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56654发布日期:2021-09-08 00:5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中会经常需要在地下预埋水利管道,进而方便后期对水进行导流和排放。
3.根据公开号为cn20985651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拼接头、卡箍和压头,所述底座顶端与拼接头圆弧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拼接头两端设有卡箍,且拼接头两端内侧均匀的设有若干设有压头,所述卡箍是由两个相同的卡圈构成,所述压头由压板和内六角螺栓构成。
4.该实用新型中,通过对水利管道支撑件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水利管道支撑件的能够对水利管道进行拼接;而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但因为该装置的压板由两个内六角螺栓来推动压板压紧水利管道的端部,该装置设置有多个螺栓,这导致使用者需要花大量时间对内六角螺栓进行旋转拧紧;同时该装置无法对支撑架的进行高度调节,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该装置铺设管道遇到坑洞时,无法使得输水管保持同一水平直线上,从而导致了输水管无法正常对接。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使用者难以推动压板对水管进行固定和装置无法坑洼地带上使用的问题,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支撑装置。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支撑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隔板,所述隔板位于装置主体下方,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两个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两侧均固定有齿条,所述旋转筒的内部开设有六角孔,所述旋转筒的内部与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之间连接有滚珠,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有齿轮,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有压板,所述隔板的底部固定有插杆,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内部通过第三转轴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二转轴的内部套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一端固定有转盘,所述第三支架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有第一支架,且所述第一支架与装置主体相焊接,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有外筒,所述外筒的内部连接有内筒,所述外筒与内筒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插销孔,两个所述插销孔的内部插接有插销,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输水管。
7.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连杆滑动连接。
8.优选地,所述压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压板均呈圆弧形,多个所述压板均与输水管的外壁相接触,所述压板的外表面套接有橡胶套。
9.优选地,所述外筒与内筒相适配,所述插销孔与插销相适配。
10.优选地,所述转盘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转盘沿隔板的纵轴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所述转盘的外表面涂有防锈漆。
11.优选地,所述插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插杆等距分布于隔板的底部,所述插杆采用高碳钢制作而成,且所述插杆的外表面呈倒勾状。
12.优选地,所述旋转筒与滚珠滚动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旋转筒、滚珠、齿条、连接轴、齿轮、螺杆和六角孔,当使用者需要水管进行固定时,使用者通过六角孔转动旋转筒转动,旋转筒旋转带动滚珠进行滚动,旋转筒旋转带动两侧的齿条进行旋转,齿条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旋转带动螺杆旋转,使得螺杆向装置主体内移动,螺杆通过连接轴推动压板向装置主体内部收缩,产品而避免了需要使用者同时转动两个螺杆来推动压板,且避免了该装置需要使用对多个螺杆进行旋转,为使用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支架、转盘、第二支架、第一连杆、第三支架、螺旋杆、第二连杆、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当使用者需要使用装置时,使用者通过转动转盘旋转,转盘旋转带动螺旋杆旋转,螺旋杆旋转带动第二转轴向内收缩,第二转轴收缩拉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一端向内收缩,同时第二转轴拉动第三支架向内收缩,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通过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将装置主体顶起,然后使用者将内筒抵在装置主体的底部,然后使用插销对其进行固定,从而避免了使用者在使用该装置铺设管道遇到坑洼时,无法对输水管进行对接的问题,且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主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主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主体正剖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装置主体;2、旋转筒;3、六角孔;4、螺杆;5、齿轮;6、第一支架;7、转盘;8、第二支架;9、隔板;10、插杆;11、外筒;12、内筒;13、第一连杆;14、第三支架;15、螺旋杆;16、第二连杆;17、压板;18、输水管;19、连接轴;20、齿条;21、滚珠;22、插销孔;23、第一转轴;24、第二转轴;25、第三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
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3.请参阅图1

4,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支撑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旋转筒2、六角孔3、螺杆4、齿轮5、第一支架6、转盘7、第二支架8、隔板9、插杆10、外筒11、内筒12、第一连杆13、第三支架14、螺旋杆15、第二连杆16、压板17、输水管18、连接轴 19、齿条20、滚珠21、插销孔22、第一转轴23、第二转轴24、第三转轴25,隔板9位于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两个旋转筒2,旋转筒2的两侧均固定有齿条20,旋转筒2的内部开设有六角孔3,旋转筒2的内部与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之间连接有滚珠21,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螺杆4,螺杆4的一端固定有齿轮5,螺杆4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轴19,连接轴19的一端固定有压板17,隔板9的底部固定有插杆10,隔板9的顶部固定有第二支架8,第二支架8的内部通过第三转轴25连接有第一连杆13,第一连杆13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24连接有第三支架14,第二转轴24的内部套接有螺旋杆15,螺旋杆15的一端固定有转盘7,第三支架14 通过第二转轴24连接有第二连杆16,第二连杆16通过第一转轴23 连接有第一支架6,且第一支架6与装置主体1相焊接,隔板9的顶部固定有外筒11,外筒11的内部连接有内筒12,外筒11与内筒12 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插销孔22,两个插销孔22的内部插接有插销26,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输水管18。
24.请着重参阅图1

4,第一转轴23与第二连杆16滑动连接,方便使用者推动第一转轴;压板17设置有多个,多个压板17均呈圆弧形,多个压板均与输水管18的外壁相接触,压板17的外表面套接有橡胶套,方便压板17对输水管18进行固定。
25.请着重参阅图1和图2,外筒11与内筒12相适配,插销孔22 与插销26相适配,方便使用者通过插销26对其进行固定;转盘7设置有两个,两个转盘7沿隔板9的纵轴中心线对称设置,且转盘7的外表面涂有防锈漆,方便使用者将通过转盘7推动装置主体1。
26.请着重参阅1

4,插杆10设置有多个,多个插杆10等距分布于隔板9的底部,插杆10采用高碳钢制作而成,且插杆10的外表面呈倒勾状,方便装置固定在地面上;旋转筒2与滚珠21滚动连接,方便使用者推动旋转筒2。
27.工作原理;首先,使用者可将支撑装置套在输水管18的外表面,然后需要将输水管18放入装置之主体1内部,使用者通过六角孔3 转动旋转筒2转动,旋转筒2旋转带动滚珠21进行滚动,旋转筒2 旋转带动两侧的齿条20进行旋转,齿条20转动带动齿轮5转动,齿轮5旋转带动螺杆4旋转,使得螺杆4向装置主体1内移动,螺杆4 通过连接轴19推动压板17向装置主体1内部收缩,对输水管18进行固定,使用者通过转动转盘7旋转,转盘7旋转带动螺旋杆15旋转,螺旋杆15旋转带动第二转轴24向内收缩,第二转轴24收缩拉动第一连杆13与第二连杆16的一端向内收缩,同时第二转轴24拉动第三支架14向内收缩,第一连杆13与第二连杆16通过第一支架 6与第二支架8将装置主体1顶起,然后使用者将内筒12抵在装置主体1的底部,然后使用插销26对其进行固定。
2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