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路动力输出的eTMT纯电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55775发布日期:2021-09-08 00:51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路动力输出的eTMT纯电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三路动力输出的etmt纯电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纯电驱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路动力输出的etmt纯电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纯电动驱动系统在商用车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商用车中纯电动驱动系统多采用单直驱电机、单驱动电机+变速箱和双驱动电机+变速箱的驱动形式,一般最多只有两个动力输出接口,一个连接传动轴用于驱动车辆行驶,另外一个用于取力器输出,一般在车辆静止时输出动力,两路动力大多不能同时自由工作,对于像环卫车、水泥罐车等其他有更多动力输出需求且要求同时工作的特种车辆,现有技术方案是驱动电机专门用于驱动车辆,上装部分的驱动需要增加电机数量来解决动力输出问题,但是这种形式因为电机布置零散,造成冷却困难、空间利用率低、电机功率利用率低、维护保养复杂等问题,不符合动力系统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路动力输出的etmt纯电驱动系统。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路动力输出的etmt纯电驱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传动轴(s1),第一电机(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轴(s1);第二传动轴(s2),第二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轴(s2);第三传动轴(s3),第三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三传动轴(s3);第四传动轴(s4),第四传动轴(s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输出法兰(f1),第四传动轴(s4)通过齿轮机构与第一传动轴(s1)连接;第五传动轴(s5),第五传动轴(s5)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输出法兰(f2),第五传动轴(s5)通过齿轮机构与第二传动轴(s2)连接;第六传动轴(s6),第六传动轴(s6)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输出法兰(f3);第七传动轴(s7),第七传动轴(s7)通过齿轮机构与第六传动轴(s6)连接;第八传动轴(s8),第八传动轴(s8)通过齿轮机构分别与第一传动轴(s1)、第六传动轴(s6)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轴(s1)、第二传动轴(s2)、第三传动轴(s3)、第四传动轴(s4)、第五传动轴(s5)、第六传动轴(s6)、第七传动轴(s7)、第八传动轴(s8)相互平行,且第七传动轴(s7)与第八传动轴(s8)共线。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轴(s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g1),所述第一传动轴(s1)上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g2)和第三齿轮(g3),在所述第二齿轮(g2)与第三齿轮(g3)之间设置有第一离合器(c1);所述第二传动轴(s2)上固定连接有第六齿轮(g6),所述第二传动轴(s2)上活动连接有第七齿轮(g7)和第八齿轮(g8),在所述第七齿轮(g7)与第八齿轮(g8)之间设置有第二离合器(c2);所述第三传动轴(s3)上固定连接有第十一齿轮(g11);第四传动轴(s4)上固定连接有第五齿轮(g5),第五齿轮(g5)与第二齿轮(g2)啮合连接;第五传动轴(s5)上固定连接有第十齿轮(g10),第十齿轮(g10)与第七齿轮(g7)啮合连接;第六
传动轴(s6)上固定连接有第十二齿轮(g12)、第十三齿轮(g13)、第十四齿轮(g14);第七传动轴(s7)上活动连接有第十六齿轮(g16)和第十七齿轮(g17),第十六齿轮(g16)与第十二齿轮(g12)啮合连接,第十七齿轮(g17)与第十三齿轮(g13)啮合连接,且在第十六齿轮(g16)与第十七齿轮(g17)之间设置有第三离合器(c3),第七传动轴(s7)上还固定连接有第十八齿轮(g18),第十八齿轮(g18)与第十一齿轮(g11)啮合连接;第八传动轴(s8)上活动连接有第十九齿轮(g19),第十九齿轮(g19)与第十四齿轮(g14)啮合连接,第八传动轴(s8)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十齿轮(g20),第二十齿轮(g20)与第三齿轮(g3)啮合连接,在第七传动轴(s7)与第八传动轴(s8)之间还设置有第四离合器(c4)。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轴(s1)、第二传动轴(s2)分别位于第三传动轴(s3)的两侧,第四传动轴(s4)位于第一传动轴(s1)的远离第三传动轴(s3)的一侧,第五传动轴(s5)位于第二传动轴(s2)的远离第三传动轴(s3)的一侧,第六传动轴(s6)位于第二传动轴(s2)与第三传动轴(s3)之间,第七传动轴(s7)、第八传动轴(s8)位于第一传动轴(s1)与第三传动轴(s3)之间。
8.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传动轴(s1)上从靠近第一电机(1)的位置指向远离第一电机(1)的位置依次设置有第一齿轮(g1)、第二齿轮(g2)和第三齿轮(g3)。
9.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传动轴(s2)上从靠近第二电机(2)的位置指向远离第二电机(2)的位置依次设置有第六齿轮(g6)、第七齿轮(g7)和第八齿轮(g8)。
10.进一步地,在所述第四传动轴(s4)上从靠近第一电机(1)的位置指向远离第一电机(1)的位置依次设置有第五齿轮(g5)和第一输出法兰(f1)。
11.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五传动轴(s5)上从靠近第二电机(2)的位置指向远离第二电机(2)的位置依次设置有第十齿轮(g10)和第二输出法兰(f2)。
12.进一步地,在所述第六传动轴(s6)上从靠近第三电机(3)的位置指向远离第三电机(3)的位置依次设置有第十二齿轮(g12)、第十三齿轮(g13)和第十四齿轮(g14)。
13.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七传动轴(s7)上从靠近第三电机(3)的位置指向远离第三电机(3)的位置依次设置有第十六齿轮(g16)、第十七齿轮(g17)和第十八齿轮(g18)。
14.进一步地,在所述第八传动轴(s8)上从靠近第三电机(3)的位置指向远离第三电机(3)的位置依次设置有第十九齿轮(g19)和第二十齿轮(g20)。
15.进一步地,第一齿轮g1还与第四齿轮g4啮合连接,第四齿轮g4连接第一油泵p1。
16.进一步地,第六齿轮g6还与第九齿轮g9啮合连接,第九齿轮g9连接第二油泵p2。
17.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8.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路动力输出的etmt纯电驱动系统,通过三个电机与变速箱的集成化设计,可以经由三条动力传输路线实现互不干涉的动力输出,也可以一起实现动力输出。
19.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路动力输出的etmt纯电驱动系统,设置有两路油泵润滑体系,避免因一路电机故障导致整体系统润滑失效的风险,提高了系统整体的润滑可靠性。
2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路动力输出的etmt纯电驱动系统,通过三个电机与变速箱的集成化设计,能够灵活使用三个电机的功率,可应用场景范围广,根据不同的场景来任意组合三个电机的功率利用,可有效提高整体系统效率。
2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路动力输出的etmt纯电驱动系统,通过三个电机与变速
箱的集成化设计,能够有效缩小整车安装空间,大大降低了冷却管路、高低压线束的布置难度,降低了检修复杂度,提高了整车布置美观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路动力输出的etmt纯电驱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27.第一传动轴s1,第一电机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轴s1,所述第一传动轴s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g1,所述第一传动轴s1上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g2和第三齿轮g3,在所述第二齿轮g2与第三齿轮g3之间设置有第一离合器c1;第一齿轮g1与第四齿轮g4啮合连接,第四齿轮g4连接第一油泵p1;
28.第二传动轴s2,第二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轴s2,所述第二传动轴s2上固定连接有第六齿轮g6,所述第二传动轴s2上活动连接有第七齿轮g7和第八齿轮g8,在所述第七齿轮g7与第八齿轮g8之间设置有第二离合器c2;第六齿轮g6与第九齿轮g9啮合连接,第九齿轮g9连接第二油泵p2;
29.第三传动轴s3,第三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三传动轴s3,所述第三传动轴s3上固定连接有第十一齿轮g11;
30.第四传动轴s4,第四传动轴s4上固定连接有第五齿轮g5及第一输出法兰f1,第五齿轮g5与第二齿轮g2啮合连接;
31.第五传动轴s5,第五传动轴s5上固定连接有第十齿轮g10及第二输出法兰f2,第十齿轮g10与第七齿轮g7啮合连接;
32.第六传动轴s6,第六传动轴s6上固定连接有第十二齿轮g12、第十三齿轮g13、第十四齿轮g14及第三输出法兰f3;
33.第七传动轴s7,第七传动轴s7上活动连接有第十六齿轮g16和第十七齿轮g17,第十六齿轮g16与第十二齿轮g12啮合连接,第十七齿轮g17与第十三齿轮g13啮合连接,且在第十六齿轮g16与第十七齿轮g17之间设置有第三离合器c3,第七传动轴s7上还固定连接有第十八齿轮g18,第十八齿轮g18与第十一齿轮g11啮合连接;
34.第八传动轴s8,第八传动轴s8上活动连接有第十九齿轮g19,第十九齿轮g19与第十四齿轮g14啮合连接,第八传动轴s8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十齿轮g20,第二十齿轮g20与第三齿轮g3啮合连接,在第七传动轴s7与第八传动轴s8之间还设置有第四离合器c4。
35.通过提供一种三路动力输出的etmt纯电驱动系统,通过三个电机与变速箱的集成化设计,可以经由三条动力传输路线实现互不干涉的动力输出,也可以一起实现动力输出;设置有两路油泵润滑体系,避免因一路电机故障导致整体系统润滑失效的风险,提高了系统整体的润滑可靠性;通过三个电机与变速箱的集成化设计,能够灵活使用三个电机的功率,可应用场景范围广,根据不同的场景来任意组合三个电机的功率利用,可有效提高整体系统效率。
36.具体地,所述第一传动轴s1、第二传动轴s2、第三传动轴s3、第四传动轴s4、第五传动轴s5、第六传动轴s6、第七传动轴s7、第八传动轴s8相互平行,且第七传动轴s7与第八传动轴s8共线。
37.具体地,所述第一传动轴s1、第二传动轴s2分别位于第三传动轴s3的两侧,第四传动轴s4位于第一传动轴s1的远离第三传动轴s3的一侧,第五传动轴s5位于第二传动轴s2的远离第三传动轴s3的一侧,第六传动轴s6位于第二传动轴s2与第三传动轴s3之间,第七传动轴s7、第八传动轴s8位于第一传动轴s1与第三传动轴s3之间。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有效缩小整车安装空间,大大降低了冷却管路、高低压线束的布置难度,降低了检修复杂度,提高了整车布置美观性。
38.具体地,在所述第一传动轴s1上从靠近第一电机1的位置指向远离第一电机1的位置依次设置有第一齿轮g1、第二齿轮g2和第三齿轮g3。
39.具体地,在所述第二传动轴s2上从靠近第二电机2的位置指向远离第二电机2的位置依次设置有第六齿轮g6、第七齿轮g7和第八齿轮g8。
40.具体地,在所述第四传动轴s4上从靠近第一电机1的位置指向远离第一电机1的位置依次设置有第五齿轮g5和第一输出法兰f1。
41.具体地,在所述第五传动轴s5上从靠近第二电机2的位置指向远离第二电机2的位置依次设置有第十齿轮g10和第二输出法兰f2。
42.具体地,在所述第六传动轴s6上从靠近第三电机3的位置指向远离第三电机3的位置依次设置有第十二齿轮g12、第十三齿轮g13和第十四齿轮g14。
43.具体地,在所述第七传动轴s7上从靠近第三电机3的位置指向远离第三电机3的位置依次设置有第十六齿轮g16、第十七齿轮g17和第十八齿轮g18。
44.具体地,在所述第八传动轴s8上从靠近第三电机3的位置指向远离第三电机3的位置依次设置有第十九齿轮g19和第二十齿轮g20。
45.该系统具体工作时,可以实现7种车辆运行模式:
46.1)第一运行模式:三路动力同时输出模式:第一离合器c1向左接合,第二离合器c2向左接合,第三离合器c3可以向左接合也可以向右接合,此时第一电机1经过第二齿轮g2和
第五齿轮g5啮合减速后通过第四传动轴s4实现动力输出,通过第一输出法兰f1驱动一个附件,同时通过第一齿轮g1与第四齿轮g4的啮合带动第一油泵p1运行实现齿轮箱润滑,第二电机2经过第七齿轮g7和第十齿轮g10啮合减速后通过第五传动轴s5实现动力输出,通过第二输出法兰f2驱动另外一个附件,同时通过第六齿轮g6与第九齿轮g9的啮合带动第二油泵p2运行实现齿轮箱润滑,第三电机3经过变速箱两个挡位后通过第六传动轴s6实现动力输出,通过第三输出法兰f3驱动整车行驶;
47.2)第二运行模式:第四传动轴s4和第六传动轴s6动力输出模式:第一离合器c1向左接合,第二离合器c2向右接合,第三离合器c3可以向左接合或者向右接合,第四离合器c4也可以向左接合或向右接合,此时第二电机2和第三电机3会形成4个耦合速比通过第六传动轴s6实现动力输出,用于驱动整车行驶,此时第一电机1经过减速后在第四传动轴s4实现动力输出,通过第一输出法兰f1驱动一个附件,同时带动第一油泵p1运行实现齿轮箱润滑;
48.3)第三运行模式:第六传动轴s6和第五传动轴s5动力输出模式:第一离合器c1向右接合,第二离合器c2向左接合,第三离合器c3可以向左接合或者向右接合,第四离合器c4也可以向左接合或向右接合,此时第一电机1和第三电机3会形成4个耦合速比通过第六传动轴s6实现动力输出,用于驱动整车行驶,此时第二电机2经过减速后在第五传动轴s5动力输出,通过第二输出法兰f2驱动另外一个附件,同时带动第二油泵p2运行实现齿轮箱润滑;
49.4)第四运行模式:第四传动轴s4和第五传动轴s5动力输出模式:第一离合器c1向左接合,第二离合器c2向左接合,第三离合器c3居中,此时第一电机1经过减速后通过第四传动轴s4实现动力输出,通过第一输出法兰f1驱动一个附件,同时带动第一油泵p1工作,第二电机2经过减速后在第五传动轴s5实现动力输出,通过第二输出法兰f2驱动另外一个附件,同时带动第二油泵p2工作,整车处于静止取力工作状态;
50.5)第五运行模式:仅第六传动轴s6一路动力输出:驱动力最强模式,第一离合器c1向右接合,第二离合器c2向右接合,第三离合器c3可以向左接合或者向右接合,第四离合器c4也可以向左接合或者向右接合,第一电机1会带动第一油泵p1工作,并和第三电机3经过4挡变速箱在第六传动轴s6耦合动力输出,同时第二电机2一方面带动第二油泵p2工作,也通过一级减速(通过第八齿轮g8与第十五齿轮g15的啮合)在第六传动轴s6动力耦合输出;
51.6)第六运行模式:仅第四传动轴s4一路动力输出:第一离合器c1向左接合,第一电机1经过一级减速在第四传动轴s4输出动力,带动一个附件工作,同时带动第一油泵p1工作,第二电机2和第三电机3无动力输出;
52.7)第七运行模式:仅第五传动轴s5一路动力输出:第二离合器c2向左接合,第二电机2经过一级减速在第五传动轴s5输出动力,带动另外一个附件工作,同时带动第二油泵p2工作,第一电机1和第三电机3无动力输出。
5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