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盘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19523发布日期:2021-09-29 04:07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盘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盘车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装备技术的不断升级,具有大转动惯量、大启动力矩的机组应用越来越多,而这些机组限于原动机的启动性能限制,经常需要配置盘车装置辅助机组启动,或借助于盘车装置对机组进行维修及保养,且在机组启动后还需将盘车装置与机组分开,如大型汽轮机发电机组,压缩机机组等,都需要配备盘车装置。由于有些机组转子存在双向转动的需求,故需要双向盘车装置与之配合。但现有的双向盘车装置不仅需要换向控制结构实现双向,还需要自脱结构和定位组件的配合实现机组启动后盘车装置和机组的分开,结构复杂,安装与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向盘车装置,该装置只需通过滑动结合子和结合子的配合便可实现双向盘车以及机组启动完后机组转子和盘车驱动机构的脱离,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且便于安装。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双向盘车装置,用以辅助机组转子启动,所述双向盘车装置包括盘车驱动机构、调节机构和盘车输出轴,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传动轴、滑动结合子和结合子,所述盘车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传动连接,用以带动所述传动轴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结合子与所述盘车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盘车输出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机组转子连接;所述滑动结合子与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且能与所述结合子啮合或分离。
6.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拨动组件,用以拨动所述滑动结合子轴向移动,以与所述结合子啮合或分离。
7.优选地,所述拨动组件包括拨杆转轴和拨杆,所述拨杆转轴可转动地放置在所述滑动结合子一侧,且所述拨杆转轴的轴线与所述滑动结合子的轴线垂直;所述拨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拨杆转轴上并与所述滑动结合子相配合,所述拨杆转轴能够转动以使所述拨杆拨动所述滑动结合子轴向移动。
8.优选地,所述滑动结合子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拨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凹槽间隙配合的凸起,所述凸起能插入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凸起随所述拨杆摆动以带动所述滑动结合子沿轴向移动。
9.优选地,所述拨杆转轴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拨杆。
10.优选地,所述拨动组件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拨杆转轴固定连接,拨动所述手柄能够使所述拨杆转轴转动。
11.优选地,所述拨动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和摆杆,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摆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手柄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摆杆的另一端铰接,且所述手柄与
所述拨杆转轴相连的点位于所述手柄分别与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摆杆相连的铰接点之间。
12.优选地,所述滑动结合子上设置有第一驱动面和第二驱动面,用以分别在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时驱动所述结合子转动;所述结合子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面和所述第二驱动面相啮合的第一被驱动面和第二被驱动面。
13.优选地,所述滑动结合子上设置有第一顺转滑动面和第一逆转滑动面,所述结合子上设置有第二顺转滑动面和第二逆转滑动面,所述第一顺转滑动面和所述第二顺转滑动面能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逆转滑动面和所述第二逆转滑动面能相互配合,用以实现所述滑动结合子和所述结合子啮合面的切换。
14.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面、所述第二驱动面、所述第一顺转滑动面和所述第一逆转滑动面形成第一配合面,所述滑动结合子的端部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一被驱动面、所述第二被驱动面、所述第二顺转滑动面和所述第二逆转滑动面形成第二配合面,所述结合子的端部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配合面。
15.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盘车装置,通过盘车驱动机构驱动传动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传动轴上的滑动结合子带动与滑动结合子啮合的结合子随之一起转动,进而带动与盘车输出轴连接的机组转子转动进行盘车。当机组启动到一定转速时,机组转子的转速高于盘车转速时,即盘车输出轴的转速高于传动轴的转速,转速差使结合子与滑动结合子产生相对转动,结合子产生轴向作用力以迫使滑动结合子退出啮合位置,即结合子和滑动结合子分开,随后盘车驱动机构停止驱动即可停止盘车,机组已顺利启动。该双向盘车装置只需通过滑动结合子和结合子的配合便可实现双向盘车以及机组启动完后机组转子和盘车驱动机构的脱离,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且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盘车装置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盘车装置的剖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动结合子和结合子相互能啮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顺时针转动时滑动结合子和结合子啮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逆时针转动时滑动结合子和结合子啮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盘车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3.其中:
24.1、盘车驱动机构;11、驱动件;12、减速箱;
25.2、调节机构;21、壳体;22、传动轴;23、定位环;24、滑动结合子;241、第一驱动面;242、第二驱动面;243、第一顺转滑动面;244、第一逆转滑动面;245、环形凹槽;
26.25、结合子;251、第一被驱动面;252、第二被驱动面;253、第二顺转滑动面;254、第二逆转滑动面;
27.26、拨动组件;261、弹性件;262、手柄;263、摆杆;264、拨杆转轴;265、拨杆;266、凸起;
28.3、盘车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31.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向盘车装置,用以辅助机组转子启动,该装置包括盘车驱动机构1、调节机构2和盘车输出轴3,调节机构2包括传动轴22、滑动结合子24和结合子25,盘车驱动机构1的输出端与传动轴22的一端传动连接,用以带动传动轴22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结合子25与盘车输出轴3的一端连接,盘车输出轴3的另一端与机组转子连接;滑动结合子24与传动轴22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且能与结合子25啮合或分离。
35.使用时,盘车驱动机构1驱动传动轴22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传动轴22上的滑动结合子24和与滑动结合子24啮合的结合子25随之一起转动,进而带动与盘车输出轴3连接的机组转子转动进行盘车。当机组启动到一定转速时,机组转子的转速高于盘车转速时,即盘车输出轴3的转速高于传动轴22的转速,转速差使结合子25与滑动结合子24产生相对转动,结合子25产生轴向作用力以迫使滑动结合子24退出啮合位置,即结合子25和滑动结合子24分开,随后盘车驱动机构1停止驱动即可停止盘车,机组已顺利启动。该双向盘车装置只需通过滑动结合子24和结合子25的配合便可实现双向盘车以及机组启动完后机组转子和盘车驱动机构1的脱离,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且便于安装。
36.需要说明的是,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旋转是从传动轴22处看盘车输出轴3的旋转方
向。
37.示例性地,传动轴22可为花键轴。
38.为了驱动传动轴22转动,盘车驱动机构1包括驱动件11和减速箱12,减速箱12的一端与驱动件11连接,另一端与传动轴22连接,利用减速箱12可以将驱动件11的转速降到机组转子需要的转速,以便机组启动和维修。
39.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双向盘车,驱动件11为能正反转的电机。
40.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2还包括定位环23和与减速箱12连接的壳体21,定位环23套设在传动轴22外,且定位环23的一端与减速箱12的外壁抵接;定位环23、滑动结合子24、结合子25和部分传动轴22均放置在壳体21内,且盘车输出轴3的一端伸入壳体21内。
41.如图3所示,为了实现不管是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滑动结合子24均可与结合子25啮合。滑动结合子24上设置有第一驱动面241和第二驱动面242,用以分别在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时驱动结合子25转动;结合子25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驱动面241和第二驱动面242相啮合的第一被驱动面251和第二被驱动面252。
42.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滑动结合子24和结合子25因转动方向的变化而需要切换啮合面。滑动结合子24上设置有第一顺转滑动面243和第一逆转滑动面244,结合子25上设置有第二顺转滑动面253和第二逆转滑动面254,第一顺转滑动面243和第二顺转滑动面253能相互配合,第一逆转滑动面244和第二逆转滑动面254能相互配合,并可在机组转子的转速超过传动轴22转速时使滑动结合子24脱离结合子25。
43.结合图4所示,当传动轴22顺时针转动时,机组转子的转速大于盘车转速时,结合子25与滑动结合子24产生相对转动,产生的转速差使结合子25产生轴向作用力迫使第一顺转滑动面243沿第二顺转滑动面253滑动直至分离,即结合子25和滑动结合子24分开。
44.结合图5所示,当传动轴22逆时针转动时,机组转子的转速大于盘车转速时,结合子25与滑动结合子24产生相对转动,产生的转速差使结合子25产生轴向作用力迫使第一逆转滑动面244沿第二逆转滑动面254滑动直至分离,即结合子25和滑动结合子24分开。
45.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滑动结合子24和结合子25更为啮合牢靠且传动更为高效,第一驱动面241、第二驱动面242、第一顺转滑动面243和第一逆转滑动面244形成第一配合面,滑动结合子24的端部设置有多个第一配合面;第一被驱动面251、第二被驱动面252、第二顺转滑动面253和第二逆转滑动面254形成第二配合面,结合子25的端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配合面。
46.结合图6所示,调节机构2还包括拨动组件26,用以拨动滑动结合子24轴向移动,使结合子25和滑动结合子24能始终处于啮合或分离的状态。其中,调节组件26包括设置在壳体21内的拨杆转轴264和拨杆265,拨杆转轴264可转动地放置在滑动结合子24一侧,且拨杆转轴264的轴线与滑动结合子24的轴线垂直;拨杆265固定连接在拨杆转轴264上并与滑动结合子24相配合,拨杆转轴264能够转动以使拨杆265拨动滑动结合子24轴向移动。
47.具体地,滑动结合子24上设置有环形凹槽245,拨杆265上设置有与环形凹槽245间隙配合的凸起266,凸起266能插入环形凹槽245内,凸起266随拨杆265摆动以带动滑动结合子24沿轴向移动。
48.当拨杆转轴264转动时,其能带动拨杆265转动,由于凸起266插在滑动结合子24的环形凹槽245内,且滑动结合子24能在传动轴22上滑动,即滑动可推动滑动结合子24在传动
轴22的轴向方向上移动。
49.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滑动结合子24所受到的滑动带来的推动力均匀,拨杆转轴264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拨杆265。
50.本实施例中,两个拨杆265沿垂直于滑动结合子24的轴向方向对称设置,进一步地保证了滑动结合子24受力均匀。
51.为了方便控制拨杆转轴264的转动,拨动组件26还包括手柄262,手柄262与拨杆转轴264固定连接,拨动手柄262能够使拨杆转轴264转动。
52.结合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拨动组件26还包括弹性件261和摆杆263,手柄262的一端与摆杆263的一端铰接;弹性件261的一端与手柄262铰接,另一端与摆杆263的另一端铰接,且手柄262与拨杆转轴264相连的点位于手柄262分别与弹性件261和摆杆263相连的铰接点之间,保证了滑动结合子24和结合子25处于啮合或分离的状态的稳定性。
53.示例性地,弹性件261为弹簧。
54.当滑动结合子24和结合子25啮合时,由于弹性件261处于压缩状态,能使滑动结合子24和结合子25始终啮合牢靠;当结合子25的转速大于滑动结合子24时,一方面产生的转速差使滑动结合子24相对于结合子25产生滑动,另一方面弹性件261因压缩而产生的回弹力使凸起266带动滑动结合子24快速于结合子25脱离直至弹性件261处于无弹性形变的状态。
55.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向盘车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拨动手柄262使拨杆转轴264带动拨杆265转动直至滑动结合子24和结合子25啮合牢靠,驱动机构驱动传动轴22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传动轴22上的滑动结合子24和与滑动结合子24啮合的结合子25随之一起转动,进而带动盘车输出轴3上的机组转子转动进行盘车。当机组启动到一定转速时,机组转子的转速高于盘车转速时,即盘车输出轴3的转速高于传动轴22的转速22,转速差使结合子25与滑动结合子24产生相对转动,结合子25的轴向作用力和弹性件261的回弹力迫使滑动结合子24快速和结合子25分开,随后盘车驱动机构1停止驱动即可停止盘车,机组顺利启动。
56.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