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0774发布日期:2021-12-29 09:3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摇臂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摇臂,属于天文望远镜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天文台是专门进行天象观测和天文学研究的机构,天文望远镜是天文台的主要观测仪器之一,为了对天文望远镜予以保护,天文望远镜被安放在天文台观测室内,天文台观测室上转动设置圆顶,在观测天象时,通过驱动装置(电机)驱动圆顶相对天文台观测室翻转,打开天文台观测室,望远镜对准天空进行观测,天文台观测室与圆顶采用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天文台的两侧转动设置有摇臂,摇臂的顶端与圆顶转动连接,使圆顶翻转稳定,现有技术的摇臂两端重量相同,不便于圆顶的翻转,并且现有技术的摇臂使用时,整体的稳定性仍有较大提高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摇臂,解决现有技术中摇臂不利于望远镜圆顶相对天文台观测室翻转的技术缺陷。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摇臂,包括摇臂本体和配重连接板,摇臂本体的一端用于转动连接在天文台观测室上,另一端用于转动连接在与天文台观测室转动连接并且可相对天文台观测室翻转的圆顶上,配重连接板固定在摇臂本体用于与天文台观测室连接的一端上,配重连接板用于在使用状态下悬挂配重。本实用新型在摇臂本体上设置配重本体,在使用时于配重本体上悬挂配重,用于在使用状态下使本实用新型与下方的天文台观测室连接的一端宽度大于用于与上方圆顶连接的一端的宽度,在使用状态下摇臂的下端重上端轻,减小圆顶翻转时所需提供的额外的力,方便圆顶的翻转,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摇臂由于上端轻下端重,使用状态下的稳定性也更好。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配重连接板远离摇臂本体的一端宽度大于其与摇臂本体连接一端的宽度,配重连接板远离摇臂本体的一端上开有多个用于悬挂配重的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中的配重连接板远离圆顶的一端重量大于靠近圆顶的一端的重量,进一步的增加摇臂用于与天文台观测室连接一端的重量,更进一步的方便圆顶的翻转。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配重连接板远离摇臂本体的一端为圆弧形。本实用新型中圆弧形的造型,一方面进一步的增大配重连接板的重量,另一方面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摇臂本体用于与圆顶连接一端的宽度小于其用于与天文台观测室连接的一端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中的摇臂两端宽度不同,其用于与下方的天文台观测室连接的一端宽度大于用于与上方圆顶连接的一端的宽度,在使用状态下摇臂的下端重上端轻,减小圆顶翻转时所需提供的额外的力,更加方便圆顶的翻转,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摇臂在使用状态下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提高。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摇臂本体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多个撑
筋,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均为等腰梯形状并且平行设置,多个撑筋平行设置并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配重连接板与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宽度最大的一端的撑筋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摇臂本体的结构简单,方便制造。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宽度较小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套,第一连接套的两端贯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用于采用转动轴与圆顶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宽度较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套,第二连接套贯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用于采用转动轴与天文台观测室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方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与天文台观测室和圆顶的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配重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加强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平行设置,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撑筋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圆弧状,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孔开设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本实用新型中的配重连接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加强板沿着摇臂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加强板靠近摇臂本体的一端与撑筋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加强板与摇臂本体连接的部位大,整体稳定性好。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连接板上的连接孔沿着其圆弧形边沿等间隔开设,第二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与第一连接板上的连接孔对应设置,并且第一连接板上的连接孔分别与第二连接板上的连接孔同轴开设。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间的距离小,可在使用状态下与天文台观测室间形成间隙,方便添加配重。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配重连接板和摇臂与配重连接板的形状改进增大摇臂底端的重量,减小使用状态下圆顶翻转所需额外提供的动力,方便圆顶的翻转,且稳定性更好,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7.图3是图2的a

a剖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摇臂本体;2、配重连接板;3、连接孔;4、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撑筋;7、第一连接套;8、加强板;9、第二连接套;10、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21.如图1~图3所示的摇臂,包括摇臂本体1和配重连接板2,摇臂本体1的一端用于转动连接在天文台观测室的外墙面上,另一端用于转动连接在与天文台观测室转动连接并且可相对天文台观测室翻转的圆顶上,配重连接板2固定在摇臂本体1用于与天文台观测室连接的一端上,配重连接板2用于在使用状态下悬挂配重,在使用时,圆顶相对天文台观测室
翻转,此时摇臂对圆顶起到支撑作用,本实用新型在配重连接板2上连接配重,使摇臂为圆顶的翻转提供部分动力,方便圆顶的翻转。
22.本实用新型中的配重连接板2远离摇臂本体1的一端宽度大于其与摇臂本体1连接一端的宽度,配重连接板2远离摇臂本体1的一端上开有多个用于悬挂配重的连接孔3,本实用新型中摇臂与天文台观测室连接的一端重力大于另一端的重力,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在配重连接板上连接更多的配重,更方便在使用状态下圆顶的翻转。本实用新型中的配重连接板2远离摇臂本体1的一端优选的设置为圆弧形。
23.本实用新型中的摇臂本体1用于与圆顶连接一端的宽度小于其用于与天文台观测室连接的一端的宽度,进一步的提高本实用新型连接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中的摇臂本体1包括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和多个撑筋6,第一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板5均为等腰梯形状并且平行设置,多个撑筋6平行设置并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中的撑筋6的长度方向与摇臂本体1的宽度方向一致,配重连接板2与连接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宽度最大的一端的撑筋6固定连接。
24.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宽度较小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套7,第一连接套7的两端贯穿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并且第一连接套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焊接固定,用于采用转动轴与圆顶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宽度较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套9,第二连接套9贯穿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并且第二连接套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5焊接固定,用于采用转动轴与天文台观测室转动连接。
25.本实用新型中的配重连接板2包括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1和加强板8,第一连接板10与第二连接板11平行设置,第一连接板10与第二连接板11的一端与撑筋6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10与第二连接板11的另一端为圆弧状,加强板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1固定连接,连接孔3开设在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1上。本实用新型中的加强板8沿着摇臂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加强板8靠近摇臂本体1的一端与撑筋6固定连接。
26.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连接板10上的连接孔3沿着其圆弧形边沿等间隔开设,第二连接板11上的连接孔3与第一连接板10上的连接孔3对应设置,并且第一连接板10上的连接孔3分别与第二连接板11上的连接孔3同轴开设。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板10上的连接孔3开设有两排,每一排中相邻的两个连接孔3间的中离相等,第二连接板11上的连接孔3也是两排。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板10与第二连接板11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板5间的距离。
27.以上说明书中未做特别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既能实现。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