,28、固定夹,29、滑位杆,30,滑位件,31、卡位件,32、弹簧套筒,33、压缩块,34、减震弹簧,35、荧光提示板,36、橡胶垫圈,37、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18.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一种用于机器学习的数
据采集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支架高度调整装置2、防护挡板调整装置3和仪器便捷拆卸装置4,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底座5、支撑底板6、支撑伸缩杆7、旋转座8、采集板9和防护板控制腔10,所述底座5中部开槽,所述底座5开槽处侧壁设有凹槽11,所述支撑底板6卡合设于凹槽11内,所述支撑伸缩杆7下端设于支撑底板6上,所述旋转座8设于支撑伸缩杆7上端,所述采集板9设于旋转座8上方,所述防护板控制腔10设于采集板9的一侧,所述防护板控制腔10一侧开槽,所述支架高度调整装置2设于支撑底板6上,所述防护挡板调整装置3设于防护板控制腔10内,所述仪器便捷拆卸装置4设于采集板9上;所述支架高度调整装置2包括支撑台12、主动斜齿轮13、驱动杆14、摇把15、套杆16、从动斜齿轮17和丝杆18,所述套杆16设于支撑底板6上,所述套杆16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从动斜齿轮17旋转设于套杆16上端,所述从动斜齿轮17中部设有内螺纹,所述丝杆18套设于支撑伸缩杆7上,所述丝杆18的上端位于旋转座8中,所述丝杆18通过螺纹连接和从动斜齿轮13内螺纹啮合,所述支撑台12设于支撑底板6上,所述驱动杆14旋贯穿转设于支撑台12上端,所述主动斜齿轮13设于驱动杆14上,所述主动斜齿轮13和从动斜齿轮17啮合,所述摇把15设于驱动杆14的一端;所述防护挡板调整装置3包括旋钮19、传动带20、螺纹杆组件21和防护板22、所述螺纹杆组件21设于防护板控制腔10内部,所述螺纹杆组件21在防护板控制腔10内对称设有两组,所述螺纹杆组件21包括螺纹杆23、铰接杆24、螺纹套筒25和滑位块26,所述螺纹杆23一端旋转设于防护板控制腔10上壁,所述螺纹杆23另一端贯穿设于防护板控制腔10下壁上,所述旋钮19设于螺纹杆23的下端,所述螺纹套筒25通过螺纹连接套设于螺纹杆23上,所述滑位块26一端设于螺纹套筒25上,所述滑位块26另一端贯穿防护板控制腔10设于防护板控制腔10一侧槽内,所述防护板一端铰接设于防护板控制腔10上端,所述两组铰接杆24两端分别铰接设于防护板22和两组滑位块26上,所述传动带20两端分别套设于两组螺纹杆23上;所述仪器便捷拆卸装置4包括放置座27、固定夹28、滑位杆29、滑位件30、卡位件31和弹簧套筒32,所沪放置座27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放置座27上壁设有滑槽37,所述放置座27上壁一侧开口,所述滑位杆29一端铰接设于放置座27内壁上,所述滑位杆29呈l型设置,所述固定夹28滑动设于滑槽37内,所述滑位件30设于固定夹28的下端,所述滑位杆29一端位于滑位件30中,所述卡位件31设于滑位件30一侧,所述卡位件31一端设有压缩块33,所述弹簧套筒32两端分别设于滑位件30和放置座27内壁上。
19.具体地,所述支撑底板6下端设有减震弹簧34。所述防护板上侧设有荧光提示板35,适用于光线不佳情况下的警示作用。所述固定夹28上设有橡胶垫圈36。
20.具体使用时,如图3所示,将仪器置于放置座27上,夹至固定夹28上,推动固定夹28,滑位杆29在滑位件30中滑动,滑至限位槽中,卡位件31正好通过放置座27上壁开口位置,压缩块33弹出,使用完毕后,按下压缩块33,拉动固定夹28,随后复位即可;调整仪器高度时,如图2所示,旋动摇把15,摇把15带动驱动杆14和主动斜齿轮13和从动斜齿轮17转动,从动斜齿轮17带动丝杆18在套杆16内上下转动,进一步带动采集板9上下运动。当仪器调整完毕后,控制防护板22处于合适位置,如图2所示,旋动旋钮19,两组螺纹杆23在传动带20的带动下同向转动,进一步带动两组螺纹套筒25和滑位块26上下运动,滑位块26通过铰接杆24的铰接连接带动防护板22开合即可。
21.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
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料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料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