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随时固定的查报站智能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00608发布日期:2021-06-11 19:17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随时固定的查报站智能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一体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随时固定的查报站智能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大部分查报站智能一体机在使用时,需要提前对的查报站智能一体机进行安装,使得在移动的查报站智能一体机时极为不便,使得工作人员在对其进行安装时往往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且安装过程较为阀门,难以实现随时随地对的查报站智能一体机进行固定的功能,大大降低了查报站智能一体机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随时固定的查报站智能一体机,解决了由于大部分查报站智能一体机在使用时,需要提前对的查报站智能一体机进行安装,使得在移动的查报站智能一体机时极为不便,使得工作人员在对其进行安装时往往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且安装过程较为阀门,难以实现随时随地对的查报站智能一体机进行固定的功能,大大降低了查报站智能一体机适用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随时固定的查报站智能一体机,包括智能一体机本体,所述智能一体机本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座,四个支撑座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且个四个电动推杆的底端穿过智能一体机本体与同一个支撑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钢锁扣,所述钢锁扣内设置有钢索,且两个钢索的另一端穿过两个钢索滑套和滑轮与活塞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钢索滑套卡接在智能一体机本体内壁的下表面,所述所述钢索滑动连接在钢索滑套内,且两个滑轮的上表面均与智能一体机本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板活动连接在第二活塞筒内,所述活塞板的外表面与第二活塞筒的内壁搭接,所述活塞板的下表面与第一活塞筒的上表面搭接,所述第一活塞筒活动连接在第二活塞筒内,所述第二活塞筒的下表面与吸盘的上表面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塞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智能一体机本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外表面套接有推杆滑套,所述推杆滑套卡接在智能一体机本体内壁的下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活塞筒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内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左端穿过第二活塞筒与第一活塞筒的右侧面搭接,所述螺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板,所述防滑板设置为橡胶防滑板,所述防滑板和支撑底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五个通孔,对应两个通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活塞筒、第二活塞筒和吸盘均位于支撑底板和防滑板下表面中部开设的通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四个万向轮分别位于支撑底板和防滑板下表面开设的通孔内。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可随时固定的查报站智能一体机,通过设置钢索、滑轮、吸盘、第一活塞筒和第二活塞筒,当工作人员将该智能一体机移动至指定的位置并启动电动推杆时,四个电动推杆就会同时推动支撑底板向下移动,此时支撑底板的下表面就会与支撑底板接触,从而智能一体机本体缓缓向上抬动,使得四个万向轮缓缓脱离支撑底板,此时在吸盘和第一活塞筒重力的作用下,吸盘就会与地面接触,当工作人员将支撑底板向下移动时,钢索就会拉动活塞板向上移动,从而增加第一活塞筒和第二活塞筒内的气压,此时吸盘就会吸附在地面上,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该智能一体机进行固定,且工作人员只需将该智能一体机移动至合适的位置随后启动电动推杆就可以对该智能一体机的位置进行固定,且有支撑底板可以将万向轮脱离地面,且吸盘可以将该智能一体机与地面吸附住,从而增加了该智能一体机的稳定性,保障了该智能一体机的适用性。

2、该可随时固定的查报站智能一体机,通过设置电动推杆、吸盘和活塞板,当工作人员反向启动电动推杆时,吸盘就会在第一活塞筒和第二活塞筒内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缓缓向下移动,当万向轮与地面接触时,工作人员就可以将向上抬动吸盘并通过螺栓将第一活塞筒固定住,使得工作人员就可以方便的对该智能一体机的位置进行调整,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吸盘不易与地面接触,降低了吸盘与地面接触的可能,使得吸盘不易在工作人员移动该智能一体机的过程中出现磨损或损坏的情况,保障了吸盘的使用寿命。

3、该可随时固定的查报站智能一体机,通过设置推杆滑套,当个工作人员启动电动推杆,使得电动推杆带动支撑底板向下移动时,电动推杆就会在滑套内滑动,从而降低了电动推杆在移动的过程中的磨损,保障了电动推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限位筒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智能一体机本体、2支撑座、3电动推杆、4推杆滑套、5支撑底板、6钢锁扣、7钢索、8钢索滑套、9滑轮、10活塞板、11第一活塞筒、12第二活塞筒、13吸盘、14螺纹帽、15螺栓、16万向轮、17防滑板、18通孔、19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随时固定的查报站智能一体机,包括智能一体机本体1,智能一体机本体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座2,四个支撑座2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3,且个四个电动推杆3的底端穿过智能一体机本体1与同一个支撑底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底板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钢锁扣6,钢锁扣6内设置有钢索7,且两个钢索7的另一端穿过两个钢索滑套8和滑轮9与活塞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钢索滑套8卡接在智能一体机本体1内壁的下表面,钢索7滑动连接在钢索滑套8内,且两个滑轮9的上表面均与智能一体机本体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活塞板10活动连接在第二活塞筒12内,活塞板10的外表面与第二活塞筒12的内壁搭接,活塞板10的下表面与第一活塞筒11的上表面搭接,第一活塞筒11活动连接在第二活塞筒12内,第二活塞筒12的下表面与吸盘13的上表面相连通,通过设置钢索7、第一活塞筒11和第二活塞筒12,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该智能一体机进行固定,且工作人员只需将该智能一体机移动至合适的位置随后启动电动推杆3就可以对该智能一体机的位置进行固定,且有支撑底板5可以将万向轮16脱离地面,且吸盘13可以将该智能一体机与地面吸附住,从而增加了该智能一体机的稳定性,保障了该智能一体机的适用性。

具体的,如图1和3所示,活塞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9,伸缩杆19的顶端与智能一体机本体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电动推杆3的外表面套接有推杆滑套4,因设置有推杆滑套4,当个工作人员启动电动推杆3,使得电动推杆3带动支撑底板5向下移动时,电动推杆3就会在滑套内滑动,从而降低了电动推杆3在移动的过程中的磨损,保障了电动推杆3的使用寿命,推杆滑套4卡接在智能一体机本体1内壁的下表面,第二活塞筒1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帽14,螺纹帽14内螺纹连接有螺栓15,因设置有螺栓15,当工作人员通过螺栓15将第一活塞筒11和第二活塞筒12固定住时,当工作人员移动该智能一体机的过程中,吸盘13不易与地面接触,降低了吸盘13与地面接触的可能,使得吸盘13不易在工作人员移动该智能一体机的过程中出现磨损或损坏的情况,保障了吸盘13的使用寿命,螺栓15的左端穿过第二活塞筒12与第一活塞筒11的右侧面搭接,螺栓15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具体的,如图1所示,支撑底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板17,防滑板17设置为橡胶防滑板,因设置有橡胶防滑板,使得电动推杆3在支撑支撑底板5,使得防滑板17与地面接触时,防滑板17缓冲支撑底板5与节目接触时的冲击力,且增加了该智能一体机的防滑效果,防滑板17和支撑底板5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五个通孔18,对应两个通孔18相连通,第一活塞筒11、第二活塞筒12和吸盘13均位于支撑底板5和防滑板17下表面中部开设的通孔18内,因设置有通孔18,当支撑底板5向上移动时,万向轮16就会穿过支撑底板5,使得支撑底板5在移动的过程中,支撑底板5不易出现卡死的情况,支撑底板5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16,四个万向轮16分别位于支撑底板5和防滑板17下表面开设的通孔18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使用时,只需工作人员推动该智能一体机从而对该智能一体机的位置进行调整,当工作人员将该智能一体机的位置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工作人员就可与反向转动螺栓15,使得螺栓15的左端缓缓与第一活塞筒11分离,随后工作人员就可以启动电动推杆3;

s2、当工作人员将该智能一体机移动至指定的位置并启动电动推杆3时,四个电动推杆3就会同时推动支撑底板5向下移动,此时支撑底板5的下表面就会与支撑底板5接触,从而智能一体机本体1缓缓向上抬动,使得四个万向轮16缓缓脱离支撑底板5,此时在吸盘13和第一活塞筒11重力的作用下,吸盘13就会与地面接触,当工作人员将支撑底板5向下移动时,钢索7就会拉动活塞板10向上移动,从而增加第一活塞筒11和第二活塞筒12内的气压,此时吸盘13就会吸附在地面上;

s3、当工作人员需要再次移动智能一体机的位置时,工作人员就可以反向启动电动推杆3,使得电动推杆3带动支撑底板5缓缓向上移动,此时吸盘13就会在第一活塞筒11和第二活塞筒12内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缓缓向下移动,当万向轮16与地面接触时,工作人员就可以将向上抬动吸盘13并通过螺栓15将第一活塞筒11固定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