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刹车鼓。
背景技术:
刹车鼓是一种形状类似铃鼓的铸铁件,刹车鼓与轮胎固定并同速转动。刹车时运用油压推动刹车蹄片接触刹车鼓内缘,藉由接触产生的摩擦力来抑制轮胎之转动以达成刹车之目的。刹车鼓是构成鼓式刹车系统的重要部件,鼓式刹车的刹车鼓内面就是刹车装置产生刹车力矩的位置。因此载重用的大型车辆为获取强大的制动力,通常会在后轮轮圈的有限空间之中装置鼓式刹车。
现有公开号为cn10765453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刹车鼓,包括液压活塞、刹车蹄片,液压活塞连接到输油管道,刹车蹄片为弧型,刹车蹄片一端旋转铰接在鼓室上,另一端对准液压活塞;输油管道加压后使得液压活塞伸长,液压活塞抵住刹车蹄片并让刹车蹄片贴紧鼓室内壁,从而产生摩擦来停止车轮的旋转。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刹车鼓的生产运输过程中,圆柱形状的刹车鼓在堆放过程中会发生滑动,给生产运输过程带来不便,使刹车滚存在有不利于存放和运输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使刹车鼓在生产运输过程中能够更方便的被堆放和运送,本申请提供一种刹车鼓。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刹车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刹车鼓,包括鼓壳和鼓圈,鼓壳与鼓圈连接,鼓圈位于鼓壳顶部,鼓壳远离鼓圈的一端设有套环,套环位于鼓壳底部,鼓壳上固设有鼓颈,鼓颈位于鼓壳和鼓圈之间,鼓颈分别与鼓壳和鼓圈固定连接,鼓颈外壁的直径与套环内壁的直径相等,鼓颈与套环相适配,套环的内壁上固设有滑动块,鼓颈的外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滑动块与滑动槽相适配,滑动块置于滑动槽内部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鼓壳和鼓圈分别与汽车轮胎相固定,使轮胎与汽车连接起来,在刹车鼓的运输和堆放过程中,由于鼓颈与套环相适配,因此可直接将套环套放在鼓颈上,实现多个刹车鼓的摞放结构,在摞放相邻的两个刹车鼓时,滑动块置于滑动槽中,随着刹车鼓放下,滑动块在滑动槽内滑动,使刹车鼓的堆放结构更加简便和稳固,具有使刹车鼓在生产运输过程中能够更方便的被堆放和运送,提高刹车鼓的生产运输效率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鼓壳的外径大于鼓颈的外径,套环的外径大于鼓壳的外径,鼓壳上设有抵触台和抵触座,抵触座位于鼓壳与套环的连接处,抵触台位于鼓壳与鼓颈的连接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刹车鼓被上下摞放在一起时,此时抵触台置于抵触座上,使两个刹车鼓能被稳固地摞放在一起,提高刹车鼓存放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鼓颈与鼓圈的连接处、抵触台与鼓壳的连接处以及抵触座与套环的连接处分别开设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刹车鼓被堆放在一起时,倒角起引导和缓冲作用,既能使两个刹车鼓更加简便的被摞放在一起,又防止了相邻刹车鼓之间碰撞而造成刹车鼓的损伤,提高刹车鼓摞放的便捷性和实操性。
可选的,所述套环远离鼓壳的一端上固设有多个定位块,套环远离鼓壳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定位槽,定位槽与定位块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刹车鼓被摞放在一起时,定位块置于定位槽内,使上下两个刹车鼓之间相互卡接,防止刹车鼓之间相互滑动,提高刹车鼓堆放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滑动槽与滑动块、定位槽与定位块之间的接触面均呈弧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摞放刹车鼓时,弧形状的接触面使相邻刹车鼓能被更简易地被摞放在一起,提高摞放刹车鼓操作的简易性。
可选的,所述抵触座和鼓壳之间呈可拆式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刹车鼓安装到汽车上时,将抵触座从鼓壳上拆下,从而进一步实现鼓壳与套环之间的分离,增加刹车鼓安装的简易性和实用性。
可选的,所述抵触座靠近鼓壳的一端上开设有下螺纹,鼓壳靠近抵触座的一端上开设有上螺纹,鼓壳与抵触座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使上螺纹与下螺纹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或者减小,从而实现鼓壳与抵触座之间相互连接或是相互分离的操作,增加刹车鼓组装和分离操作的简易性。
可选的,所述鼓壳靠近抵触座的一端开设有空腔,抵触座靠近鼓壳的一端固设有限位块,限位呈t字形状,空腔纵截面的形状与限位块的形状相同,空腔与限位块相适配,空腔沿鼓壳壁方向呈长条状,鼓壳靠近空腔的一侧开设有伸入槽,伸入槽形状与限位块远离抵触座一端的形状相同,伸入槽与空腔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组装抵触座与鼓壳时,鼓壳放在抵触座上,此时限位块进入伸入槽内,旋转鼓壳使限位块滑动到空腔内,将限位块卡接到空腔内,实现鼓壳与抵触座的连接。当将抵触座与鼓壳分离时,转动鼓壳,使鼓壳与抵触座的相对位置发生移动,从而使限位块从空腔滑动至伸入槽内,再将鼓壳抬起,限位块从伸入槽内滑出,实现抵触座与鼓壳的分离,使抵触座与鼓壳的连接与分离操作更加简便易行。
可选的,所述鼓壳外侧壁上固设有多条限位轴,限位轴之间相互平行,限位轴表面呈弧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轴使刹车鼓外壁与轮胎能够能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使刹车时刹车鼓能更好地制动轮胎,提高刹车鼓使用时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刹车鼓的运输和堆放过程中,由于鼓颈与套环相适配,因此可直接将套环套放在鼓颈上,实现多个刹车鼓的摞放结构,在摞放相邻的两个刹车鼓时,滑动块置于滑动槽中,随着刹车鼓放下,滑动块在滑动槽内滑动,使刹车鼓的堆放结构更加简便和稳固;
2.当两个刹车鼓被上下摞放在一起时,此时抵触台置于抵触座上,使两个刹车鼓能被稳固地摞放在一起,提高刹车鼓存放的稳定性;
3.当两个刹车鼓被摞放在一起时,定位块置于定位槽内,使上下两个刹车鼓之间相互卡接,防止刹车鼓之间相互滑动,提高刹车鼓堆放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鼓腔和滑动块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中上螺纹和下螺纹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限位块和空腔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鼓壳;2、鼓圈;3、套环;4、鼓颈;5、滑动块;6、滑动槽;7、抵触台;8、抵触座;9、倒角;10、定位块;11、定位槽;12、上螺纹;13、下螺纹;14、限位块;16、伸入槽;17、鼓腔;18、限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刹车鼓,包括鼓壳1和鼓圈2,鼓壳1与鼓圈2连接,鼓圈2位于鼓壳1顶部,鼓壳1和鼓圈2与汽车轮胎相固定,使轮胎与汽车连接起来,刹车时,通过刹车片挤压鼓壳1内壁,使鼓壳1停止转动,进而使轮胎停止转动。
参照图1,鼓壳1外侧壁上固设有六条限位轴18,限位轴18之间相互平行,六条限位轴18均匀分布在鼓壳1外壁上,限位轴18表面呈弧形状。限位轴18增加鼓壳1与轮胎的接触面积,使刹车鼓外壁与轮胎能够能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使刹车时刹车鼓能更好地制动轮胎,提高刹车鼓使用时的实用性。
参照图1和图2,鼓壳1远离鼓圈2的一端连接有套环3,套环3位于鼓壳1底部,鼓壳1上固设有鼓颈4,鼓颈4位于鼓壳1和鼓圈2之间,鼓颈4分别与鼓壳1和鼓圈2固定连接,鼓颈4外壁的直径与套环3内壁的直径相等,鼓颈4与套环3相适配。在刹车鼓的运输和堆放过程中,由于鼓颈4与套环3相适配,因此可直接将套环3套放在鼓颈4上,实现多个刹车鼓的摞放结构,提高刹车鼓堆放的简便性。
参照图1和图2,套环3的内壁上相对的两端分别固设有滑动块5,鼓颈4的外壁相对的两端上开设有滑动槽6,滑动块5与滑动槽6相适配,滑动块5置于滑动槽6内部滑动。在摞放相邻的两个刹车鼓时,滑动块5置于滑动槽6中,随着刹车鼓放下,滑动块5在滑动槽6内滑动,使刹车鼓的堆放结构更加简便和稳固。
参照图1和图2,滑动槽6与滑动块5之间的接触面均呈弧形状。在摞放刹车鼓时,弧形状的接触面使相邻滑动槽6与滑动块5能够更好地相互滑动,进而使刹车鼓能被更简易地被摞放在一起,提高摞放刹车鼓操作的简易性。
参照图1和图2,鼓壳1的外径大于鼓颈4的外径,套环3的外径大于鼓壳1的外径,鼓壳1顶部与底部上分别连接有抵触台7和抵触座8,抵触座8位于鼓壳1与套环3的连接处,抵触台7位于鼓壳1与鼓颈4的连接处。当两个刹车鼓被上下摞放在一起时,此时抵触台7置于抵触座8上,使两个刹车鼓能被稳固地摞放在一起,提高刹车鼓存放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抵触台7远离鼓壳1的一端上固设有六个定位块10,套环3远离鼓壳1的一端开设有六个定位槽11,定位槽11与定位块10相适配。当两个刹车鼓被摞放在一起时,定位槽11置于定位块10正下方,刹车鼓被放下时定位块10置于定位槽11内,使上下两个刹车鼓之间相互卡接,防止刹车鼓之间相互滑动,提高刹车鼓堆放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定位槽11与定位块10之间的接触面呈弧形状。在摞放刹车鼓时,弧形状的定位槽11与定位块10相互插入更加简便,进而使相邻刹车鼓能被更简易地被摞放在一起,提高摞放刹车鼓操作的简易性。
参照图1和图2,鼓颈4与鼓圈2的连接处、抵触台7与鼓壳1的连接处以及抵触座8与套环3的连接处分别开设有倒角9。当两个刹车鼓被堆放在一起时,倒角9起引导和缓冲作用,既能使两个刹车鼓更加简便的被摞放在一起,又防止了相邻刹车鼓之间碰撞而造成刹车鼓的损伤,提高刹车鼓摞放的便捷性和实操性。
参照图1和图3,抵触座8和鼓壳1之间呈可拆式连接。当将刹车鼓安装到汽车上时,将抵触座8从鼓壳1上拆下,从而进一步实现鼓壳1与套环3之间的分离,增加刹车鼓安装的简易性和实用性。
参照图1和图3,抵触座8靠近鼓壳1的一端上开设有下螺纹13,鼓壳1靠近抵触座8的一端上开设有上螺纹12,鼓壳1与抵触座8螺纹连接。通过旋转使上螺纹12与下螺纹13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或者减小,从而实现鼓壳1与抵触座8之间相互连接或是相互分离的操作,增加刹车鼓组装和分离操作的简易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刹车鼓的实施原理为:在摞放相邻的两个刹车鼓时,滑动块5置于滑动槽6中,随着刹车鼓放下,滑动块5在滑动槽6内滑动,弧形状的定位槽11与定位块10相互插入更加简便,进而使相邻刹车鼓能被更简易地被摞放在一起,抵触座8和鼓壳1之间呈可拆式连接,使刹车鼓的堆放和使用更加简便实用。
实施例二:
参照图1和图4,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鼓壳1与抵触座8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同,鼓壳1靠近抵触座8的一端开设有空腔15,抵触座8靠近鼓壳1的一端固设有限位块14,限位块14呈t字形状,空腔15横截面的形状与限位块14的形状相同,空腔15与限位块14相适配,空腔15沿鼓壳1壁方向呈长条状,鼓壳1靠近空腔15的一侧开设有伸入槽16,伸入槽16形状与限位块14远离抵触座8一端的形状相同,伸入槽16与空腔15相连通。当组装抵触座8与鼓壳1时,鼓壳1放在抵触座8上,此时限位块14进入伸入槽16内,旋转鼓壳1使限位块14滑动到空腔15内,将限位块14卡接到空腔15内,实现鼓壳1与抵触座8的连接。当将抵触座8与鼓壳1分离时,转动鼓壳1,使鼓壳1与抵触座8的相对位置发生移动,从而使限位块14从空腔15滑动至伸入槽16内,再将鼓壳1抬起,限位块14从伸入槽16内滑出,实现抵触座8与鼓壳1的分离,使抵触座8与鼓壳1的连接与分离操作更加简便易行。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刹车鼓的实施原理为:在摞放相邻的两个刹车鼓时,滑动块5置于滑动槽6中,随着刹车鼓放下,滑动块5在滑动槽6内滑动,弧形状的定位槽11与定位块10相互插入更加简便,进而使相邻刹车鼓能被更简易地被摞放在一起,抵触座8和鼓壳1之间呈可拆式连接,使刹车鼓的堆放和使用更加简便实用。通过转动鼓壳1控制限位块14与空腔15相对位置的变化实现抵触座8与鼓壳1之间相互连接或是相互分离,使抵触座8与鼓壳1的连接与分离操作更加简便易行。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