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42107发布日期:2021-10-30 00:4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行动装置支撑结构,尤其是一种不同倾斜摆行动装置,以及依需要进行收纳进行携带的具有镂空窗口的平板式行动装置支撑架结构。


背景技术:

2.当今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i

pad、智能手机等行动装置于观赏时处处不便,例如笔记本电脑键盘摆放桌面而形成平面状态,使用者仅能打字按压于呈平面状态下的键盘,笔记本电脑上的键盘因难以倾斜而造成使用者难以方便按压键盘造成不便。或者,用户手持平板计算机i

pad、智能手机,另一手触控屏幕,常造成行动装置摔落毁损,此外,使用者没有任何辅助设备配合,仅能将数字装置平放于桌面上,由于视角差异及受到屏幕反光的影响,往往会导致用户难以清楚观看屏幕。另外,行动装置也因易滑落于平滑桌面上,常造成观看者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通过收纳呈平面状态的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易于携带,弯折呈立起状态的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加以倾斜笔记本电脑上的键盘方便用户按压笔记本电脑上的键盘。
4.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通过弯折呈部分立起状态的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加以支撑外部行动装置达到用户无需手持即可观看外部行动装置。
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包括平板主体、主梁部、镂空窗口、第一横向翻转痕、第二横向翻转痕、第一放射状折线区及第二放射状折线区,平板主体内面开设有至少一黏着片,主梁部位于平板主体的一侧,镂空窗口位于平板主体的中央,第一横向翻转痕位于镂空窗口左方,第二横向翻转痕位于镂空窗口右方,第一放射状折线区位于镂空窗口左侧且延伸至第一横向翻转痕,第一放射状折线区具有第一放射痕、第二放射痕及第三放射痕,第一放射痕及第二放射痕之间具有第一三角状支撑片,第二放射痕及第三放射痕之间具有第一三角状连动片,第二放射状折线区位于镂空窗口右侧且延伸至第二横向翻转痕,第二放射状折线区具有第四放射痕、第五放射痕及第六放射痕,第四放射痕及第五放射痕之间具有第二三角状支撑片,第五放射痕及第六放射痕之间具有第二三角状连动片,以达到本实用新型易于收纳易于携带的效果。
附图说明
6.图1为本实用新型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正面外观示意图。
7.图2为本实用新型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反面外观示意图。
8.图3为本实用新型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折叠时的中间步骤的示意图。
9.图4为本实用新型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的外观示意图。
10.图5为本实用新型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1.图6为本实用新型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12.图7为本实用新型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折叠时的中间步骤的另一示意图。
13.图8为本实用新型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14.图9为本实用新型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15.图10为本实用新型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的另一外观示意图。
16.附图标记说明:
17.1 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
18.2 平板主体;
19.21 镂空窗口;
20.3 黏着片;
21.4 主梁部;
22.51 第一横向翻转痕;
23.52 第二横向翻转痕;
24.6 第一放射状折线区;
25.61 第一放射痕;
26.62 第二放射痕;
27.63 第三放射痕;
28.64 第一三角状支撑片;
29.65 第一三角状连动片;
30.7 第二放射状折线区;
31.71 第四放射痕;
32.72 第五放射痕;
33.73 第六放射痕;
34.74 第二三角状支撑片;
35.75 第二三角状连动片;以及
36.8 抵靠片。
具体实施方式
37.请参阅图1至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正面外观示意图及反面外观示意图。图中,一种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1包括平板主体2、主梁部4、镂空窗口21、第一横向翻转痕51、第二横向翻转痕52、第一放射状折线区6、第二放射状折线区7及抵靠片8。第一放射状折线区6、第二放射状折线区7皆为可饶性区域,用户可通过第一放射状折线区6、第二放射状折线区7对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1进行弯折并形成物品支撑架的结构。
38.平板主体2一面开设有至少一黏着片3,黏着片3黏着外部行动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黏着片3为一独立的片体,与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1的一端相连。在其他实施例中,黏着片3可直接设置在平板主体2上。主梁部4位于平板主体2的一侧,镂空窗口21位于
平板主体2的中央。在本实施例中,镂空窗口21呈沙漏型镂空窗口并且沙漏型镂空窗口呈现顶部短窄而底部宽长的沙漏型镂空窗口。在某一些实施例中,镂空窗口21可为任何非四方形的左右对称的几何形状。镂空窗口21周围设置有该主梁部4,该第一放射状折线区6,该第二放射状折线区7及该抵靠片8。第一放射状折线区6位于镂空窗口21左侧且连接至第一横向翻转痕51,第一放射状折线区6依序具有第一放射痕61、第二放射痕62及第三放射痕63,第一放射痕61及第二放射痕62之间具有第一三角状支撑片64,第二放射痕62及第三放射痕63之间具有第一三角状连动片65,第二放射状折线区7位于镂空窗口21右侧且连接第二横向翻转痕52,第二放射状折线区7依序具有一第四放射痕71、一第五放射痕72及一第六放射痕73,第四放射痕71及第五放射痕72之间具有一第二三角状支撑片74,第五放射痕72及第六放射痕73之间具有第二三角状连动片75,以达到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的效果。
39.请参阅图3至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的折叠方式的示意图、图3为本折叠方式的中间步骤,图8

9为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1折叠完成的示意图,图4

6为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1折叠完成的示意图。图中,第一放射状折线区6及第二放射状折线区7朝一面翻折,使第一三角状支撑片64及第一三角状连动片65的相互靠近而形成夹角,第二三角状支撑片74及第二三角状连动片75相互靠近而形成夹角,以带动第一三角状支撑片64立起以及带动第二三角状支撑片74立起,使平板主体2翘起。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放射状折线区6及该第二放射状折线区7朝一侧翻折时,该第一三角状连动片65及该第二三角状连动片75分别抵顶该平板主体2一部份,以带动该平板主体2大致上向一侧翘起。
40.当平板主体2经弯折立起时,该抵靠片8顺势贴靠于平面。用户可将笔记本电脑或行动装置放置在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1上,使笔记本电脑键盘或行动装置倾斜而方便用户按压,或者,支撑外部行动装置达到用户无需手持即可观看外部行动装置。
41.请参阅图7至图10,其为本实用新型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1另一折叠方式的外观示意图。图7为本折叠方式的中间步骤,图8

10为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1折叠完成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本折法中,第一三角状支撑片64的外表面(即为远离黏着片3的一面)及第一三角状连动片65的外表面(即为远离黏着片3的一面)相互靠近而形成夹角;且第二三角状支撑片74的外表面(即为远离黏着片3的一面)及第二三角状连动片75的外表面(即为远离黏着片3的一面)相互靠近而形成夹角时,如图8

10所示,平板主体2也可弯折立起让用户将笔记本电脑或行动装置放置在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1上。
4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行动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支撑结构1可在翻折展开后定位固定以形成供放置如:该行动装置9等物品的立体架体状态,让使用者可简易且便利地使用,借此物品即可依据使用者所需的角度或方向予以放置以观看或操作,大幅提升使用者的生活便利性。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可在非使用时对合折叠收纳(如图1所示),方便使用及收纳携带。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