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双壁波纹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23867发布日期:2021-05-19 03:1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新型双壁波纹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双壁波纹管。


背景技术:

2.双壁波纹管管材是一种具有环状结构外壁和平滑内壁的新型塑料管材,目前在生产工艺和使用技术上已经十分成熟,而且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相对经济的造价,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双壁波纹管管材的硬度较高,但脆性也较大,容易在搬运以及施工过程中发生管材断裂。另外,现有的双壁波纹管在放置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圆形的双壁波纹管很难堆叠,且堆叠后的双壁波纹管极易发生坍塌的状况,易造成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放置的双壁波纹管易滚动,给安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双壁波纹管,提高了管材的抗外力能力,防止了在搬运以及施工过程中发生管材断裂,同时方便对管道进行堆叠和安装。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双壁波纹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的圆周外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外环,所述外环之间设有使各外环连通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中空结构,所述内管的两端对称设有凸环,所述凸环上套设有加强环,所述管体的两端靠近所述加强环的位置均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锁紧环,所述锁紧环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和所述第二半环的内侧壁上均设有内筋,所述内筋与所述管体外壁上的波谷结构相匹配,所述第一半环和所述第二半环远离铰接端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锁紧块和第二锁紧块,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锁紧块通过锁紧件连接,所述第一半环和所述第二半环靠近所述铰接端的一端均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面与所述锁紧环的铰接端相切,所述支撑块的顶面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固定件。
5.优选的,所述内管、所述外环、所述加强筋和所述凸环为一体成型结构。
6.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对称设置在所述管体的两侧。
7.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新型双壁波纹管,提高了管材的抗外力能力,防止了在搬运以及施工过程中发生管材断裂,同时方便对管道进行堆叠和安装。
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双壁波纹管实施例的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双壁波纹管的管体的实施例的剖面图;
11.图3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双壁波纹管中支撑组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12.附图标记
13.1、管体;101、内管;102、外环;103、加强筋;104、凸环;2、加强环;3、锁紧环;4、内
筋;5、第一锁紧块;6、第二锁紧块;7、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双壁波纹管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双壁波纹管的管体的实施例的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双壁波纹管中支撑组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新型双壁波纹管,包括管体1,管体1包括内管101,内管101的圆周外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外环102。外环102之间设有使各外环102连通的加强筋103,加强筋103对称设置在管体1的两侧,加强筋103为中空结构,加强筋103提高了管体1的抗外力能力,防止了在搬运以及施工过程中发生管材断裂,而且加强筋103的中空结构使其能够连通各外环102,使各外环102之间的内部气体连通,进而使管材生产过程中外环102造型更加良好,壁厚更加均匀。
16.内管101的两端对称设有凸环104,内管101、外环102、加强筋103和凸环104为一体成型结构,生产效率高,管材的整体性强。凸环104上套设有加强环2,加强环2用于增加凸环104的抗压性,增加管体1端部的强度。管体1的两端靠近加强环2的位置均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用于方便对管材进行堆叠和安装。支撑组件包括锁紧环3,锁紧环3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内侧壁上均设有内筋4,内筋4与管体1外壁上的波谷结构相匹配,内筋4用于增加锁紧环3与管体1连接的稳定性。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远离铰接端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锁紧块5和第二锁紧块6,第一锁紧块5和第二锁紧块6通过锁紧件连接,锁紧件可以使螺栓,锁紧件用于锁紧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进而将锁紧环3固定在管体1上。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靠近铰接端的一端均设有支撑块7,支撑块7的底面与锁紧环3的铰接端相切,使支撑块7的底面与锁紧环3形成一平面,进而保证管材堆叠时的稳定性。支撑块7的顶面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可以是铁钎,固定件用于将支撑块7固定在地面上,方便对管道进行安装。
17.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新型双壁波纹管,提高了管材的抗外力能力,防止了在搬运以及施工过程中发生管材断裂,同时方便对管道进行堆叠和安装。
1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