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液箱及雾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21934发布日期:2021-09-29 04:23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液箱及雾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液箱及雾化设备。


背景技术:

2.加湿器是一种增加房间湿度的家用电器。加湿器中,其水箱的底部通过出水口与雾化腔相通,并在出水口处设置阀门及控制阀门动作的补水控制机构。当雾化腔的水位下降到预定高度时,补水控制机构将出水口处的阀门开启,水箱内的水流入雾化腔,当雾化腔的水位上升到预定高度时,补水控制机构将出水口处的阀门关闭,防止水箱内的水继续流入雾化腔而造成雾化腔水位过高。
3.目前加湿器一般采用单密封结构的阀门来控制出水口的开闭,但是在加湿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因为水中杂质积聚在出水口处使密封失效,无法正常关闭出水口,导致加湿器漏水,有引发触电的可能。而双密封结构多设计复杂,用户无法拆卸清理,导致容易集污纳垢,滋生细菌并发臭,引发用户的健康问题。
4.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开发一种储液箱及雾化设备,以解决传统的双密封结构不便于拆卸清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储液箱及雾化设备,能够方便拆卸双密封结构并进行清理。
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储液箱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出液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液口内的开关阀,所述开关阀能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液口,所述开关阀包括:
8.阀芯,所述阀芯穿设于所述出液口内;
9.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与所述阀芯位于所述箱体内的一端连接,所述密封件包括均为环形且由外向内依次套设于所述阀芯外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
10.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能驱动所述阀芯向所述箱体外侧移动,带动所述第一密封部及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箱体的内壁抵接以关闭所述出液口。
11.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内壁设置有锥形沉孔,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锥形沉孔的底面,所述第一密封部抵紧于所述锥形沉孔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密封部抵紧于所述锥形沉孔的侧壁或底面上。
12.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底部环绕所述出液口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导向管内,所述弹性件一端连接所述导向管,另一端连接所述阀芯,所述弹性件能驱动所述阀芯伸出所述导向管外。
13.优选地,所述导向管的内孔为阶梯孔,所述阀芯远离所述箱体的一端有设置抵接部,所述弹性件一端抵接于所述阶梯孔的台阶面,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抵接部。
14.优选地,所述阀芯与所述抵接部可拆卸连接。
15.优选地,所述阀芯远离所述箱体的一端设置有卡扣,所述抵接部上设置有卡接孔,所述卡扣能够伸入所述卡接孔内并与所述卡接孔卡接。
16.优选地,所述密封件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环绕开设有卡接槽,所述阀芯伸入所述箱体内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所述阀芯伸入所述通孔,所述卡接部卡接入所述卡接槽中。
17.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部为弧形并向内弯曲。
18.一种雾化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雾化腔,还包括储液箱及驱动组件,所述储液箱设置于底座上,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阀芯向所述箱体内侧移动以打开所述出液口。
19.优选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雾化腔内,所述驱动件中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件的一端设置有浮子,另一端位于所述阀芯下方,且能够推动所述阀芯带动所述密封件向上移动。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液箱及雾化设备。该储液箱中,环形的第一密封部及第二密封部构成双密封结构,均能与出液口的侧壁抵接以关闭出液口,即便因储液箱中杂质积聚使其中一个密封部的密封效果变差,另一个密封部也能够继续起到密封效果,防止储液箱的出液口处漏液。且该储液箱的双密封结构是由一个密封件实现的,大大简化了设计及结构,用户方便拆卸,对密封件进行清理,保证内部卫生。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设备出水孔关闭时的剖面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设备出水孔打开时的剖面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阀的剖面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开关阀的剖面示意图。
26.图中:
27.1、箱体;2、开关阀;3、导向管;4、底座;5、驱动组件;
28.21、阀芯;22、密封件;23、弹性件;24、抵接部;51、驱动件;52、浮子;
29.211、卡扣;212、卡接部;221、第一密封部;222、第二密封部;223、卡接槽;241、卡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32.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液箱。如图1和图2所示,该储液箱包括箱体1,箱体1上设置有出液口,还包括设置于出液口内的开关阀2,开关阀2能够打开或关闭出液口,开关阀2包括阀芯21、密封件22及弹性件23。阀芯21穿设于出液口内,密封件22设置于箱体1内,且与阀芯21位于箱体1内的一端连接,密封件22包括均为环形且由外向内依次套设于阀芯21外的第一密封部221和第二密封部222,弹性件23能驱动阀芯21向箱体1外侧移动,带动第一密封部221及第二密封部222与箱体1的内壁抵接以关闭出液口。
36.环形且由外向内依次套设于阀芯21外的第一密封部221及第二密封部222构成双密封结构,均能与出液口的侧壁抵接形成密封以关闭出液口。当储液箱中杂质聚积使其中一个密封部无法完全实现密封,另一个密封部也能够继续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出液口处漏液。该储液箱的双密封结构是由一个密封件22实现的,大大简化了设计及结构,用户方便拆卸,对密封件22进行清理,保证内部卫生。
37.优选地,箱体1的内壁设置有锥形沉孔,出液口设置于锥形沉孔的底面,第一密封部221抵紧于锥形沉孔的侧壁上,第二密封部222抵紧于锥形沉孔的侧壁或底面上。
38.密封件22位于锥型沉孔内对出液口进行密封,此时箱体1内的液体绝大部分都位于密封件22的上方,仅有一小部分位于密封件22的侧方,使得液体对密封件22的作用力能够将密封件22压在锥型沉孔内,与弹性件23共同使第一密封部221及第二密封部222与出液口箱体1的内壁抵接以提高密封性。
39.在其他实施例中,位于密封件22内侧的第二密封部222伸入出液口内并与出液口的内壁抵紧,能够大大提高该密封件22的密封性。
40.由于阀芯21较长,仅通过弹性件23对阀芯21进行驱动,容易使阀芯21发生倾斜导致密封件22与箱体1内壁的抵接力不平衡。为解决这个问题,箱体1的底部环绕出液口设置有导向管3,弹性件23设置于导向管3内,弹性件23一端连接导向管3,另一端连接阀芯21,弹性件23能驱动阀芯21伸出导向管3外。导向管3能够有效防止阀芯21倾斜,在弹性件23驱动阀芯21运动时阀芯21在导向管3的导向作用下始终保持直线运动,保证密封件22的第一密
封部221及第二密封部222周圈各个部位与箱体1内壁的抵接力相等。
41.优选地,导向管3的内孔为阶梯孔,阀芯21远离箱体1的一端有设置抵接部24,弹性件23一端抵接于阶梯孔的台阶面,另一端抵接于抵接部24。通过台阶面与抵接部24将弹性件23限制在导向孔内,结构简单,不需要多余的固定结构,便于拆卸。
42.优选地,弹性件23为弹簧,弹簧套设于阀芯21上,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台阶面与抵接部24。
43.由于阀芯21靠近密封件22的一端与箱体1的内壁抵接,若要从箱体1上拆除开关阀2进行清洗,则只能将抵接部24从阀芯21上拆除后将开关阀2从箱体1内部取出,故需要将阀芯21与抵接部24设计成可拆卸连接的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为实现阀芯21与抵接部24的可拆卸,阀芯21远离箱体1的一端设置有卡扣211,抵接部24上设置有卡接孔241,卡扣211能够伸入卡接孔241内并与卡接孔241卡接。
44.为了便于对开关阀2进行清理,密封件22设置有通孔,通孔的内壁环绕开设有卡接槽223,阀芯21伸入箱体1内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212,当阀芯21伸入通孔时,卡接部212卡接入卡接槽223中。可以理解的是,密封件22是由橡胶材料制成的。由于密封件22具有弹性,在对密封件22及阀芯21进行安装时可直接将阀芯21插入通孔直至卡接部212卡接入卡接槽223。当需要分离密封件22及阀芯21时,可通过挤压密封件22通孔周围使密封件22变形,以使密封件22脱离阀芯21。
45.如图3所示,第一密封部221为弧形并向内弯曲。由于密封件22具有一定的弹性,当第一密封部221与第二密封部222之中的一个先与箱体1的内壁抵接时,另一个在弹性件23的驱动下也会与箱体1的内壁抵接以完成密封。而由于开关阀2的结构使得关闭开关阀2的力集中在阀芯21周围,也就是说第二密封部222与箱体1内壁的抵接力大于第一密封部221与箱体1内壁的抵接力,这就使得第一密封部221容易因结构原因导致密封性较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部221在开关阀2靠近箱体1内壁时优先与箱体1的内壁抵接,此时弧形且向内弯曲的第一密封部221更容易变形,使第二密封部222在靠近箱体1的内壁进行密封的过程中,第一密封部221始终保持与箱体1内壁的抵接。
46.如图4所示,第一密封部221也可以是弧形并向外弯曲。第一密封部221向外弯曲,使得箱体1内的液体对第一密封部221作用的合力作用在中间的凹陷处,与图3中的结构相比,能够提高第一密封部221的密封效果。
47.该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雾化设备。
48.该雾化设备包括底座4,底座4内设置有雾化腔,还包括储液箱及驱动组件5,储液箱设置于底座4上,驱动组件5能驱动阀芯21向箱体1内侧移动以打开出液口。其中,底座4和箱体1可拆卸连接。
49.当雾化设备的雾化腔中缺少液体时,驱动组件5即驱动阀芯21向箱体1内侧移动打开出液口,使储液箱中的液体从出液口流入雾化腔,实现雾化腔补液的自动化控制。当需要对雾化腔进行清理时,只需将箱体1从底座4上拆下即可。
50.优选地,驱动组件5包括驱动件51,驱动件51设置于雾化腔内,驱动件51中部转动连接于底座4上,驱动件51的一端设置有浮子52,另一端位于阀芯21下方,且能够推动阀芯21带动密封件22向上移动。
51.该雾化设备通过驱动组件5能够实现自动补液及关闭出液口的操作。当雾化腔内
的液体较少时,液面较低,驱动件51在浮子52重力的作用下转动,浮子52一端下降,另一端上升推动阀芯21,使阀芯21朝储液箱的内部方向移动,密封件22被打开,储液箱中的液体通过出液口进入雾化腔。随着雾化腔中的液体增多,液面逐渐升高,浮子52在浮力的作用下也开始升高,使驱动件51反向旋转,驱动件51驱动阀芯21的一端高度降低,使得阀芯21在弹性件23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降直至关闭出液口。如此循环即可实现开关阀2自动开闭。
52.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