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机复合头的油脂回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17081发布日期:2021-07-20 15:52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工机复合头的油脂回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工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工机复合头的油脂回填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加工机为了进行不同轴向的加工,是在一主轴头底部连结一附加头(例如tw证书号第i469848号专利案),该附加头包括一本体、一驱动轴组、一旋转接头组、一保护罩和一切削液管路组。该本体具有一上座、一刀具接座和一传动机构,该刀具接座之一侧设有一打油缸,该驱动轴组包括一受该传动机构传动的心轴、一拉刀杆和一打刀组,该打刀组包括一打刀活塞,当启动该打刀活塞时,可推动该拉刀杆,且使一刀具达到退刀及可进行换刀之目的。

虽然这种附加头可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但是该传动机构与该驱动轴组的传动机构(例如以二斜齿轮啮合)在运转时需要润滑以降低磨耗,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对该等斜齿轮进行补充润滑油脂的作业,补充油脂时还要将该附加头拆解,操作相当麻烦、耗时,且会影响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机复合头的油脂回填装置,可自动进行润滑油脂加给作业。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加工机复合头的油脂回填装置,该加工机复合头还包括一具有一储存油脂的容室的本体、一轴设于该本体且位于该容室上方的入力齿轮、一轴设于该本体且与该入力齿轮互相啮合的出力齿轮、一连接于该出力齿轮且轴设于该本体的轴套、一穿设于该轴套内部的拉杆组,以及一安装于该拉杆组一侧的退刀压缸,该油脂回填装置包括一连动件及一油脂回填单元。该连动件可滑动地安装于该本体,并具有一受该退刀压缸连动的受掣端部,以及一相反于该受掣端部的推动端部,该油脂回填单元具有一固定于该容室内部且可界定出一填有油脂的油室的壳体、一连接于该壳体的出油管、一设置于该壳体且连通至该油室的回油口、一可在该油室中位移的滑套,以及一安装于该油室中且提供该滑套移动后产生复位弹力的弹性件,该连动件推动端部对应于该滑套,该出油管具有一连通于该油室的引油口,以及一相反于该引油口且邻近于该入力齿轮与该出力齿轮啮合部位的出油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工机复合头的油脂回填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整体的配置,当该退刀压缸进行退刀作业时,可透过该连动件连动该滑套,且该滑套相对于该壳体位移时,可将原本存在于该油室中的油脂挤动,油脂再由该出油管的出油口挤出,并对该入力齿轮与该出力齿轮啮合部位进行供给润滑油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加工机复合头的油脂回填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该实施例的一组合剖视图;

图3是沿图2中之线iii-iii的一剖面图;

图4是图2的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该实施例的一油脂回填操作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本体,101容室,102底部,103滑孔;

2入力齿轮;3出力齿轮;4轴套;5拉杆组,501拉杆,502碟形簧片;

6退刀压缸,601缸室,602退刀活塞;7刀具;

100油脂回填装置;

10连动件;20油脂回填单元;21壳体;22出油管,221连通管件,222导流通道,223连通孔,224引油口,225排出口,226出油口;24滑套;25弹性件;l1第一轴线;l2第二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为一种加工机复合头的油脂回填装置100,该加工机复合头还包括一具有一储存油脂的容室101的本体1、一轴设于该本体1上且位于该容室101上方的入力齿轮2、一轴设于该本体1上且与该入力齿轮2互相啮合的出力齿轮3、一连接于该出力齿轮3且轴设于该本体1上的轴套4、一穿设于该轴套4内部的拉杆组5,以及一安装于该拉杆组5一侧的退刀压缸6,该容室101具有一位于该入力齿轮2与该轴套4下方的底部102,本体1具有一连通至该容室101的滑孔103,该出力齿轮3围绕一第一轴线l1转动,该轴套4围绕一垂直于该第一轴线l1的第二轴线l2转动,且其中一端可供一刀具7套入,该拉杆组5具有一拉杆501,以及多数套设于该拉杆501与该轴套4之间且提供该拉杆501移动后产生回复力的碟形簧片502,该退刀压缸6具有一沿该第二轴线l2设置于该拉杆组5一侧的缸室601、一可沿该第二轴线l2滑动地套设于该缸室601中的退刀活塞602,以及多数弹抵于该退刀活塞602的弹簧603,该刀具7可受该拉杆组5扣夹,启动该退刀压缸6可使该拉杆501沿该第二轴线l2移动,且对该刀具7产生松释的退刀作业。该拉杆组5与该退刀压缸6的结构为习知,退刀操作也是习知,且并非本案论究的重点,不再多加说明。该油脂回填装置100包括一连动件10及一油脂回填单元20。

该连动件10呈长杆状,可平行于该第二轴线l2滑动地安装于该本体1的滑孔103中,并具有一受该退刀活塞602连动的受掣端部11,以及一相反于该受掣端部602的推动端部12。

该油脂回填单元20具有一固定于该容室101内部的壳体21、一连接于该壳体21的出油管22、一连接于该壳体的吸油管23、一可在该壳体21中滑动的滑套24,以及一安装于该壳体21中且提供该滑套24移动后产生复位弹力的弹性件25。

该壳体21位于该容室101的底部102,并具有一端壁211,以及一连接于该端壁211的周壁212,该端壁211与该周壁212共同界定出一开口213朝向该连动件10的一油室214,该壳体21还具有一安装于该周壁212且邻近该开口213的扣环215。

该出油管22具有一锁接于该壳体21与该本体11之间且呈l的连通管件221,以及一设置于该本体11内部的导流通道222,该连通管件221具有一连通孔223,该连通孔223具有一连通于该油室214的引油口224,以及一连通于该导流通道222的排出口225,该导流通道222具有一相反于该引油口224且邻近于该入力齿轮2与该出力齿轮3啮合部位的出油口226。

该吸油管23具有一锁接于该壳体21的定位端231,以及一伸设于该容室101的底部102中的吸油端232。

该滑套24具有一封壁241,以及一连接于该封壁241的环壁242,该封壁241与该环壁242共同界定出一开口朝向该端壁211的凹槽243。该滑套24介于该扣环215与端壁211之间。该连动件10的推动端部12对应于该封壁241。

该弹性件25为压缩弹簧,且呈相反的两端分别抵止于该端壁211与该封壁241之间。

为供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各组件配合所产生的作用、运用技术手段,以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将再说明如下,相信当可由此而对本实用新型有更深入且具体的了解。

再如图1及图4所示,显示该刀具7稳固连结于该拉杆501且呈可加工的状态,利用该入力齿轮2传递动力至该出力齿轮3、该轴套4及该刀具7。

又如图5所示(配合参图2),当动力停止且要进行退刀时,该入力齿轮2、该出力齿轮3、该轴套4静止不动,且启动该退刀活塞602沿该第二轴线l2且朝该拉杆501方向移动时,该退刀活塞602推动该拉杆501相对于该轴套4移动,即可使该拉杆501对该刀具7产生释放,可进行换刀作业。

如图5所示,在上述进行退刀的操作过程中,亦即,该退刀活塞602沿该第二轴线l2且朝该拉杆501方向移动时(该等弹簧603呈被压缩状且蕴藏回释弹力),该退刀活塞602会推动该连动件10的受掣端部11,且使该连动杆10沿该滑孔103产生滑动,并使该推动端部12推动该滑套24的封壁241,且使该封壁241朝该端壁211趋近,即可将原本存在于该油室214中油脂朝该出油管22挤出(此时,该油室214容积变小,该弹性件25呈被压缩状且蕴藏回释弹力),且使油脂经过该连通管221、该导流通道222,最后由该出油口226排出且对该入力齿轮2与该出力齿轮3的啮合部位进行供油(配合参图2与图3),当下一个加工行程启动时,该入力齿轮2与该出力齿轮3就可顺畅囓合,可减少磨耗,延长该入力齿轮2与该出力齿轮3的使用寿命。且自该入力齿轮2与该出力齿轮3滴落的油脂会再流回至该容室101的底部102。

且当换刀完成后,利用该等碟形簧片502的弹力会再使该拉杆501反向移动,且也利用该等弹簧603的弹力使得该退刀活塞602也退回至原位,同时,该弹性件25的弹力也会使得该滑套24及该连动件10回复至图2、图4的状态,就在该滑套24的封壁241朝远离于该端壁211的过程中,该油室214由小变大会产生吸力,且透过该吸油管23的吸油端232将回流至该容室101的底部102中的油脂吸入于该油室214中,以利于下一个自动加油操作。

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整体的配置,当该退刀压缸6进行退刀作业时,可透过该连动件10连动该滑套24,且该滑套24相对于该壳体21位移时,可将原本存在于该油室214中的油脂挤动,油脂再由该出油管22的出油口226挤出,并达到自动对该入力齿轮2与该出力齿轮3啮合部位进行供给润滑油脂的目的。

与现有的附加头相比,每换刀一次就可自动补充润滑油脂,不需要人力进行补充油脂,不需要对该附加头进行拆解,可提升产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