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喷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14452发布日期:2021-08-27 10:48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润滑油喷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喷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润滑油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环压式薄壁不锈钢管件生产过程中,管件在弯管、扩管工艺均需使用润滑油。因为使用的润滑油粘度较高(≥70c.st),采用机械喷涂润滑油时,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市售的润滑泵,但其滴油方式缺陷较大,难以精确控制,在使油膜完全包裹圆形模具的前提下,油耗浪费大,同时污染环境;采用人工刷油时,虽然完成情况较好,但劳动强度大,人工操作采用的管件管口沾油、毛刷刷油的方式也不利于自动化设备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方案中喷涂方式油耗浪费大、不利于自动化设备应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油喷涂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喷涂装置,包括中空的阀体、喷嘴、输气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输气管内部且和所述输气管间隙配合的输油管;所述阀体内设置有输油腔和输气腔,所述输油腔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输气腔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油口连通到所述输气腔且与所述输油管连接,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输气管连接;所述输油管设置有向所述喷嘴延伸的定心管和喷油管;所述喷嘴包括依次连接的外层连接管、内层连接管和喷口管;所述外层连接管和所述输气管连接;所述定心管设置在所述内层连接管内,且所述定心管和内层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喷口管和外层连接管的通路;所述喷油管和所述喷口管间隙配合,且所述喷油管的末端缩回到所述喷口管内。

优选地,所述进油口上设置有油量调节阀;所述进气口上设置有气量调节阀。

优选地,所述输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气管、输气软管和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和所述出气口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气管和所述外层连接管螺纹连接;所述输油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油管、输油软管和第二油管,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出油口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油管与所述定心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管为气用快速接头,所述输气软管卡接在所述气用快速接头内。

优选地,所述输气软管内壁和第二气管外壁之间过盈配合;所述输油软管两端的内壁分别和所述第一油管、第二油管外壁之间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气管、第一油管、第二油管在过盈配合处均设置有多个锁紧凹槽。

优选地,所述定心管与所述内层连接管间隙配合,且所述定心管外壁均匀设置有多个通气槽。

优选地,所述输油腔还设置有排空口,所述排空口螺纹连接有封堵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根据实际情况标定润滑油的用量以及气体压力,使用过程更有利于自动控制;且润滑油被高速气流破碎为细小液滴,雾状的喷涂方式更有利于精细化控制,相对于现有技术油耗较低;并且使用了输油软管和输气软管,柔性管道增强了喷嘴朝向的灵活性,使安装和使用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阀体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喷嘴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输油软管、输气软管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6为图2的a-a剖面图。

附图标记:1-阀体,11-输油腔,111-进油口,112-出油口,113-封堵螺栓,12-输气腔,121-进气口,122-出气口,2-喷嘴,21-外层连接管,22-内层连接管,23-喷口管,3-输气管,31-第一气管,32-输气软管,33-第二气管,4-输油管,41-定心管,411-通气槽,42-喷油管,43-第一油管,44-输油软管,45-第二油管,5-油量调节阀,6-气量调节阀,7-锁紧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润滑油喷涂装置,包括中空的阀体1、喷嘴2、输气管3以及设置在所述输气管3内部且和所述输气管3间隙配合的输油管4;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输油腔11和输气腔12,所述输油腔11设置有进油口111和出油口112,所述输气腔12设置有进气口121和出气口122;所述出油口112连通到所述输气腔12且与所述输油管4连接,所述出气口122与所述输气管3连接;所述输油管4设置有向所述喷嘴2延伸的定心管41和喷油管42;所述喷嘴2包括依次连接的外层连接管21、内层连接管22和喷口管23;所述外层连接管21和所述输气管3连接;所述定心管41设置在所述内层连接管22内,且所述定心管41和内层连接管22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喷口管23和外层连接管21的通路;所述喷油管42和所述喷口管23间隙配合,且所述喷油管42的末端缩回到所述喷口管23内。

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喷嘴以及主要由输油管和输气管构成的双层管道结构。输油管设置在输气管内部,和输气管间隙配合,输油管的一端与阀体内输油腔的出油口连接,另一端通过输油管本身的长度及定心管固定在喷嘴的内层连接管上,可将从输油腔进入的润滑油输送到喷油管,最后从喷油管的末端喷出。输气管一端连接在阀体内输气腔的出气口,另一端连接在喷嘴的外层连接管上,通过输气管和输油管之间的间隙、定心管和内层连接管之间的通路以及喷油管和喷口管之间的间隙,可将高压气体输送到喷口管,从喷口管的末端喷出,产生高速气流。喷油管的末端缩回到所述喷口管内,更有利于高速气流和润滑油之间的相互作用,高速气流与润滑油相互接触产生振动、摩擦,使润滑油破碎为细小液滴后,气流和润滑油一起呈雾状从喷口管末端喷出。

输油管、定心管和喷油管可一体成型。定心管设置在输油管朝向喷嘴的一端,设置在内层连接管内,用于固定喷油管的位置,使其中心轴与喷口管的中心轴重合,从而使喷口管中的气流分布均匀。并且,定心管和内层连接管之间还设置有连通喷口管与外层连接管的通路,使高压气体得以通过。在一个实施例中,定心管可与内层连接管间隙配合,同时定心管表面设置有通气用的凹槽;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定心管通过连接支架固定在内层连接管内壁上,并且与内层连接管之间保持较大的间隙,从而产生气体通路。

喷嘴包括外层连接管、内层连接管和喷口管,三者可一体成型。外层连接管用于和输气管道连接,内层连接管用于固定定心管,喷口管和喷油管间隙配合,两者之间的间隙用于喷射高压气流。

如图2和图3所示,阀体用于固定输油管和输气管,以形成稳定的双层管道结构,并且通过输油腔的进油口和输气腔的进气口可分别连接油泵和气泵。阀体、喷嘴、输油管和输气管均可采用不锈钢制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首先将进油口和进气口分别连接上油泵和气泵,润滑油经输油腔、输油管、定心管送往喷油管并从喷油管末端喷出,高压空气从输气腔、输气管与输油管之间的间隙、定心管和内层连接管之间的通路以及喷油管和喷口管之间的间隙送往喷口管,在喷口管内形成高速气流,润滑油被高速气流破碎成液滴后,油、气均匀混合,随高速气流从喷口管呈雾状喷射到不锈钢管件外表面。本实用新型适用的不锈钢管件一般为圆管,根据现有的流体附壁作用,高速气流可将润滑油带到不锈钢圆管的整个外表面。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根据实际情况标定润滑油的用量以及气体压力,使用过程更有利于自动控制;且润滑油被高速气流破碎为细小液滴,雾状的喷涂方式更有利于精细化控制,相对于现有技术油耗较低。

优选地,所述进油口111上设置有油量调节阀5;所述进气口121上设置有气量调节阀6。

所述油量、气量调节阀用于精确调节进入阀体的油量和气量,可针对操作现场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增强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调节阀可采用sl8-01b型号。

优选地,所述输气管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气管31、输气软管32和第二气管33,所述第一气管31和所述出气口12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气管33和所述外层连接管21螺纹连接;所述输油管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油管43、输油软管44和第二油管45,所述第一油管43和所述出油口11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油管45与所述定心管41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喷嘴的朝向更为灵活,输气管和输油管的主体部分可采用柔性的输气软管和输油软管,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分别用于连接输气软管和出气口、外层连接管,第一油管、第二油管分别用于连接输油软管和出油口、定心管。具体地,输气软管和输油软管可采用透明的聚氯乙烯软管;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可采用不锈钢管件,分别和出气口、外层连接管螺纹连接;第一油管可采用不锈钢管件,和出油口螺纹连接;第二油管可与定心管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管31为气用快速接头,所述输气软管32卡接在所述气用快速接头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气管可采用气用快速接头,输气软管卡接在气用快速接头内就能实现管路连通,同时保证密封,快捷方便。所述气用快速接头可采用pc8-01型号。

优选地,所述输气软管32内壁和第二气管33外壁之间过盈配合;所述输油软管44两端的内壁分别和所述第一油管43、第二油管45外壁之间过盈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气软管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第二气管之间连接,而且通过过盈配合产生的挤压完成密封。输油软管同理。

优选地,所述第二气管33、第一油管43、第二油管45在过盈配合处均设置有多个锁紧凹槽7。

如图5所示,所述锁紧凹槽为设置在第二气管、第一油管、第二油管与输气软管或输油软管连接处外表面上的环状凹槽,软管在锁紧凹槽处会因为挤压而向内收缩,进一步稳定连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定心管41与所述内层连接管22间隙配合,且所述定心管41外壁均匀设置有多个通气槽411。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定心管与内层连接管间隙配合,多个通气槽均匀设置在定心管外壁上,用于连通喷口管与外层连接管。

优选地,所述输油腔11还设置有排空口,所述排空口螺纹连接有封堵螺栓113。排空口用于排空输油管中的润滑油,一般使用封堵螺栓封闭,只在检修维护时打开。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