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穿插埋地管道防腐补强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94434发布日期:2021-10-19 21:2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管穿插埋地管道防腐补强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埋地管道防腐补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管穿插埋地管道防腐补强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886252u公开了一种软管穿插埋地管道防腐补强的装置,其包括导轮、增强软管、防护垫、牵引头和牵引机;至少一个的导轮呈直线布置,在呈直线布置的导轮上置有可以顺着导轮行走的增强软管,在导轮前方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截面呈弧形的防护垫。
3.上述专利虽然解决了长距离管道补强的问题,但其采用牵引头、牵引机、牵引绳、固定锚、拉力器、定滑轮等组件实现对增强软管在待修复的埋地管道的穿入,结构复杂,且如何将牵引线穿过待修复的埋地管道也是一件较为麻烦的事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软管穿插埋地管道防腐补强的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软管穿插埋地管道防腐补强的装置,包括待修复的埋地管道,所述待修复的埋地管道内设有截面呈u型的增强软管,所述增强软管位于待修复的埋地管道的一端连接有牵引头,所述牵引头远离增强软管的一端连接有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两个安装盘,左侧的所述安装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伸缩气缸,两个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端与右侧的安装盘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盘内间隔开设有第一环形腔与第二环形腔,所述第一环形腔靠近待修复的埋地管道的内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限位腔,所述第一限位腔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一t形杆,所述第一t形杆远离第一环形腔的一端贯穿第一限位腔并转动安装有滚轮,所述第二环形腔靠近待修复的埋地管道的内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限位腔,所述第二限位腔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二t形杆,所述第二t形杆远离第二环形腔的一端贯穿第二限位腔并固定连接有弧形的抵压板;两个所述伸缩气缸的筒身共同固定连接有空压机,所述空压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两个所述安装盘之间固定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内开设有圆形腔,所述固定盘的一侧设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盘并固定连接有转动盘,且转动盘与固定盘相对密封滑动连接,所述转动盘上开设有出气道,所述空压机通过第一管道与出气道连通,且转动盘相对于第一管道自由转动,所述固定盘的外周面均匀开设有五个与圆形腔连通的加压孔,五个所述加压孔分别通过第二管道与伸缩气缸、第一环形腔、第二环形腔连通,且第二管道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伸缩气缸、第一环形腔、第二环形腔均连接有第三管道,且第三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
7.优选的,多个所述滚轮与多个抵压板交错排布。
8.优选的,所述滚轮与抵压板的数目为3

4个。
9.优选的,远离增强软管的所述安装盘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电性连接有显示器。
10.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空压机、电磁阀电性连接。
1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软管穿插埋地管道防腐补强装置的优点在于: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置式的牵引机构,整体拽引增强软管作一段一段挪动,替代背景技术中牵引的方式,结构简单,且无需在待修复的埋地管道中穿引牵引线,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软管穿插埋地管道防腐补强的装置正面的结构透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软管穿插埋地管道防腐补强的装置移动盘侧面的结构透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软管穿插埋地管道防腐补强的装置控制充气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待修复的埋地管道、2增强软管、3牵引头、4安装盘、5伸缩气缸、6空压机、7控制器、8摄像头、9第一环形腔、10第二环形腔、11第一限位腔、12第一t形杆、13滚轮、14第二限位腔、15第二t形杆、16抵压板、17转动盘、18出气道、19固定盘、20加压孔。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8.参照图1

3,一种软管穿插埋地管道防腐补强的装置,包括待修复的埋地管道1,待修复的埋地管道1内设有截面呈u型的增强软管2,增强软管2位于待修复的埋地管道1的一端连接有牵引头3,牵引头3远离增强软管2的一端连接有牵引机构;
19.牵引机构包括两个安装盘4,左侧的安装盘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伸缩气缸5,此处的伸缩气缸5具有较强性能的可自动恢复特性,为现有技术,且市面上有相应产品,两个伸缩气缸5的伸缩端与右侧的安装盘4固定连接,安装盘4内间隔开设有第一环形腔9与第二环形腔10,第一环形腔9靠近待修复的埋地管道1的内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限位腔11,第一限位腔11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一t形杆12,第一t形杆12远离第一环形腔9的一端贯穿第一限位腔11并转动安装有滚轮13,第二环形腔10靠近待修复的埋地管道1的内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限位腔14,第二限位腔14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二t形杆15,第二t形杆15远离第二环形腔10的一端贯穿第二限位腔14并固定连接有弧形的抵压板16;
20.两个伸缩气缸5的筒身共同固定连接有空压机6,空压机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7,两个安装盘4之间固定有固定盘19,固定盘19内开设有圆形腔,固定盘19的一侧设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盘19并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7,且转动盘17与固定盘19相对密封滑动连接,转动盘17上开设有出气道18,空压机6通过第一管道与出气道18连通,且转动盘17相对于第一管道自由转动,固定盘19的外周面均匀开设有五个与圆形腔连通的加压孔20,五个加压孔20分别通过第二管道与伸缩气缸5、第一环形腔9、第二环形腔10连
通,此处的第二管道即为一分为二类型的管道,便于连通左侧的第一环形腔9与右侧的第二环形腔10、左侧的第二环形腔10与右侧的第一环形腔9,且第二管道上安装有单向阀,伸缩气缸5、第一环形腔9、第二环形腔10均连接有第三管道,且第三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同理设置。
21.上述实现出气道18与加压孔20的切换连通,还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四通阀来实现。
22.多个滚轮13与多个抵压板16交错排布。
23.滚轮13与抵压板16的数目为3

4个,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行走与驻停。
24.远离增强软管2的安装盘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摄像头8,摄像头8电性连接有显示器,摄像头8通过现有技术与显示器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
25.控制器7与空压机6、电磁阀电性连接,控制器7控制空压机6与电磁阀的启闭。
26.需要说明的是,两个伸缩气缸5共用管路实现充气与放气,左侧安装盘4中的第一环形腔9与右侧安装盘4中的第二环形腔10共用管路实现充气与放气,左侧安装盘4中的第二环形腔10与右侧安装盘4中第一环形腔9共用管路实现充气与放气,即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三管道实现。
27.本实用新型中,增强软管2通过牵引头3、牵引线与左侧的安装盘4固定连接,以伸缩气缸5充气为例,此时,右侧的安装盘4中第二环形腔10为高压状态,抵压板16与待修复的埋地管道1内壁相抵,第一环形腔9为大气压状态,滚轮13不与待修复的埋地管道1内壁接触,左侧的安装盘4中第二环形腔10为大气压状态,抵压板16不与待修复的埋地管道1内壁相抵,第一环形腔9为高压状态,滚轮13与待修复的埋地管道1内壁抵触;
28.打开两个伸缩气缸5对应的电磁阀放气,则在伸缩气缸5的自动复位下通过牵引线、牵引头3拽引增强软管2,而后关闭两个伸缩气缸5对应电磁阀,使左侧的安装盘4中第二环形腔10为高压状态,抵压板16与待修复的埋地管道1内壁相抵,第一环形腔9为大气压状态,滚轮13不与待修复的埋地管道1内壁抵触,右侧的安装盘4中第二环形腔10为大气压状态,抵压板16不与待修复的埋地管道1内壁相抵,第一环形腔9为高压状态,滚轮13与待修复的埋地管道1内壁抵触;
29.再次使两个伸缩气缸5充气,推动右侧安装盘4在待修复的埋地管道1中向右移动,循环重复上述过程中,整体呈现为一段一段地向右挪动。
3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在由高压状态转化为大气压状态时,通过打开对应电磁阀实现,由大气压状态转化为高压状态时,可通过出气道18与对应的加压孔20连通,空压机6通过管路对其进行充气;
31.步进电机的转向根据上述工作原理依次与多个第二管道连通,具体通过步进电机带动转动盘17使出气道18与对应加压孔20连通,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为120
°
,使出气道18每次转动均与其中一个第二管道连通。控制器7为可编程控制器,通过编程来依次实现上述动作,且上述用电器件通过内置电源的方式实现供电。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