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同步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步带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2.同步带是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传动部件之一,比如在协作机器人上的应用,同步带必须在预张紧后方可正常工作,并且安装张力的大小深深影响着其工作性能。若安装张力太小,容易跳齿或打滑,或者达不到要求的传动力;若安装张力太大,同步带容易绷紧而寿命缩短,或轴承受力过大而易于损耗。
3.目前,通常采用音波式皮带张力计来确定同步带张紧力,同步带在张紧时需要通过人工拉开同步带轮,拉开力度无法精准把控,故需拉开多次才能保证同步带张紧力在允许范围内,操作繁琐;此外,还有的制作专用治具,通过弹簧张开以推动位于其两端的同步带轮,但在长时间使用过后,弹簧的弹力会发生变化,故需在一段时间后对其进行校准,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同步带张紧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同步带张紧装置,用于同步带轮组件,所述同步带轮组件包括两同步轮和套设于两所述同步轮上的同步带,其中,所述同步带张紧装置包括调节机构、拉力计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张紧座和第二张紧座,所述第一张紧座和第二张紧座用于背向分别抵持两所述同步轮,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张紧座朝向或背向所述第一张紧座移动;
6.所述拉力计的机体固定在所述第一张紧座上,且所述拉力计的测力杆与所述第二张紧座连接;或者,所述拉力计的机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张紧座上,且所述拉力计的测力杆与所述第一张紧座连接。
7.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穿设在所述第二张紧座上且与所述第二张紧座螺纹配合,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张紧座转动配合,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8.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的手轮。
9.优选地,所述第一张紧座上设有与所述螺杆相适配的盲孔,所述螺杆与所述盲孔的孔底相抵持,且与所述盲孔的孔壁转动配合。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张紧座上设有与所述螺杆并列布置的导向轴,所述第二张紧座上对应设有与所述导向轴相适配的导孔,所述导向轴穿设在所述导孔中与所述第二张紧座滑动配合。
11.优选地,所述拉力计的机体固定在所述第一张紧座上,且所述拉力计的测力杆与所述第二张紧座连接;
12.所述第一张紧座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两横板和位于两所述横板之间且左右相对设置的两竖板,所述拉力计的机体设置在位于上方的所述横板上,所述导向轴的一端与两所述竖板其中之一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轴的另一端自另一所述竖板穿出,以与所述第二张紧座滑动配合。
13.优选地,所述导向轴为两根且分别位于所述螺杆两侧。
14.优选地,所述拉力计的机体固定在所述第一张紧座上,且所述拉力计的测力杆与所述第二张紧座连接;
15.所述第二张紧座上设有连接槽,所述拉力计的测力杆容置于所述连接槽中且其末端设有位于所述连接槽外、可与所述第二张紧座相抵接的挡块。
16.优选地,所述第一张紧座和第二张紧座上均设有用于抵持所述同步轮的抵持块。
17.优选地,所述抵持块上设有与所述同步轮相适配的抵持弧面。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9.本同步带张紧装置用于辅助同步带张紧,其由驱动件、拉力计、第一张紧座和第二张紧座组成,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张紧座和第二张紧座背向分别抵持两同步轮,在调节机构的调节下,第二张紧座背向第一张紧座移动,从而分别推动两同步轮以使同步带张紧,与此同时,拉力计的测力杆感应到作用力发生变化,当其上所显示的张紧力力度值达到满足要求的预设值时,便可锁紧同步轮;本同步带张紧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同步带张紧装置张紧同步带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同步带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2中同步带张紧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同步带张紧装置100,用于同步带轮组件10,参照图1,同步带轮组件10包括两同步轮11和套设于两同步轮11上的同步带12,其中,同步带张紧装置100包括调节机构、拉力计110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张紧座120和第二张紧座130,第一张紧座120和第二张紧座130用于背向分别抵持两同步轮11,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二张紧座130朝向或背向第一张紧座120移动;
25.拉力计110的机体111固定在第一张紧座120上,且拉力计110的测力杆112与第二张紧座130连接;或者,拉力计110的机体111固定在第二张紧座130上,且拉力计110的测力杆112与第一张紧座120连接。
26.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同步带轮组件10的结构组成在前述内容中已详细说明,且可参照图1,在此不再复述。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同步带张紧装置100是针对上述同步带轮组件10所设计的专用工装,用于进行同步带12的张紧操作。具体地,参照图2和图3,本同
步带张紧装置100由调节机构、拉力计110、第一张紧座120和第二张紧座130组成,其中,第一张紧座120和第二张紧座130可为座体结构,二者相对设置,可滑动安装于同一基板上,比如,通过导轨组件以实现与基板的滑动连接。当然,也可为其它结构的设置形式。
27.所涉及的调节机构可为多种,比如调节机构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张紧座130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传动组件可为齿轮齿条等,包括但不限于此。除电机以外,调节机构还可为其它,将在后续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28.所涉及的拉力计110可为目前市面上所普遍常用的拉力计110,比如音波式皮带张力计,其具体类型和样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在此不作限制。当拉力计110的测力杆112受到作用力时,其机体111的屏幕上会显示力度值,且所显示的力度值随着作用力的变化而变化。具体地,拉力计110的设置形式可为两种,参照图2,其一,拉力计110的机体111固定在第一张紧座120上,且拉力计110的测力杆112与第二张紧座130连接;其二,拉力计110的机体111固定在第二张紧座130上,且拉力计110的测力杆112与第一张紧座120连接,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置。故在调节机构驱动第二张紧座130背向第一张紧座120移动的同时,会拉动测力杆112以使得拉力计110所显示的力度值发生变化。
29.本同步带张紧装置100在实际应用时,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张紧座120和第二张紧座130背向分别抵持两同步轮,在调节机构的调节下,第二张紧座130背向第一张紧座120移动,从而分别推动两同步轮11以使同步带12张紧,与此同时,拉力计110的测力杆112感应到作用力发生变化,当其上所显示的张紧力力度值达到满足要求的预设值时,便可锁紧同步轮;本同步带张紧装置100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30.此外,本同步带张紧装置100作为专用工装,可实现同步带轮组件10的同步带11的批量张紧操作,工作效率高,并且可通过把控对同步轮的推动距离,以实现对同步带张紧力大小的控制,从而保证同步带的张紧力符合要求。
31.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调节机构包括螺杆140,螺杆140穿设在第二张紧座130上且与第二张紧座130螺纹配合,螺杆140的一端与第一张紧座120转动配合,螺杆14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本实施例中,因螺杆140与第二张紧座130螺纹配合,通过将螺杆140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即可带动第二张紧座130移动,所容易理解的是,当螺杆140正向或反向转动时,第二张紧座130对应远离或靠近第一张紧座120。
32.当然,第二张紧座130可采用上述实施例所提及导轨滑块组件以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或者设置其它导向组件,另外,螺杆140上可设置轴承以与第一张紧座120连接,实现转动配合,或者采用其它结构设置,将在后续实施例中说明,在此不作细述。
33.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所涉及调节机构还包括设于螺杆140的另一端的手轮150。作为优设,手轮150与螺杆140通过螺丝连接,拆装方便。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手轮150以实现螺杆140的转动,可提升螺杆140转动操作的便利性,方便操作人员使用,省时省力。
34.参照图3,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一张紧座120上设有与螺杆140相适配的盲孔121,螺杆140与盲孔121的孔底相抵持,且与盲孔121的孔壁转动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张紧座120通过所设盲孔121可限制螺杆140沿其杆向移动,且可适应螺杆140绕其自身轴线的转动,结构简单且设置稳固,拆装方便。
35.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一张紧座120上设有与螺杆140并列布置的导向轴160,第二张紧座130上对应设有与导向轴160相适配的导孔131,导向轴160穿设在导孔
131中与第二张紧座130滑动配合。具体地,导向轴160的一端通过螺丝与第一张紧座120连接固定,第二张紧座130上设有与导向轴160相适配的导孔131,导向轴160穿设在该导孔131中以与第二张紧座130滑动配合。通过所设导向轴160,不仅可将第二张紧座13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而且还可保证第二张紧座130的移动稳定性,提升所测同步带12张紧力的准确性。其中,导向轴160的设置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36.参照图3,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拉力计110的机体111固定在第一张紧座120上,且拉力计110的测力杆112与第二张紧座130连接;
37.第一张紧座120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两横板121和位于两横板121之间且左右相对设置的两竖板122,拉力计110的机体111设置在位于上方的横板121上,导向轴160的一端与两竖板122其中之一固定连接,导向轴160的另一端自另一竖板122穿出,以与第二张紧座130滑动配合。
38.具体地,两竖板122上下两端通过螺丝分别与两横板121采用螺丝锁紧固定,拉力计110的机体111通过螺丝固定在位于上方的横板121上,并且,导向轴160的一端与两竖板122其中之一通过螺丝固定,另一端穿过另一竖板122上所设通孔而伸出,第二张紧座130则与导向轴160滑动配合于其另一端位置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39.进一步地,参照图3,作为较优设置,导向轴160为两根且分别位于螺杆140两侧。
40.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拉力计110的机体111固定在第一张紧座120上,且拉力计110的测力杆112与第二张紧座130连接,第二张紧座130上设有连接槽132,拉力计110的测力杆112容置于连接槽132中且其末端设有位于连接槽132外、可与第二张紧座130相抵接的挡块113。
41.具体地,在实际设置时,拉力计110的机体111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一张紧座120上,拉力计110的测力杆112则位于第二张紧座130的连接槽132中,当第二张紧座130背向第一张紧座120移动,其在到达一定位置后将推动挡块113,以通过挡块113带动测力杆112向测力杆112施加作用力,拉力计110的显示数值因此发生变化。拉力计110与第二张紧座130的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更换与维护。
42.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一张紧座120和第二张紧座130上均设有用于抵持同步轮11的抵持块1。具体地,第一张紧座120和第二张紧座130通过其抵持块1以分别与两同步轮11抵持,抵持块1的具体形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其中,该抵持块1为可拆卸设置,采用螺丝固定在第一张紧座120和第二张紧座130上,维修方便。
43.参照图3,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抵持块1上设有与同步轮11相适配的抵持弧面2。通过所设抵持弧面2,可在张紧操作时,快速实现与同步轮11的装配定位,以及使得第一张紧座120和第二张紧座130与同步轮11稳固抵持,不易脱离。
44.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或优选实施例,无论是文字还是附图都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凡是在与本实用新型一个整体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