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隙双导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75926发布日期:2021-05-07 22:48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无间隙双导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无间隙双导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蜗轮蜗杆结构常用来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蜗轮与蜗杆在其中间平面内相当于齿轮与齿条,蜗杆又与螺杆形状相似。

如申请人在先申请,申请号为202020393601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工位数控转台,包括电机和转台工位,所述转台工位包括转台箱体、蜗轮、双导程蜗杆和顶盖,所述双导程蜗杆和蜗轮啮合连接,所述转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的蜗杆固定座和可移动的蜗杆移动座,所述蜗杆固定座内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蜗杆移动座内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双导程蜗杆包括螺旋段、移动段和滑动段,所述螺旋段在双导程蜗杆的中心,移动段在螺旋段的一侧,滑动段在螺旋段的另一侧,所述滑动段穿过第一通孔与蜗杆固定座在周向上转动连接并且在轴向上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段穿过第二通孔与蜗杆移动座在周向上转动连接并且在轴向上固定连接,在调整双导程蜗轮蜗杆的啮合间隙时,先使多工位数控转台停止工作,然后打开顶盖,移动转台箱体顶部的蜗杆移动座,带动双导程蜗杆在轴向方向上移动,实现快速调节双导程蜗轮蜗杆的啮合间隙。

其为蜗轮蜗杆的一种应用,且上述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蜗轮蜗杆啮合间隙调整的结构方式,具体的采用横向移动双导程蜗杆来补偿磨损的双导程蜗杆和蜗轮,但难以保证双导程蜗杆与蜗轮仍保持双面贴合配合紧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蜗轮分为两半,通过调整固定蜗轮与活动蜗轮的角度,以改变二者蜗轮齿的间距,即能够补偿因磨损造成其与双导程蜗杆之间的间隙,提高传动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间隙双导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蜗轮和双导程蜗杆,所述蜗轮包括固定蜗轮和活动蜗轮,所述固定蜗轮和活动蜗轮的外圆周面上均设置有蜗轮齿,所述固定蜗轮和活动蜗轮之间转动连接,且固定蜗轮与活动蜗轮二者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涨紧弹簧,所述涨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蜗轮和活动蜗轮,涨紧弹簧能够使固定蜗轮和活动蜗轮沿圆周相对转动,涨紧弹簧未穿过活动蜗轮的圆心,涨紧弹簧为拉伸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固定于活动蜗轮上,第二定位销穿过活动蜗轮固定于固定蜗轮上,且活动蜗轮对应第二定位销处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尺寸大于第二定位销,所述涨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上。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锁紧机构沿圆周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涨紧弹簧所对应的圆心角小于6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销与活动蜗轮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销与固定蜗轮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销伸出活动蜗轮的端部设置有挡环,挡环挡在活动蜗轮的表面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蜗轮上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活动蜗轮呈环状且套在定位凸台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蜗轮设置为两部分可转动的固定蜗轮和活动蜗轮,在其与双导程蜗杆磨损间隙变大时,可以转动活动蜗轮,使其与固定蜗轮上的蜗轮齿相互错位,以消除间隙,使双导程蜗杆能够贴紧蜗轮齿;

2、通过涨紧弹簧的作用,能够使活动蜗轮始终具有与固定蜗轮相对转动的趋势,以使得磨损时能够自动的进行转动,对间隙进行补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间隙双导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应用于数控转台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蜗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蜗轮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面视图;

图5为图3中b-b处的剖面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蜗轮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1、双导程蜗杆;2、蜗轮;21、固定蜗轮;211、凸台;22、活动蜗轮;221、蜗轮齿;222、螺纹孔;223、通孔;23、锁紧机构;231、第一定位销;232、第二定位销;2321、挡环;233、涨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对本发明无间隙双导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一种无间隙双导程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蜗轮2和双导程蜗杆1,所述蜗轮2包括固定蜗轮21和活动蜗轮22,所述固定蜗轮21和活动蜗轮22的外圆周面上均设置有蜗轮齿221,所述固定蜗轮21和活动蜗轮22之间转动连接,且固定蜗轮21与活动蜗轮22二者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23。

在本发明中固定蜗轮21和活动蜗轮22上的蜗轮齿221结构和数量均相同,且在初始时,固定蜗轮21和活动蜗轮22上的蜗轮齿221关于二者的连接面对称。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蜗轮21中“固定”是与活动蜗轮22中的“活动”相对的,整个蜗轮2在使用过程中是可以转动的,而非与设备完全固定。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定蜗轮21上设置有定位凸台211,所述活动蜗轮22呈环状且套在定位凸台211上,且优选的凸台211伸出至活动蜗轮22外,可以在凸台211上设置对活动蜗轮22轴向定位的卡环,以使得活动蜗轮22与固定蜗轮21在轴向上保持相对固定,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抵住活动蜗轮22,以使活动蜗轮22与固定蜗轮21轴向相对固定。

在使用过程中,双导程蜗杆1与蜗轮2上的蜗轮齿221保持摩擦,在发生磨损间隙变大而导致精度降低时,可以通过转动活动蜗轮22,以使活动蜗轮22和固定蜗轮21上的蜗轮齿221相互错开,进而使双导程蜗杆1的两面均能够贴紧蜗轮齿221,消除间隙,保持传动精度。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23包括涨紧弹簧233,所述涨紧弹簧233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蜗轮21和活动蜗轮22,涨紧弹簧233能够使固定蜗轮21和活动蜗轮22沿圆周相对转动,涨紧弹簧233未穿过活动蜗轮22的圆心,涨紧弹簧233为拉伸弹簧。

拉伸弹簧的两端始终拉着固定蜗轮21和活动蜗轮22,使二者始终具有相对转动的趋势,在发生磨损时,蜗轮齿221与双导程蜗杆1之间出现间隙,则拉伸弹簧使活动蜗轮22与固定蜗轮21相对转动完成消除间隙过程,在本实施例中拉伸弹簧的涨紧力能够使活动蜗轮22和固定蜗轮21在受到双导程蜗杆1作用力时不会反向转动即可,即拉伸弹簧不但用以使活动蜗轮22和固定蜗轮21转动,而且实现固定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23还包括第一定位销231和第二定位销232,所述第一定位销231固定于活动蜗轮22上,第二定位销232穿过活动蜗轮22固定于固定蜗轮21上,且活动蜗轮22对应第二定位销232处开设有通孔223,通孔223的尺寸大于第二定位销232,所述涨紧弹簧23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定位销231和第二定位销232上。

如图4-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涨紧弹簧233位于活动蜗轮22的一侧表面上,第二定位销232的长度大于第一定位销231,第二定位销232伸入活动蜗轮22的一段呈圆柱状,相应的通孔223可以为圆形,通孔223的孔径大于此处第二定位销232的直径,以使得第二定位销232此处不会接触活动蜗轮22。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2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锁紧机构23沿圆周均匀分布,且所述涨紧弹簧233所对应的圆心角小于60°,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以三个锁紧机构23为例,多个锁紧机构23可以同时对活动蜗轮22和固定蜗轮21产生作用力,且作用力的作用点位置均匀。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销231与活动蜗轮2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销232与固定蜗轮2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销232伸出活动蜗轮22的端部设置有挡环2321,挡环2321挡在活动蜗轮22的表面外侧,在本实施例中的活动蜗轮22和固定蜗轮21上分别具有与第一定位销231和第二定位销232配合的螺纹孔222;通过挡环2321的设置,其可以用于限制活动蜗轮22的位置,使活动蜗轮22和固定蜗轮21在轴向上相对固定。

本实施例中为控制挡环2321的位置,即控制挡环2321与活动蜗轮22之间的间隙或压力,优选的第二定位销232的螺纹段直径小于其位于通孔223内的部分的直径。

在本发明中锁紧机构23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在固定蜗轮21上开设固定孔,活动蜗轮22上对应位置开设腰型孔,再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和腰型孔与螺母配合对固定蜗轮21和活动蜗轮22实现锁定,在调整时松开螺母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