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矩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21396发布日期:2022-12-20 22:4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扭矩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扭矩传递装置领域,例如双质量飞轮 (dmf)。


背景技术:

2.这种装置通常包括扭矩输入元件、扭矩输出元件、和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安装在扭矩输入元件和扭矩输出元件之间并抵抗所述元件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一个的旋转。
3.当扭矩传递装置是ltd(long travel damper,长行程阻尼器)类型时,它包括多组弹性构件,其中同一组的弹性构件通过定相构件串联布置,使得每组的弹性构件彼此同相变形。
4.专利申请fr2995953公开了一种包括ltd型阻尼器的扭矩传递装置。在这种类型的阻尼器中,弹性构件以成对弹性构件分布。给定对弹性构件中的第一弹性构件布置在扭矩输入元件和定相构件之间,然后该同一对弹性构件中的第二弹性构件布置在定相构件和扭矩输出元件之间。扭矩传递装置构造成使得扭矩通过经过第一弹性构件、然后是定相构件且然后是第二弹性构件而从扭矩输入元件传递到扭矩输出元件。
5.扭矩输入元件、扭矩输出元件和定相构件各自具有径向延伸并支撑弹性构件端部的臂。每个弹性构件容纳在彼此周向连续的两个臂之间。
6.为了提高过滤性能,采取措施尽可能地减小这些相同臂的横截面,以便能够增加容纳在两个臂之间的弹性构件的尺寸。
7.在扭矩过大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当发动机扭矩达到6000至10000nm时,扭矩使弹性构件短路,也就是说扭矩直接从扭矩输入元件传递到定相构件,然后从定相构件传递到扭矩输出元件,同时直接经过各横截面减小的臂。
8.然而,由于这些臂的减小的尺寸,与这种过大扭矩相关的断裂点是可能的。
9.因此,为了避免这些断裂,臂被制成具有足够宽的横截面以避免任何断裂,特别是在扭矩过大的情况下。然而,臂的尺寸越大,弹簧的尺寸必须减小得越多,这相应地降低了扭矩传递装置的性能,特别是在减振方面。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始于通过提出一种扭矩传递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的想法,该扭矩传递装置保留了减小的横截面区域,从而允许插入最大可能尺寸的弹性构件。
11.特别地,本实用新型允许在扭矩过大的情况下在弹性构件下方径向地传递扭矩。因此,在扭矩过大的情况下,扭矩不再在传递装置的脆弱区域水平传递,而是经由不能够支撑弹性构件的区域。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实现构造成在扭矩过大的情况下允许扭矩在弹性构件下方径向传递的邻接器件。
12.根据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扭矩传递装置,包括:
13.连接到驱动轴的扭矩输入元件,
14.连接到从动轴的扭矩输出元件,
15.至少两个弹性构件,其安装在扭矩输入元件和扭矩输出元件之间,并抵抗所述扭矩输入元件和扭矩输出元件中的一个的旋转,以及
16.定相构件,弹性构件经由定相构件串联布置,使得弹性构件彼此同相变形,
17.扭矩输入元件、扭矩输出元件和/或定相构件每个包括设计成限制弹性构件的压缩的至少一个邻接器件,
18.扭矩输入元件的、扭矩输出元件的和定相构件的邻接器件中的每个构造成使得在扭矩过大的情况下,扭矩在弹性构件下方通过该装置从驱动轴径向地传递到从动轴。
19.在一实施例中,定相构件的邻接器件包括上游邻接元件和下游邻接元件,上游邻接元件能够与扭矩输入元件配合,下游邻接元件能够与扭矩输出元件配合。
20.在一实施例中,定相构件包括形成所述定相构件的邻接器件的插入件。
21.在一实施例中,插入件是对称部件。因此,第一邻接元件和第二邻接元件是对称的。
22.在一实施例中,插入件由中心部件形成,该中心部件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沿圆周径向向内延伸,以形成上游邻接器件和下游邻接器件。
23.在一实施例中,插入件由烧结材料制成。
24.在一实施例中,邻接器件处的材料密度大于插入件的其余部分中存在的材料密度。
25.具体而言,在能够传递扭矩的一个位置处,与不接收扭矩的另一个位置相比,插入件的构成可以不同,插入件的其余部分也是如此。
26.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构件安装在扭矩输入元件和定相构件之间,第二弹性构件安装在定相构件和扭矩输出元件之间,插入件还形成用于第一弹性构件的端部中的一个和用于第二弹性构件的端部中的一个的支撑部件。
27.有利地,可以容易地修改定相构件的减少部分,而不必整体修改定相构件。
28.具体地,插入件还形成这样的元件,即可以容易地制造,以考虑它将必需扮演的各种角色。插入件用作支座,但也可以用作保持弹性构件的装置。因此,插入件的构成在旨在形成支座的第一位置相对于旨在保持相关弹性构件的另一位置可以不同。
29.在一实施例中,定相构件由彼此旋转连接的两个垫圈形成,扭矩输出元件安装在两个垫圈之间,并形成能够与定相构件的邻接器件配合的至少一个突起。
30.在优选示例中,两个垫圈是相同的。
31.在一实施例中,每个垫圈从外径向周边形成第一径向臂,扭矩输出元件形成具有第二径向臂的盘,所述第二径向臂在所述盘的外径向周边处延伸,第二弹性构件安装在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突起形成在盘的外径向周边上。
32.在一实施例中,扭矩输入元件形成具有能够接收弹性构件的至少一个窗口的至少一个板,所述窗口具有径向位于弹性构件和轴线x之间的内周边边缘和能够支撑弹性构件的一个端部的侧向表面,该内周边边缘具有能够支承抵靠定相构件的邻接器件的突起。
33.在一实施例中,扭矩输入元件由旋转连接的两个板形成,并布置在定相构件的两侧。
34.在一实施例中,定相构件由旋转连接的两个垫圈形成,第一邻接元件和第二邻接元件各自形成轴向延伸超过定相构件的两个垫圈的条带,使得在扭矩过大的情况下,两个
条带中的至少一个能与扭矩输入元件的邻接器件接触。
3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每个垫圈具有带有外径向周边的圆形平面表面,第一径向臂从所述外径向周边延伸,在第一臂附近从该外径向周边形成腔,该腔构造成接收条带,使得条带的上表面与相应垫圈的外径向周边对齐或者稍微高于相应垫圈的外径向周边。
3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弹性构件是螺旋弹簧。
附图说明
37.参考附图,从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特定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细节、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这些描述仅通过非限制性说明的方式提供。
3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扭矩传递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39.图2是根据图1的扭矩传递装置的前视图,以及
40.图3是根据图1的扭矩传递装置的插入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除非另有说明,“轴向”是指“平行于装置的旋转轴线x”;“径向”是指“沿着与装置旋转轴线相交的横轴”;“成角度地”或“周向地”是指“围绕装置的旋转轴线”。
42.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扭矩传递装置1的整体透视图。更具体地,这种扭矩传递装置1形成双质量飞轮或dmf。这种扭矩传递装置1包括能够连接到曲轴(未示出)的扭矩输入元件2。该扭矩输入元件2 形成包括两个板3和4的初级飞轮,这两个板通过诸如铆钉的连接装置(未示出)彼此旋转连接。靠近发动机侧的第一板3连接到起动器环齿轮5。第二板4与第一板3相对放置。
43.扭矩传递装置1还包括扭矩输出元件6,扭矩输出元件6由彼此旋转连接的盘7(或腹板)和次级飞轮8形成。该扭矩输出元件能够连接到齿轮箱输入轴(未示出)。
44.诸如91、92的弹性构件定位在扭矩输入元件2和扭矩输出元件6之间。
45.这些弹性构件91、92在这里都是相同的,但在另一示例中可以彼此不同。在这里它们形成螺旋弹簧。
46.传递装置1还包括包含两个垫圈11和12的定相构件10。在该非限制性示例中,这两个垫圈11和12是相同的,并且通过连接装置(例如铆钉13) 相对于彼此旋转连接。定相构件10以浮动方式安装。特别地,它布置成插入在两个弹性构件91、92之间,同时能够相对于扭矩输入元件2和相对于扭矩输出元件6旋转移动。
47.每个弹性构件91、92旨在与定相构件10接触。特别地,每个垫圈11和12包括至少一个臂14,所述臂形成了在与旋转轴线x相反的方向上径向延伸的材料的延长部分。在图1的示例中,每个垫圈11和12包括三个臂,比如14,它们成角度地规则分布。垫圈11和12布置成它们各自的臂相互重叠。
48.弹性构件91、92被组织成成对的上游和下游弹性构件。特别地,上游弹性构件91和下游弹性构件92布置在定相构件10的每个臂14的两侧。上游弹性构件是指能够放置成与扭矩输入元件接触的弹性构件。下游弹性构件是指能够放置成与扭矩输出元件接触的弹性构
件。
49.每个上游弹性构件91具有第一端部15和第二端部17。第一端部15旨在与定相垫圈10的臂14接触。第二端部17旨在与扭矩输入元件2接触。
50.每个下游弹性构件92具有第三端部16和第四端部18。第三端部16旨在与定相构件10的垫圈11和12中的每个的臂14接触。第四端部18旨在与扭矩输出元件6接触,特别是在这里通过盘7接触。
51.定相构件10包括布置在垫圈11、12之一的至少一个臂14上的插入件 19。根据该实施例,插入件19形成为一件,但可以由多件形成或者与臂14 制成一件。在该实施例中,插入件19轴向布置在两个垫圈11和12之间。更准确地说,插入件19旋转固定地定位在两个臂14之间。
52.插入件19形成界定上游侧向支承表面20和下游侧向支承表面21的中央部件23,所述上游侧向支承表面20和下游侧向支承表面21能够分别接收上游弹性构件91的第一端部15和下游弹性构件92的第三端部16。这些侧向支承表面20和21中的每个具有导向柱,比如22,相应弹性构件的端部围绕该导向柱插入。这些侧向支承表面20和21各自在一平面中延伸,所述平面相对于与旋转轴线x垂直相交和与臂14延伸所在的平面垂直相交的平面倾斜。这些侧向支承表面20和21延伸,同时覆盖由两个垫圈11和12形成的横截面。
53.中心部件23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沿圆周径向向外延伸,以形成第一延伸部24和第二延伸部25。第一延伸部24和第二延伸部25在臂14上方径向延伸。第一延伸部24用于保持上游弹性构件91的第一端部15,第二延伸部25用于保持下游弹性构件92的第三端部16。在该示例中,第一延伸部24 和第二延伸部25延伸超过每个垫圈11和12的径向外周。
54.中心部件23还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沿圆周径向向内延伸,以形成上游邻接器件26和下游邻接器件27。上游邻接器件26和下游邻接器件27也延伸为覆盖两个垫圈11和12的其他横截面。上游邻接器件26设计成能够在扭矩过大的情况下与扭矩输入元件2接触。因此,更准确地说,上游邻接器件26至少轴向延伸超过垫圈的旨在最靠近扭矩输入元件的横截面。在该示例中,由于扭矩输入元件由第一板3和第二板4形成,上游邻接器件26延伸超过第一板3的或相应第二板4的横截面就足够了。
55.在优选示例中,插入件19是对称部件,这意味着上游邻接器件26和下游邻接器件27相对于图3中的对称中心轴线y以相同的方式延伸。横截面是指沿着一平面截取的截面,该平面沿着与一部件延伸所在的平面垂直的平面与该部件相交。
56.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中,上游邻接器件26和下游邻接器件27轴向延伸,同时覆盖两个垫圈11和12。
57.在该示例中,两个垫圈11和12具有局部凹部36,以接收上游邻接器件 26。凹部36制成为径向向内,使得上游邻接器件26与垫圈的外周边38齐平。因此,弹性构件的安装直径不受影响,并且可被优化以减小这种装置的尺寸。
58.每个板3和4形成窗口28,每个窗口容纳上游弹性构件91和下游弹性构件92。在该示例中,每个板形成三个诸如28的窗口,它们规则地成角度分布。
59.每个窗口28形成界定第四邻接器件30的径向内边缘29,上游邻接器件26能够与之接触抵靠邻接器件。该第四邻接器件30形成肩部。每个窗口 28还界定上游侧向支承表面31和下游侧向支承表面32。上游侧向表面31 用作上游弹性构件91的支撑部。
60.肩部30和定相构件10的上游邻接器件26被在肩部30和上游邻接器件 26之间周向测量的距离d(未示出)分开,该距离处于对应于上游弹性构件 91的静止状态的距离d1(未示出)和对应于装置邻接之前的扭矩过大或最大容许扭矩状态的距离d2(未示出)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在这种扭矩过大状态或最大容许扭矩状态下,上游弹性构件91具有不连续的匝。
61.腹板7具有类似于垫圈11和12的结构。具体地说,腹板具有成角度规则分布的三个径向延伸部33,每个具有上游侧向支承表面34和下游侧向支承表面35。下游侧向支承表面35用作下游弹性构件92的支撑部。
62.腹板7形成平盘,该盘具有在以x为中心的第一圆中延伸的外径向周边36,三个径向延伸部33从该外径向周边延伸。至少一个突起,比如37,从外径向周边36形成,特别是靠近形成其中一个径向延伸部33的位置。根据所示的示例,形成三个比如37的突起,每个靠近相应的径向延伸部33。
63.定相构件10的突起37和下游邻接器件27彼此分开距离d,距离d是在突起37和下游邻接器件27之间沿圆周方向测量的,被包括在对应于下游弹性构件92的静止状态的距离d1和对应于装置的扭矩过大状态的距离d2 之间。该距离d2获得成使得下游弹性构件92的匝是不连续的。
64.在操作中,发动机扭矩从板3和板4传递到每个上游弹性构件91,然后通过每个垫圈11和12的每个径向臂14,然后通过每个下游弹性构件92,然后通过腹板7。
65.在扭矩过大的情况下,发动机扭矩直接通过支座30、26、27、37,使通过装置各个臂的通道短路。由于各个支座30、26、27、37位于弹性构件91、 92的径向内侧,臂不受应力,并且扭矩过大没有损坏它们的风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