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申请涉及地下工程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开挖施工中的现有地下管线悬吊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2.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各种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在地下交错,成为支撑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在进行地下管道施工时,为了解决开挖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道路交通的堵塞等问题,非开挖施工技术被应用到相关工程中。顶管施工作为一种普遍采用的非开挖施工方法,只需要开挖工作井和接收井即可,从而减少了开挖面积。但是对于穿过工作井和接收井的现有管线,需要进行保护,以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对现有管线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对穿过工作井和接收井的现有地下管线进行保护、防止施工中管线被损坏,本申请提供一种非开挖施工中的现有地下管线悬吊保护结构。
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非开挖施工中的现有地下管线悬吊保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非开挖施工中的现有地下管线悬吊保护结构,包括基坑内位于外露现状管线上方沿现状管线长度方向设置的主梁,所述主梁长度方向的两端支撑在基坑边缘浇筑的台座上;所述主梁上方固定有沿主梁长度方向水平间隔设置的横撑件;所述横撑件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向下伸出的吊杆,所述吊杆的底端分别连接与横撑件相对的底托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底托位于现状管线的下方并与现状管线紧贴。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在横撑件上的吊杆和位于吊杆下方的底托形成对现状管线的悬吊,使得现状管线在下方土体被开挖后存在受力点,避免现状管线在无支撑的情况下发生变形;同时吊杆和底托也能够避免在施工中现状管线受到施工设备的碰撞,从而对现状管线起到了较好的保护效果。
8.优选的,所述现状管线位于相对的吊杆的中间。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现状管线两侧的吊杆受力均衡,现状管线只受到底托向上的支撑力而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10.优选的,所述底托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保护盒,所述现状管线位于保护盒内。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现状管线起到进一步的保护作用。
12.优选的,所述吊杆的下部为螺纹段;所述吊杆穿过底托并且吊杆位于底托下方的部分螺纹连接有螺母。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调节底托与现状管线之间的距离,使得底托与现状管线能够紧贴。
14.优选的,所述主梁为水平相对间隔设置的工字钢且工字钢的腹板竖直设置;所述
吊杆的上部为螺纹段,所述吊杆的顶端穿过主梁竖直相对的翼板和横撑件后螺纹连接有螺母。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横撑件固定在主梁的基础上便于调整吊杆的下放长度,能够根据主梁与现状管线之间的距离对吊杆的长度进行调整,同时便于横撑件和吊杆的拆装。
16.优选的,所述台座上设置有沿主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对主梁起支撑作用的缓冲杆。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来自台座的振动产生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减轻基坑边缘振动对主梁的影响。
18.优选的,所述现状管线下方位于长度方向两端靠近基坑侧壁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对现状管线进行支撑的顶撑组件,所述顶撑组件位于基坑内的支撑台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现状管线位于基坑内的两端进行支撑,进一步加强对现状管线的保护强度。
20.优选的,所述顶撑组件包括位于现状管线下方的托板,所述托板的底面固定有竖直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底端设置有插入支撑管并与支撑管滑动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支撑杆为螺纹杆且位于支撑管下方的位置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螺母,在支撑管的作用下将托板顶紧在现状管线上,对现状管线起到支撑作用。
22.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母的顶面上开设有支撑管插入的环槽。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支撑管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24.优选的,所述托板的形状与现状管线的形状匹配。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托板在顶升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保证了顶撑组件的支护效果。
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通过位于现状管线两侧的吊杆和现状管线下方并与吊杆连接的底托,从而对现状管线起到了悬吊保护;
28.2.通过在基坑内位于现状管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用于支撑现状管线的顶撑组件,保证了现状管线两端的支护效果;
29.3.通过将吊杆与横撑件和主梁可拆卸连接,便于调整吊杆伸到主梁下方的长度,从而适应主梁与现状管线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的非开挖施工中的现有地下管线悬吊保护结构的剖视图;
31.图2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的非开挖施工中的现有地下管线悬吊保护结构的吊杆与底托和主梁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的非开挖施工中的现有地下管线悬吊保护结构的侧视图;
33.图4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二的非开挖施工中的现有地下管线悬吊保护结构的剖视图;
34.图5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二的非开挖施工中的现有地下管线悬吊保护结构的支撑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现状管线;2、主梁;3、台座;4、缓冲杆;5、横撑件;6、吊杆;7、底托;8、保护盒;9、顶撑组件;91、托板;92、支撑管;93、支撑杆;94、底板;95、调节螺母;10、支撑台。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
‑
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实施例一
3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非开挖施工中的现有地下管线悬吊保护结构。参照图1、图2,顶管基坑开挖后将现状管线1露出。非开挖施工中的现有地下管线悬吊保护结构包括位于顶管基坑上部沿现状管线1轴向方向的边缘上浇筑的台座3,以及沿现状管线1轴向设置且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位于台座3上方的主梁2。主梁2与台座3之间水平设置有沿主梁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对主梁2起到支撑作用的缓冲杆4。缓冲杆4采用方木。
39.参照图2、图3,主梁2为水平相对设置的工字钢,工字钢的腹板竖直。主梁2上方与现状管线1相对的位置水平设置有沿主梁2长度方向等距离间隔的横撑件5,横撑件5为开口向上的槽钢。主梁2对横撑件5起到支撑作用。横撑件5的长度大于现状管线1的直径。
40.现状管线1下方设置有与横撑件5相对的底托7。底托7为开口向下的槽钢。横撑件5和底托7之间利用位于现状管线1两侧的吊杆6连接。吊杆6轴向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吊杆6顶端依次穿过主梁2的翼板和横撑件5的槽底后利用双螺母固定,吊杆6的底端穿过底托7的槽底后利用双螺母固定。吊杆6与现状管线1之间留有空间。
41.在吊杆6的作用下,底托7对现状管线1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避免在现状管线1在下方的土体开挖后无支撑的情况下管线变形,同时吊杆6、底托7能够防止施工过程中对现状管线1的碰撞。
42.底托7上方还设置有开口向上的u型保护盒8。现状管线1位于保护盒8内。保护盒8与底托7之间螺栓连接。
43.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非开挖施工中的现有地下管线悬吊保护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将主梁2放在顶管基坑两侧的台座3上的缓冲杆4上,之后将横撑件5固定在主梁2上,并将吊杆6与横撑件5连接,最后将底托7与吊杆6连接并将底托7与现状管线1紧贴形成对现状管线1的支撑。
44.实施例二
4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非开挖施工中的现有地下管线悬吊保护结构。参照图4、图5,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现状管线1轴向两端靠近顶管基坑内壁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对现状管线1进行支撑的顶撑组件9。顶撑组件9利用浇筑在顶管基坑内的支撑台10支撑。
46.顶撑组件9包括与现状管线1形状匹配的弧形的托板91,托板9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支撑管92。支撑管92下方设置有插入支撑管92内部并与支撑管92滑动连接的支撑杆93。支撑杆93设置外螺纹,支撑杆93底端焊接在底板94上。支撑杆93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
95。调节螺母95顶面上开设有环槽,支撑管92插入环槽内。通过转动调节螺母95,将托板91顶紧现状管线。
47.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非开挖施工中的现有地下管线悬吊保护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将主梁2放在顶管基坑两侧的台座3上的缓冲杆4上,之后将横撑件5固定在主梁2上,并将吊杆6与横撑件5连接,将底托7与吊杆6连接并将底托7与现状管线1紧贴形成对现状管线1的支撑,最后调节顶撑组件9,使顶撑组件9形成对现状管线1的支撑。
48.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