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式排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1487发布日期:2022-01-07 23:07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式排气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角式排气阀。


背景技术:

2.在暖通工程、锅炉系统等领域中,通常需要安装排气阀以控制整个系统内部的压强。为了防止排气阀因为气孔堵塞而导致排气效果不佳。目前市场上的排气阀都会在阀体之间安装滤芯,以起到过滤效果。
3.目前市场上的排汽阀在滤芯的安装上,通常选择将滤芯设置在止回件的止回件,但是滤芯和止回件的内壁存在一定的间隙,从而导致滤芯的过滤效果不好,容易导致排气阀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的角式排气阀。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角式排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设于所述阀体上的进液腔;设于所述阀体上的排气腔,所述阀体上设有与所述排气腔相连通的排气口,且所述排气腔的中轴线和所述进液腔的中轴线相互垂直;设于所述阀体上的止回件,所述止回件上设有与所述进液腔相连通的进液通道;设于所述阀体上的滤网,所述滤网设于所述止回件和所述阀体之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将滤网设于阀体和止回件之间,进而从止回件到阀体上进液腔的液体和气体都会经过滤网,从而滤网能够对进入进液腔的气体进行过滤,减少进入到排气腔的杂质,增加排气阀的使用寿命和排气效果。
6.优选的,所述阀体上设有环槽,所述滤网设于所述环槽上;将滤网设置在环槽上,可以便于滤网的安装。
7.优选的,所述阀体上设有连接头,所述环槽设于所述连接头的末端,且所述止回件与所述连接头可拆卸连接;止回件与阀体可拆卸连接,可以在将阀体拆除以更换滤网时,通过止回件充当堵头,而环槽设置在连接头的末端,可以进一步保证进入进液腔的液体和气体经过滤网过滤。
8.优选的,所述止回件套设于所述连接头上,且所述止回件与所述滤网相抵接;止回件套设于连接头上,进而只需要将环槽设置在连接头的末端,就可以保证进入进液腔的液体和气体都经过滤网所过滤,以增加滤网安装的便捷性。
9.优选的,所述止回件上设有止回芯,所述止回芯相对所述止回件来回移动,所述滤网可以与所述止回芯相抵接;止回芯相对止回件来回移动,可以保证在拆除阀体时,止回芯可以封闭止回件,而滤网和止回芯抵接,可以保证滤网会随着止回芯的移动而移动,在将阀体拆卸下来时,滤网恰好在止回芯的推动下从止回件中推出。
10.优选的,所述阀体上设有阀盖,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阀盖上设有阀盖密封圈,所述阀盖上设有向所述排气腔中轴线延伸的环形凸起,所述阀盖密封圈设
于所述环形凸起上;阀盖密封圈可以增加阀盖和阀体之间的气密性,环形凸起可以便于阀盖密封圈的放置。
11.优选的,所述环形凸起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阀盖密封圈布置于所述阀盖内壁、环形凸起以及限位部之间;限位部可以对阀盖密封圈进行限位,防止阀盖密封圈跑偏。
12.优选的,所述限位部为沿着所述环形凸起于所述排气腔内周向壁,向着所述环形凸起至阀盖密封圈的方向上所形成的环状凸部;环状凸部能够和密封圈的内壁相贴合,更好的对密封圈进行限位。
13.优选的,所述阀盖密封圈位于所述排气口和阀体之间;阀盖密封圈位于排气口和阀体之间,可以增加密封效果,减少布置排气口对于阀盖密封效果的影响。
14.优选的,所述限位部至所述环形凸起的最大垂直距离小于所述阀盖密封圈至所述环形凸起的最大垂直距离;限位部至环形凸起的距离小于阀盖密封圈至环形凸起的距离,进而在阀盖和阀体相连时,阀盖密封圈先和阀体相接触,以保证密封效果。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将滤网设于阀体和止回件之间,进而从止回件到阀体上进液腔的液体和气体都会经过滤网,从而滤网能够对进入进液腔的气体进行过滤,减少进入到排气腔的杂质,增加排气阀的使用寿命和排气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8.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19.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
20.图5为图2中c处放大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2.图7为排气开关组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24.如图1-7所示,一种角式排气阀,包括阀体10、止回件20以及阀盖40,其中阀体10、止回件20以及阀盖40的材质可以选择黄铜、不锈钢或其余的金属材料,所述阀体10上设有进液腔101和排气腔102,其中所述进液腔101和所述排气腔102相互连通,且所述进液腔101的中轴线和所述排气腔102的中轴线相互垂直。所述止回件20和所述阀体10相连,且所述止回件20上形成有进液流道201,所述进液流道201和所述进液腔101相互连通,所述阀体10上还设有滤网304,所述滤网304为市面上常见的圆形过滤网,所述滤网304设于所述止回件20和所述阀体1之间,具体的从进液流道201进入到进液腔101的液体需要经过所述滤网304所过滤。
25.所述止回件20包括止回管202、止回芯203以及止回弹簧204,所述止回管 202形成有进液流道201,所述止回芯203于所述进液流道201内活动,具体的,所述止回芯203为中空圆柱形挡件,所述止回芯203一端设有环形的止回挡部 2031,另一端设有止回堵头2032,其
中止回堵头2032可以和所述止回件20末端抵接,进而密封所述进液流道201,且所述止回堵头2032上这有第一止回密封圈2033,所述第一止回密封圈2032环套于所述止回堵头2032上,且所述第一密封2032设于所述止回堵头2032和止回管202之间。所述止回弹簧204环套与所述止回管202上,所述止回弹簧204一端与所述止回挡部2031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进液流道201的末端内壁相抵接,所述止回芯203的侧面还设有多个进液口2034。
26.所述止回管202内壁和外壁上均设有螺纹,所述阀体10上设有连接头104,所述连接头104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止回管202套设于所述连接头104上,并且位于所述止回管202内壁上的螺纹和所述连接头104上的外螺纹相互螺接,所述连接头104上还设有第二止回密封圈1041,此时所述连接头104将所述止回芯 203向外推动,止回管202和所述第二止回密封圈1041相互抵接。进而所述止回芯203压缩止回弹簧204,而止回堵头2032和所述止回阀管202不再抵接,液体、气体可以通过止回芯203上的进液口2034进入到进液流道201、进而进入到阀体10内。
27.所述滤网304设于所述连接头104上,所述连接头104上设有环槽1042,所述环槽1042设于所述连接头104的末端,所述滤网304设于所述环槽1042 内,进而当所述连接头104和所述止回管202螺接时,所述滤网304和所述止回芯203相抵接,进而从所述进液口2034进入进液腔101的液体都需要经过所述滤网304的过滤。
28.所述阀体1上设有阀盖40,所述阀盖40和所述阀体1螺接,所述阀盖40 上设有阀盖密封圈401,所述阀盖401上设有排气口4011,所述阀盖401盖住所述阀体1的排气腔102,所述排气口4011和所述排气腔102相连通。
29.所述阀盖40上设有环形凸起402,具体的,所述环形凸起402为所述阀盖 40的内壁向着所述排气腔102的轴线延伸所形成,所述阀盖密封圈401设于所述环形凸起402上,所述环形凸起402上还设有限位部4021,所述限位部4021 为所述环形凸起402的部分位置拉伸所形成的环状凸部,所述阀盖密封圈401 位于所述限位凸部4021、阀盖40的内壁以及环形凸起402所界定的空间内,且所述限位部4021至环形凸起402的最大垂直距离小于所述阀盖密封圈401至环形凸起402的最大垂直距离,进而当所述阀盖40和所述阀体10螺接时,所述阀体10和所述阀盖密封圈401相抵接。
30.在所述阀盖40的侧壁上设有支管121,所述支管121与所述阀盖40一体成型,并且支管121与阀盖40内部相连通,进而所述支管121的末端为所述阀盖 40的排气口4011,所述阀体10内设有浮筒6,所述浮筒6位于所述排气腔101 内,所述浮筒6为常规的塑料柱,底部设有导柱61,所述浮筒6上设有挂钩结构,该挂钩结构包括沟槽62和连杆63,所述沟槽62为设于所述浮筒6上部的凹槽,所述连杆63为与所述浮筒一体成型的横杆,所述连杆63位于所述沟槽 62内。所述阀盖40内设有排气开关组件,所述排气开关组件在和所述浮筒6的配合下,实现自动排气。
31.具体的,所述排气开关组件包括杆体31、排气件33、密封塞32及弹性件 34,其中所述杆体31为一黄铜材质圆杆,该杆体31部分插入到上述沟槽62当中,并且在所述杆体31的端部设有凸出部311,该凸出部311与上述连杆63的侧壁相接触,从而凸出部311保障杆体31与所述浮筒6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连接;所述密封塞32为橡胶材质,与所述杆体31的一端通过插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32.在所述杆体31的端部设有接部312,该接部312为杆体31上具有螺纹的部分,所述
弹性件34与所述接部312螺接在一起,所述弹性件34为弹簧;所述排气件33为金属件,该排气件33的中间具有通气孔,阀体11内的气体可从该通气孔当中排出,在所述排气件33上设有螺接部331,所述螺接部331为具有螺纹的部分,所述弹性件34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接部331螺接,因此浮筒6在水的浮力到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所述密封塞32会堵住通气孔;在所述排气件33 上设有与上述支管121内壁螺纹连接固定部332,在所述固定部332上设有止转部332,该止转部332为内壁是平面的凹槽;在上述支管121上螺接的盖件35,所述盖件35为金属帽,在所述盖件35上设有供气体排出的排气管道351,且所述盖件35内壁上设有盖件密封圈352,所述盖件密封圈352和支管121相抵接。
3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常将本实用新型连接在暖通系统尾端的最高处,以实现排气的作用,具体的,设于止回管202上的外螺纹与暖通系统的相互螺接时,止回管202会置于所述暖通工程内部,也就是止回管202将会置于与其螺接的管体内部,而阀体10和止回管202的连接,也就是连接头104和止回管202内壁的螺纹螺接,此时连接头104将止回芯203向着与止回管202相连管体的方向顶去,此时进液口2034将会将所述进液腔102和暖通工程相连通,而滤网304将会将进入所述进液腔102的液体、气体进行过滤。
34.当不需要排气,或者需要更换滤网时,将阀体10取出,此时连接头104和止回芯203不再抵接,进而止回弹簧204将推动止回芯203向着连接头104退出的方向地洞,当止回芯203和止回管202相互抵接时,止回件20上的进液通道 201和暖通工程的管道连通,防止暖通工程的液体流出,而此时既可以更换滤网。然后将本实用新型重新安装。
35.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