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卡压弯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53186发布日期:2021-08-06 12:45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卡压弯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卡压弯头。



背景技术:

弯管是采用成套弯曲设备进行弯曲的,分为冷煨和热推两种工艺。无论是哪一种机器设备及管道,大部分都用到弯管,主要用于输油、输气、输液、工程桥梁建设等。现有的弯管连接管件,包括管体、法兰和密封圈,法兰套入管体,密封圈套装在管体上,密封圈一端压紧法兰,密封圈另一端压紧螺母,连接管件设置有弯形管体。

现有的弯管连接管件成型时需要将法兰套入管体内,安装操作往往会消耗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且连接管件的运用场景较为广泛,在市政输油和输气过程中,通常会采用管径较大的产品,如果还需要安装法兰,则会为安装操作造成较大不便。另外的,由于法兰是套入管体内的,因此,法兰内周面和管体内周面之间存在厚度差,从而使流通的横截面积不一致,而导致在传输流体时,流体的流速在法兰和管体之间存在流速差,致使流速压力产生局部不均的情况,管道和管体内长度处于流体流速压力不均的环境,会造成爆管现象,以及降低弯管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卡压弯头,具有能够克服安装法兰而造成安装操作不便的作用,以及克服弯管内在传输流体时容易由于横截面积不一致而产生流速不均的问题,故而具有安装操作简便、提高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卡压弯头,包括呈90度的弯管,所述弯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压头,所述卡压头包括与所述弯管一端一体连接的卡接管,所述卡接管与所述弯管内相连通,所述卡接管的内周面凹陷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插接配合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部分凸出于所述卡接管内周面;所述弯管外周面直径与所述卡接管的内周面直径一致。

进一步得,所述卡接管与所述弯管之间的交汇处呈倒斜角过渡设置。

进一步得,所述环形槽的横截面呈类“v”型设置,所述环形槽的断面尖端呈倒圆角圆弧过渡设置;所述环形槽的断面圆角曲率半径小于所述密封圈断面的半径。

进一步得,所述弯管的两端之间的交汇处呈圆弧过渡设置。

进一步得,所述弯管和所述卡接管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弯管和卡接管的内周面和外周面均设置有含碳层,所述弯管和卡接管的内周面均设置有防渗层,所述弯管和卡接管的外周面均设置有防火层。

进一步得,所述环形槽的槽内壁设置有若干防滑凸点。

进一步得,所述卡接管的内周面位于所述环形槽远离所述弯管的一侧凹陷有定位环槽,所述定位环槽与所述环形槽相连通。

进一步得,所述卡接管位于所述环形槽远离所述弯管一侧的内周面沿靠近管口方向逐渐扩大设置,所述卡接管的内周面位于所述环形槽远离所述弯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缓冲垫,所述环形缓冲垫的断面呈类三角形设置,所述环形缓冲垫的内周面直径小于所述卡接管的内周面直径,所述环形缓冲垫填充所述定位环槽设置,所述环形缓冲垫与所述密封圈抵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一种双卡压弯头,由于通过在弯管的两端一体设置卡压头,可以实现在两端轴线呈90度夹角的管道连接过渡,进而实现管道在垂直角度位置转换角度变换位置的情况,从而实现管道连接的多样性。且卡压头的卡接管使通过弯管工艺将弯管末端进行加工成型制成,从而实现一体式结构,相比现有技术中利用法兰插入安装实现卡接作用的方式,具有安装方便的特点,可以利用弯管设备进行一次性加工成型,减少手工进行装配的情况,能够较大的减少人工消耗,从而达到提高安装效率的特点。另外的,通过在卡接管内设置环形槽和密封圈,且密封圈部分凸出于卡接管内周面,当管道插入卡接管内时,密封圈会经过管道外周面相互抵紧,从而使密封圈向环形槽内压缩变形的情况,至密封圈与管道的外周面环形开口相互正对时,则密封圈会复位并与管道的环形开口内以及环形槽内壁相互抵紧,从而提高卡接管与管道之间连接位置的密闭性。

2.弯管外周面直径与卡接管的内周面直径一致,由于管道适用于运输油、气、液的,在利用管道插入卡压头时,可以实现管道的管径与弯管的管径一致,在沿流通方向的断面面积不变的前提下,从而达到流速始终保持恒定的状态,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运输流体物质时,可以使得管道整体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利于减少由于管道局部压强不均在长期状态下,出现爆管的现象,进而达到提高管道和弯管件的使用寿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弯管的断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弯管;11、渗碳层;12、防渗层;13、防火层;14、斜角;2、卡压头;21、卡接管;211、环形槽;2111、圆角;212、防滑凸点;213、定位环槽;214;环形缓冲垫;2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卡压弯头,包括两端轴线呈90度的弯管1,弯管1的两端分别一体安装有卡压头2,卡压头2包括通过弯管1成型工艺与弯管1一端一体连接的卡接管21,卡接管21与弯管1内相连通,卡接管21的轴线与弯管1的轴线同轴设置,卡接管21的内周面凹陷有环形槽211,环形槽211内插接配合有密封圈22,密封圈22部分凸出于卡接管21内周面;弯管1外周面直径与卡接管21的内周面直径一致。

具体的,由于通过在弯管1的两端一体设置卡压头2,可以实现在两端轴线呈90度夹角的管道连接过渡,进而实现管道在垂直角度位置转换角度变换位置的情况,从而实现管道连接的多样性。且卡压头2的卡接管21使通过弯管1工艺将弯管1末端进行加工成型制成,从而实现一体式结构,相比现有技术中利用法兰插入安装实现卡接作用的方式,具有安装方便的特点,可以利用弯管1设备进行一次性加工成型,减少手工进行装配的情况,能够较大的减少人工消耗,从而达到提高安装效率的特点。另外的,通过在卡接管21内设置环形槽211和密封圈22,且密封圈22部分凸出于卡接管21内周面,当管道插入卡接管21内时,密封圈22会经过管道外周面相互抵紧,从而使密封圈22向环形槽211内压缩变形的情况,至密封圈22与管道的外周面环形开口相互正对时,则密封圈22会复位并与管道的环形开口内以及环形槽211内壁相互抵紧,从而提高卡接管21与管道之间连接位置的密闭性。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另外,弯管1外周面直径与卡接管21的内周面直径一致,由于管道适用于运输油、气、液的,在利用管道插入卡压头2时,可以实现管道的管径与弯管1的管径一致,在沿流通方向的断面面积不变的前提下,从而达到流速始终保持恒定的状态,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运输流体物质时,可以使得管道整体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利于减少由于管道局部压强不均在长期状态下,出现爆管的现象,进而达到提高管道和弯管1件的使用寿命的特点。

卡接管21与弯管1之间的交汇处呈倒斜角14过渡设置。由于卡接管21是经过弯管1工艺加工形成,正对弯管1加工成型工艺,卡接管21与支管之间交汇处通过倒斜角14的方式过渡,具有便于加工成型的特点。另外的,流体在卡接管21向弯管1过渡的过程中,通过倒斜角14的方式,断面面积可以实现同一斜率线性组件缩小,按照一定的规律逐渐缩小的方式,可以减少面积出现急剧变化的情况,进而达到流速压强变化稳定过渡的情况,同时减少压强急剧变化而降低管道或弯管1关键实用寿命的情况。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环形槽211的横截断面呈类“v”型设置,致使环形槽211的槽口向内逐渐缩小设置,环形槽211的断面尖端呈倒圆角2111圆弧过渡设置;环形槽211的断面圆角2111曲率半径小于密封圈22断面的半径。具体的,环形槽211的端面呈类“v”型设置,以便于将密封圈22安装在环形槽211内,从而达到减少密封圈22脱落或掉出的情况,另外由于环形槽211的断面圆角2111曲率半径小于密封圈22断面的半径,因此,在自然状态下,环形槽211内底壁与密封圈22之间有间距,而且在连接管插入卡接管21时,管道会挤压密封圈22,致使密封圈22向环槽内压缩变形,从而为密封圈22的压缩过程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有利于减少密封圈22压缩过度损坏,或者管道与密封圈22之间出现相互挤压而卡死的情况,具有便于安装和提高密封圈22实用寿命的作用。

弯管1的两端之间的交汇处呈圆弧过渡设置,相比与将弯管1两端之间交汇处呈垂直夹角过渡的方式,将弯管1两端交汇处呈圆弧过渡的方式的加工工艺更加方便,能够良好克服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技术障碍,从而达到提高加工效率的特点。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弯管1和卡接管21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弯管1和卡接管21的内周面和外周面均设置有含碳层,弯管1和卡接管21的内周面均设置有防渗层12,弯管1和卡接管21的外周面均设置有防火层13。具体的,弯头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有利于减少弯头在连接管管道并用于传输液体的过程中,出现生锈的情况。由于卡接管21使经过弯管1工艺加工成型的,因此管厚会存在一定的变化,通过涂设渗碳层11,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弯头和卡接管21整体结构的硬度,有利于减少弯头或弯管1由于厚薄不均而出现变形的情况。通过设置防渗层12,当弯头通过卡压头2连接管道运输液体时,防渗层12有利于减少液体从管道或弯头内渗透至外部的情况,从而达到防泄漏的情况。通过设置防火层13,由于弯头可以用于运输油、液、气,不乏会存在依然流体的情况,通过设置防火层13,有利于减少弯头到管道遇见明火产生燃烧爆炸的情况,从而达到提高运输安全的有益效果。

使用时,将管道插入卡接管21内,从而使管道的外周面与密封圈22相互抵紧,而密封圈22在初始时会向环形槽211内压缩,至管道与弯管1和卡接管21之间交汇位置抵接时,密封圈22恰好与管道外周面的环形开口正对,从而使密封圈22复位,同时与管道外周面的开口和环形槽211的槽内壁相互抵紧,从而达到管道连接位置密封的作用,具有提高连接位置密封性的有益效果。另外的,由于卡压头2与弯管1之间是通过弯管1工艺一体成型的,相比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法兰安装的方式,具有连接安装简便的特点。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参照图3和图4所示,环形槽211的槽内壁设置有若干防滑凸点212。具体的,通过设置凸点,有利于增强环形槽211槽内壁的摩擦力,在管道插入卡接管21内时,利用环形槽211内壁较强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减少密封圈22从环形槽211内掉出的情况,以进一步提高连接位置密封性和操作简便性的优点。

卡接管21的内周面位于环形槽211远离弯管1的一侧凹陷有定位环槽213,定位环槽213与环形槽211相连通。具体的,通过设置定位环槽213,由于定位环槽213的位置以及定位环槽213与环形槽211是相互连通的,因此,能够为密封圈22在压缩变形时增加压缩空间的作用,使得管道在插入卡接管21内进行卡接的过程中,密封环会存在向卡接管21管口活动的趋势,进而减少密封环与环形槽211相互分离的情况。

参照图3和图4所示,卡接管21位于环形槽211远离弯管1一侧的内周面沿靠近管口方向逐渐扩大设置,卡接管21的内周面位于环形槽211远离弯管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缓冲垫214,环形缓冲垫214的断面呈类三角形设置,环形缓冲垫214的内周面直径小于卡接管21的内周面直径,环形缓冲垫214填充定位环槽213设置,环形缓冲垫214与密封圈22抵接。

具体的,由于卡接管21的管口逐渐扩大设置,为管道插入卡接管21内提供便利,同时,通过设置环形缓冲垫214,在插入管道并进行卡接后,环形缓冲垫214会同时与卡接管21内壁和管道外周面相互抵紧,从而进一步减少管道与卡接管21内壁之间间隙特点,进一步提高直筒管件连接位置密闭性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