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冷凝疏水结构,尤其是指一种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
背景技术:2.化工厂中,存在多个蒸汽规格,例如:9.8mpa、4.1mpa、2.5mpa、1.4mpa、0.6mpa等,每种规格蒸汽都有可能产生凝液,蒸汽管线中的凝结水会使蒸汽加热不均匀,损失蒸汽潜热,并可能对设备和管道产生腐蚀,甚至可能导致蒸汽管线中发生水锤、结冰、震动等现象。蒸汽疏水阀能够排除蒸汽加热设备或蒸汽管道中的蒸汽凝结水及空气等不凝气体,且不漏出蒸汽。其主要设置于蒸汽管道有可能产生凝液的地方,包括蒸汽的低点、蒸汽加热或伴热末端等。疏水阀都存在背压,例如:0.6mpa的蒸汽通过疏水阀后产生的凝液一定低于0.6mpa,化工厂常规设计0.6mpa的蒸汽疏水进入0.3mpa的凝液管,但由于凝液进入0.3mpa的凝液管后,压力降低必然闪蒸,凝液管中闪蒸出0.3mpa的蒸汽,导致凝液管再次变成了蒸汽管,同时其中又含有大量凝液,则必然会产生水击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能有效对闪蒸产生的蒸汽进行冷凝处理,从而减少水击现象的产生。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其中,所述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包括外壳、蒸汽管线、凝液管线及疏水管线,所述蒸汽管线、所述凝液管线及所述疏水管线均设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蒸汽管线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外壳与所述外壳的外部连通,所述蒸汽管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疏水管线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疏水管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凝液管线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凝液管线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外壳与所述外壳的外部连通,所述疏水管线上设有疏水阀,所述凝液管线上设有冷却组件。
5.如上所述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其中,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水夹套管、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冷却水夹套管套设于所述凝液管线上,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冷却水夹套管的靠近所述凝液管线的第一端的端部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冷却水夹套管的靠近所述凝液管线的第二端的端部连通。
6.如上所述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其中,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出水阀,所述进水阀的手柄及所述出水阀的手柄均贯穿所述外壳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
7.如上所述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其中,所述蒸汽管线上设有蒸汽阀门,所述凝液管线上设有凝液阀门,所述蒸汽阀门的手柄及所述凝液阀门的手柄均贯穿所述外壳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
8.如上所述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其中,所述蒸汽管线与所述凝液管线通过一条旁通管连通,所述旁通管与所述蒸汽管线之间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蒸汽管线的第一端与
所述蒸汽阀门之间,所述旁通管与所述凝液管线之间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凝液管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凝液阀门之间,所述旁通管上设有旁通阀,所述旁通阀的手柄贯穿所述外壳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
9.如上所述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其中,所述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还包括导淋管,所述导淋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蒸汽管线的靠近其第二端的位置处、所述疏水管线的靠近其第一端的位置处或者所述蒸汽管线与所述疏水管线之间的连接处,所述导淋管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外壳与所述外壳的外部连通,所述导淋管上设有导淋阀,所述导淋阀的手柄贯穿所述外壳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
10.如上所述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其中,所述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还包括检查管,所述检查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疏水管线的靠近其第二端的位置处、所述凝液管线的靠近其第一端的位置处或者所述疏水管线与所述凝液管线之间的连接处,所述检查管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外壳与所述外壳的外部连通,所述检查管上设有检查阀,所述检查阀的手柄贯穿所述外壳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
11.如上所述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其中,所述外壳为碳钢制成的外壳、不锈钢制成的外壳或镀锌铝皮制成的外壳。
12.如上所述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其中,所述外壳的内部填充保温棉。
13.如上所述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其中,所述外壳的底部和/或外侧设有支架。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5.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安装在现有蒸汽管的可能产生凝液的低点或末端,其中蒸汽管线与现有蒸汽管连通,凝液管线与现有凝液管连通,一旦现有蒸汽管中产生凝液即进入蒸汽管线中并通过疏水管线的疏水阀流经凝液管线排至现有凝液管中,凝液经过疏水阀闪蒸出蒸汽进入凝液管线时,通过凝液管线上的冷却组件将凝液管线内的蒸汽再次冷凝为凝液,如此能有效处理闪蒸产生的蒸汽,从而减少水击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16.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进行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17.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号说明:
22.1、外壳;
23.11、保温棉;
24.2、蒸汽管线;
25.21、蒸汽阀门;
26.3、凝液管线;
27.31、凝液阀门;
28.4、疏水管线;
29.41、疏水阀;
30.5、冷却组件;
31.51、冷却水夹套管;
32.52、进水管;
33.521、进水阀;
34.53、出水管;
35.531、出水阀;
36.6、旁通管;
37.61、旁通阀;
38.7、导淋管;
39.71、导淋阀;
40.8、检查管;
41.81、检查阀;
42.9、支架;
43.91、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45.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其中,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包括外壳1、蒸汽管线2、凝液管线3及疏水管线4,蒸汽管线2、凝液管线3及疏水管线4均设于外壳1的内部,蒸汽管线2的第一端贯穿外壳1与外壳1的外部连通,蒸汽管线2的第二端与疏水管线4的第一端连通,疏水管线4的第二端与凝液管线3的第一端连通,凝液管线3的第二端贯穿外壳1与外壳1的外部连通,疏水管线4上设有疏水阀41,凝液管线3上设有冷却组件5。
46.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安装在现有蒸汽管的可能产生凝液的低点或末端,其中蒸汽管线2与现有蒸汽管连通,凝液管线3与现有凝液管连通,一旦现有蒸汽管中产生凝液即进入蒸汽管线2中并通过疏水管线4的疏水阀41流经凝液管线3排至现有凝液管中,凝液经过疏水阀41闪蒸出蒸汽进入凝液管线3时,通过凝液管线3上的冷却组件5将凝液管线3内的蒸汽再次冷凝为凝液,如此能有效处理闪蒸产生的蒸汽,从而减少水击现象的发生。
47.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其中,冷却组件5包括冷却水夹套管51、进水管52及出水管53,冷却水夹套管51套设于凝液管线3上,其中冷却水夹套管51为具有双层结构且双层结构之间中空的套管,其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进水管52与冷却水夹套管51的一端(靠近凝液管线3的第一端的端部)连通,出水管53与冷却水夹套管51的另一端(靠近凝液管线3的第二端的端部)连通,冷却水通过进水管52由冷却水夹套管51的靠近凝液管线3的第一端的端部进入至冷却水夹套管51的内部对凝液管线3进行冷却,以使凝液管线3内的蒸汽冷凝,且对凝液管线3进行冷却后的水由冷却水夹套管51的靠近凝液管线3的第二端的端部流入出水管53并排出。
48.其中,通过调整冷却水夹套管51的长度及双层结构之间中空的厚度,能有效实现多规格蒸汽疏水。
49.作为优选,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其中,进水管52上设有进水阀521,用以调节冷却水的进水停启及流速,出水管53上设有出水阀531,用以调节对凝液管线3进行冷却后的水的排水停启及流速,进水阀521的手柄及出水阀531的手柄均贯穿外壳1伸至外壳1的外部,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操作。
50.作为优选,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其中,蒸汽管线2上设有蒸汽阀门21,以对从现有蒸汽管进入蒸汽管线2内的凝液的流动进行控制,凝液管线3上设有凝液阀门31,以对凝液管线3内的凝液流入现有凝液管的流动进行控制,蒸汽阀门21的手柄及凝液阀门31的手柄均贯穿外壳1伸至外壳1的外部,以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操作。
51.进一步地,如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其中,蒸汽管线2与凝液管线3通过一条旁通管6连通,旁通管6与蒸汽管线2之间的连接位置位于蒸汽管线2的第一端与蒸汽阀门21之间,旁通管6与凝液管线3之间的连接位置位于凝液管线3的第二端与凝液阀门31之间,旁通管6上设有旁通阀61,当进入蒸汽管线2内的凝液量超过疏水阀41的疏水能力时,可打开旁通阀61,使一部分凝液通过旁通管6直接进入凝液管线3进行排放,旁通阀61的手柄贯穿外壳1伸至外壳1的外部,以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操作。
52.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其中,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还包括导淋管7,导淋管7的第一端连接于蒸汽管线2的靠近其第二端的位置处、疏水管线4的靠近其第一端的位置处或者蒸汽管线2与疏水管线4之间的连接处,即导淋管7的第一端连接于位于蒸汽阀门21与疏水阀41之间的蒸汽管线2上或疏水管线4上,导淋管7的第二端贯穿外壳1与外壳1的外部连通,导淋管7上设有导淋阀71,当进入蒸汽管线2内的凝液量超过凝液管线3的排放能力时,可打开导淋阀71就地排放凝液,导淋阀71的手柄贯穿外壳1伸至外壳1的外部,以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操作。
53.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其中,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还包括检查管8,检查管8的第一端连接于疏水管线4的靠近其第二端的位置处、凝液管线3的靠近其第一端的位置处或者疏水管线4与凝液管线3之间的连接处,即检查管8的第一端连接于位于疏水阀41与凝液阀门31之间的疏水管线4上或凝液管线3上,检查管8的第二端贯穿外壳1与外壳1的外部连通,检查管8上设有检查阀81,检测本发明中的疏水阀41是否正常工作,可使用检查阀81,需先关闭进水管52上的进水阀521及出水管53上的出水阀531,接着打开检查阀81,如果从检查管8排出凝液说明疏水阀41正常,如果从检查管8排出蒸汽则说明疏水阀41损坏需更换,检查阀81的手柄贯穿外壳1伸至外壳1的外部,以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操作。
54.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其中,外壳1为碳钢制成的外壳、不锈钢制成的外壳或镀锌铝皮制成的外壳,或者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进行外壳1的制造,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55.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其中,外壳1的内部填充保温棉11,以对本发明的各个管线及阀门进行保温。
56.作为优选,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其中,外壳1的底部
和/或外侧设有支架9,以便于本发明的固定;在外壳1的底部设有支架9时,也可以在支架9的下方设置滚轮91,以便于本发明的移动。
5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58.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式自冷凝疏水装置,安装在现有蒸汽管可能产生凝液的低点或末端,其中蒸汽管线与现有蒸汽管连通,凝液管线与现有凝液管连通,一旦现有蒸汽管中产生凝液即进入蒸汽管线中并通过疏水管线的疏水阀流经凝液管线排至现有凝液管中,凝液经过疏水阀闪蒸出蒸汽进入凝液管线时,通过凝液管线上的冷却组件将凝液管线内的蒸汽再次冷凝为凝液,如此能有效处理闪蒸产生的蒸汽,从而减少水击现象的发生。
5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