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环境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51537发布日期:2021-07-06 19:33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环境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环境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空气监测仪,虽然大多结构紧凑,体积小,方便携带;但是其大多缺少在使用后进行收纳防护、以及使用时能够支撑的功能,使得在使用后携带时,容易因直接误碰造成空气监测仪损伤,以及在使用时大多需要单独携带支架进行临时支撑,给使用带来一些不便,针对此现象,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携环境监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环境监测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便携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空气监测仪本体以及螺纹固定在空气监测仪本体顶部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活动接触有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设置的防护箱,空气监测仪本体位于防护箱内,防护箱的底部活动接触有底板,所述防护箱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内滑动套设有底端为封堵结构的矩形支管,两个矩形支管的底端均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矩形支管内活动套设有矩形支板,矩形支板的顶部延伸至防护箱的上方并与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箱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固定杆,防护箱内设有两个外螺杆,空气监测仪本体位于两个外螺杆之间,固定杆转动套设在两个外螺杆上,外螺杆上螺纹套设有内螺纹套管,两个内螺纹套管的顶端均与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外螺杆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螺纹套设有内螺杆,两个内螺杆的底端均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内螺纹套管与对应的螺纹孔的螺纹旋向相反,外螺杆与对应的内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外螺杆上焊接套设有位于固定杆下方的第一链轮,固定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小型电机,小型电机的输出轴底端延伸至固定杆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两个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链条,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把手,底板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脚。
6.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且蓄电池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单片机和无线遥控开关,单片机和小型电机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单片机与小型电机电性连接,单片机与无线遥控开关电性连接,无线遥控开关匹配设置有外部遥控器。
7.优选的,所述矩形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矩形孔,且两个矩形孔的内壁分别与对应的矩形支板的外侧滑动连接。
8.优选的,两个矩形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矩形支管相互远离的一侧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且限位滑块与对应的限位孔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内焊接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对应的外螺杆的外侧焊接套装。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圆孔,且第二圆孔的侧壁与小型电机的输出轴外侧活动接触。
1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通过空气监测仪本体、盖板、防护箱、底板、矩形槽、矩形支管、矩形支板、固定杆、外螺杆、内螺纹套管、螺纹孔、内螺杆、第一链轮、第二链轮、链条、小型电机与蓄电池相配合,正向启动小型电机带动第二链轮转动,第二链轮通过链条带动两个第一链轮转动,第一链轮带动对应的外螺杆转动,外螺杆转动能带动对应的内螺纹套管向上移动,内螺纹套管通过盖板带动两个矩形支板向上移动,盖板带动空气监测仪本体向上移出,在螺纹孔的作用下,外螺杆在对应的内螺杆上转动时其自身也在向上移动,此时两个外螺杆还通过固定杆带动防护箱在两个矩形支管上向上滑动,上移的两个外螺杆还进一步通过两个内螺纹套管带动盖板和空气监测仪本体向上移动,实现在移出空气监测仪本体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升高高度实现对其支撑,使用后进行收纳携带时,则反向启动小型电机,同理与正向启动小型电机的运动方向完全相反,此时转变为逐渐降低高度的同时并逐渐将空气监测仪本体向下收纳至防护箱内,有效降低携带途中的损伤风险。
13.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便于在使用时快速对空气监测仪本体移出、并进一步升高支撑,方便一体支撑,无需另外携带支架,且便于在使用后对空气监测仪本体收纳防护,有效降低携带途中产生的损伤风险,提高其使用寿命,有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环境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2中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图2中的空气监测仪本体移出并升高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环境监测装置的防护箱俯视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环境监测装置的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连接件俯视示意图。
20.图中:100空气监测仪本体、1盖板、2防护箱、3底板、4矩形槽、5矩形支管、6矩形支板、7固定杆、8外螺杆、9内螺纹套管、 10螺纹孔、11内螺杆、12第一链轮、13第二链轮、14链条、15小型电机、16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

6,一种便携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空气监测仪本体100 以及螺纹固定在空气监测仪本体100顶部的盖板1,盖板1的底部活动接触有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设置的防护箱2,空气监测仪本体100 位于防护箱2内,防护箱2的底部活动接触有底板3,防护箱2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4,且矩形槽4内滑动套设有底端为封堵结构的矩形支管5,两个矩形支管5的底端均与底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矩形支管5内活动套设有矩形支板6,矩形支板6的
顶部延伸至防护箱2的上方并与盖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防护箱2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固定杆7,防护箱2内设有两个外螺杆8,空气监测仪本体100位于两个外螺杆8之间,固定杆7转动套设在两个外螺杆 8上,外螺杆8上螺纹套设有内螺纹套管9,两个内螺纹套管9的顶端均与盖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外螺杆8的顶端开设有螺纹孔10,且螺纹孔10内螺纹套设有内螺杆11,两个内螺杆11的底端均与底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内螺纹套管9与对应的螺纹孔10的螺纹旋向相反,外螺杆8与对应的内螺杆11的螺纹旋向相反,外螺杆8上焊接套设有位于固定杆7下方的第一链轮12,固定杆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小型电机15,小型电机15的输出轴底端延伸至固定杆7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13,两个第一链轮12和第二链轮13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链条14,盖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把手,底板3 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脚,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便于在使用时快速对空气监测仪本体100移出、并进一步升高支撑,方便一体支撑,无需另外携带支架,且便于在使用后对空气监测仪本体 100收纳防护,有效降低携带途中产生的损伤风险,提高其使用寿命,有利于使用。
23.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6,且蓄电池16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单片机和无线遥控开关,单片机和小型电机 15均与蓄电池16电性连接,单片机与小型电机15电性连接,单片机与无线遥控开关电性连接,无线遥控开关匹配设置有外部遥控器,矩形槽4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矩形孔,且两个矩形孔的内壁分别与对应的矩形支板6的外侧滑动连接,两个矩形槽4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矩形支管5相互远离的一侧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且限位滑块与对应的限位孔滑动连接,固定杆7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内焊接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对应的外螺杆8的外侧焊接套装,固定杆7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圆孔,且第二圆孔的侧壁与小型电机15的输出轴外侧活动接触,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便于在使用时快速对空气监测仪本体100移出、并进一步升高支撑,方便一体支撑,无需另外携带支架,且便于在使用后对空气监测仪本体100收纳防护,有效降低携带途中产生的损伤风险,提高其使用寿命,有利于使用。
24.工作原理:使用时,利用外部遥控器操控单片机控制小型电机 15正向启动,小型电机15带动第二链轮13转动,第二链轮13通过链条14带动两个第一链轮12转动,第一链轮12带动对应的外螺杆 8转动,外螺杆8转动能带动对应的内螺纹套管9向上移动,内螺纹套管9带动盖板1向上移动,盖板1带动两个矩形支板6向上移动,同时盖板1带动空气监测仪本体100向上逐渐移出防护箱2外;
25.在开设在外螺杆8上的螺纹孔10的作用下,外螺杆8带动对应的螺纹孔10在内螺杆11上转动时,其自身也在内螺杆11上向上移动,因此此时两个外螺杆8带动固定杆7向上移动,固定杆7带动防护箱2在两个矩形支管5上向上滑动,同时上移的两个外螺杆8还进一步带动两个内螺纹套管9上移,使得两个内螺纹套管9进一步带动盖板1和空气监测仪本体100向上移动,配合空气监测仪本体100向上移出防护箱2时的一个上移力,实现在移出空气监测仪本体100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升高其高度,达到对空气监测仪本体100进行移出并升高支撑的目的,无需另外携带支架;
26.使用后进行收纳携带时,则反向启动小型电机15,同理与正向启动小型电机15的运动方向完全相反,此时转变为逐渐降低高度的同时并逐渐将空气监测仪本体100向下收纳至防护箱2内,此时盖板 1、防护箱2和底板3对空气监测仪本体100形成包围防护,实现收
纳防护的目的,有效降低携带途中因误碰对空气监测仪本体100造成的损伤风险,提高其使用寿命。
27.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