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池池壁开洞后池壁与水管管壁之间的堵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20670发布日期:2021-07-27 13:22阅读:1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池池壁开洞后池壁与水管管壁之间的堵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混凝土水池改造堵漏结构,具体为一种水池池壁开洞后池壁与水管管壁之间的堵漏结构。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推进速度越来越快,导致水污染形势日趋严峻,城镇污水及矿井水、各种工业污水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水环境质量的安全保障面临较大困难和挑战;一是城镇化步伐空前加快、二是高耗能、高污染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造成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的严重污染。所以,各城镇普遍通过建设新污水处理厂和通过改造扩大原有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规模来保护和清洁水源。但是,在此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即有水池改造,池壁需要满足现有工艺重新开洞,池壁的两侧面在施工时均预埋有纵横交错的钢筋网,通常情况下,将池壁开凿并露出两侧面上的数个钢筋端部,洞体为穿越水池池壁的方洞,水池池壁接触池水的一面为迎水面,水池池壁的与迎水面相对的另一面为背水面,水管为圆管,水管穿过池壁上的方洞连接至水池,故如何设计一种池壁与水管管壁之间的严密堵漏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如何提供一种池壁与水管管壁之间的严密堵漏结构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水池池壁开洞后池壁与水管管壁之间的堵漏结构,该堵漏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密封性非常好,不会发生渗漏,耐久性好,使用寿命较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水池池壁开洞后池壁与水管管壁之间的堵漏结构,包括沿洞体内壁铺设的第一钢板,第一钢板上设置有用于穿置池壁中开凿出的钢筋端头的第一通孔,钢筋端头与其对应的第一通孔间通过塞焊固定连接,背水面的池壁上沿着洞口周边设置有包围洞口的第二钢板,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连为整体;迎水面的池壁上设置有用于覆盖洞口的第三钢板,第三钢板通过数根螺栓与池壁固定连接,第三钢板与第一钢板相焊接,第三钢板上开有用于穿置水管的第二通孔,第三钢板沿着第二通孔的边缘与水管管壁相焊接,第三钢板的外缘与迎水面的池壁之间设置有防水材料过渡带,水管管壁与其周围的第一钢板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微膨胀防水材料层。将池壁凿出钢筋,并在第一钢板上设置有用于穿置池壁中开凿出的钢筋端头的第一通孔,再将第一钢板与钢筋端头相焊接,这样就能将第一钢板固定在洞体中,对洞体起到了加固作用,水管管壁与第三钢板之间相焊接,在固定的同时还能起到防水的作用,第三钢板的外缘与迎水面的池壁之间设置有防水材料过渡带,防水材料过渡带能防止水从第三钢板与迎水面池壁的缝隙中漏水,加强了防水作用;水管管壁与其周围的第一钢板之间的空隙中还填充有微膨胀防水材料层,这既能起到固定水管的作用,又能起到防水的作用,密封性非常好,钢板、微膨胀防水材料层以及防水材料过渡带能起到三重防水作用,耐久性好,使用寿命较长。

优选的,位于背水面处的洞口的四个角上均焊接有防止微膨胀防水材料层溢出的加固钢丝,这是为了结构更加牢固、稳定以及合理。

优选的,螺栓穿过池壁和第二钢板后与第二钢板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当水池深度较深,水压较大时,螺栓穿过第三钢板、池壁和第二钢板,并将三者固定连接,能够使整体结构更加牢固,增长该结构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钢板、微膨胀防水材料层以及防水材料过渡带这三层防护措施,起到了三重防水作用,而且使耐久性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三者结合能达到止水、防水、防渗漏的作用,而且本实用新型寿命较长,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即有水池开洞堵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池池壁开洞后池壁与水管管壁之间的堵漏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1-1剖视图。

图中:1-第一钢板;2-第二钢板;3-第三钢板;4-螺栓;5-水管;6-第二通孔;7-防水材料过渡带;8-微膨胀防水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池池壁开洞后池壁与水管管壁之间的堵漏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水池池壁开洞后池壁与水管管壁之间的堵漏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沿洞体内壁铺设的第一钢板1,第一钢板1上设置有用于穿置池壁中开凿出的钢筋端头的第一通孔,钢筋端头与其对应的第一通孔间通过塞焊固定连接,背水面的池壁上沿着洞口周边设置有包围洞口的第二钢板2,第一钢板1与第二钢板2连为整体;迎水面的池壁上设置有用于覆盖洞口的第三钢板3,第三钢板3通过数根螺栓4与池壁固定连接,第三钢板3与第一钢板1相焊接,第三钢板3上开有用于穿置水管5的第二通孔6,第三钢板3沿着第二通孔6的边缘与水管5管壁相焊接,第三钢板3的外缘与迎水面的池壁之间设置有防水材料过渡带7,水管5管壁与其周围的第一钢板1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微膨胀防水材料层8。将池壁凿出钢筋,并在第一钢板1上设置有用于穿置池壁中开凿出的钢筋端头的第一通孔,再将第一钢板1与钢筋端头相焊接,这样就能将第一钢板1固定在洞体中,对洞体起到了加固作用,水管5管壁与第三钢板3之间相焊接,在固定的同时还能起到防水的作用,第三钢板3的外缘与迎水面的池壁之间设置有防水材料过渡带7,防水材料过渡带7能防止水从第三钢板3与迎水面池壁的缝隙中漏水,加强了防水作用;水管5管壁与其周围的第一钢板1之间的空隙中还填充有微膨胀防水材料层8,这既能起到固定水管5的作用,又能起到防水的作用,密封性非常好,钢板、微膨胀防水材料层8以及防水材料过渡带7能起到三重防水作用,耐久性好,使用寿命较长。具体的,防水材料过渡带7的范围为第三钢板3的外缘往外扩200mm的范围内设置即可。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池池壁开洞后池壁与水管管壁之间的堵漏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位于背水面处的洞口的四个角上均焊接有防止微膨胀防水材料层8溢出的加固钢丝,这是为了结构更加牢固、稳定以及合理。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池池壁开洞后池壁与水管管壁之间的堵漏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螺栓4穿过池壁和第二钢板2后与第二钢板2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当水池深度较深,水压较大时,螺栓4穿过第三钢板3、池壁和第二钢板2,并将三者固定连接,能够使整体结构更加牢固,增长该结构的寿命。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池池壁开洞后池壁与水管管壁之间的堵漏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防水材料过渡带7由玻璃钢制成,而且玻璃钢由玻璃纤维毡和玻璃纤维布复合而成。具体的,复合时,富胶层厚度不应小于玻璃钢厚度的三分之一,玻璃纤维布的含胶量不小于45%,玻璃纤维毡包括玻璃纤维短切毡和玻璃纤维表面毡,其中玻璃纤维短切毡的含胶量不小于70%,玻璃纤维表面毡的含胶量不小于90%,玻璃纤维毡和玻璃纤维布均不应该少于两层,厚度不小于1mm。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池池壁开洞后池壁与水管管壁之间的堵漏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微膨胀防水材料层8由微膨胀防水混凝土制成。

以上具体结构和尺寸数据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者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